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信很多人面对当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未来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恐惧。2009年将有611万应届毕业生走向就业市场,与2008年同期相比增加了52万,即使是在经济比较繁荣的时期,要实现90%以上的就业率也是比较困难的,更何况现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到目前为止依然深不可测,持续时间也难以预测。这一方面意味着整个社会的人才需求量会缩减;另一方面也使本来有用人需求的单位,也因为对未来经济形势存在担忧而对招募持谨慎的态度。这一增一减一慎,无论对要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还是准备转换岗位的从业者来说,可能都是一个求职的冬天。
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以什么样的行动来直面当前的这场危机呢?
直面危机:风景这边独好
首先我们来看看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情况。谈到本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很多人都会问一个问题,本次危机何时才能触底,触底后的走势是“V”字形,“U”字形,还是“L”形?
很多人当然地希望它是“V”字形,但这种情况如果在几个月前还有人心存幻想的话,最近发生的一连串标志性事件,如美国政府实施区区几千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案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些正处于“水深火热”的经济发达国家对经济的迅速复苏已不存幻想。那么,如果不是“V”字形,那会不会是“U”字形呢?我想也不太可能。尽管没有谁明确说过“U”形经济危机的低谷盘整期究竟有多长,但人们一般的心理预期大多在2至3年。目前仅仅是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就搞得如此狼狈,那紧随其后的次优贷款危机、信用卡透支危机、垃圾债券危机等一旦相继或同时浮出水面,现已黔驴技穷的发达国家恐怕就更难以找到有效的应对措施了。
这次经济危机预计将持续多长时间呢?回顾一下上个世纪20年代末爆发的那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即使有二战的全面爆发产生的强大需求动力的拉动,诸多经济指标也经过了30年左右才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更何况目前的这场经济危机的影响面和深入程度要远大于上次,所以笔者认为,如果不发生全球性的战争或与全球大多数民众生活相关产品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很可能将持续10年以上的低迷期。
不过,与美国等早已进入后工业时代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情况要乐观得多,笔者认为全球经济再怎么不景气,中国的经济在未来10年内还将以不低于6%以上的速度增长。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国的“婴儿潮”一代所蕴含的对中国经济发展拉动的内在动力还远没有释放完毕,黄金时期至少还将持续10年以上。大家都知道,25岁~55岁是一个人最有可能把自己的理想转化为现实、对环境控制力度最强的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将陆续步入结婚期、生育期、储蓄期和消费期,对经济的拉动处于“不用扬鞭自奋蹄”的阶段。他们既是创造财富的主力军,又是拉动内需的主力。目前占我国人口三分之一的“婴儿潮”(1962年~1980年出生)人口约4.2亿,他们的年龄处于29岁~47岁之间,到2020年他们也才40岁~58岁,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婴儿潮”一代全面进入生产和消费高峰期,消费市场必将更加繁荣。其中房地产、汽车、升级消费品、旅游、金融、健康产业都将获得蓬勃发展。预计蕴藏在“婴儿潮”体内的这种内在动力的不断释放,将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每年贡献1至2个百分点。
二是我国每年新生与新增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依然非常可观,且这种拉动效用还将至少持续10年以上。以2008年为例,我国新生人口为1608万,净增673万,全国人均居民消费3863元。如果按照一个新生儿的人均消费为平均水平的1.5倍计算,对GDP的贡献在9000亿元以上,对应每年大约2%~3%的经济增长,而这种趋势也将持续10年以上。
三是中国的乡村城市化建设进程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大有潜力。有研究表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每年将有1000万以上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由此衍生的房地产开发、地铁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预计每年将拉动经济增长2至3个百分点。
四是我国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去年年底,中央的4万亿工程,以及由此带动的各地方政府总计近20万亿的投资,将在未来5年内刺激经济增长1至2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尽管发达国家经济体的经济形势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看好,但至少在未来10年内,中国经济将风景这边独好,每年保持6%以上的增量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中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是拉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经济体,中国也是能提供新增就业机会最多的国家之一。
与成功同行:三维度夯实自己
按照就业增长率为经济增长率的30%的惯例,基于前面对我国本次经济危机期间经济增长依然不低于6%的分析,今后我国每年仍然还会新增1000万个以上就业机会,其中城镇就业机会每年将新增600万个左右。所以,我们接下来的话题是如何抓住这1000万或600万个城镇就业机会中的一个或多个?抓住了又如何把它与个人的职业生涯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我认为有三点很重要:一要有组织接纳你,你需要有敲开机会之门的硬本领和软技能,就是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二要接纳你的组织能信任你,所以你需要具有高度的自我承诺感,就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三要信任你的组织能委(以重)任你,所以你必须具有组织和他人值得信赖的品格和能力,就是学品兼优。
