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电视台专门制作的对农节目,农民们并没有表现出人们所期望的那种热情,相反,却时常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冷漠。本文从对农节目的现实取向和对农节目的叙事策略两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如何缩短对农节目与农民之间的“距离”。
【关键词】对农节目 现实取向 叙事策略
目前,对农节目正试图以一种“老百姓喜欢看,科教上起作用”的方式让科学走近农民、让农民理解科学,但是农民面对许多专门为他们制作的节目,并没有表现出人们所期望的那种热情,相反,却时常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冷漠。可见,仅仅向农民摇晃科学的橄榄枝还远远不够,要让农民真正理解科学,缩短对农节目与农民之间的“距离”,需要对农节目尽可能地与现实无缝对接,与农民“接轨”。
一、对农节目的现实取向
1、真在世俗
对农节目的主要内容是传播科学。如何让专家的科学成为百姓的科学?这就需要让科学走进农民的真实生活。关于世俗,余秋雨在其文章《上海人》中曾以一种不无宠爱的口气说,“他们有一种天然的化解功能,把学理融于世俗,让世俗闪耀智慧。”①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通过经典文化、通俗文化的潜移默化,造就了中国人普遍的世俗观念。作为一种人们“身边的哲学”,儒家思想入世随俗、紧贴人生,从衣食住行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凡是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有所探讨。科学只有与人们的世俗生活息息相关,以世俗的姿态、通俗的方式走近人们生活,才能在人们心中生生不息。
事实上,电视的大众化特征,以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特殊性,已经给科学传播的世俗化定了调。对农节目,作为一种直接服务于农民生产和生活的节目形态,需要一种低位进入的姿态,要从农村最常见、最普遍、最急需解决的小问题入手。
所谓对农节目的世俗性,是指节目所展示的画面更接近社会真实;所表述的心理层面更接近人性真实;所传播的科学内容更倾向适用。当然,世俗化不是庸俗化,世俗化是把科学引入到人们的世俗生活中,并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它与当前一些电视节目庸俗化造成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滑坡的倾向截然不同。
2、善在真助
“夜里思想千条路,朝起依旧卖豆腐”,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民渴望致富的常见心态。对于今天这些苦于没有路子的农民,对农节目应该做的是真诚地为他们服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节目内容及其形式的针对性问题。央视农业频道的《农广天地》是一档农民科技教育与培训的栏目,它根据农民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和季节的变化,适时安排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技术以及各类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等。栏目针对性好,易学实用,亲和力自然会增强,这也是《农广天地》受广大农民喜欢的原因所在。
在把握节目导向的情况下,对农节目应该尽可能让他们开阔视野、看到榜样、尝到甜头、得到实惠,让他们做有例子,学有样子。科教片《地膜覆盖》在全国放映后,如获至宝的农民迅速推广学习,粮食、棉花当年大获丰收,就连商业部门也跟着受益,地膜卖得脱销,生产厂家一个跟着一个盘活。央视农业频道的《致富经》栏目以百姓视角解读农民身边的致富明星,通过报道涉农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致富经验和创新做法,启迪观众的智慧,激发观众的“财商”,让观众善于把握商机,发现自己身边的财富。
对于产前买难、产中管难、产后卖难等问题,对农节目应该及时提供各种信息和相应的服务,解决实际困难。央视农业频道《聚焦三农》栏目推出系列特别节目 《农产品如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观众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山东农科频道的《乡村季风》之所以在山东颇有影响力,也是因为它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事实上,农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是农村环境下的产物,他们对各种“道理”的取舍,更多地是从实际利害上考虑。对农节目既应该高举科学旗帜,也应该尊重农民朴素的“农民意识”。
