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重要纽带和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提问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度”,要善于在“度”的多层次中选择最佳切入点。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选择好角度
课堂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谈,而应采用比较新的说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如在讲“农业的投入”时,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分析教材图5.1农业投入——产出的一般模式图,而是换了个角度问学生:在我们的家乡,秋天种小麦时需要哪些投入?有哪些是必要的投入?近几年有哪些投入的比重在增加?这样发问,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波澜,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讨论,再回过头来分析教材图5.1,对农业的投入就有了很好的掌握。
二、把握好难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问题太简单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有“轻而易举”之感,造成学生思维肤浅,不善于动脑分析问题,不利于学生求知的意志和品格的形成;如果太难,不符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易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三点:一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有的放矢;二要有新意,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刻板僵化;三要有思维含量,一般直接在课本中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要少些,让学生经过思维加工后找到答案的问题要多些,即不会致使学生“坐在地上摘桃子”或“搭梯子也摘不到挑子”,而能够让学生“跳起来摘到桃子”。
三、设计好跨度
地理学习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即前面学过的内容是后面要学内容的基础,而后面要学的内容又是前面内容的延伸、发展和提高。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知识之间的跨度,不要就题论题。一般来说,在新授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要小,在复习课中设置的跨度宜大。
如在《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复习课中,复习了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后设计了问题:试以南方低山丘陵为例,说说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怎样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从而构成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复习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后又设计了问题:⑴陆地环境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请以海南岛为例说说你是对此怎样理解的?⑵陆地环境中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请以黄土高原为例谈谈你对这个表现的认识。这样通过一系列提问,既巩固了当前的复习内容,又很自然地兼顾了《选修?二》的部分知识,使前后知识联成一体。
四、安排好梯度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提出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和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或“分层式”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所提问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处发展,这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有重要意义。
五、处理好广度
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程度、不同位置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如要求回答“是不是”或“对不对”的判别型、回答“是什么”或“怎么样”的描述型、回答“为什么”的分析型、回答“有什么异同”的比较型、回答“有哪些不同意见”的创造型,其中第一种主要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第二、三种主要针对中等生,第四、五种主要针对优等生。只有这样,才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动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都能积极思考,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各有所获。
六、研究好精度
课堂提问一定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要精确发问,不能只停留在问题表面“隔靴搔痒”,或是围绕核心问题打转,不触及主题内容。这样会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质量。注意提出问题的精度,需要老师设法提出适量且抓住重点、难点、关键点的问题,以帮助学生迅速掌握一节课的中心内容,并围绕核心内容进行思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七、调节好密度
课堂提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的推进,大部分是通过提出问题,或解决问题或对问题作出反应来实现的,但也并非提问次数越多越好,过多提问会带来两个方面的不良后果:一是提问频繁,学生忙于应付教师的提问,精神过度紧张,久而久之,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有效引导学生思考;二是问题过密,容易使教师独处课堂表演舞台中心,增强学生学习的依赖性,最终导致“满堂灌”→“满堂问”。
八、控制好速度
课堂提问期间,一定要根据问题的难易度和学生的反应情况,控制好速度。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留出时间给学生思考,在停顿这段时间内,教师既不可无事可做,也不能步步追问,干扰学生的思维,而应用鼓励、期待的目光环视学生,获取反馈信息,选准提问的时机和对象,取得最佳的提问效果。
总之,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新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紧紧把握课堂提问中的“度”,力求每一个问题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做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作者联通:255051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南定小学)
一、选择好角度
课堂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谈,而应采用比较新的说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如在讲“农业的投入”时,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分析教材图5.1农业投入——产出的一般模式图,而是换了个角度问学生:在我们的家乡,秋天种小麦时需要哪些投入?有哪些是必要的投入?近几年有哪些投入的比重在增加?这样发问,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波澜,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讨论,再回过头来分析教材图5.1,对农业的投入就有了很好的掌握。
二、把握好难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问题太简单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有“轻而易举”之感,造成学生思维肤浅,不善于动脑分析问题,不利于学生求知的意志和品格的形成;如果太难,不符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易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三点:一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有的放矢;二要有新意,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刻板僵化;三要有思维含量,一般直接在课本中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要少些,让学生经过思维加工后找到答案的问题要多些,即不会致使学生“坐在地上摘桃子”或“搭梯子也摘不到挑子”,而能够让学生“跳起来摘到桃子”。
三、设计好跨度
地理学习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即前面学过的内容是后面要学内容的基础,而后面要学的内容又是前面内容的延伸、发展和提高。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知识之间的跨度,不要就题论题。一般来说,在新授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要小,在复习课中设置的跨度宜大。
如在《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复习课中,复习了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后设计了问题:试以南方低山丘陵为例,说说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怎样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从而构成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复习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后又设计了问题:⑴陆地环境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请以海南岛为例说说你是对此怎样理解的?⑵陆地环境中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请以黄土高原为例谈谈你对这个表现的认识。这样通过一系列提问,既巩固了当前的复习内容,又很自然地兼顾了《选修?二》的部分知识,使前后知识联成一体。
四、安排好梯度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提出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和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或“分层式”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所提问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处发展,这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有重要意义。
五、处理好广度
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程度、不同位置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如要求回答“是不是”或“对不对”的判别型、回答“是什么”或“怎么样”的描述型、回答“为什么”的分析型、回答“有什么异同”的比较型、回答“有哪些不同意见”的创造型,其中第一种主要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第二、三种主要针对中等生,第四、五种主要针对优等生。只有这样,才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动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都能积极思考,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各有所获。
六、研究好精度
课堂提问一定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要精确发问,不能只停留在问题表面“隔靴搔痒”,或是围绕核心问题打转,不触及主题内容。这样会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质量。注意提出问题的精度,需要老师设法提出适量且抓住重点、难点、关键点的问题,以帮助学生迅速掌握一节课的中心内容,并围绕核心内容进行思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七、调节好密度
课堂提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的推进,大部分是通过提出问题,或解决问题或对问题作出反应来实现的,但也并非提问次数越多越好,过多提问会带来两个方面的不良后果:一是提问频繁,学生忙于应付教师的提问,精神过度紧张,久而久之,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有效引导学生思考;二是问题过密,容易使教师独处课堂表演舞台中心,增强学生学习的依赖性,最终导致“满堂灌”→“满堂问”。
八、控制好速度
课堂提问期间,一定要根据问题的难易度和学生的反应情况,控制好速度。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留出时间给学生思考,在停顿这段时间内,教师既不可无事可做,也不能步步追问,干扰学生的思维,而应用鼓励、期待的目光环视学生,获取反馈信息,选准提问的时机和对象,取得最佳的提问效果。
总之,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新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紧紧把握课堂提问中的“度”,力求每一个问题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做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作者联通:255051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南定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