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分析民生保险的涵义和特征的基础上,查找出当前民生保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拓展民生保险是贯彻落实保险新国十条的具体举措,提出要在推动地方政府重视、实施民生保险保本微利、建立民生保险专业团队和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努力达到地方政府放心和人民满意的目的。
【关键词】民生保险;涵义和特征;存在问题;拓展;路径
保险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应对和管理未来不确定性风险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保险新国十条更是把保险从行业意志提升到国家意志的高度。保险业从诞生伊始就形成扶危济困、团结互助、推动文明进步、崇尚伦理道德的特质。保险业采用商业化的运作手段与经营模式不应泯灭其天然具有的扶危济困和以人为本的基本属性,使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得益彰,因此保险业应该也必须在民生保险方面发挥社会管理功能,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民生保险上下大功夫增量扩面,努力达到地方政府放心和人民满意的目的。
一、民生保险的涵义和特征
民生保险是指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公益组织基于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福利职能,全额或者部分出资购买的广覆盖和普惠性的商业保险,是准公共产品,是政府发挥保险功能解决民生问题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是政府创新公共服务形式的重大举措。民生保险体现国家治理能力,作为缓解和稳定民生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地覆盖和保障社会中占绝大多数的中低收人人群的物质生活权益,提高他们对社会福利的满意度,同时可以降低社会风险,消除社会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提升社会的和谐和人民的福祉。
民生保险的主要特征在于:一是民生保险的推动者和投保人为地方政府、社会团体以及公益组织。例如大病保险的投保人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的投保人为地方政府的民政部门、校园方责任险的投保人为教育部门、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的投保人为所在地残疾人联合会。二是民生保险的被保险人为承保区域的户籍居民,少部分地区扩大到常住人口,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和社会治安综合保险的被保险人为所在地户籍居民、校园方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为在校学生,只要满足条件就给予自动承保,不需要居民和学生个人办理任何手续,极大方便广大居民和学生。三是民生保险的出资人为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公益组织,出资的方式由全额出资、部分出资,或者有财政和税收优惠。四是民生保险产品主要集中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重大疾病,还有部分是公众责任保险。四是民生保险的经营原则实行的保本微利,超过微利部分应该滚存到下年度使用,从而体现保险业社会管理功能和承担社会责任。
民生保险按照出资的分类为:一是政府全资购买类,也就是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全资为居民和特定人群购买的保险保障,具有低保障和广覆盖的特点,如居民大病保险、居民自然灾害综合保险、校园方责任保险、养老机构责任保险、见义勇为责任保险、特定人群(残疾人、失独老人、困难群体)团体人身意外伤害附加医疗保险。二是政府推动补贴类,由政府主导和财政补贴或者税收优惠保费的保险项目,如农业保险、重大疾病保险、能繁母猪保险、农房保险、综合治安保险和电梯责任保险。三是政府引导类,由政府引导居民和企业购买的保险,保险公司提供保障程度高和价格优惠的保险险种,如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二、当前民生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缺乏民生保险方面的完善法律依据和政府规章,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领导对购买保险公共服务的认识、重视程度和财政支付能力,因而各地民生保险的保障项目和程度差异很大。二是部分地方政府领导对保险业的功能和作用存在偏差,片面认为商业保险机构唯利是图,不如地方政府自己开展民生保障工作,从而导致民生保障工作的成本高和效率低。三是部分地方政府对保险机构的保险产品和费率、偿付和服务能力、人员和网点等衡量保险公司综合实力的指标缺乏准确和合理的评判标准,同时缺乏了解保险业情况的保险招投标的评审专家,以致在地方政府购买保险公共服务的招投标过程中,评分标准比较片面和不尽合理,甚至在极个别地方出现招投标流于形式和内定的现象。四是个别保险机构为了中标,实行保险费率的恶性竞争,报出的保险费率远远低于纯风险费率,而中标后由于费率极低导致赔付率很高,难以按照保险条款兑现赔款和服务承诺。五是部分民生保险中缺乏由保监会等政府部门制定的保险监管和服务标准,对违反民生保险合同和协议的保险机构处罚不力,导致极个别地方的民生保险的形象和声誉不佳,影响民生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三、拓展民生保险的途径
1.推动政府重视是开展民生保险的前提条件
