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者按
据外媒3月23日报道,联合国发布的数据显示,到了2025年,全球约有18亿人口面临绝对缺水的问题,约三分之二人口可能在用水紧张的条件下生活。无论是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还是已超过130个国家签署的《巴黎协定》,都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做出了承诺和目标。我国也在此间提出了雄心勃勃的计划,但具体应该怎么去推进?企业应该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本期我们编译了Justin Teo 发表在CSR ASIA网上介绍新加坡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文章,希望透过作者的笔触和观察也能对我国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以及企业正确处理水资源保护和商业运营等问题提供思考和启示。
顶层设计:新加坡水供应战略
作为一个天然水资源匮乏和拥有极高水风险的城邦国家(译者注:资料显示,新加坡的水资源总量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211立方米,排名世界倒数第二),新加坡从以下四个来源确保社区和企业可以稳定地使用洁净的水源。
淡化海水。作为岛国,新加坡四周海水资源丰富,海水淡化是其获取淡水的途径之一。两家海水淡化厂可处理45.5万立方米的水。这就满足了新加坡当前25%的需水量。
新生水。优质的再生水——将所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收集起来通过先进的薄膜技术和紫外线消毒使水变得干净和安全,是新加坡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支柱。新生水主要用在工业和空调机制冷领域的晶片制造、工业房地产和商业建筑物。目前,新生水可以满足新加坡30%的水需求。
建设集水网络。土地的稀缺让新加坡不得不最在限度地利用土地来收集雨水。为了确保能收集到干净的雨水,1977-1987年,新加坡将污染严重的臭水沟渠全部清理干净。在开沟引到水库前,通过海底水渠、运河、河流和暴雨水收集点这一网络来收集雨水。2011年,新加坡三分之二的陆地面积都被用做集水区。
从马来西亚进口水。新加坡从马来西亚进口水的协议会持续到2061年。(译者注:新加坡建国初期几乎完全依赖从马来西亚进口水。为此,两国在1961年签订了两份水供协定。首份协定有效期为50年,已于2011年期满,第二份协定有效期将至2061年期满。)
得益于几十年在研发和水处理解决方案的投资,新加坡在2014年持续很久的干旱中,在不依靠水供给的情况下渡过难关,不过这也预示了在未来几年,不断增长的水需求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都会影响到新加坡易干旱的这一脆弱性。
数据显示,2010年,新加坡每天的用水量预估为173万立方米,其中55%来自非住宅部门。在未来的50年,每日需水量会成倍增长而且非住宅部门的消耗也将会在2060年增长为70%。这种需求的增长可能会导致企业用水的成本增高,以及更严的监管。
因此,非住宅部门需水量的管理是新加坡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作为国家水利机构的公共事业局(PUB),已经建立了一个长期的供水战略来应对水需求的不断增长。环境和水资源部(MEWR)2014年发布的新加坡的可持续发展蓝图 (Sustainable Singapore Blueprint 2015),列出了在流动性、资源可持续性、空气质量、排水和社区管理等方面的2020和2030目标。然而,这是远远不够的。对于非住宅部门这一最大的耗水部门,新加坡政府已经呼吁企业为新加坡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为环境负责是企业在新加坡展开业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5年3月,新加坡所有的用水大户(上一年度消费超过6万立方米)都需要向PUB提交年度节水管理计划(WEMP),与此同时,他们也需要安装独有的水表来监测耗水量。
企业实践:基于调查的发现
1.企业有机会来识别和控制与水相关的经营风险,降低运营成本以及减轻运营压力中水的影响(例如,2014年的干旱期)。
2.提升企业在利益相关方和当地社区的形象。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投资者可以考虑企业环境实践、政策和影响;需要更多绿色产品的消费者、负责任的企业以及当地社区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水资源带来的挑战,并希望企业可以将它们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四大行动:将风险转变为创新机会
1.利用PUB节水基金和节水共同基金能使商业活动中的耗水量减少至少10%。
2.加入公共事业局的“10%的水挑战”,该挑战旨在提高企业水的利用率和减少耗水量。
3.测量企业的水足迹来评估与水有关的潜在的环境影响程度,并从已有的指南里明确降低的方法,如:ISO 14046:2014标准。
4.加入重点关注水可持续性的国际社区网络,例如:全球契约的CEO水使命和水足迹网络。
企业可以利用大量的公共资源和工具来确定并减少它们与水相关的业务风险。这对于新加坡的企业来说永远不晚。无论企业大与小,都可将这些风险转变为改进与创新的机会。
编辑|李蔷薇 qiangwei.li@wtoguide.net
