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能促进农村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 新时期 农村教育 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但还有很多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在新时期又产生了一些新的甚至是十分尖锐的问题,这些矛盾的存在客观上严重地减缓和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因此,研究农村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三农”问题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基础性的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其根本途径就是通过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农村劳动力吸收、转化科技成果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农村教育的大发展。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归根结底在于培养新一代的农村劳动者,破除陈旧的思想观念,吸纳、接收新信息、新技术,走出封闭和狭隘的圈子,适应市场变化,具有前瞻眼光。
从农村现实来看,我国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总体水平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仅为38%,而发达国家均高达70%以上,这说明我们的农业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离开农村教育谈农业现代化无异于痴人说梦。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和教育,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落实“科教兴农”战略的根本措施。因此,发展农村教育,是一项根本性的、长期的战略任务,不可有丝毫懈怠。
二、发展农村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农业是国家安定的基础,没有“三农”的科学发展,我国不可能成为一流的现代化工业强国。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的执政理念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关注民生,把“社会更加和谐”和“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和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来。它既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当下利益,又符合未来利益,满足了人民群众期盼天下太平、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这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大意义。
然而,自十六大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1],“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2],“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3],原因有很多方面,不重视农村教育是一个重要原因。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就需要大量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大发展。农村教育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是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有效地解决劳动力转移、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社会要发展,归根结底要看人的发展,人是决定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就是实现教育的公平,如果没有教育机会均等,就无从谈起教育公平,更谈不上社会公平。所以,发展农村教育,让“农村人”和“城里人”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这关系着我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关系着我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
三、研究农村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马克思的这句名言道出了人们在这个大千世界的终极追求。综观中国教育的改革历程,对于农村教育而言,“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的理论不计其数,“改变世界”的行动寥若晨星。今天主体教育,明天赏识教育,后天又是素质教育,一会儿一个口号,一会儿一个目标;农村教育就像任由众人率性而为的试验田,想种啥就种啥,想咋种就咋种。教育的目的只剩下了考试,“一切为了考试”。学校里传播的是考试“秘技”,领导们不遗余力地施压,老师们无休无止地补课,学生们昏天黑地做题,家长们竭尽所能地择校,其结果是产生“马太效应”:“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6]择校之风,让发展良好的学校更加纵横自如,让发展落后的学校举步维艰。在农村,许多中小学校每年因择校流失的学生都在10%左右,甚至出现市教育局把附近几所乡镇中学合并成为一所学校的情况,农村教育畸形发展的尴尬状况由此可见一斑。
要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从优化硬件设施、强化师资力量、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素质、转变家长观念等方面找出相互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因地制宜、农学并举,走出一条务实的路子。乡村教育要大发展,科学的理论要先行,“农远工程”和乡村“班班通”工程也要切实落到实处,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研究农村教育的最大目的,就是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按照教育的本来规律标本兼治,让教育者的初衷与奋斗者的目标水乳交融,促进农村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十六大报告.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3]胡锦涛.十七大报告.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陈国民.毛泽东诗词百首译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6]圣经(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25章)[M].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2008.
本文是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农村教育应有的哲学理念”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CXJJS10057。
关键词: 新时期 农村教育 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但还有很多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在新时期又产生了一些新的甚至是十分尖锐的问题,这些矛盾的存在客观上严重地减缓和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因此,研究农村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三农”问题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基础性的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其根本途径就是通过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农村劳动力吸收、转化科技成果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农村教育的大发展。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归根结底在于培养新一代的农村劳动者,破除陈旧的思想观念,吸纳、接收新信息、新技术,走出封闭和狭隘的圈子,适应市场变化,具有前瞻眼光。
从农村现实来看,我国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总体水平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仅为38%,而发达国家均高达70%以上,这说明我们的农业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离开农村教育谈农业现代化无异于痴人说梦。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和教育,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落实“科教兴农”战略的根本措施。因此,发展农村教育,是一项根本性的、长期的战略任务,不可有丝毫懈怠。
二、发展农村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农业是国家安定的基础,没有“三农”的科学发展,我国不可能成为一流的现代化工业强国。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的执政理念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关注民生,把“社会更加和谐”和“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和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来。它既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当下利益,又符合未来利益,满足了人民群众期盼天下太平、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这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大意义。
然而,自十六大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1],“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2],“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3],原因有很多方面,不重视农村教育是一个重要原因。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就需要大量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大发展。农村教育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是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有效地解决劳动力转移、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社会要发展,归根结底要看人的发展,人是决定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就是实现教育的公平,如果没有教育机会均等,就无从谈起教育公平,更谈不上社会公平。所以,发展农村教育,让“农村人”和“城里人”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这关系着我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关系着我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
三、研究农村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马克思的这句名言道出了人们在这个大千世界的终极追求。综观中国教育的改革历程,对于农村教育而言,“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的理论不计其数,“改变世界”的行动寥若晨星。今天主体教育,明天赏识教育,后天又是素质教育,一会儿一个口号,一会儿一个目标;农村教育就像任由众人率性而为的试验田,想种啥就种啥,想咋种就咋种。教育的目的只剩下了考试,“一切为了考试”。学校里传播的是考试“秘技”,领导们不遗余力地施压,老师们无休无止地补课,学生们昏天黑地做题,家长们竭尽所能地择校,其结果是产生“马太效应”:“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6]择校之风,让发展良好的学校更加纵横自如,让发展落后的学校举步维艰。在农村,许多中小学校每年因择校流失的学生都在10%左右,甚至出现市教育局把附近几所乡镇中学合并成为一所学校的情况,农村教育畸形发展的尴尬状况由此可见一斑。
要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从优化硬件设施、强化师资力量、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素质、转变家长观念等方面找出相互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因地制宜、农学并举,走出一条务实的路子。乡村教育要大发展,科学的理论要先行,“农远工程”和乡村“班班通”工程也要切实落到实处,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研究农村教育的最大目的,就是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按照教育的本来规律标本兼治,让教育者的初衷与奋斗者的目标水乳交融,促进农村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十六大报告.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3]胡锦涛.十七大报告.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陈国民.毛泽东诗词百首译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6]圣经(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25章)[M].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2008.
本文是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农村教育应有的哲学理念”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CXJJS1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