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是对小班幼儿进行班级生活常规的现状调查。通过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和个案分析法以及观察法了解幼儿园小班的生活常规,了解小班幼儿在一日生活常规的安排顺序,以及出现的一些弊端如:常规过于死板,目的不明确,忽视生活环节等。从而提出可行的对策,如家长方面,幼儿教师方面以及学校方面。通过对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关键词】班级;生活常规;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026-01
一、绪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小班的工作繁琐,没有良好的生活常规,是难以进行教育的,也正因为如此,良好的班级常规管理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的规则秩序,有益于班级活动的管理和师生互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健康领域中,强调指出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小班幼儿的年纪都是在3-4岁左右,社会认知不足,自己控制能力又差,身心发展不成熟而且还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而且小班是幼儿迈向社会的第一场所,正是幼儿接受新事物的开始,也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他们从熟悉的环境进入陌生的环境,就要接受新环境的规则,因此,小班生活常规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幼儿园各个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幼儿的健康成长。可见常规管理在幼儿园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幼儿园班级生活常规管理的现状调查研究及问题分析
本研究以A幼儿园小班全体幼儿,教师以及家长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幼儿园小班生活常规管理的现状。研究方法主要运用了观察法,个案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运用观察法了解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流程,个案分析了个别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幼儿教师和家长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小班生活常规的看法。
1.幼儿园班级生活常规管理的现状调查。
(1)生活常规的目的方面。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小班生活常规的目的是不明确,幼儿园的教师把常规的目的固定化,极端化,他们认为幼儿生活常规的目的就是“安静,方便班级管理,管孩子,适应集体教学”等等。教师发挥了管理者的作用,忽视了幼儿的自主性。对于常规教育的目的大部分教师认为是“方便班级管理”和“尽快适应集体生活”的比例分别是41.94%和48.39%,许多的教师没有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注重集体教学,对常规教育的目的是模糊不清的。而教师对常规的目的表现在“安静”和“管孩子”上,完全赞同和不太赞同的比例是持平的,也就说明了有一部分的教师对幼儿的目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清楚,但总的来看很多教师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常规教育的目的,歪曲了常规教育的初衷。
(2)生活常规的内容方面。
通过观察小班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工作规程,我们从时间安排和常规内容上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时间安排:从附件一中可看出幼儿园在时间安排上是紧密联系,环环相扣。比如:11:20—11:50是幼儿的午餐时间,11:50—12:00是幼儿的午餐后散步时间,12:00—12:15分是幼儿的准备午睡时间。时间环节紧紧相扣,对于小部分幼儿是不够的,时间安排上是没有弹性的,幼儿被迫接受,没有自己的自由时间,忽视了幼儿的自主性,教师占主导,不利于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常规内容:从附件二可看出幼儿园的生活常规的制定过于细致,繁琐和死板,幼兒们必须根据教师所规定的常规执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他们单方面的考虑到了自己,为了让一日活动有序进行,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更多的限制了幼儿的自由。
通过问卷调查有38.71%的教师认为小班的内容是以“学习常规”为主,而不太赞同和完全不赞同的教师比例也占了38.7%,他们则认为小班的内容不应该以“学习常规”为主,反映了在幼儿进行常规教育中教师对内容的不了解,从而看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理论知识不够,需要在以后的时间里进行学习提高专业知识。
(3)生活常规实施的途径方面。
教师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的途径调查,其中示范教学占的比例是最高的,有83.87%的教师选择言语教学,有64.52%的教师选择动作教学,是教师最常用的方法,他们认为这两种教学途径,能直观有效率的进行常规教育,使孩子更清楚的接受教育。采用言语教学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这就要求幼儿老师言语生动有趣,采用动作教学,能增强幼儿的动作发展,同时也需要老师动作做到位,做优美,这两者还需要老师拥有更多的耐心。在当中环境暗示占的比例是41.94%,它可以促进幼儿行为规范的养成,比如上下楼梯时楼梯贴的小脚丫,它们色彩鲜艳,形状可爱,能引起幼儿的注视,使幼儿清楚上下楼梯靠右行等生活常规。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事情选择多种途径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4)生活常规实施的方法方面。
