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奔跑、飞跃、旋转、翻腾,如一条蛟龙在城市里飞檐走壁,
这不是只能在舞台和屏幕中看到的特技表演。或许在某个晴朗的早晨,在街对面的公园,
你也能不经意间捕捉到某个迅速闪过的身影,手脚并用地在高墙与平地间挪移,
这就是跑酷。
跑酷,是个极好的中文翻译,因跑而酷,既体现出运动本身的特点,又增添了其独有的个性。跑与酷两个字都是简单易懂的,但是连在一起就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跑酷运动员赵鸿刚给家乡的亲友介绍自己的专业是跑酷时就被问到,跑酷是做什么的?他用了一个很豪气的回答:“飞檐走壁。”
跑酷,官方一点的解释是,一种用最有效的方式,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运动,不借助任何工具,完全依靠自身的速度与力量。
自由与挑战,可能就是跑酷吸引人的地方。对于跑酷精神,跑酷运动员张云鹏的理解是“自由,不受环境拘束”。赵鸿刚谈到接触跑酷7年来的收获时也表示,最有意思的是完成一个新的高难度动作所获得的成就感。因为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跑酷运动员可以自由发挥想象,打破身体机能的限制,不断地自我完善和自我突破。在越过一座高墙的时候,既可以单手支撑一跃而过,也可以助跑几米空翻过去,甚至可以像蜘蛛侠一样手足并用地快速爬过,只要能够流畅完成而不受伤,就是成功。
跑酷来自于法语Parkour,本意指的是军事训练中的障碍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进入了大众视野,成为一种新兴的极限运动。若研究跑酷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百年之前。1902年5月8日是一个悲惨的日子,马提尼克岛最高峰培雷火山爆发,短短几分钟造成3万多人丧生,当时马提尼克岛最大城市圣皮埃尔也随之消亡。这是举世关注的灾难,马提尼克岛的宗主国法国责无旁贷地担起了救援任务。法国海军军官乔治·赫伯特(Georges Hébert)被委以重任。他带领属下到达当地后发现当地人身体柔软、灵活、有技巧、能持久、有耐力,“而他们并没有进行过体育类的训练,是他们本来的生活把他们训练成这样。”乔治·赫伯特于是把士兵的训练与非洲土著的运动竞技相结合,以期让士兵更灵活和强壮,这种训练也大大提高了人的应急反应。
回到法国后,乔治·赫伯特成为一名体育大学导师,他根据在马提尼克岛的经验创立了“Methode Naturelle”(自然方法),包括10基本动作:走、跑、跳、四足运动、攀岩、平衡、投掷、举重、自卫和游泳。这个方法意在通过体力训练发展人的 “三大能力”:精力(毅力、勇气、冷静和坚定性),道德(乐于助人、荣誉感和诚实)和生理(肌肉和呼吸)。
在学校里,Methode Naturelle并没有大受欢迎,因为这个训练对设备的要求高,需要准备很多道具,投入与产出比不佳。如果Methode Naturelle因此销声匿迹,跑酷可能也就不会有今天的风采,幸好,上帝给打开了另一扇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Methode Naturelle被军方大加利用,成为法国军事教育和培训的标准体系。这套体系还被消防系统使用,让法国的消防队跃升为国家英雄,不仅能救火,还能处理恐怖袭击事件。
至此,跑酷这项运动已经从军事训练中提炼出来,基本形成自身特色,不过并没有被大众了解,真正让跑酷成为一项风靡欧美的街头极限运动的是大卫·贝尔。
每一项运动都需要一个号召者,这个英雄式的人物能把这项运动以最美的方式展现给世界。之于跑酷,这个人物必定是大卫·贝尔。大卫·贝尔的父亲是被众人敬仰的消防员英雄雷蒙德·贝尔。当学习田径和体操的大卫·贝尔不再满足于自身所学时,他开始研究是什么样的技能训练让父亲成为英雄的,在与父亲谈话后,大卫·贝尔继承了父亲自我训练的方法。最开始他独自练习,后来,跑酷获得更多的年轻人的青睐,大卫·贝尔从一个人发展成了一个团队,跑酷也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另外一个让跑酷有机会在大众面前展现魅力的机会,是系列电影《暴力街区》的热映。由法国知名导演吕克·贝松担任编剧的系列电影《暴力街区》里集合了跑酷、枪战、嘻哈以及动作等多种元素,还请来了大卫·贝尔出演,影片中搭配节奏感十足的音乐的跑酷动作无比惊艳。《暴力街区》中飞檐走壁的潇洒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成为跑酷爱好者,也让这项运动受到各界的关注,跑酷俱乐部、跑酷比赛逐渐形成,影视剧中的跑酷镜头也越来越多。
