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玛尼诺夫早期钢琴作品演奏分析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l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拉赫玛尼诺夫在钢琴音乐艺术方面具有非常高的造诣,同时也融入了19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音乐瞬间》是拉赫玛尼诺夫创作成熟的钢琴音乐作品,具有较为显著的音乐艺术价值。本文先阐述了《音乐瞬间》的创作背景,并引入了《音乐瞬间Op.16 No.4》的案例,探索了曲式结构和演奏内容,接着还立足于十六分音符的快速跑动、八度和弦的演奏、踏板的使用等三个方面,探讨了《音乐瞬间Op.16 No.4》的演奏技巧。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  钢琴作品  钢琴演奏  音乐瞬间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6-0042-03
   《音乐瞬间》是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中的成功之作,同时也是他在钢琴艺术领域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这部作品在创作出来以后就得到了巨大反响,目前也是很多钢琴家音乐会中的必选曲目。特别是《音乐瞬间Op.16 No.4》这部作品,在钢琴演奏活动和教学活动中已经被广泛应用。这部作品具有高超的演奏技法,同时也拥有较为显著的音乐色彩,使得整部作品的艺术价值比较突出,但这部作品的演奏难度比较大,直接分析《音乐瞬间Op.16 No.4》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主要对这套钢琴作品的演奏技巧进行全面探索。
  一、创作背景分析
   (一)拉赫玛尼诺夫生平简介
   拉赫玛尼诺夫出生于1873年4月,幼年时期就表现出了惊人的音乐天赋。在9岁的时候进入了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进行钢琴学习,但后来因为家庭原因而不得不离开圣彼得堡学院。后来在表哥的引荐下,拉赫玛尼诺夫开始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这个时期,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学习非常繁忙,在每周最后一天还会给社会名流弹琴,这也使得拉赫玛尼诺夫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接受到其他音乐家的指导。拉赫玛尼诺夫在音乐创作的早期阶段创作了很多作品,其中《音乐瞬间》就是拉赫玛尼诺夫早期的最后一套钢琴作品,同时也是他在钢琴艺术创作方面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二)《音乐瞬间》的创作背景
   《音乐瞬间》创作于1896年,主要由六首乐曲组成,属于一种即兴创作作品。在这个时期,拉赫玛尼诺夫刚刚从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同时在钢琴艺术创作中还处于早期探索与实践阶段,并且开始逐步形成自身的音乐风格。在拉赫玛尼诺夫早期创作过程中,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使得音乐风格偏忧郁和悲伤,非常喜欢使用d小调。但是在《音乐瞬间》的创作过程中,并没有使用d小调,这种转折也使得拉赫玛尼诺夫开始在音乐创作过程中融入俄罗斯音乐风格,同时也使得音乐作品独具一格。《音乐瞬间》中的六首作品,各自风格都不一样。这部作品虽然仅仅花费了两个时间创作,同时整部作品也比较简短,但是这部作品也具有非常显著的艺术价值。特别是本文研究的第四首作品,要求演奏者可以充分关注作品的内涵,并熟练使用演奏技巧才能够取得较好成效。