3、美在情深
央视科教频道的《讲述》是一档“用泪水煮开心灵鸡汤”的谈话节目。谈到《讲述》的孕育过程,栏目执行制片人张国飞说,“十套科教频道开播的时候,考虑到科技本身是比较刚性的东西,文化则是非常唯美的,这时就缺乏一个对人的生存状态和情感进行扩展的栏目。”②显然,刚性的科技,需要情感来润滑。对农节目要做的也应该是在“晓之以利,喻之以理”的同时,“动之以情”,以情感为动力,让科学之美在农村大地上流淌开来。
第七届神农奖金奖作品《农民潘根大》可以说是一个普通农民潘根大的生命之作。一段段简单质朴的画面,一句句真实恳切的语言,感人之深,可谓苍天欲哭,大地无泪。一个关于“农民与土地”的沉甸甸的主题,一个农民朴素的土地情结,呼之欲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能够在情感方面感动人、影响人,给人一种震撼,一种智慧,一种感悟。罗丹这样说,“没有一件艺术作品,单靠线条或色调的匀称,仅仅为了视觉满足的作品,能够打动人的。”③农业电视人应该怀有一颗滚烫的心,把自己的真情体验传达给广大观众,让农民在情感上引起共鸣。
情感上的共鸣,在于“心有灵犀”。农科节目的主要受众——农民,作为一个物质、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群体,更需要来自电视的人文关怀。“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东方时空·生活空间》栏目的这句片头语,犹如石破天惊,在中国电视界刮起了一股人文关怀的旋风。从此,中国电视开始以平民化的视角来关注身边的普通人、平凡事。一时间,人文关怀成了几乎所有栏目的“口头禅”,农业栏目也不例外。《乡村发现》曾经播出过一个节目《望城有个“结石村”》,片中有一段镜头:村里的许多群众一人端着一碗水,问主持人李兵敢不敢喝。这种让村里许多人患上结石病的水,在李兵喝与不喝之间,节目人文关怀的意义已经展现在观众的面前了,而李兵在节目最后向社会的求助呼吁,更是直接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意义。
人文关怀的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但是,当电视的这种人文关怀精神成为一道清新亮丽的风景线时,也出现了一些“伪以人为本”的现象,个别节目“挂羊头,卖狗肉”。例如,有一个地方台的节目,说的是农民搞龙眼擂台赛,看谁家种的龙眼好,本来一个挺热闹有看点的题材,却因为编导让那些参赛的农民挨个摆开《幸运52》中那个著名的“李咏式”,让许多人产生反感。其实,农民有自己的表达方式,让农民邯郸学步的做法,缺少人文关怀最基本的真诚与尊重。真正的“以人为本”应该像马克思曾经说过的那样, “它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同情人民的一切希望与忧患、热爱与憎恨、欢乐与痛苦。”
二、对农节目的叙事策略
1、重在过程
对于科学精神的传播,科教影视节目曾经一度有所忽略,直到最近几年才引起广泛重视。如何传播科学精神,成了摆在所有科教影视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这些年人们把眼光投向国外同行,从美国发现频道和国家地理杂志参悟到了一些较好的办法,并开始在国内的科教片中尝试。例如,北科影承做的《发现之旅》栏目是一个以科学为视点、以好奇心来驱动、以悬念来铺垫,探索自然史、文明史之迷的非虚构的娱乐节目。科普短片《南山巍峨》则是通过几个学生在烈日和暴雨下探索济南的名泉是如何形成的,又缘何停止喷涌的,让观众在一个接一个的问号中感受科学探索的无穷魅力。
科教影视节目在传播科学精神方面积累的经验也许能够为对农节目提供一种参照。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国的国情和农民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农民们关心的焦点是节目内容是否实用,能不能改善生活、增加收入,因此只有将科学精神与现实利益融为一体进行传播才能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乡村季风》曾经播出过一个节目,说的是山东高密的一个农民李丹伟老汉看着大风年年刮下大量的果子心疼不已,经过实验,终于搞出了一种“拱形种植法”,把整个果园里的树变成一棵树,结果果树的抗风性能好多了,果子也掉得少了。这种“拱形种植法”,其实很简单,就是用嫁接的办法,把相邻两棵树的树枝嫁接在一起,然后这样树接树,枝连枝,整个果园便成了一棵树。在这个过程中,实用的科学成果与李老汉充满农民智慧的创新精神水乳交融,节目所传达的创新精神也展现得淋漓尽致。央视农业频道开办最早的涉农节目之一《科技苑》通过设置“农技广场”和“科普世界”两大板块,照顾到了农民“想致富,学技术”的普遍心态也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2、意在结尾