教师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的方法调查发现榜样方法和游戏法更受老师们的青睐,有38.71%的教师选择榜样方法,有35.48%的教师选择游戏法进行生活常规教育。而正强化法,模仿法和个案分析法所占的比例较低,从中可看出,教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也是不清晰的,小班幼儿最突出的特点是爱模仿,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采用模仿法进行施教,并且遵循小班幼儿的生长规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5)生活常规教育评价方面。
教师对幼儿评价的语句单调,如吃饭吃的快且干净的小朋友老师的评价基本是某某小朋友“表现真棒”,教师表扬幼儿的语句也是简单如此,不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养成。在评价主体的区分上,幼儿的自我评价低于他人评价,幼儿难以去表现自己,认识自己。而教师在评价幼儿时,存在负面语气较多。 (6)家园共育方面。
家长缺乏与教师的沟通:调查发现有7.41%的家长会主动的向老师交流孩子的生活习惯,而有超过一半的家长只是偶尔的去向老师交流,有22.22%的家长几乎不会和教师进行交流孩子的不良生活习惯。有18.52%的家长对幼儿园每周的生活常规是非常了解的,而有37.04%的家长不了解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的活动任务。
2.幼儿园班级生活常规中存在问题分析。
(1)生活常规目的不明确。
现在有很多老师模糊了生活常规的目的,他们理解为只有把生活常规弄好了,班级管理就轻松了,导致了很多老师出现了生活常规就是“安静,管教孩子,方便班级管理,为了适应集体活动”等固定性的目的。
(2)生活常规内容过细且繁琐。
从时间上看,幼儿园存在安排上的不合理,环节紧凑毫无弹性幼儿自主活动的时间都没有,跟着安排表进行,抑制幼儿的自由,幼儿园没有根据自己本园和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没有为小班建立一份科学合理的生活常规时间表。从而导致小班幼儿的内容过于细致和繁琐,使得幼儿教师更加积极关注整个班级的秩序,让现在的幼儿普遍以纪律为主,教师充当主体,使得幼儿的自主性没有得到提高。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教师对生活常规的了解是非常少的,不太清楚的占了51.61%,而和它相对的“很清楚”却是只有3.23%,显而易见,教师的理论知识是不扎实的,还需要在以后的时间里进行自我学习,提高专业修养和理论知识。更好的为幼儿服务。
(3)生活常规实施的教学环节单一。
调查中很多教师会选择比较好操作的言语教学,运用言语教学简洁明了,而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其他的事情,方便教学工作。在生活常规实施的方法上,大部分的教师采用了榜样方法和游戏法这两种方法进行常规教育,忽视了其他方法在教学活动中起到的作用。在生活常规评价方面,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评价的时候往往都以幼儿听不听话,有没有遵守规则等一系列的活动结果对幼儿进行评价,而忽略了幼儿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投入的程度。
(4)家园共育不明显。
幼儿的自理能力被家长所取代,孩子现在主要的是学习,现在不会以后再慢慢学,太小了不能做太多的事情,而且也没必要,从中可看出家长对幼儿学习生活常规是非常淡漠的。家长希望幼儿在家做事的态度情况调查,希望幼儿帮忙做事情的占48.15%,认为没必要的占40.74%,还是有大部分的家长认为孩子没必要做,家长的观念决定了幼儿今后对待家庭的态度,很容易形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局面。
三、幼儿园班级生活常规管理的对策
1.幼儿园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常规制度。
结合自己园的实际情况和幼儿的生长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儿园小班生活常规制度。
2.幼儿园教师要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幼儿园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丰富常规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3.家园一体化。
教师要学会利用空闲的时间主动和家长进行交谈,比如早上家长送来时,下午家长来接时,都可以和家长聊一些关于生活常规教育的问题,同时教师还可通过家长会,家园练习册,电话等方式向幼儿家长分享一些比较好的生活常规的方法,定期开展家长讲座,帮助家长提升教育技能,更新教育理念,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幼儿培养出良好的生活习惯,真正做到家园合一。
参考文献
[1]韩静.小学班级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3.
[2]韩冬梅.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3.
[3]马舒婷.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展望,2015,25(26):191.
[4]韩彩霞.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之我见[J].学周刊,2014(13):207.