跑酷没有进入奥运会,也没有太多世界大赛让运动员们参加,可以说这项运动并不能给予参与者很高的荣誉或者可观的经济回报。可能正因为如此,让跑酷摆脱了功利性。大卫·贝尔在他的著作《跑酷》中写到,跑酷最重要的方面不是物理运动,而是参与者的心态和对跑酷的理解。“当一个年轻人问我:‘你能告诉我怎么做吗?’我会简单地回答他:‘不,我要告诉你我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然后,你必须学会用自己的技术,自己的方式,自己的风格,自己的能力做到。你要学会做自己,而不是别人。’”
归根结底,跑酷是一项对自己的挑战,因为执着于自我突破,而不能轻言放弃。
书房文玩雅赏 天命吴带当风
杜海中的诗意栖居
每一块石头都是上天所赐,自然的产物,应当有敬畏之心,
对于石材来说,没有好石、粗石之分,相石、打胚、修胚、修光、磨光都必须认真。
撰文>>>曼曼 图片>>>杜海中
别看这些石头很冰冷,它们在杜海中的掌中富有生命力。杜海中给我的印象一直是腼腆憨厚不善言谈。他严谨、敬业、一丝不苟。经他雕刻的人物更是颇具风骨,文雅翩翩。
杜海中,1989年生,福建邵武人。别看他年纪轻轻,已经荣获诸多奖项。作品《吴带当风》获第七届福建省工艺美术“争艳杯”大赛银奖;作品《之乎者也》获2014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作品《之乎者也<五件>》入选第七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华工艺精品奖”,等等。 作为石雕手艺人的他,毕业于福建教育学院美术教育专业,主修的是国画专业。在偶然的一次工艺选修课中接触了寿山石,他觉得一块很普通的顽石,在雕刻师的手中,经过对石头的设计,色彩的运用,纹案的装饰,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它所传达出来的厚重感,是时间历史文化的承载。这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希望通过他的双手也能创作出让人心动的作品来,于是就这样走上了雕刻之路,专门跟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丽娟学习,主要学习寿山石雕刻。
寿山石是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为寿山矿区开采得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经过1500年的采掘,寿山石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寿山冻石红如鸡血,粉如桃花,让很多印石收藏者爱不释手。
除了大量用来生产千姿百态的印章外,寿山石还广泛用以雕刻人物、动物、花鸟、山水风光、文具、器皿及其他多种艺术品。寿山石雕品始见于南朝的石俑,但雕技粗糙,除了作石俑殉葬外,不见有收藏的例子。梁克家的《三山志》说,宋代寿山石开始大量开采,并用于雕刻,精美者作为贡品发运汴梁,成为宫廷的玩物。大者为达官贵人陈列于几案欣赏,小者则为文人雅士手中的玩赏品。宋代的寿山石雕艺术已经达到可以供玩赏的水平了,于是便有了“收藏”的历史。但大多数为宫廷及达官贵人所收藏。元末,开始用寿山石刻印,并因此有寿山石印钮艺术的产生。收藏寿山石印材和寿山石印钮,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的“专利”,并一直影响至今,成为一种历史性的社会风气。
杜海中所选寿山石材,一者色彩古朴、不艳俗,二者巧色的利用,三者纹理的顺纯。他用寿山石制作文人雅士书房的一些陈设,雕刻寿山石摆件、花器、香器、笔架、印玺印章、镇纸等等。将寿山石文化渗透进文人雅士的书房日常。他说,在这些器物中有他的精神世界。
不仅雕刻书房用具,杜海中还雕刻了一系列人物。其中有怀才不遇的书生、背坛打酒的隐士、卧薪尝胆的志士、征战沙场的将者、青丝及腰的美人等。他手中的人物表现皆随性洒脱不刻意修饰,这也是他的性格所在。他说,自己是这些人物的雕刻者,更是他们的欣赏者。自己欣赏他们的风度翩翩,天真率洁,不尚雕琢。勿忘初心,方得始终,就跟石头一样,很朴实,很简单,做自己。
教杜海中人物雕刻的老师是黄丽娟,她在教导中强调,在雕刻时要因材施艺、利用巧色纹理,把握人物的比例、造型、动态、神情。每一块石头都是上天所赐,自然的产物,应当有敬畏之心,对于石材来说,没有好石、粗石之分,相石、打胚、修胚、修光、磨光都必须认真。