一是民生保险扩面增量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经印证:地方政府是主导地方经济和资源配置的重要力量,也是地方财政资源的主要调控者,因此保险机构应积极并主动的争取地方政府领导的重视,发挥保险的机制和优势,为地方政府分担风险和责任。二是要把“找市长和找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要自觉接受地方政府的领导和指导,把保险机构的工作融入到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中去。总之,要通过走出去向地方党政主要领导汇报工作和请地方党政领导进保险机构来指导开展民生保险工作等多种途径,赢得地方党政领导对保险机构的高度重视。三是保险机构的领导要经常向地方政府的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民政、农办、农林、残联和公安等部门领导汇报民生保险进展情况和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扩面增量的设想,在为地方政府分担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职能的前提下,争取政府职能部门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工作推动,促进民生保险扩面增量。四是要花大力气和苦功夫,努力构建保险业三大格局,首先要构建形成全社会学保险、懂保险、用保险的保险文化格局;其次要构建形成百姓愿意买、企业愿意用、政府愿意推的保险消费格局;再次要构建形成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参与的保险服务格局。
2.组建专业团队是开展民生保险的主要举措
要在保险机构内部成立民生保险专业团队,由保险机构主要负责人定期召开团队组成人员会议,专题研究民生保险的发展战略和具体实施方案。民生保险专业团队要全面对接所在地政府职能部门,做到组织机构和人员落实,同时对民生保险实施效果严格奖惩考核,从而推动民生保险增量扩面。
3.优质服务是开展民生保险的关键所在
一是民生保险涉及千家万户,民生保险无小事,而服务是保险公司的生命线,因此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和优质的保险服务,从而着力提升社会的和谐度和人民的幸福指数,努力达到地方政府放心和人民满意的目的。二是对外要以客户为导向,研究营销、承保、理赔等各环节的服务创新力度,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增加服务附加值,培养和提升客户忠诚度。三是对内要树立领导服务员工,内勤服务外勤,全员服务客户的服务理念,加快承保和理赔等工作效率,通过加强“职场标准化、人员礼仪化、操作规范化、服务专业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四是创新服务模式,推行双休日营业、服务电话和公司网站实时查询和咨询、短信平台、网络化提供理赔资料等全天候、全时空的现代化服务模式,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各项便捷优質的销售和理赔服务。五是发挥保险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广泛开展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强化和规范防灾防损工作,遇有自然灾害或突发事故通过短信和新闻媒体及时通知广大市民做好预防工作,降低灾害事故发生频率和损失程度。
参考文献:
[1]王银成:《中国保险市场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2]刘子操:《保险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
作者姓名:
王春明(1965—),男,籍贯:江苏溧阳,研究生,中国人保健康江苏分公司,职称:会计师,研究方向:保险公司财务管理。
【关键词】民生保险;涵义和特征;存在问题;拓展;路径
保险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应对和管理未来不确定性风险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保险新国十条更是把保险从行业意志提升到国家意志的高度。保险业从诞生伊始就形成扶危济困、团结互助、推动文明进步、崇尚伦理道德的特质。保险业采用商业化的运作手段与经营模式不应泯灭其天然具有的扶危济困和以人为本的基本属性,使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得益彰,因此保险业应该也必须在民生保险方面发挥社会管理功能,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民生保险上下大功夫增量扩面,努力达到地方政府放心和人民满意的目的。
一、民生保险的涵义和特征
民生保险是指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公益组织基于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福利职能,全额或者部分出资购买的广覆盖和普惠性的商业保险,是准公共产品,是政府发挥保险功能解决民生问题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是政府创新公共服务形式的重大举措。民生保险体现国家治理能力,作为缓解和稳定民生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地覆盖和保障社会中占绝大多数的中低收人人群的物质生活权益,提高他们对社会福利的满意度,同时可以降低社会风险,消除社会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提升社会的和谐和人民的福祉。
民生保险的主要特征在于:一是民生保险的推动者和投保人为地方政府、社会团体以及公益组织。例如大病保险的投保人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的投保人为地方政府的民政部门、校园方责任险的投保人为教育部门、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的投保人为所在地残疾人联合会。二是民生保险的被保险人为承保区域的户籍居民,少部分地区扩大到常住人口,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和社会治安综合保险的被保险人为所在地户籍居民、校园方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为在校学生,只要满足条件就给予自动承保,不需要居民和学生个人办理任何手续,极大方便广大居民和学生。三是民生保险的出资人为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公益组织,出资的方式由全额出资、部分出资,或者有财政和税收优惠。四是民生保险产品主要集中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重大疾病,还有部分是公众责任保险。四是民生保险的经营原则实行的保本微利,超过微利部分应该滚存到下年度使用,从而体现保险业社会管理功能和承担社会责任。