[5]李艳.论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和谐关系的建立[J].现代交际,2017(04):153-154.
[6]曹佳琪.“三性并茂,阳光教育”背景下幼兒园班级管理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4.
【关键词】班级;生活常规;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026-01
一、绪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小班的工作繁琐,没有良好的生活常规,是难以进行教育的,也正因为如此,良好的班级常规管理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的规则秩序,有益于班级活动的管理和师生互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健康领域中,强调指出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小班幼儿的年纪都是在3-4岁左右,社会认知不足,自己控制能力又差,身心发展不成熟而且还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而且小班是幼儿迈向社会的第一场所,正是幼儿接受新事物的开始,也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他们从熟悉的环境进入陌生的环境,就要接受新环境的规则,因此,小班生活常规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幼儿园各个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幼儿的健康成长。可见常规管理在幼儿园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幼儿园班级生活常规管理的现状调查研究及问题分析
本研究以A幼儿园小班全体幼儿,教师以及家长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幼儿园小班生活常规管理的现状。研究方法主要运用了观察法,个案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运用观察法了解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流程,个案分析了个别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幼儿教师和家长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小班生活常规的看法。
1.幼儿园班级生活常规管理的现状调查。
(1)生活常规的目的方面。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小班生活常规的目的是不明确,幼儿园的教师把常规的目的固定化,极端化,他们认为幼儿生活常规的目的就是“安静,方便班级管理,管孩子,适应集体教学”等等。教师发挥了管理者的作用,忽视了幼儿的自主性。对于常规教育的目的大部分教师认为是“方便班级管理”和“尽快适应集体生活”的比例分别是41.94%和48.39%,许多的教师没有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注重集体教学,对常规教育的目的是模糊不清的。而教师对常规的目的表现在“安静”和“管孩子”上,完全赞同和不太赞同的比例是持平的,也就说明了有一部分的教师对幼儿的目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清楚,但总的来看很多教师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常规教育的目的,歪曲了常规教育的初衷。
(2)生活常规的内容方面。
通过观察小班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工作规程,我们从时间安排和常规内容上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时间安排:从附件一中可看出幼儿园在时间安排上是紧密联系,环环相扣。比如:11:20—11:50是幼儿的午餐时间,11:50—12:00是幼儿的午餐后散步时间,12:00—12:15分是幼儿的准备午睡时间。时间环节紧紧相扣,对于小部分幼儿是不够的,时间安排上是没有弹性的,幼儿被迫接受,没有自己的自由时间,忽视了幼儿的自主性,教师占主导,不利于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常规内容:从附件二可看出幼儿园的生活常规的制定过于细致,繁琐和死板,幼兒们必须根据教师所规定的常规执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他们单方面的考虑到了自己,为了让一日活动有序进行,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更多的限制了幼儿的自由。
通过问卷调查有38.71%的教师认为小班的内容是以“学习常规”为主,而不太赞同和完全不赞同的教师比例也占了38.7%,他们则认为小班的内容不应该以“学习常规”为主,反映了在幼儿进行常规教育中教师对内容的不了解,从而看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理论知识不够,需要在以后的时间里进行学习提高专业知识。
(3)生活常规实施的途径方面。
教师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的途径调查,其中示范教学占的比例是最高的,有83.87%的教师选择言语教学,有64.52%的教师选择动作教学,是教师最常用的方法,他们认为这两种教学途径,能直观有效率的进行常规教育,使孩子更清楚的接受教育。采用言语教学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这就要求幼儿老师言语生动有趣,采用动作教学,能增强幼儿的动作发展,同时也需要老师动作做到位,做优美,这两者还需要老师拥有更多的耐心。在当中环境暗示占的比例是41.94%,它可以促进幼儿行为规范的养成,比如上下楼梯时楼梯贴的小脚丫,它们色彩鲜艳,形状可爱,能引起幼儿的注视,使幼儿清楚上下楼梯靠右行等生活常规。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事情选择多种途径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4)生活常规实施的方法方面。