就第一个问题,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任何组织和个人在决定是否接纳一个新人时,由于受人类有限理性的影响、人员考察成本时间与空间的制约,他们大都只能凭借新人少量的、但不一定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来决定取舍。在这样的情形下,往低了说,是新人是否自信、谦虚并给予了相关考察人员应有的尊重;往高了说,是新人的个人修养往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各位读者大都是大学毕业或就读于大学,智商都没有问题,都是聪明人,但聪明人往往有个毛病,就是看问题大都比较偏执,单线思维,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还有一点,聪明人老跟聪明人在一起,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很快就以聪明人的方式固化下来。而一旦与“不太聪明”的人一起交流和沟通,他们往往感到无所适从,言行眼神之间总会透露出不耐烦,甚至鄙夷不屑。想想看,有谁会去接纳一个刚见面就对自己嗤之以鼻的准同事呢?即使是麻省的本科、剑桥的硕士、哈佛牛津的博士,都没有用。
现在有很多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和培训机构,专门开设了训练学生们如何去面试的课程,无非是些衣着打扮要职业一点,回答问题时要平视评委,稍稍带点微笑,坐姿要自信一点等表面文章。曾国藩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并言读书可变换骨相,欲求变相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我并不否定那些冲刺性的训练的价值,但与功夫在平时的多读书、多学习,苦练内功,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相比起来,那些突击性的训练只能位列其次了。
有了学识、才气、尊重并欣赏他人的硬本领和软技能,机会之门对你就会敞开。进得门来的人有的是,但能得到组织信任的人却不多。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十之八九是因为个人缺乏应有的自我承诺感。
自我承诺感就是个体根据自己的能力状况,与相关人员就个人拟从事工作在时间和标准上的相互协定与实际执行情况之间的偏离状况。很显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实际执行时间提前,且任务完成标准高于预先设定,那就具有很强的自我承诺感,否则,自我承诺感就不高甚至没有自我承诺感。人们是喜欢与自我承诺感强的人打交道呢?还是喜欢与没有自我承诺感的人打交道?我想没有人会喜欢没有自我承诺感的人。因为这样的人说话不算数,在心理学上有习惯性人格分裂症倾向,与这样的人交往,没有任何的安全感,更不要说放心地把什么事交给他去完成了。如果一个人给他所在的组织和其他人留下这样的印象,职业生涯上就不会有什么本质性的发展了。
现在人们一提到80后、90后,联想到的词语多为随意、散漫,甚至娇生惯养、没有规则、不能吃苦。这些词语或多或少地折射出一些言而无信,缺乏自我承诺感的影子。你是否有不准时上交老师布置作业而又理由多多的经历;是否曾失信于同事或朋友也不脸红的前科;是否有不仅不按时上交上级交办的任务,而且延迟上交的任务质量也是敷衍了事,并非个人倾力而为;你是否私下还为自己的上述“聪明”行径和巧言令色而自我陶醉?如果有,该醒醒了,虽然这种情况在当今社会确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要不怎么能解释《致加西亚的一封信》和《没有任何借口》之类的书籍的印次会被反复刷新呢?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为什么不做个“众人皆醉唯我独醒”者呢?这样至少可以保证我们比周围的人能提前起跑,会大大增加我们职场成功的可能性。
组织接纳并信任了你,这还不够,因为生命的意义还在于人生价值的最大化,这就需要组织能根据你的才能委以重任,那什么样的人能得到组织的信任之后又委以重任呢?诚如亚里斯多德在《政治学》第五卷第九章所言,“凡是想担任一邦中最高职务、执掌最高权力的人们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效忠于现行政体;第二是足以胜任他所司职责的高度才能;第三是适合于该政体的善德和正义。”所以,有两点至关重要:其一是你的能力堪当大任;其二是你的品行要值得他人及组织信赖。
能力从何而来?别无他途,不断学习永远都是第一位的。但很不幸的是,我们很多人并不能认真、深入、严谨地去学习。举其中最常见的学习方式读书为例。一个人再笨,5分钟读一页书该没有问题,那1小时就能读12页,一天按照8小时计算,就可以读96页,这样的话,3天~5天就可以读完一本很有分量的专著了。一年再忙,每个双休日抽出其中1天,每个假期抽出其中15天,这样加起来就有70天了,每年深入并严谨地阅读15本~20本专著,在时间上没有任何问题。更何况我们平时每天还有很多时间可利用呢?
很多人可能在意识上确实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行动上并没有任何体现。大学四年、硕士三年,甚至博士三年,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过去了。有效的阅读量严重不足,做什么都没有根基,也不会有自信心。更为可怕的是,很多人终身都没有养成靠自我意识的监控来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习惯,一辈子浑浑噩噩,难有所成。
多读书对自己方方面面的改善和提高,我是深有体会的。上研究生期间,我为一书店当保安值夜勤。冬天很冷,房子里没有暖气,因为书多,也不让点炉子,所以,我就披上军大衣在店里高声朗读御寒,常常通宵达旦。一年多下来,真读了不少书,后来跨专业考博士、做博士后,以及后来再跨专业从事现在的研究,那一年多严谨的阅读经历功不可没。
仅仅有了能力还不够,要得到他人和组织的信赖,你的品行将是最后的决定因素。具体来说,就是你在为组织做事,为他人做事时,比为自己做事更认真,更投入,对其结果更在乎。而实际情况大多有两种:一种情况是为自己做事很认真,很投入,为组织和其他人做事则稀里糊涂。另一种情况是为自己做事不认真,为组织做事、为他人做事更不认真。所以,当今世界,有主人翁责任感、值得他人与组织信赖的人简直是少之又少。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研究一下全世界成功的组织之所以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我想最重要的一条,肯定是这样的组织重用了那种把组织命运和组织其他成员的命运看得比自己还要重要的员工。
面对当前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感受到这种压力的存在,但压力本身并非一无是处,适当的压力对个人、对组织及对整个社会,不仅具有潜能的激发作用,还是成就高绩效的必要条件,所以,面对当前危机所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压力,我们每个人可能都需要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心智模式进行彻底的反思,甚至可能还需要彻底地清零归一。
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会十分严峻,但并不是没有机会,就业机会和晋升机会将永远向那些心胸开阔,个性阳光,能真诚欣赏他人,自我承诺感强,积淀雄厚,做事专注、有责任感,具有团队合作与奉献精神的从业者敞开。所以,请按照上述这些标准去严格要求并规划自己的每一天,在各个维度上继续夯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