民生保险按照出资的分类为:一是政府全资购买类,也就是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全资为居民和特定人群购买的保险保障,具有低保障和广覆盖的特点,如居民大病保险、居民自然灾害综合保险、校园方责任保险、养老机构责任保险、见义勇为责任保险、特定人群(残疾人、失独老人、困难群体)团体人身意外伤害附加医疗保险。二是政府推动补贴类,由政府主导和财政补贴或者税收优惠保费的保险项目,如农业保险、重大疾病保险、能繁母猪保险、农房保险、综合治安保险和电梯责任保险。三是政府引导类,由政府引导居民和企业购买的保险,保险公司提供保障程度高和价格优惠的保险险种,如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二、当前民生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缺乏民生保险方面的完善法律依据和政府规章,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领导对购买保险公共服务的认识、重视程度和财政支付能力,因而各地民生保险的保障项目和程度差异很大。二是部分地方政府领导对保险业的功能和作用存在偏差,片面认为商业保险机构唯利是图,不如地方政府自己开展民生保障工作,从而导致民生保障工作的成本高和效率低。三是部分地方政府对保险机构的保险产品和费率、偿付和服务能力、人员和网点等衡量保险公司综合实力的指标缺乏准确和合理的评判标准,同时缺乏了解保险业情况的保险招投标的评审专家,以致在地方政府购买保险公共服务的招投标过程中,评分标准比较片面和不尽合理,甚至在极个别地方出现招投标流于形式和内定的现象。四是个别保险机构为了中标,实行保险费率的恶性竞争,报出的保险费率远远低于纯风险费率,而中标后由于费率极低导致赔付率很高,难以按照保险条款兑现赔款和服务承诺。五是部分民生保险中缺乏由保监会等政府部门制定的保险监管和服务标准,对违反民生保险合同和协议的保险机构处罚不力,导致极个别地方的民生保险的形象和声誉不佳,影响民生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三、拓展民生保险的途径
1.推动政府重视是开展民生保险的前提条件
一是民生保险扩面增量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经印证:地方政府是主导地方经济和资源配置的重要力量,也是地方财政资源的主要调控者,因此保险机构应积极并主动的争取地方政府领导的重视,发挥保险的机制和优势,为地方政府分担风险和责任。二是要把“找市长和找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要自觉接受地方政府的领导和指导,把保险机构的工作融入到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中去。总之,要通过走出去向地方党政主要领导汇报工作和请地方党政领导进保险机构来指导开展民生保险工作等多种途径,赢得地方党政领导对保险机构的高度重视。三是保险机构的领导要经常向地方政府的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民政、农办、农林、残联和公安等部门领导汇报民生保险进展情况和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扩面增量的设想,在为地方政府分担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职能的前提下,争取政府职能部门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工作推动,促进民生保险扩面增量。四是要花大力气和苦功夫,努力构建保险业三大格局,首先要构建形成全社会学保险、懂保险、用保险的保险文化格局;其次要构建形成百姓愿意买、企业愿意用、政府愿意推的保险消费格局;再次要构建形成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参与的保险服务格局。
2.组建专业团队是开展民生保险的主要举措
要在保险机构内部成立民生保险专业团队,由保险机构主要负责人定期召开团队组成人员会议,专题研究民生保险的发展战略和具体实施方案。民生保险专业团队要全面对接所在地政府职能部门,做到组织机构和人员落实,同时对民生保险实施效果严格奖惩考核,从而推动民生保险增量扩面。
3.优质服务是开展民生保险的关键所在
一是民生保险涉及千家万户,民生保险无小事,而服务是保险公司的生命线,因此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和优质的保险服务,从而着力提升社会的和谐度和人民的幸福指数,努力达到地方政府放心和人民满意的目的。二是对外要以客户为导向,研究营销、承保、理赔等各环节的服务创新力度,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增加服务附加值,培养和提升客户忠诚度。三是对内要树立领导服务员工,内勤服务外勤,全员服务客户的服务理念,加快承保和理赔等工作效率,通过加强“职场标准化、人员礼仪化、操作规范化、服务专业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四是创新服务模式,推行双休日营业、服务电话和公司网站实时查询和咨询、短信平台、网络化提供理赔资料等全天候、全时空的现代化服务模式,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各项便捷优質的销售和理赔服务。五是发挥保险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广泛开展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强化和规范防灾防损工作,遇有自然灾害或突发事故通过短信和新闻媒体及时通知广大市民做好预防工作,降低灾害事故发生频率和损失程度。
参考文献:
[1]王银成:《中国保险市场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2]刘子操:《保险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
作者姓名:
王春明(1965—),男,籍贯:江苏溧阳,研究生,中国人保健康江苏分公司,职称:会计师,研究方向:保险公司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