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OK!OK!太神奇了!”2010年5月28日,武警山东总队医院耳再造中心,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院教授菲利普•哈瑞博士观摩耳再造技术后,不禁连声赞叹。而被赞叹的,就是本刊2009年第1期曾以《手术台上的艺术家》为题报道的苏法仁医师。入伍27年来,他牢固树立献身武警部队卫生事业的思想,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带领全科全面加强业务建设,热情为伤病员服务,赢得了广大伤病员的高度赞誉,先后2次荣立三等功、12次被评为优秀医生并受到嘉奖,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2次出席武警山东总队党代表会议,所带科室4次荣立集体三等功,6次被评为先进科室,7次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被武警部队表彰为“学习成才先进个人”。目前,他任武警山东总队医院副院长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他的耳再造手术无论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以说是功成名就。
在他成功的背后,有些什么故事和启示呢?本刊再次带您走进苏法仁的“耳再造”世界。
创新 进取
1988年,苏法仁毕业后被安排到武警山东总队医院耳鼻喉科工作。那时的耳鼻喉科所有的设备加起来不足万元,门诊只有一张桌子、一盏旁照灯;技术水平落后,连扁桃体手术都很少做,气管切开手术得外请教授来做……这种境况,激起了他改变现状的斗志。他买来耳鼻咽喉科全书,利用业余时间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通读三遍,每天晚上都学到深夜,对整个学科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1996年他考取山东医科大学专升本专业,因为大多是晚上学习,下课后到家一般都是深夜11点多。经过3年苦读,1999年以各门成绩85分以上、外语通过4级考试,顺利毕业。回到科里他就把基本工作开展起来,当时科内只住了两名军人病号,其中一个是急性扁桃体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科里的病号就明显增加,技术效益、经济效益都明显提高。年底,组织给他记了三等功。
科里工作有起色后,他又琢磨着搞特色。一次他接了个先天性小耳畸形的病人,经过查阅资料,知道外耳再造是个难题,当时国内会做的不多。取肋软骨、雕刻支架、处理皮瓣,是一门艺术与手术的结合,手术难度很大。面对挑战,起初他就在萝卜上雕刻,后来又在猪肋软骨上雕刻、拼接,每天工作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终于把这一技术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很多病号慕名而来。临朐一个9岁的小男孩,被称为“一只耳”,上学受歧视,由于家里比较困难,他自己捐出500元帮助男孩作了手术,让孩子高高兴兴地回校上学,后来这个孩子考上了大学。有的病人因毕业找不到工作来做手术,术后很快找到了接收单位,这种事例很多。每做好一例手术,为无耳孩子解决了实际问题,就是他最高兴的事,也增强了他在耳鼻咽喉头颈方面不断探索的勇气和信心。
凭着这种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他与他的团队已为3000多位患者成功实施手术,全耳再造术的耳廓不仅形状逼真,而且立体感强,得到国内外专家及同行的充分肯定。历经十余年的发展,他在山东乃至国内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专科独创技术、科技进步奖及国家专利。前段时间,他收治了一个全鼻缺损的病人,这又激起了他新的进取目标:要把鼻再造技术创出来,为鼻缺损病人送去福音。
敬业 执着
古往今来,事业上有所成就者,大凡离不开两条:一是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二是锲而不舍的勤奋和努力。这两条的有机结合,即为敬业精神。