  二、《音乐瞬间Op.16 No.4》的音乐分析
   (一)曲式分析
   《音乐瞬间Op.16 No.4》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模式,主要分为主部、中部和再现部,这里也结合具体细节内容,展现这部钢琴作品曲式结构的组成部分。
   第一,引子(1~2小节)。这部分乐段的调性为e小调,并且主要由e小调和弦的分解和弦引入,最终形成了快速跑动的十六分音符,引出了整部钢琴音乐作品的主题。
   第二,主部(3~15小節)。从整部乐曲的第3小节开始融入右手主题旋律,一直持续到第8小节。从第9小节的时候,出现了平行乐句,使得钢琴织体出现了一定变化,同时也出现了右手十六分音符的跑动。
   第三,连接部(16~21小节)。这部分乐段充当两个部分的连接,使得乐段从主部进入到了中部。
   第四,中部(22~44小节)。这部分乐段位于整个乐曲的中部区域,出现了e小调转向G大调再变为e小调。在e小调部分,整体音乐旋律也变得非常轻盈柔和。而在G大调部分,出现了八组正反向对比的内容,使得钢琴艺术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
   第五,引子再现(45~46小节)。这部分乐段则为引子的再现部,同时也充当了连接功能,使得钢琴乐段从中部进入再现部。
   第六,再现部(47~59小节)。这部分乐段是主部的再现段,同时在钢琴音乐艺术设计方面引入了八度和弦音效,使得音乐情感变得更加狂躁,增加了较多阴郁和绝望的悲情色彩,表达了作曲家内心的不满、愤恨等情感,整部钢琴音乐作品走向最高潮。
   第七,尾声(60~67小节)。这部分乐段在大段的fff中进行,同时使用了sfff的和弦结束,表现出作曲家对命运的抗争。
   (二)演奏内容分析
   《音乐瞬间Op.16 No.4》的演奏活动具有较强的难度,这里也结合这部乐曲进行全面分析。
   1.主部
   这部乐曲的主部是两句平行乐段,分为1~8小节和9~15小节。在主部乐段刚开始的时候,左手就出现了强烈的六连音。在演奏的时候,演奏者应该充分关注左手的指法和力度,保证左手演奏的均匀性和连贯性。此时,演奏者的右手应该做好和声,同时踏板也可以考虑两拍一换。演奏者在平时练习这一段的时候,应该保持左手动作的灵活性,同时左手动作不应该太大,使得左手演奏的声音可以真正落下来。在第二段的演奏过程中,出现了双手同度六连音下行,需要演奏者突出音响效果。在演奏9~11小节的时候,演奏者应该注意六连音节奏音型,同时在14~15小节中,还要做好左手八度音型的配合,使得整个乐段的音乐演奏活动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并表现出更加丰富的和声色彩。对于演奏者来说,平时练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应该注意使用慢练技巧,切实提高双手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使得演奏指法可以更加连贯。    2.中部
  《音乐瞬间Op.16 No.4》的中部乐段是发展性中部,主要在主部乐段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最终出现了不同的调性和节奏型,使得整部乐曲可以实现更好的音乐动机发展。中部乐段的音乐更加袭击,同时乐段开始的时候,出现了mf标记,也跟之前的ff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演奏者来说,在落键的时候应该维持手臂和肩膀向外带动的趋势,同时还要重视手指力量和下键速度的调整,使得旋律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演奏者也应该注意ppp力度标识,右手需要关注指法连接,同时还要紧贴弹奏,使得演奏出的声音变得更加柔和与平稳。从29小节开始,中部乐段出现了规律性较强的节拍重音,演奏的时候应该具有较强的诙谐性。特别是在左手六连音的第四个音处,出现了十六分音符的休止。这个时候演奏者的右手应该准确演奏出这个空拍,实现跟左手的联动,使得演奏活动可以更加平稳。在37~44小节中,由于此处的强弱起伏非常突出,具体表现为“pp-f-mf-ff”的转变。由于这种变化集中在四个小节中,因此演奏者一定要充分把握演奏力度的变化和音区走向情况,同时还要使用e小调使得乐曲可以逐步过渡到后续的再现部。