艺谚云: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对于一个单独的农科节目来说,如果在结尾的地方突然来一段科学精神的重要性,难免有画蛇添足之嫌,但如果是一档栏目化的节目,主持人最后出来点破一下,则应该是点睛之笔。这种点化,在《焦点访谈》中也被大量运用。
传播学已研究证实这种信息的冗余传播对受众接受信息更有效。第七届中广学会对农研委会栏目金奖得主——河北电视台《服务在线》在节目最后对科学精神的点化,便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这档栏目在短片《南蔗北种》、《南茶北移》之后,主持人王更新说道,对于长在南方的甘蔗和茶叶,它们可能有一条38度的纬线,但在我们的头脑中却不应该有这条三八线,张骞义他们根据自己的不断实验,最终打破了这条界线,靠的就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结句如撞钟,清响有余音。”对农业电视栏目来说,这种及时的点化,就像炒菜最后出锅时放上点味精,量不大,但为观众献上的却是一道有滋有味的美味佳肴。当然,这种点化,也应该把握好度,点到为止,恰到好处。
总之,上述策略只是对农业电视节目创作理念的回应和创作实践的应对。概言之,积极缝合对农节目与农民之间的距离与错位,寻求现实意义上的对接与接轨,是今后对农电视节目创作与传播的大方向,也是当前对农科学传播的现实取向。■
(本文受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6SJD860005)
参考文献
①余秋雨:《晨雨初听》,文汇出版社,2001,第101页
②欧阳国忠:《中国电视前沿调查》,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第140页
③法国·葛塞尔:《罗丹艺术论》,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第51页
(作者:吴志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传播学系讲师,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博士生;姜照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传播学系讲师)
责编:周蕾
【关键词】对农节目 现实取向 叙事策略
目前,对农节目正试图以一种“老百姓喜欢看,科教上起作用”的方式让科学走近农民、让农民理解科学,但是农民面对许多专门为他们制作的节目,并没有表现出人们所期望的那种热情,相反,却时常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冷漠。可见,仅仅向农民摇晃科学的橄榄枝还远远不够,要让农民真正理解科学,缩短对农节目与农民之间的“距离”,需要对农节目尽可能地与现实无缝对接,与农民“接轨”。
一、对农节目的现实取向
1、真在世俗
对农节目的主要内容是传播科学。如何让专家的科学成为百姓的科学?这就需要让科学走进农民的真实生活。关于世俗,余秋雨在其文章《上海人》中曾以一种不无宠爱的口气说,“他们有一种天然的化解功能,把学理融于世俗,让世俗闪耀智慧。”①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通过经典文化、通俗文化的潜移默化,造就了中国人普遍的世俗观念。作为一种人们“身边的哲学”,儒家思想入世随俗、紧贴人生,从衣食住行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凡是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有所探讨。科学只有与人们的世俗生活息息相关,以世俗的姿态、通俗的方式走近人们生活,才能在人们心中生生不息。
事实上,电视的大众化特征,以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特殊性,已经给科学传播的世俗化定了调。对农节目,作为一种直接服务于农民生产和生活的节目形态,需要一种低位进入的姿态,要从农村最常见、最普遍、最急需解决的小问题入手。
所谓对农节目的世俗性,是指节目所展示的画面更接近社会真实;所表述的心理层面更接近人性真实;所传播的科学内容更倾向适用。当然,世俗化不是庸俗化,世俗化是把科学引入到人们的世俗生活中,并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它与当前一些电视节目庸俗化造成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滑坡的倾向截然不同。