杜海中刚开始的时候雕叶子、花鸟、鱼虫和白云,再后来就主雕人物圆雕了。在雕刻中,他有意识地把当代艺术表现形式运用到雕刻创作中,更注重工艺的艺术性,提炼线条,富有设计感。
有一次刻云的经历让他印象特别深刻,一根线条的变化,就可以表现出飘动的云和静止的云,十分神奇。他说:一根线条也是有生命的,给我天壤之别的感受,于是后来我就特别关注线条,用好线条,每一根线条的走势,曲直变化都特别讲究,点线面之间的比例,大小关系,都事先设计好。在作品最后呈现形式上他也特别在意,利用综合材料,如书法、国画、旧木材等。因为这关系到环境布景,氛围营造,给人视觉冲击、震撼感。也是在不断学习雕刻的道路上,杜海中领悟到一个道理:做人就跟石头一样,很朴实,做自己,守寂寞,历经千锤百炼才能塑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他将自己的设计命名为“海中有物”,他出生成长的地方是没有海的,他从小就向往大海,取名也叫海中。他说,中道之心,似海包容,海中有万物生灵,与海水相依为命。水之道,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以千姿百态存于自然界。
杜海中说自己也是一个被传承者,当然希望能把这门手艺一直传承下去。他说,多数人在创作的时候往往会全神贯注地去完成某一作品的工艺技术,认真细致地刻画,而忽略了作品的艺术表现,不是为思想而创作,这就失去了作品的灵魂。在他看来,好的作品不仅工艺要达到一定高度,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作品的思想性,作品的题材、文化背景和形式感。这些都要经过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来。
文化知识是作品表达的深度。在感受作品时,所表达出来的情趣感和趣味性,是对生活感悟的再次表现,理解后的传达,对生活中人、事、物的归纳。只有通过人与人的交往、接触,感受对方的成长经历,喜怒哀乐时的表现,通过对自然万物生灵的心灵交流,感受生命的无处不在,最终在创作中用娴熟的技术语言、艺术语言,传达出心灵深处想要表达的东西,才能创作出一件与人共鸣的艺术作品。
创造是最好的传承。
这不是只能在舞台和屏幕中看到的特技表演。或许在某个晴朗的早晨,在街对面的公园,
你也能不经意间捕捉到某个迅速闪过的身影,手脚并用地在高墙与平地间挪移,
这就是跑酷。
跑酷,是个极好的中文翻译,因跑而酷,既体现出运动本身的特点,又增添了其独有的个性。跑与酷两个字都是简单易懂的,但是连在一起就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跑酷运动员赵鸿刚给家乡的亲友介绍自己的专业是跑酷时就被问到,跑酷是做什么的?他用了一个很豪气的回答:“飞檐走壁。”
跑酷,官方一点的解释是,一种用最有效的方式,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运动,不借助任何工具,完全依靠自身的速度与力量。
自由与挑战,可能就是跑酷吸引人的地方。对于跑酷精神,跑酷运动员张云鹏的理解是“自由,不受环境拘束”。赵鸿刚谈到接触跑酷7年来的收获时也表示,最有意思的是完成一个新的高难度动作所获得的成就感。因为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跑酷运动员可以自由发挥想象,打破身体机能的限制,不断地自我完善和自我突破。在越过一座高墙的时候,既可以单手支撑一跃而过,也可以助跑几米空翻过去,甚至可以像蜘蛛侠一样手足并用地快速爬过,只要能够流畅完成而不受伤,就是成功。
跑酷来自于法语Parkour,本意指的是军事训练中的障碍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进入了大众视野,成为一种新兴的极限运动。若研究跑酷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百年之前。1902年5月8日是一个悲惨的日子,马提尼克岛最高峰培雷火山爆发,短短几分钟造成3万多人丧生,当时马提尼克岛最大城市圣皮埃尔也随之消亡。这是举世关注的灾难,马提尼克岛的宗主国法国责无旁贷地担起了救援任务。法国海军军官乔治·赫伯特(Georges Hébert)被委以重任。他带领属下到达当地后发现当地人身体柔软、灵活、有技巧、能持久、有耐力,“而他们并没有进行过体育类的训练,是他们本来的生活把他们训练成这样。”乔治·赫伯特于是把士兵的训练与非洲土著的运动竞技相结合,以期让士兵更灵活和强壮,这种训练也大大提高了人的应急反应。
