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郁达夫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故都的秋》,写的是作者深爱的北国之秋。最让人感触的是郁达夫先生文章结尾的一句话: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凭此话,足见其对故都秋色的深爱。恰巧我也喜欢秋景,尤其是家乡的秋景,与先生不同,是南方的秋天。今有余闲,倒是也很想细细讲讲。
因为已经有很久没回过家乡了,所以家乡的秋景是记忆里的样子。记忆的秋天里,梧桐叶纷纷落下,铺在泥泞的小路上,落在枯朽的草丛间,堆在斑驳的墙角边;记忆的秋天里,男的女的,老的壮的,都忙碌在山坡上、田坎边,他们用力的挥动着锄头,镰刀,大声笑谈着,隔着一条沟摆谈着东家的长、西家的短;记忆的秋天里,小孩遍地打闹嬉戏,鸭鹅拍动翅膀欲想飞起,小狗互相追逐撕咬,哭声笑声,鸭鹅叫声,还有那犬吠声混成一片。记忆里的秋景,不曾有诗人词句里的凄凉,不曾有画家画板上的唯美,亦不曾有歌者乐符上的悲伤,记忆里的秋景一切的一切都是充满着欢快、愉悦和温馨的。印象里,我在秋天里最喜欢把时间“泡在水里”,秋天里稻谷收割了,留下一大片的自由空间,我喜欢和伙伴们到田里摸鱼、抓螃蟹,只要看见田里有水纹,我们就知道水里有鱼。于是三三两两丢下书包,脱下外套,卷起裤腿和袖子就直接跳进水里去。先将鱼群赶到一片水域,然后将将田里的稀泥慢慢的堆起,堆起的泥我们称之为“小田坎”,通过它我们将鱼群围起,随后大家伙都站到围起的区域里,双手合起,将围子里的水全部捧出去,一点一点,一点一点,用不了多久就将大多数水浇了出去,鱼儿就开始哗啦哗啦的在里面窜来窜去……
故乡的秋天,印象很深的就是那秋风和秋雨。“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风夜,一夜冷一夜”,这些都是说的秋风和秋雨带来了寒冷,这确实不假。没有吹风和下雨的秋天,带给人的是爽朗,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秋高气爽。而如果有风或有雨的秋天,则不管怎样都会冷意浅浅。每吹一场风,每下一场雨,秋天就会深一些,冬天便会近一些,所以我历来都不喜欢秋天里下雨或吹风。细细算来,不逢故乡秋景已有近十个年头,在他乡处过的秋景总觉得不一样,不是多了点什么,就是少了点什么。
一转眼又是浅秋,蒙好友相邀,一起到他的家乡去看看。因为很久没有细细感受過秋天,我就立马就答应了。好友的家乡在一个较为偏远的山区,这里的地理形势虽是深丘,但相对海拔很高,从山脚到半山腰得有半个小时的路程,道路的两边都是四季常青的柏树,即便是秋天里,也是郁郁葱葱,绿意盎然。来到了这里,秋还是秋的感觉,有秋韵、有秋味,让人身心舒适,可始终没有故乡秋景的感觉。这里没有熟悉的李家湾、张家沟,也没有满地的梧桐叶;没有一块连一块的稻田,也没有一条一条的小溪;没有熟悉的身影,也没有熟悉的声音,即便是偶有同样的景,也没能迸发出同样的感情。这心里的秋景都是记忆的秋景,相去多年,不知道故乡的秋景又是怎样一番味道。因为切切思念,这几日念着要回乡一次。
从朋友处回来,我便动身回乡里,恰巧回去那几日还下着晰晰的小雨。秋天的雨季,天上的云尤其的浓眉,略带着灰色,你猜不透云那边到底有什么,在干什么。稻田里刚收割不久的稻子,还剩下一截谷桩,从谷桩里抽出几簇新绿,显眼的翠绿的一片,到是争得几分春意。田间不时可以看见几头牛在咀嚼着这新牙,对于牛而言这是难得的可以“恣意妄为”的季节,几匹老马不愿下田,就在田埂上优雅的散着步,不时使劲的甩甩头,踢踢脚,摆摆尾。雨滴从天旋转的落下,划入水里,形成一个圈,慢慢散开,碰到谷桩或是另一滴雨划成的圈,再散开,直到消失。田埂上,芦苇花开得淡极了,在风中细细的摆动着,不带有一丝犹豫,风从那边来,它就顺势而去。小河水势较高的地方,在水冲刷下裸露出大块的石头,石头往下一群野鸭自由的戏耍着,嘎嘎的诉说着秋天的欢快。雨中,依依稀稀的村子,显得更淡更静了,静得沁人心脾,只有偶尔听得见唤人的声音,似乎所有的人都在等着天黑,因为这天色本就像是快黑的一样。
据说秋分便是将一天平分为白昼和黑夜的一天。到天将黑时,四处炊烟袅袅,这烟随即聚在一起,站在高处便可见两山之间一层烟雾,秋天里的一切都笼罩在烟雾里。夜里,可以听见曲曲儿异常响亮的叫声,到处都是,但这声音并不会吵醒你甜美的梦乡。第二日,天晴了些,人们便就下到地里开始秋种。其实秋天不仅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希望的季节,细细算来,每个季节好像都是如此。地里,有人挥动着锄头细细的干着活,不急不慢;有人背着两三岁的孩童,教他哼着歌儿。路上有人踩着三轮车,载着一老妇,两女孩,女孩手里拽着一部手机,手机放着套马干这歌,到了爬坡的地方,孩子麻利的跳下车来帮忙推车……