2、善在真助
“夜里思想千条路,朝起依旧卖豆腐”,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民渴望致富的常见心态。对于今天这些苦于没有路子的农民,对农节目应该做的是真诚地为他们服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节目内容及其形式的针对性问题。央视农业频道的《农广天地》是一档农民科技教育与培训的栏目,它根据农民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和季节的变化,适时安排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技术以及各类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等。栏目针对性好,易学实用,亲和力自然会增强,这也是《农广天地》受广大农民喜欢的原因所在。
在把握节目导向的情况下,对农节目应该尽可能让他们开阔视野、看到榜样、尝到甜头、得到实惠,让他们做有例子,学有样子。科教片《地膜覆盖》在全国放映后,如获至宝的农民迅速推广学习,粮食、棉花当年大获丰收,就连商业部门也跟着受益,地膜卖得脱销,生产厂家一个跟着一个盘活。央视农业频道的《致富经》栏目以百姓视角解读农民身边的致富明星,通过报道涉农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致富经验和创新做法,启迪观众的智慧,激发观众的“财商”,让观众善于把握商机,发现自己身边的财富。
对于产前买难、产中管难、产后卖难等问题,对农节目应该及时提供各种信息和相应的服务,解决实际困难。央视农业频道《聚焦三农》栏目推出系列特别节目 《农产品如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观众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山东农科频道的《乡村季风》之所以在山东颇有影响力,也是因为它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事实上,农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是农村环境下的产物,他们对各种“道理”的取舍,更多地是从实际利害上考虑。对农节目既应该高举科学旗帜,也应该尊重农民朴素的“农民意识”。
3、美在情深
央视科教频道的《讲述》是一档“用泪水煮开心灵鸡汤”的谈话节目。谈到《讲述》的孕育过程,栏目执行制片人张国飞说,“十套科教频道开播的时候,考虑到科技本身是比较刚性的东西,文化则是非常唯美的,这时就缺乏一个对人的生存状态和情感进行扩展的栏目。”②显然,刚性的科技,需要情感来润滑。对农节目要做的也应该是在“晓之以利,喻之以理”的同时,“动之以情”,以情感为动力,让科学之美在农村大地上流淌开来。
第七届神农奖金奖作品《农民潘根大》可以说是一个普通农民潘根大的生命之作。一段段简单质朴的画面,一句句真实恳切的语言,感人之深,可谓苍天欲哭,大地无泪。一个关于“农民与土地”的沉甸甸的主题,一个农民朴素的土地情结,呼之欲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能够在情感方面感动人、影响人,给人一种震撼,一种智慧,一种感悟。罗丹这样说,“没有一件艺术作品,单靠线条或色调的匀称,仅仅为了视觉满足的作品,能够打动人的。”③农业电视人应该怀有一颗滚烫的心,把自己的真情体验传达给广大观众,让农民在情感上引起共鸣。
情感上的共鸣,在于“心有灵犀”。农科节目的主要受众——农民,作为一个物质、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群体,更需要来自电视的人文关怀。“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东方时空·生活空间》栏目的这句片头语,犹如石破天惊,在中国电视界刮起了一股人文关怀的旋风。从此,中国电视开始以平民化的视角来关注身边的普通人、平凡事。一时间,人文关怀成了几乎所有栏目的“口头禅”,农业栏目也不例外。《乡村发现》曾经播出过一个节目《望城有个“结石村”》,片中有一段镜头:村里的许多群众一人端着一碗水,问主持人李兵敢不敢喝。这种让村里许多人患上结石病的水,在李兵喝与不喝之间,节目人文关怀的意义已经展现在观众的面前了,而李兵在节目最后向社会的求助呼吁,更是直接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意义。
人文关怀的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但是,当电视的这种人文关怀精神成为一道清新亮丽的风景线时,也出现了一些“伪以人为本”的现象,个别节目“挂羊头,卖狗肉”。例如,有一个地方台的节目,说的是农民搞龙眼擂台赛,看谁家种的龙眼好,本来一个挺热闹有看点的题材,却因为编导让那些参赛的农民挨个摆开《幸运52》中那个著名的“李咏式”,让许多人产生反感。其实,农民有自己的表达方式,让农民邯郸学步的做法,缺少人文关怀最基本的真诚与尊重。真正的“以人为本”应该像马克思曾经说过的那样, “它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同情人民的一切希望与忧患、热爱与憎恨、欢乐与痛苦。”