回到法国后,乔治·赫伯特成为一名体育大学导师,他根据在马提尼克岛的经验创立了“Methode Naturelle”(自然方法),包括10基本动作:走、跑、跳、四足运动、攀岩、平衡、投掷、举重、自卫和游泳。这个方法意在通过体力训练发展人的 “三大能力”:精力(毅力、勇气、冷静和坚定性),道德(乐于助人、荣誉感和诚实)和生理(肌肉和呼吸)。
在学校里,Methode Naturelle并没有大受欢迎,因为这个训练对设备的要求高,需要准备很多道具,投入与产出比不佳。如果Methode Naturelle因此销声匿迹,跑酷可能也就不会有今天的风采,幸好,上帝给打开了另一扇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Methode Naturelle被军方大加利用,成为法国军事教育和培训的标准体系。这套体系还被消防系统使用,让法国的消防队跃升为国家英雄,不仅能救火,还能处理恐怖袭击事件。
至此,跑酷这项运动已经从军事训练中提炼出来,基本形成自身特色,不过并没有被大众了解,真正让跑酷成为一项风靡欧美的街头极限运动的是大卫·贝尔。
每一项运动都需要一个号召者,这个英雄式的人物能把这项运动以最美的方式展现给世界。之于跑酷,这个人物必定是大卫·贝尔。大卫·贝尔的父亲是被众人敬仰的消防员英雄雷蒙德·贝尔。当学习田径和体操的大卫·贝尔不再满足于自身所学时,他开始研究是什么样的技能训练让父亲成为英雄的,在与父亲谈话后,大卫·贝尔继承了父亲自我训练的方法。最开始他独自练习,后来,跑酷获得更多的年轻人的青睐,大卫·贝尔从一个人发展成了一个团队,跑酷也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另外一个让跑酷有机会在大众面前展现魅力的机会,是系列电影《暴力街区》的热映。由法国知名导演吕克·贝松担任编剧的系列电影《暴力街区》里集合了跑酷、枪战、嘻哈以及动作等多种元素,还请来了大卫·贝尔出演,影片中搭配节奏感十足的音乐的跑酷动作无比惊艳。《暴力街区》中飞檐走壁的潇洒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成为跑酷爱好者,也让这项运动受到各界的关注,跑酷俱乐部、跑酷比赛逐渐形成,影视剧中的跑酷镜头也越来越多。
跑酷没有进入奥运会,也没有太多世界大赛让运动员们参加,可以说这项运动并不能给予参与者很高的荣誉或者可观的经济回报。可能正因为如此,让跑酷摆脱了功利性。大卫·贝尔在他的著作《跑酷》中写到,跑酷最重要的方面不是物理运动,而是参与者的心态和对跑酷的理解。“当一个年轻人问我:‘你能告诉我怎么做吗?’我会简单地回答他:‘不,我要告诉你我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然后,你必须学会用自己的技术,自己的方式,自己的风格,自己的能力做到。你要学会做自己,而不是别人。’”
归根结底,跑酷是一项对自己的挑战,因为执着于自我突破,而不能轻言放弃。
书房文玩雅赏 天命吴带当风
杜海中的诗意栖居
每一块石头都是上天所赐,自然的产物,应当有敬畏之心,
对于石材来说,没有好石、粗石之分,相石、打胚、修胚、修光、磨光都必须认真。
撰文>>>曼曼 图片>>>杜海中
别看这些石头很冰冷,它们在杜海中的掌中富有生命力。杜海中给我的印象一直是腼腆憨厚不善言谈。他严谨、敬业、一丝不苟。经他雕刻的人物更是颇具风骨,文雅翩翩。
杜海中,1989年生,福建邵武人。别看他年纪轻轻,已经荣获诸多奖项。作品《吴带当风》获第七届福建省工艺美术“争艳杯”大赛银奖;作品《之乎者也》获2014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作品《之乎者也<五件>》入选第七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华工艺精品奖”,等等。 作为石雕手艺人的他,毕业于福建教育学院美术教育专业,主修的是国画专业。在偶然的一次工艺选修课中接触了寿山石,他觉得一块很普通的顽石,在雕刻师的手中,经过对石头的设计,色彩的运用,纹案的装饰,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它所传达出来的厚重感,是时间历史文化的承载。这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希望通过他的双手也能创作出让人心动的作品来,于是就这样走上了雕刻之路,专门跟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丽娟学习,主要学习寿山石雕刻。