   3.再现部
   再现部是主部乐段的变化再现,在刚开始的时候使用了fff的演奏力度,同时也使用了主部乐段的音乐材料和节奏型。但是开始阶段中引入了左手八度和右手跳进,使得再現部的乐段具有了更强的印象效果。在47~50小节的演奏过程中,由于右手出现了八度和弦跳进,使得整个音乐旋律可以变得更加硬朗。在52小节中,引入了22小节的材料,并逐步延伸为左右手八度,突出乐段的旋律性。对于这部分乐段,演奏者应该充分关注左右手的协调性和连贯性。在演奏的时候,演奏者可以适当向右倾斜,使得左手的八度演奏可以变得更加灵活。由于右手旋律施加了重音记号,因此演奏者也应该维持较高的音乐情绪和演奏力度。在59小节处,使用了15小节的材料。此处的ffff力度标记说明了这一乐句的演奏力度更高,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凸显尾部的音响效果。由于此处存在双手无间断的十六音符的六连音以及高八度音程,因此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应该保证演奏力量能够真正放下来,保证八度音型的强劲有利和六连音的均匀流畅,这样以后,整部乐曲就可以在高亢明亮的音乐氛围中结束。
  三、《音乐瞬间Op.16 No.4》的演奏技巧
   (一)十六分音符的快速跑动
   在《音乐瞬间Op.16 No.4》中,出现了很多十六分音符半音化织体,需要演奏者充分引起重视。演奏者在演奏这些乐段的时候,应该避免使用指尖落键的方式,这主要是因为只使用指尖演奏出来的音色是非常僵硬的,会直接破坏乐曲的音乐情感。立足于这个层面来看,演奏者仅仅使用手指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演奏者使用上半身的力量推动大臂给手指一个向下的力,使得手指的演奏更有力度,可以带动后续的音乐演奏活动。在平时训练的时候,演奏者应该保证手臂处于放松状态,同时还要维持大臂与手肘稍微外拉的状态,并带动整条手臂,使得力量可以在手臂区域顺利流畅,提高乐曲演奏的连贯效果。
   (二)八度和弦的演奏
   八度和弦本身就是钢琴演奏中的高难度内容,同时在《音乐瞬间Op.16 No.4》中也频繁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整部钢琴作品演奏难度比较高的重要原因。
   第一,八度和弦与单音的交替。这种演奏技巧需要演奏者将1指和5指大大张开,并维持手掌在琴键的稳定支撑。在具体开始演奏活动的时候,也应该明确手腕的核心地位,同时手指也要适当弯曲,最终像一根根柱子一样立起来,手臂的状态也应该维持上轻下沉的状态。
   第二,连续极进的八度和弦。这种技巧需要速度和力度的双重结合,最终可以较好地提高音响效果。在《音乐瞬间Op.16 No.4》中,连续极进八度和弦是曲目高潮的关键点,但同时也容易出现演奏失误。因此演奏者在演奏这些乐段的时候,应该保证自身手臂和手指的灵活性,借助于肩膀和背部的力量提高演奏的精准性。
  第三,连续大跳的八度和弦。在《音乐瞬间Op.16 No.4》中,还存在一些八度和弦跳进。演奏时,应该重视这些八度演奏的力度,一鼓作气直接演奏完成。但在这个过程中,演奏者还应该重视指法,并尽可能使用连奏的方式进行演奏,避免演奏过程过于僵硬。
   (三)踏板的使用
   1.重音踏板
   在使用重音踏板的时候,主要由演奏者使用右踏板,综合体现出乐曲的抑扬顿挫,最终表达出针对性的音乐韵律。在《音乐瞬间Op.16 No.4》中,出现非常多的十六音符快速跑动,这些部分如果变更和声就需要踩一下踏板。这主要是因为这些音乐区域会出现音符的休止,而使用重音踏板可以显著提出旋律的连贯性与演奏的流畅性。不仅如此,使用重音踏板以后也可以较好地凸显附着点的节奏。对于演奏者来说,应该把握好重音踏板的节奏,不能出现踏板踩得过深而导致音响效果比较差等问题。