二、对农节目的叙事策略
1、重在过程
对于科学精神的传播,科教影视节目曾经一度有所忽略,直到最近几年才引起广泛重视。如何传播科学精神,成了摆在所有科教影视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这些年人们把眼光投向国外同行,从美国发现频道和国家地理杂志参悟到了一些较好的办法,并开始在国内的科教片中尝试。例如,北科影承做的《发现之旅》栏目是一个以科学为视点、以好奇心来驱动、以悬念来铺垫,探索自然史、文明史之迷的非虚构的娱乐节目。科普短片《南山巍峨》则是通过几个学生在烈日和暴雨下探索济南的名泉是如何形成的,又缘何停止喷涌的,让观众在一个接一个的问号中感受科学探索的无穷魅力。
科教影视节目在传播科学精神方面积累的经验也许能够为对农节目提供一种参照。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国的国情和农民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农民们关心的焦点是节目内容是否实用,能不能改善生活、增加收入,因此只有将科学精神与现实利益融为一体进行传播才能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乡村季风》曾经播出过一个节目,说的是山东高密的一个农民李丹伟老汉看着大风年年刮下大量的果子心疼不已,经过实验,终于搞出了一种“拱形种植法”,把整个果园里的树变成一棵树,结果果树的抗风性能好多了,果子也掉得少了。这种“拱形种植法”,其实很简单,就是用嫁接的办法,把相邻两棵树的树枝嫁接在一起,然后这样树接树,枝连枝,整个果园便成了一棵树。在这个过程中,实用的科学成果与李老汉充满农民智慧的创新精神水乳交融,节目所传达的创新精神也展现得淋漓尽致。央视农业频道开办最早的涉农节目之一《科技苑》通过设置“农技广场”和“科普世界”两大板块,照顾到了农民“想致富,学技术”的普遍心态也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2、意在结尾
艺谚云: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对于一个单独的农科节目来说,如果在结尾的地方突然来一段科学精神的重要性,难免有画蛇添足之嫌,但如果是一档栏目化的节目,主持人最后出来点破一下,则应该是点睛之笔。这种点化,在《焦点访谈》中也被大量运用。
传播学已研究证实这种信息的冗余传播对受众接受信息更有效。第七届中广学会对农研委会栏目金奖得主——河北电视台《服务在线》在节目最后对科学精神的点化,便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这档栏目在短片《南蔗北种》、《南茶北移》之后,主持人王更新说道,对于长在南方的甘蔗和茶叶,它们可能有一条38度的纬线,但在我们的头脑中却不应该有这条三八线,张骞义他们根据自己的不断实验,最终打破了这条界线,靠的就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结句如撞钟,清响有余音。”对农业电视栏目来说,这种及时的点化,就像炒菜最后出锅时放上点味精,量不大,但为观众献上的却是一道有滋有味的美味佳肴。当然,这种点化,也应该把握好度,点到为止,恰到好处。
总之,上述策略只是对农业电视节目创作理念的回应和创作实践的应对。概言之,积极缝合对农节目与农民之间的距离与错位,寻求现实意义上的对接与接轨,是今后对农电视节目创作与传播的大方向,也是当前对农科学传播的现实取向。■
(本文受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6SJD860005)
参考文献
①余秋雨:《晨雨初听》,文汇出版社,2001,第101页
②欧阳国忠:《中国电视前沿调查》,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第140页
③法国·葛塞尔:《罗丹艺术论》,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第51页
(作者:吴志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传播学系讲师,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博士生;姜照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传播学系讲师)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