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工作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性科学。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其教学中渗入德育教学更是不可或缺的。作为数学老师,常常有这样的困惑: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否有更好更新颖的方法呢?注意到中学生具有很高的求知欲,学生和家长更多关注的是知识的学习,若能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适时、自然地渗透德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的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所以我们要善于把握时机,吃透教材,挖掘到掩藏在知识下的哲理,在课堂中有意识地渗透,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数学课程中的德育内容
我收集与挖掘了学科知识中蕴含的德育因素,概括出数学学科中包含的爱国主义、意志品格教育、集体主义、审美观培养。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指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学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注意情怀,从而进行思想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紧扣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数学发展的悠久历史,正确评价我国优秀数学家的伟大成就,体会数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通过研究发掘数学史的教育功能,实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培养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独特的教育价值。这能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2.意志品格的教育
现在的学生中很多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使他们缺乏独立自主能力和顽强的毅力,意志脆弱,经不起打击。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在教学中,可以实施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跳一跳,能够着”,给学生鼓劲打气。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戴克斯说:“孩子需要鼓励,如同植物需要水一般。”让他们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受支持和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自信。而且多介绍中外数学家刻苦进行研究数学事例,从而引导教育他们只有以顽强的意志,坚持不懈的精神与奋发图强的学习态度,才能取得成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多给学生鼓励,使他们不轻易放弃,而在学生取得好成绩时,指导他们不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
3.集体主义教育
人不能脱离集体,小到班级、小组,大到社会,我们要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集体观念。数学有时是枯燥的,很多的规律、定律、公式等,如果光靠教师口头传授效果不好,因而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提倡合作学习时,引导学生相互尊重与帮助,尊重别人的意见和劳动,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集体精神。学生在与小组其它成员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学习上的成功,从成功中让学生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的。让他们懂得在往后的学习中,同学之间要团结协作,要懂得自主学习,又要懂得尊重他人,学会与他人合作。
4.审美观培养,培养学生高尚情操
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张奠宙与木振武两位先生在《数学美与课堂教学》中把数学美分成了4个层次:美观、美好、美妙、完美。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使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培养他们的审美造美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也使学生树立做事尽力而为,争取做到自己能力以内的完美。
二、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学生对说教式德育教育有反感,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什么样的方法更为有效?
1.直接的德育教育。比如,针对数学的学习,教育学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踏踏实实才能有好成绩,掌握扎实的知识基本功,这是任何一个伟人成功的先决条件。
2.以启发式教学为手段,进行德育教育。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学生体会获取成功的快乐,培养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时,提倡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去发现问题,并且要开动脑筋,多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方法,最后再做到解决问题。领悟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返过来作用于实践的。
3.在课后练习题中渗透德育思想。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要求学生认真整洁地书写作业,解题进行检查,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数学有很多一题多解,一题多证的题目,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有些实际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动手调查研究,这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让学生在动手探究中掌握知识同时也明白实践过程的重要性。
4.教师的道德表率作用。身教重于言传,教师自身的行为示范对学生最具感染力。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刻提醒自己做到勤奋刻苦,认真备课、及时批改作业,向学生展现我强烈的时间观念,用自己的示范作用提醒学生把握现在,珍惜时间。在越来越强调学生发展为本的今天,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和示范也更显重要。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德育是伴随知识而来,但不能代替知识的学习。所以在渗透德育思想的同时要注意可行性,不能喧宾夺主。相信只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逐渐地、自然地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的情操受到熏陶,思想受到教育,心灵受到启迪,就可以达到德育和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这样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栋梁之才。
一、数学课程中的德育内容
我收集与挖掘了学科知识中蕴含的德育因素,概括出数学学科中包含的爱国主义、意志品格教育、集体主义、审美观培养。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指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学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注意情怀,从而进行思想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紧扣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数学发展的悠久历史,正确评价我国优秀数学家的伟大成就,体会数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通过研究发掘数学史的教育功能,实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培养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独特的教育价值。这能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2.意志品格的教育
现在的学生中很多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使他们缺乏独立自主能力和顽强的毅力,意志脆弱,经不起打击。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在教学中,可以实施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跳一跳,能够着”,给学生鼓劲打气。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戴克斯说:“孩子需要鼓励,如同植物需要水一般。”让他们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受支持和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自信。而且多介绍中外数学家刻苦进行研究数学事例,从而引导教育他们只有以顽强的意志,坚持不懈的精神与奋发图强的学习态度,才能取得成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多给学生鼓励,使他们不轻易放弃,而在学生取得好成绩时,指导他们不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
3.集体主义教育
人不能脱离集体,小到班级、小组,大到社会,我们要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集体观念。数学有时是枯燥的,很多的规律、定律、公式等,如果光靠教师口头传授效果不好,因而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提倡合作学习时,引导学生相互尊重与帮助,尊重别人的意见和劳动,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集体精神。学生在与小组其它成员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学习上的成功,从成功中让学生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的。让他们懂得在往后的学习中,同学之间要团结协作,要懂得自主学习,又要懂得尊重他人,学会与他人合作。
4.审美观培养,培养学生高尚情操
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张奠宙与木振武两位先生在《数学美与课堂教学》中把数学美分成了4个层次:美观、美好、美妙、完美。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使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培养他们的审美造美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也使学生树立做事尽力而为,争取做到自己能力以内的完美。
二、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学生对说教式德育教育有反感,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什么样的方法更为有效?
1.直接的德育教育。比如,针对数学的学习,教育学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踏踏实实才能有好成绩,掌握扎实的知识基本功,这是任何一个伟人成功的先决条件。
2.以启发式教学为手段,进行德育教育。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学生体会获取成功的快乐,培养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时,提倡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去发现问题,并且要开动脑筋,多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方法,最后再做到解决问题。领悟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返过来作用于实践的。
3.在课后练习题中渗透德育思想。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要求学生认真整洁地书写作业,解题进行检查,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数学有很多一题多解,一题多证的题目,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有些实际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动手调查研究,这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让学生在动手探究中掌握知识同时也明白实践过程的重要性。
4.教师的道德表率作用。身教重于言传,教师自身的行为示范对学生最具感染力。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刻提醒自己做到勤奋刻苦,认真备课、及时批改作业,向学生展现我强烈的时间观念,用自己的示范作用提醒学生把握现在,珍惜时间。在越来越强调学生发展为本的今天,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和示范也更显重要。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德育是伴随知识而来,但不能代替知识的学习。所以在渗透德育思想的同时要注意可行性,不能喧宾夺主。相信只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逐渐地、自然地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的情操受到熏陶,思想受到教育,心灵受到启迪,就可以达到德育和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这样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