苏法仁认为,敬业是一种人生态度,是珍惜生命、珍视未来的表现。敬业首先是对工作要有耐心、恒心和毅力,其次是苦干加巧干,最后敬业会得到相应的肯定。他说,敬业离不开对自己工作的认真思考和奉献,要经常问问自己: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呢?认真学习了吗?勤奋工作了吗?为这个目标付出了吗?不要一味去埋怨别人、埋怨单位、埋怨社会,要多想想自己的问题。如果平时不注意观察,不去思考,不主动去做,怎能谈得上提高、谈得上创新呢?他在攻读山东医科大学专升本毕业实习期间,除认真书写病例外,有空就观察专家教授做手术的手法,回去后写心得体会、手术步骤,与手术学对照研究学习,写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5万多字,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随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发展及耳再造病人越来越多,他感到需要把国际上先进的扩张器技术引进来,提高外耳再造的质量。恰好北京协和医院办一个关于皮肤扩张器的培训班,他就想办法去学习。他通过各种渠道拷贝了40G的资料,回来后反复研究手术录象及有关资料,把扩张器技术掌握了,又创造性地把扩张器技术用于外耳再造中。这种方法做的耳朵立体感强,再造的耳廓带毛发少,成为他的独创技术。多年来,科室全麻手术通过量很高,换药操作都很规范到位,无一例差错、事故,靠的就是敬业精神。
医德 仁心
苏法仁总结提出了平时要注意的“八个一”:一颗心、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双大耳朵、一张微笑的嘴、一双会跑的足、一双会写的手、一个勤劳的脑、一条坚强的脊柱,以此树立了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
“在当前整个医疗制度存在缺陷的情况下,要靠医务人员的良心、道德来约束,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苏法仁总是这样对年轻的医生们讲。当一名好医生,首先要给病人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他始终倡导“病人第一,要对病人负责,多听病人说几句,多给病人讲几句”。他常说,如果一个医生在手术台上,心里老想着股票是涨了还是降了,肯定要出事。他针对卫生部通报的全国医疗纠纷最多的科室中耳鼻喉科排第二位的情况,利用1年早交班的时间,组织全科学习“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疗纠纷案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引导警示科里的同志加强护理,保证医疗安全,预防和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他每天提前40分钟上班,查房、给病人换药,以减少病人感染的机会(因为交班后扫床时护士换药,一边尘土飞扬,一边无菌操作,容易增加感染机会),及时解除病人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精神压力及心理问题,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几十年如一日,到现在他和科室的同事们都一直保持着提前40分钟上班的好习惯。他和科里的同志经常拿出部分奖金救助无耳贫困儿童,近几年捐款达3万余元,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先后收到表扬信100余封、锦旗40余面,被称为“警营耳再造神医”。
在“手术台上的艺术家”苏法仁医师的幕后,还有着更多精彩的故事,每一个都令人肃然起敬。他在事业上每取得一项突破之时,其实是更多患者重获新生之日!我们钦佩他,感谢他!
在他成功的背后,有些什么故事和启示呢?本刊再次带您走进苏法仁的“耳再造”世界。
创新 进取
1988年,苏法仁毕业后被安排到武警山东总队医院耳鼻喉科工作。那时的耳鼻喉科所有的设备加起来不足万元,门诊只有一张桌子、一盏旁照灯;技术水平落后,连扁桃体手术都很少做,气管切开手术得外请教授来做……这种境况,激起了他改变现状的斗志。他买来耳鼻咽喉科全书,利用业余时间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通读三遍,每天晚上都学到深夜,对整个学科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1996年他考取山东医科大学专升本专业,因为大多是晚上学习,下课后到家一般都是深夜11点多。经过3年苦读,1999年以各门成绩85分以上、外语通过4级考试,顺利毕业。回到科里他就把基本工作开展起来,当时科内只住了两名军人病号,其中一个是急性扁桃体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科里的病号就明显增加,技术效益、经济效益都明显提高。年底,组织给他记了三等功。
科里工作有起色后,他又琢磨着搞特色。一次他接了个先天性小耳畸形的病人,经过查阅资料,知道外耳再造是个难题,当时国内会做的不多。取肋软骨、雕刻支架、处理皮瓣,是一门艺术与手术的结合,手术难度很大。面对挑战,起初他就在萝卜上雕刻,后来又在猪肋软骨上雕刻、拼接,每天工作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终于把这一技术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很多病号慕名而来。临朐一个9岁的小男孩,被称为“一只耳”,上学受歧视,由于家里比较困难,他自己捐出500元帮助男孩作了手术,让孩子高高兴兴地回校上学,后来这个孩子考上了大学。有的病人因毕业找不到工作来做手术,术后很快找到了接收单位,这种事例很多。每做好一例手术,为无耳孩子解决了实际问题,就是他最高兴的事,也增强了他在耳鼻咽喉头颈方面不断探索的勇气和信心。
