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低浓度长效骶管阻滞用于药物中期引产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ulan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改良低浓度长效骶管阻滞用于药物中期引产的疗效.方法 将63例中期引产产妇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无镇痛要求,治疗组给予镇痛治疗.对照组产妇给予米非司酮、复方雌孕片以及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进行引产;治疗组产妇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0.75%盐酸布比卡因4~7 ml +2%盐酸利多卡因5ml +0.9%氯化钠注射液15 ml+硫酸吗啡注射液2 mg骶管阻滞镇痛.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产程及出血量,并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组产程为(5.33±3.77)h,短于对照组的(7.88±2.62) h(t =8.01,P<0.05);治疗组疼痛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63,P>0.05).结论 在药物引产后采用改良骶管阻滞,镇痛效果显著,可使产程缩短,且不增加产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104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血肿未扩大组)和观察组(血肿扩大组),各52例.比较两组病程、平均动脉压、首次出血量、血肿形态以及病死率,分析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结果 (1)两组病程、平均动脉压、血肿形态以及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431、11.4499、6.1847、10.7233,均P<0.05);(2)多元Logist
目的 探讨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疗效.方法 将64例EPISBO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减压量、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治愈时间、X线平片阳性征象消失时间及保守治疗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肠减压量、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治愈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患儿均接受综合治疗,观察组再给予布地奈德0.5 mg、沙丁胺醇15 mg、异丙托溴铵120μg,用0.9%氯化钠溶液2 ml稀释配制.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2 ml,布地奈德0.5 mg.由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每天2次,疗程7d.比较
目的 探讨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76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消旋卡多曲)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5例.两组患儿均予抗炎、抗病毒、微生态制剂、黏膜保护剂、根据脱水情况予以补液治疗、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调整饮食等对症支持治疗,其中观察组38例患儿在此基础上同时予消旋卡多曲颗粒口服1.5 g/kg,每天3次;对照组予蒙
目的 比较高频电波(LEEP)刀与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 将4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LEEP刀组(LEEP刀治疗)和微波组(微波治疗),每组200例.比较两组治疗时间、出血量、治疗效果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EEP刀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出血量以及术后阴道流液时间分别为(6.94±1.13) min、(2.13±0.32) ml、(15.23±3.40) ml、(7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影响.方法 将8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按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综合治疗,对照组再给予匹多莫德治疗,观察组再给予匹多莫德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两组均治疗60d.治疗前后观察患儿症状改善情况,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同时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并随访半年,统计两组患儿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Iβ(IL-1β)的变化及其与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动态检测32例HIE患儿出生后1、3、7d血清IL-1β水平,并以同期正常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结果 HIE患儿出生后1、3、7d血清IL-Iβ水平分别为(17.7±8.2) ng/L、(15.9±4.9) ng/L、(15.0±3.8)ng/L,均显著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PCOS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氯米芬和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口服二甲双胍500 mg/次,3次/d.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月经周期、血清睾酮含量及血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均明显减少(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体质量指数明显下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