   2.颤音踏板
   在使用颤音踏板的时候,演奏者要在踏板上快速踩动。在《音乐瞬间Op.16 No.4》的第29~34小节中,标注了八分音符踏板,同时这部分的演奏速度也比较快。因此演奏者在进行这一乐段演奏的时候,应该灵活使用颤音踏板。在这个过程中,演奏者应该保证每一个八分音符重音都要短促连接踏板,这也要求演奏者可以提高手脚协调能力。比如部分演奏者在使用踏板的时候没有较强的演奏能力,导致右脚在踏板上用力过猛,影响了演奏效果。
   3.音后踏板
   音后踏板也被称之为切分踏板,主要是为了充分保证音符之间的连贯性与演奏活动的流畅性。在《音乐瞬间Op.16 No.4》的第23小节中,左手为快速十六音符跑动,踏板就可以使用切分踏板,跟随右手节拍与和声灵活下踩。在使用这种踏板的时候,演奏者应该要注意及时放下踏板,同时还要保证双脚能够完全松开踏板,避免演奏音响变得浑浊。    4.左踏板
   左踏板可以使得钢琴演奏变得更弱,同时也可以较好地提高声音的柔和性。在《音乐瞬间Op.16 No.4》中,左踏板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快速十六音符以后,跟随右手旋律进入。比如在乐曲第25~27小节中,乐曲从以前的ff演奏力度转变为了非常弱的ppp演奏力度。为了更好地演奏出这种较弱音色,就需要使用左踏板。但如果直接将左踏板踩到底,就会导致音质发生显著变化,影响到音色的平衡性。因此在使用左踏板的时候,演奏者应该保证音色的平衡性,通过右手和弦逐步导入左踏板,同时在放开踏板的时候也应该缓缓松开,使得演奏音色变得更加协调。
  四、结语
   综合来看,《音乐瞬间Op.16 No.4》的音乐结构是比较复杂的,需要演奏者熟练使用各项演奏技巧,这样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演奏效果。对于演奏者来说,应该在演奏《音乐瞬间Op.16 No.4》之前,先对演奏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重视乐谱中出现的各类标记,可以对各类演奏技法具有较强的熟练性。在练习《音乐瞬间Op.16 No.4》的时候,演奏者可以先进行慢速练习,等到自己完全熟悉乐段以后再提高速度。除此之外,演奏者还应该深入探析《音乐瞬间Op.16 No.4》蕴含的音乐情感,同时还要结合自己的情感认知进行二次创作,使得音乐演奏活动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任莹莹.浅析演奏技巧及预备练习——以《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瞬间Op16.no4》为例[J].北方音乐,2020(21):59-61.
  [2]刘佳琦.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瞬间》第四首的创作特征与演奏分析[D].开封:河南大学,2020年.
  [3]刘璐娜,康勤.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瞬间》(Op.16No.4)的创作特征与演奏分析[J].北方音乐,2020(04):18-20+138.
  [4]刘秉忱.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瞬间》(NO3&4)作品分析[J].北方音乐,2019(23):26+84.
  [5]汪夢雅,邓邱月.浅析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瞬间Op.16 No.4》演奏技巧[J].明日风尚,2019(22):139-140.
  [6]范小珊.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瞬间》的创作及演奏分析[J].北方音乐,2018(14):7.