教师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的方法调查发现榜样方法和游戏法更受老师们的青睐,有38.71%的教师选择榜样方法,有35.48%的教师选择游戏法进行生活常规教育。而正强化法,模仿法和个案分析法所占的比例较低,从中可看出,教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也是不清晰的,小班幼儿最突出的特点是爱模仿,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采用模仿法进行施教,并且遵循小班幼儿的生长规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5)生活常规教育评价方面。
教师对幼儿评价的语句单调,如吃饭吃的快且干净的小朋友老师的评价基本是某某小朋友“表现真棒”,教师表扬幼儿的语句也是简单如此,不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养成。在评价主体的区分上,幼儿的自我评价低于他人评价,幼儿难以去表现自己,认识自己。而教师在评价幼儿时,存在负面语气较多。 (6)家园共育方面。
家长缺乏与教师的沟通:调查发现有7.41%的家长会主动的向老师交流孩子的生活习惯,而有超过一半的家长只是偶尔的去向老师交流,有22.22%的家长几乎不会和教师进行交流孩子的不良生活习惯。有18.52%的家长对幼儿园每周的生活常规是非常了解的,而有37.04%的家长不了解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的活动任务。
2.幼儿园班级生活常规中存在问题分析。
(1)生活常规目的不明确。
现在有很多老师模糊了生活常规的目的,他们理解为只有把生活常规弄好了,班级管理就轻松了,导致了很多老师出现了生活常规就是“安静,管教孩子,方便班级管理,为了适应集体活动”等固定性的目的。
(2)生活常规内容过细且繁琐。
从时间上看,幼儿园存在安排上的不合理,环节紧凑毫无弹性幼儿自主活动的时间都没有,跟着安排表进行,抑制幼儿的自由,幼儿园没有根据自己本园和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没有为小班建立一份科学合理的生活常规时间表。从而导致小班幼儿的内容过于细致和繁琐,使得幼儿教师更加积极关注整个班级的秩序,让现在的幼儿普遍以纪律为主,教师充当主体,使得幼儿的自主性没有得到提高。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教师对生活常规的了解是非常少的,不太清楚的占了51.61%,而和它相对的“很清楚”却是只有3.23%,显而易见,教师的理论知识是不扎实的,还需要在以后的时间里进行自我学习,提高专业修养和理论知识。更好的为幼儿服务。
(3)生活常规实施的教学环节单一。
调查中很多教师会选择比较好操作的言语教学,运用言语教学简洁明了,而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其他的事情,方便教学工作。在生活常规实施的方法上,大部分的教师采用了榜样方法和游戏法这两种方法进行常规教育,忽视了其他方法在教学活动中起到的作用。在生活常规评价方面,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评价的时候往往都以幼儿听不听话,有没有遵守规则等一系列的活动结果对幼儿进行评价,而忽略了幼儿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投入的程度。
(4)家园共育不明显。
幼儿的自理能力被家长所取代,孩子现在主要的是学习,现在不会以后再慢慢学,太小了不能做太多的事情,而且也没必要,从中可看出家长对幼儿学习生活常规是非常淡漠的。家长希望幼儿在家做事的态度情况调查,希望幼儿帮忙做事情的占48.15%,认为没必要的占40.74%,还是有大部分的家长认为孩子没必要做,家长的观念决定了幼儿今后对待家庭的态度,很容易形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局面。
三、幼儿园班级生活常规管理的对策
1.幼儿园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常规制度。
结合自己园的实际情况和幼儿的生长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儿园小班生活常规制度。
2.幼儿园教师要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幼儿园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丰富常规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3.家园一体化。
教师要学会利用空闲的时间主动和家长进行交谈,比如早上家长送来时,下午家长来接时,都可以和家长聊一些关于生活常规教育的问题,同时教师还可通过家长会,家园练习册,电话等方式向幼儿家长分享一些比较好的生活常规的方法,定期开展家长讲座,帮助家长提升教育技能,更新教育理念,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幼儿培养出良好的生活习惯,真正做到家园合一。
参考文献
[1]韩静.小学班级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3.
[2]韩冬梅.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3.
[3]马舒婷.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展望,2015,25(26):191.
[4]韩彩霞.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之我见[J].学周刊,2014(13):207.
[5]李艳.论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和谐关系的建立[J].现代交际,2017(04):153-154.
[6]曹佳琪.“三性并茂,阳光教育”背景下幼兒园班级管理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