据外媒3月23日报道,联合国发布的数据显示,到了2025年,全球约有18亿人口面临绝对缺水的问题,约三分之二人口可能在用水紧张的条件下生活。无论是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还是已超过130个国家签署的《巴黎协定》,都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做出了承诺和目标。我国也在此间提出了雄心勃勃的计划,但具体应该怎么去推进?企业应该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本期我们编译了Justin Teo 发表在CSR ASIA网上介绍新加坡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文章,希望透过作者的笔触和观察也能对我国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以及企业正确处理水资源保护和商业运营等问题提供思考和启示。
顶层设计:新加坡水供应战略
作为一个天然水资源匮乏和拥有极高水风险的城邦国家(译者注:资料显示,新加坡的水资源总量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211立方米,排名世界倒数第二),新加坡从以下四个来源确保社区和企业可以稳定地使用洁净的水源。
淡化海水。作为岛国,新加坡四周海水资源丰富,海水淡化是其获取淡水的途径之一。两家海水淡化厂可处理45.5万立方米的水。这就满足了新加坡当前25%的需水量。
新生水。优质的再生水——将所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收集起来通过先进的薄膜技术和紫外线消毒使水变得干净和安全,是新加坡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支柱。新生水主要用在工业和空调机制冷领域的晶片制造、工业房地产和商业建筑物。目前,新生水可以满足新加坡30%的水需求。
建设集水网络。土地的稀缺让新加坡不得不最在限度地利用土地来收集雨水。为了确保能收集到干净的雨水,1977-1987年,新加坡将污染严重的臭水沟渠全部清理干净。在开沟引到水库前,通过海底水渠、运河、河流和暴雨水收集点这一网络来收集雨水。2011年,新加坡三分之二的陆地面积都被用做集水区。
从马来西亚进口水。新加坡从马来西亚进口水的协议会持续到2061年。(译者注:新加坡建国初期几乎完全依赖从马来西亚进口水。为此,两国在1961年签订了两份水供协定。首份协定有效期为50年,已于2011年期满,第二份协定有效期将至2061年期满。)
得益于几十年在研发和水处理解决方案的投资,新加坡在2014年持续很久的干旱中,在不依靠水供给的情况下渡过难关,不过这也预示了在未来几年,不断增长的水需求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都会影响到新加坡易干旱的这一脆弱性。
数据显示,2010年,新加坡每天的用水量预估为173万立方米,其中55%来自非住宅部门。在未来的50年,每日需水量会成倍增长而且非住宅部门的消耗也将会在2060年增长为70%。这种需求的增长可能会导致企业用水的成本增高,以及更严的监管。
因此,非住宅部门需水量的管理是新加坡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作为国家水利机构的公共事业局(PUB),已经建立了一个长期的供水战略来应对水需求的不断增长。环境和水资源部(MEWR)2014年发布的新加坡的可持续发展蓝图 (Sustainable Singapore Blueprint 2015),列出了在流动性、资源可持续性、空气质量、排水和社区管理等方面的2020和2030目标。然而,这是远远不够的。对于非住宅部门这一最大的耗水部门,新加坡政府已经呼吁企业为新加坡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为环境负责是企业在新加坡展开业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5年3月,新加坡所有的用水大户(上一年度消费超过6万立方米)都需要向PUB提交年度节水管理计划(WEMP),与此同时,他们也需要安装独有的水表来监测耗水量。
企业实践:基于调查的发现
1.企业有机会来识别和控制与水相关的经营风险,降低运营成本以及减轻运营压力中水的影响(例如,2014年的干旱期)。
2.提升企业在利益相关方和当地社区的形象。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投资者可以考虑企业环境实践、政策和影响;需要更多绿色产品的消费者、负责任的企业以及当地社区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水资源带来的挑战,并希望企业可以将它们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四大行动:将风险转变为创新机会
1.利用PUB节水基金和节水共同基金能使商业活动中的耗水量减少至少10%。
2.加入公共事业局的“10%的水挑战”,该挑战旨在提高企业水的利用率和减少耗水量。
3.测量企业的水足迹来评估与水有关的潜在的环境影响程度,并从已有的指南里明确降低的方法,如:ISO 14046:2014标准。
4.加入重点关注水可持续性的国际社区网络,例如:全球契约的CEO水使命和水足迹网络。
企业可以利用大量的公共资源和工具来确定并减少它们与水相关的业务风险。这对于新加坡的企业来说永远不晚。无论企业大与小,都可将这些风险转变为改进与创新的机会。
编辑|李蔷薇 qiangwei.li@wtoguid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