先生说: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我虽无反驳之意,但有一点可以断言,吾故乡的秋全处都是恰如其分,不可代替……,我想哪年在这建成桃园之地,我愿做那秋中一色,你定会说这是浑然天成之景……
因为已经有很久没回过家乡了,所以家乡的秋景是记忆里的样子。记忆的秋天里,梧桐叶纷纷落下,铺在泥泞的小路上,落在枯朽的草丛间,堆在斑驳的墙角边;记忆的秋天里,男的女的,老的壮的,都忙碌在山坡上、田坎边,他们用力的挥动着锄头,镰刀,大声笑谈着,隔着一条沟摆谈着东家的长、西家的短;记忆的秋天里,小孩遍地打闹嬉戏,鸭鹅拍动翅膀欲想飞起,小狗互相追逐撕咬,哭声笑声,鸭鹅叫声,还有那犬吠声混成一片。记忆里的秋景,不曾有诗人词句里的凄凉,不曾有画家画板上的唯美,亦不曾有歌者乐符上的悲伤,记忆里的秋景一切的一切都是充满着欢快、愉悦和温馨的。印象里,我在秋天里最喜欢把时间“泡在水里”,秋天里稻谷收割了,留下一大片的自由空间,我喜欢和伙伴们到田里摸鱼、抓螃蟹,只要看见田里有水纹,我们就知道水里有鱼。于是三三两两丢下书包,脱下外套,卷起裤腿和袖子就直接跳进水里去。先将鱼群赶到一片水域,然后将将田里的稀泥慢慢的堆起,堆起的泥我们称之为“小田坎”,通过它我们将鱼群围起,随后大家伙都站到围起的区域里,双手合起,将围子里的水全部捧出去,一点一点,一点一点,用不了多久就将大多数水浇了出去,鱼儿就开始哗啦哗啦的在里面窜来窜去……
故乡的秋天,印象很深的就是那秋风和秋雨。“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风夜,一夜冷一夜”,这些都是说的秋风和秋雨带来了寒冷,这确实不假。没有吹风和下雨的秋天,带给人的是爽朗,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秋高气爽。而如果有风或有雨的秋天,则不管怎样都会冷意浅浅。每吹一场风,每下一场雨,秋天就会深一些,冬天便会近一些,所以我历来都不喜欢秋天里下雨或吹风。细细算来,不逢故乡秋景已有近十个年头,在他乡处过的秋景总觉得不一样,不是多了点什么,就是少了点什么。
一转眼又是浅秋,蒙好友相邀,一起到他的家乡去看看。因为很久没有细细感受過秋天,我就立马就答应了。好友的家乡在一个较为偏远的山区,这里的地理形势虽是深丘,但相对海拔很高,从山脚到半山腰得有半个小时的路程,道路的两边都是四季常青的柏树,即便是秋天里,也是郁郁葱葱,绿意盎然。来到了这里,秋还是秋的感觉,有秋韵、有秋味,让人身心舒适,可始终没有故乡秋景的感觉。这里没有熟悉的李家湾、张家沟,也没有满地的梧桐叶;没有一块连一块的稻田,也没有一条一条的小溪;没有熟悉的身影,也没有熟悉的声音,即便是偶有同样的景,也没能迸发出同样的感情。这心里的秋景都是记忆的秋景,相去多年,不知道故乡的秋景又是怎样一番味道。因为切切思念,这几日念着要回乡一次。
从朋友处回来,我便动身回乡里,恰巧回去那几日还下着晰晰的小雨。秋天的雨季,天上的云尤其的浓眉,略带着灰色,你猜不透云那边到底有什么,在干什么。稻田里刚收割不久的稻子,还剩下一截谷桩,从谷桩里抽出几簇新绿,显眼的翠绿的一片,到是争得几分春意。田间不时可以看见几头牛在咀嚼着这新牙,对于牛而言这是难得的可以“恣意妄为”的季节,几匹老马不愿下田,就在田埂上优雅的散着步,不时使劲的甩甩头,踢踢脚,摆摆尾。雨滴从天旋转的落下,划入水里,形成一个圈,慢慢散开,碰到谷桩或是另一滴雨划成的圈,再散开,直到消失。田埂上,芦苇花开得淡极了,在风中细细的摆动着,不带有一丝犹豫,风从那边来,它就顺势而去。小河水势较高的地方,在水冲刷下裸露出大块的石头,石头往下一群野鸭自由的戏耍着,嘎嘎的诉说着秋天的欢快。雨中,依依稀稀的村子,显得更淡更静了,静得沁人心脾,只有偶尔听得见唤人的声音,似乎所有的人都在等着天黑,因为这天色本就像是快黑的一样。
据说秋分便是将一天平分为白昼和黑夜的一天。到天将黑时,四处炊烟袅袅,这烟随即聚在一起,站在高处便可见两山之间一层烟雾,秋天里的一切都笼罩在烟雾里。夜里,可以听见曲曲儿异常响亮的叫声,到处都是,但这声音并不会吵醒你甜美的梦乡。第二日,天晴了些,人们便就下到地里开始秋种。其实秋天不仅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希望的季节,细细算来,每个季节好像都是如此。地里,有人挥动着锄头细细的干着活,不急不慢;有人背着两三岁的孩童,教他哼着歌儿。路上有人踩着三轮车,载着一老妇,两女孩,女孩手里拽着一部手机,手机放着套马干这歌,到了爬坡的地方,孩子麻利的跳下车来帮忙推车……
先生说: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我虽无反驳之意,但有一点可以断言,吾故乡的秋全处都是恰如其分,不可代替……,我想哪年在这建成桃园之地,我愿做那秋中一色,你定会说这是浑然天成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