凭着这种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他与他的团队已为3000多位患者成功实施手术,全耳再造术的耳廓不仅形状逼真,而且立体感强,得到国内外专家及同行的充分肯定。历经十余年的发展,他在山东乃至国内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专科独创技术、科技进步奖及国家专利。前段时间,他收治了一个全鼻缺损的病人,这又激起了他新的进取目标:要把鼻再造技术创出来,为鼻缺损病人送去福音。
敬业 执着
古往今来,事业上有所成就者,大凡离不开两条:一是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二是锲而不舍的勤奋和努力。这两条的有机结合,即为敬业精神。
苏法仁认为,敬业是一种人生态度,是珍惜生命、珍视未来的表现。敬业首先是对工作要有耐心、恒心和毅力,其次是苦干加巧干,最后敬业会得到相应的肯定。他说,敬业离不开对自己工作的认真思考和奉献,要经常问问自己: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呢?认真学习了吗?勤奋工作了吗?为这个目标付出了吗?不要一味去埋怨别人、埋怨单位、埋怨社会,要多想想自己的问题。如果平时不注意观察,不去思考,不主动去做,怎能谈得上提高、谈得上创新呢?他在攻读山东医科大学专升本毕业实习期间,除认真书写病例外,有空就观察专家教授做手术的手法,回去后写心得体会、手术步骤,与手术学对照研究学习,写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5万多字,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随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发展及耳再造病人越来越多,他感到需要把国际上先进的扩张器技术引进来,提高外耳再造的质量。恰好北京协和医院办一个关于皮肤扩张器的培训班,他就想办法去学习。他通过各种渠道拷贝了40G的资料,回来后反复研究手术录象及有关资料,把扩张器技术掌握了,又创造性地把扩张器技术用于外耳再造中。这种方法做的耳朵立体感强,再造的耳廓带毛发少,成为他的独创技术。多年来,科室全麻手术通过量很高,换药操作都很规范到位,无一例差错、事故,靠的就是敬业精神。
医德 仁心
苏法仁总结提出了平时要注意的“八个一”:一颗心、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双大耳朵、一张微笑的嘴、一双会跑的足、一双会写的手、一个勤劳的脑、一条坚强的脊柱,以此树立了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
“在当前整个医疗制度存在缺陷的情况下,要靠医务人员的良心、道德来约束,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苏法仁总是这样对年轻的医生们讲。当一名好医生,首先要给病人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他始终倡导“病人第一,要对病人负责,多听病人说几句,多给病人讲几句”。他常说,如果一个医生在手术台上,心里老想着股票是涨了还是降了,肯定要出事。他针对卫生部通报的全国医疗纠纷最多的科室中耳鼻喉科排第二位的情况,利用1年早交班的时间,组织全科学习“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疗纠纷案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引导警示科里的同志加强护理,保证医疗安全,预防和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他每天提前40分钟上班,查房、给病人换药,以减少病人感染的机会(因为交班后扫床时护士换药,一边尘土飞扬,一边无菌操作,容易增加感染机会),及时解除病人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精神压力及心理问题,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几十年如一日,到现在他和科室的同事们都一直保持着提前40分钟上班的好习惯。他和科里的同志经常拿出部分奖金救助无耳贫困儿童,近几年捐款达3万余元,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先后收到表扬信100余封、锦旗40余面,被称为“警营耳再造神医”。
在“手术台上的艺术家”苏法仁医师的幕后,还有着更多精彩的故事,每一个都令人肃然起敬。他在事业上每取得一项突破之时,其实是更多患者重获新生之日!我们钦佩他,感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