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教育的春天即将到来,教学改革的春风正在各中职学校悄然兴起。计算机作为职业学校的必修课程,也是中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课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本人根据多年中职计算机课的教学感受,从授课方式、教材的选用、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见解和主张。
关键词:中职 课程 教学改革 初探
2010年下半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六章中提到: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中职教育的春天即将到来,教学改革的春风正在各中职学校悄然兴起。计算机作为职业学校的必修课程,也是中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课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本人根据多年中职计算机课的教学感受,从授课方式、教材的选用、实践教学以及评价机制的建立等方面,提出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见解和主张。
一、选择合适的教材,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目前计算机专业教材繁多,他们的教材不是系统性不强就是严谨性不够。加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专业教材的更新速度又相对比较迟缓,经常出现与企业岗位需求脱节的现象,所以,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选定教材的时候,要充分发挥专业教研室教师的智慧,把最新的教材收集起来,大家一起进行甄别,然后选择内容新、适用性强、浅显易懂的教材,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十分必要的。教材要做到既有理论又有实际,中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以教材选择要强调与实践结合。
同时,中职计算机专业要积极开发校本教材。要按照“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教学思想,根据教学需要,积极开发校本教材。要遵循够用、实用、易懂、易操作的原则,对授课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对日常工作、学习中需要且经常使用的知识和技能重点介绍,着重讲解及进行案例分析。
二、改革授课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当前,多数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基本上仍然沿袭传统的授课方法,老师讲得精疲力竭,学生听得索然无味。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上机实践中,应使学生感到在玩中学、学中玩。
上机操作的过程是一个融阅读、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于一体的过程。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传播的教学内容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要通过合理使用直观性教学原则,采用先进的工具,建设较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演示程序,化抽象为直观,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
三、改革实训环节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根据目前中职各专业计算机教材,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实训、专业技能实训、综合能力实训三大模块。
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实训,可根据各章节的具体内容,精选习题,促使学生加深对各章节主要概念、方法、结构等的理解。为充分发挥习题的作用,要及时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对普遍性问题集中讲解,对个别性问题单独辅导。强化基础习题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巩固基本概念,是检查对授课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实际技能的基本训练。
对于专业技能实训要坚持从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调试分析、用户使用说明、测试结果等几个方面组织,选择一些简化的实际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题目。这样不仅能提高实践技能上机实践,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而且使学生的基本技能方面受到严格训练。
对于综合能力实训方面,重在训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课前可收集好各岗位日常工作案例,将学生分组(每组5~10人),给两课时到一周课时的时间去完成任务。要求同组学生在一起分析问题、集体讨论,提交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步骤。
日积月累,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将大大提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注重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每个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随机性和多样性突出,更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和充分的备课。学生充分的自主,还可能带来气氛的活跃,这就需要教师有很强的控制能力,既要保持良好的氛围,又不使之进入无序状态。要营造这样一种氛围,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进行《网页制作》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求每一组学生制作自己的主页,各组员分工合作,由此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竞争力和团队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总之,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只有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对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该经常进行探索、交流,取长补短,促进教学改革不断完善,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中职 课程 教学改革 初探
2010年下半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六章中提到: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中职教育的春天即将到来,教学改革的春风正在各中职学校悄然兴起。计算机作为职业学校的必修课程,也是中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课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本人根据多年中职计算机课的教学感受,从授课方式、教材的选用、实践教学以及评价机制的建立等方面,提出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见解和主张。
一、选择合适的教材,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目前计算机专业教材繁多,他们的教材不是系统性不强就是严谨性不够。加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专业教材的更新速度又相对比较迟缓,经常出现与企业岗位需求脱节的现象,所以,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选定教材的时候,要充分发挥专业教研室教师的智慧,把最新的教材收集起来,大家一起进行甄别,然后选择内容新、适用性强、浅显易懂的教材,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十分必要的。教材要做到既有理论又有实际,中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以教材选择要强调与实践结合。
同时,中职计算机专业要积极开发校本教材。要按照“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教学思想,根据教学需要,积极开发校本教材。要遵循够用、实用、易懂、易操作的原则,对授课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对日常工作、学习中需要且经常使用的知识和技能重点介绍,着重讲解及进行案例分析。
二、改革授课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当前,多数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基本上仍然沿袭传统的授课方法,老师讲得精疲力竭,学生听得索然无味。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上机实践中,应使学生感到在玩中学、学中玩。
上机操作的过程是一个融阅读、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于一体的过程。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传播的教学内容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要通过合理使用直观性教学原则,采用先进的工具,建设较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演示程序,化抽象为直观,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
三、改革实训环节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根据目前中职各专业计算机教材,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实训、专业技能实训、综合能力实训三大模块。
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实训,可根据各章节的具体内容,精选习题,促使学生加深对各章节主要概念、方法、结构等的理解。为充分发挥习题的作用,要及时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对普遍性问题集中讲解,对个别性问题单独辅导。强化基础习题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巩固基本概念,是检查对授课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实际技能的基本训练。
对于专业技能实训要坚持从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调试分析、用户使用说明、测试结果等几个方面组织,选择一些简化的实际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题目。这样不仅能提高实践技能上机实践,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而且使学生的基本技能方面受到严格训练。
对于综合能力实训方面,重在训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课前可收集好各岗位日常工作案例,将学生分组(每组5~10人),给两课时到一周课时的时间去完成任务。要求同组学生在一起分析问题、集体讨论,提交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步骤。
日积月累,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将大大提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注重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每个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随机性和多样性突出,更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和充分的备课。学生充分的自主,还可能带来气氛的活跃,这就需要教师有很强的控制能力,既要保持良好的氛围,又不使之进入无序状态。要营造这样一种氛围,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进行《网页制作》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求每一组学生制作自己的主页,各组员分工合作,由此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竞争力和团队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总之,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只有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对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该经常进行探索、交流,取长补短,促进教学改革不断完善,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