寿山石是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为寿山矿区开采得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经过1500年的采掘,寿山石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寿山冻石红如鸡血,粉如桃花,让很多印石收藏者爱不释手。
除了大量用来生产千姿百态的印章外,寿山石还广泛用以雕刻人物、动物、花鸟、山水风光、文具、器皿及其他多种艺术品。寿山石雕品始见于南朝的石俑,但雕技粗糙,除了作石俑殉葬外,不见有收藏的例子。梁克家的《三山志》说,宋代寿山石开始大量开采,并用于雕刻,精美者作为贡品发运汴梁,成为宫廷的玩物。大者为达官贵人陈列于几案欣赏,小者则为文人雅士手中的玩赏品。宋代的寿山石雕艺术已经达到可以供玩赏的水平了,于是便有了“收藏”的历史。但大多数为宫廷及达官贵人所收藏。元末,开始用寿山石刻印,并因此有寿山石印钮艺术的产生。收藏寿山石印材和寿山石印钮,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的“专利”,并一直影响至今,成为一种历史性的社会风气。
杜海中所选寿山石材,一者色彩古朴、不艳俗,二者巧色的利用,三者纹理的顺纯。他用寿山石制作文人雅士书房的一些陈设,雕刻寿山石摆件、花器、香器、笔架、印玺印章、镇纸等等。将寿山石文化渗透进文人雅士的书房日常。他说,在这些器物中有他的精神世界。
不仅雕刻书房用具,杜海中还雕刻了一系列人物。其中有怀才不遇的书生、背坛打酒的隐士、卧薪尝胆的志士、征战沙场的将者、青丝及腰的美人等。他手中的人物表现皆随性洒脱不刻意修饰,这也是他的性格所在。他说,自己是这些人物的雕刻者,更是他们的欣赏者。自己欣赏他们的风度翩翩,天真率洁,不尚雕琢。勿忘初心,方得始终,就跟石头一样,很朴实,很简单,做自己。
教杜海中人物雕刻的老师是黄丽娟,她在教导中强调,在雕刻时要因材施艺、利用巧色纹理,把握人物的比例、造型、动态、神情。每一块石头都是上天所赐,自然的产物,应当有敬畏之心,对于石材来说,没有好石、粗石之分,相石、打胚、修胚、修光、磨光都必须认真。
杜海中刚开始的时候雕叶子、花鸟、鱼虫和白云,再后来就主雕人物圆雕了。在雕刻中,他有意识地把当代艺术表现形式运用到雕刻创作中,更注重工艺的艺术性,提炼线条,富有设计感。
有一次刻云的经历让他印象特别深刻,一根线条的变化,就可以表现出飘动的云和静止的云,十分神奇。他说:一根线条也是有生命的,给我天壤之别的感受,于是后来我就特别关注线条,用好线条,每一根线条的走势,曲直变化都特别讲究,点线面之间的比例,大小关系,都事先设计好。在作品最后呈现形式上他也特别在意,利用综合材料,如书法、国画、旧木材等。因为这关系到环境布景,氛围营造,给人视觉冲击、震撼感。也是在不断学习雕刻的道路上,杜海中领悟到一个道理:做人就跟石头一样,很朴实,做自己,守寂寞,历经千锤百炼才能塑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他将自己的设计命名为“海中有物”,他出生成长的地方是没有海的,他从小就向往大海,取名也叫海中。他说,中道之心,似海包容,海中有万物生灵,与海水相依为命。水之道,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以千姿百态存于自然界。
杜海中说自己也是一个被传承者,当然希望能把这门手艺一直传承下去。他说,多数人在创作的时候往往会全神贯注地去完成某一作品的工艺技术,认真细致地刻画,而忽略了作品的艺术表现,不是为思想而创作,这就失去了作品的灵魂。在他看来,好的作品不仅工艺要达到一定高度,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作品的思想性,作品的题材、文化背景和形式感。这些都要经过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来。
文化知识是作品表达的深度。在感受作品时,所表达出来的情趣感和趣味性,是对生活感悟的再次表现,理解后的传达,对生活中人、事、物的归纳。只有通过人与人的交往、接触,感受对方的成长经历,喜怒哀乐时的表现,通过对自然万物生灵的心灵交流,感受生命的无处不在,最终在创作中用娴熟的技术语言、艺术语言,传达出心灵深处想要表达的东西,才能创作出一件与人共鸣的艺术作品。
创造是最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