其他文献
摘要: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的谷洒居住的一个苗族支系中流传着铜鼓舞的活动,具有丰富的民族性音乐特点。整场活动以芦笙和铜鼓为主,不仅具有贺春的性质,还带有强烈的传统教育意义。整个舞蹈一般为五段连跳,本文分别从铜鼓舞的表演形式、芦笙的程式化音乐曲调、铜鼓与舞蹈的节奏律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从中分析铜鼓的节奏律动特点。  关键词:铜鼓舞 旋律形态 节奏律动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要:本文试图从19世纪下半叶的北欧危机与欧洲整体的战前局势开始探寻,对表现主义先驱蒙克的作品进行时代解析,论述表现主义的兴起与战争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一战爆发前后期的德国表现主义思潮,探究战争对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影响。  关键词:战争 蒙克 表现主义  中图分类号:J205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7-0029-05   蒙克作为19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挪威表现主义画
期刊
摘要:《小丑》(Clowns)是英籍以色列裔编舞家、作曲家赫法什·谢克特(Hofesh Shechter)与NDT舞团的一次癫狂表达,这位被媒体称为“一半编舞家,一半音乐家”的创作奇才,以一种摇滚式的人文关怀,借由“小丑”之名对现代社会的群体心理进行了探索与解读。本文将从人物形象的符号意义、舞蹈创作的特色以及身体语言的意指象征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剖析,并尝试结合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对《小丑》背后的心理
期刊
摘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乐理与视唱练耳教育要和信息技术进行融合,这样才能够让乐理与视唱练耳的教育改革得到有效的进展,从而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本文针对“互联网+”乐理与视唱练耳的有效融合情况进行了探究,并提出相关措施,希望能够通过微课与慕课的形式促使乐理与视唱练耳教育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 樂理与视唱练耳 教育改革 微课与慕课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本文以中学歌唱课《雪绒花》为例,探索柯达伊首调唱名体系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与应用,解释此法在本国音乐课堂中的实践意义与理论意义,阐明其因何缘由传入中国以及教法本土化研究现状,比较“柯尔文手势”“首调唱名法”与“固定调唱名法”这三种柯达伊教学手段,并且得出结论,柯达伊首调唱名体系应用于国内音乐课堂实践中,可有效辅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音乐水平能力发展,是
期刊
摘要: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其中湖北十堰郧阳是楚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郧阳凤凰灯舞”是当地居民极其喜爱的集迎新春、娱乐、庆祝等多元素于一体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据郧县的文献记载,百年前,湖北郧县人根据史书记载和发挥自身想象力制作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郧阳凤凰灯,另外当地的乐师优伶谱曲编舞。2014年底,郧阳凤凰灯舞被国家级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收录。由于国家大力提倡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随着政府政策的立法
期刊
摘要:现如今,我国舞蹈演员与观众对乐舞的服饰与妆容的审美态度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为此,笔者以唐代著名的舞蹈家杨玉环表演的歌舞大曲《霓裳羽衣舞》为例,结合自身体验,分析唐代乐舞服饰与妆容的情形,同时立足现当代潮流,回看盛唐时期的服饰与妆容与现代的异同以及对现代的影响。通过分析使舞蹈演员不仅认识到舞蹈本身的千姿百态,也认识到乐舞服饰与妆容的魅力,提高舞者的审美感觉。  关键词:唐代 服饰与妆容 审美 影
期刊
摘要:一直执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流行音乐结合创新的王力宏,他的全新专辑《A.I.爱》再次展现了他独特的创作思路和这位华语音乐人的使命感所带来的诚意,本文将从专辑《A.I.爱》收录的曲目《缘分一道桥》中的歌词、旋律、配器等展现一直“流淌”在中国流行音乐内的艺术自律表现。  关键词:艺术的自律性 流行音乐 歌曲《缘分一道桥》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
期刊
摘要:音乐这种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的艺术门类最大的特点和局限即“稍纵即逝”。另外,音乐语言的非语义性、非对应性、非可视性等特点使得音乐这种艺术形式被人类赋予更多的功能并为其所用,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在中国,礼乐相须为用,乐与礼结合,乐被赋予了礼的涵义,乐因此带有了很浓的政治伦理色彩。在礼乐之外,乐工自身还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这两套体系都建立在一個不变的根基上,那就是“律调谱器”综合作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社交和舆论环境带来的变革,传播语境有了深刻的变化,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文化,表达中国人的精神,更好的引导和建构舆论传播的正能量,成为文艺工作者思考的问题。以“小人物”为体裁的纪录片是观众喜爱的类型之一,其质朴的镜头语言和平民化的叙事表达,是能传递真实的中国文化思想的有效传播,也是讲述老百姓的中国梦的方式之一。本文通过以纪录片《中国人的活法》为主要研究对象,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