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性是儿童的天赋,是其成长的原生态。新生儿从第一声啼哭到呀呀学语,从摸爬翻滚,到坐立走跑,都是他的学习,他的探索。跨进小学的孩子,头脑里已经储存了大量的语汇,只是还没有与相应的文字符号挂上钩。这些借助日常生活跟成人世界进行口语交流,从母语基因上积累,发展起来的语言为其语文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潜在的资源。他们已经具有了语文学习的基本的自主性和自主能力,珍惜并开发这种资源,语文教学就能化难为易,而且能激发儿童积极求学的动力。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语文课程的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讲究师生平等对话,不能变相引导达到教师自己的目的。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由调控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创造性的学习方式。有效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启发诱导。《学记》云:“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勿牵,强而勿抑,开而勿达。道而勿牵则和,强而勿抑则易,开而勿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这段话的意思是,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用诱导的方法。那就是引导学生,但不是牵着他们走,这样教学关系就显得和谐;严格要求学生,但不施加压抑,学生就不会视学习为畏途,而觉得易于接受;开个端倪,但不把道理(结果答案)和盘托出,直接告诉,就可以启发学生独立探究、思考。教学和谐融洽,学生感到了易学而无畏惧,又能独立思考,感受学有所得的喜悦,这才算善于诱导啊!
启发自主学习,首先要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教学过程变为有指导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注重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更着眼于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教学效果。
第一,教学目标要精当。一堂语文课应突出主要目标,尽量删减多余的“辅助”目标,使学生自主学习目标更集中,把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并且能从达标的学习进程中感受到能力的长进,达成的喜悦,始终保持主动学习的热情。
第二,读书指导要精巧。课堂上一定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静下心来自己读书,独立感悟,展开想象,或者生出疑问,使其从阅读课本中获得的理解、体会、领悟、积累,激励和快乐成为得到的“最高奖赏”。教师要精讲,学生能自己读懂的不讲,能自己学会的不讲,讲解以后,大多数学生一时难以接受的也不讲。教师提问要“巧”,在关键处巧设疑,牵一发动全身,激活儿童的思维。那种繁琐重复的“满堂灌”,支离破碎的“满堂问”,多媒体课件的“满堂灌”都是不可取的。
第三,学习活动要精简。语文课上的听说读写活动应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精心选择,恰当组合,动静有致,简约程序。阅读课应坚持指导读书(朗读、熟读)为主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面对面口语交流应围绕重点、焦点开展、适当调控。课内笔头练习尽量在课内完成,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程度的书面作业及练习的量,前提是只要能巩固或者会运用即可,不必强求“统一”,但作业规格应坚持标准,以培养良好习惯。鼓励学生有创意的练习,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机械重复,分割式的习题,腾出时间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多动笔,写日记、随笔,激活课外的语文学习。
第四,教学评价要精到。精细周到的及时评价,对学生最具有激励性。激励,可以从根本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激励是认可、赞许,是指点矫正、机械、冷漠的分刺激,排名鞭策,已经严重损伤了儿童的自主精神。因此,我们应当改弦易辙,运用富有人文关怀的方式,进行积极的评价,比如:让学生知道学习目标,知道自己学习的结果,认识自己的进步和缺欠,赏识学生的劳动成果,用明确、具体的赞美语言代替笼统的“表扬”,用诚恳简洁的话语点出需要矫正、注意的方面。
自主性是儿童个体未来发展中发挥长久效应的个性特征。在儿童健康人格的多元素质中,基本的自主性和自主能力是基础。它无法通过考试考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同心同德,关注儿童,尊重主体,循循善诱,给孩子多留一点自由支配的时空,使其自主学习的潜能得到发挥。
【作者单位:昆山国际学校 江苏】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语文课程的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讲究师生平等对话,不能变相引导达到教师自己的目的。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由调控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创造性的学习方式。有效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启发诱导。《学记》云:“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勿牵,强而勿抑,开而勿达。道而勿牵则和,强而勿抑则易,开而勿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这段话的意思是,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用诱导的方法。那就是引导学生,但不是牵着他们走,这样教学关系就显得和谐;严格要求学生,但不施加压抑,学生就不会视学习为畏途,而觉得易于接受;开个端倪,但不把道理(结果答案)和盘托出,直接告诉,就可以启发学生独立探究、思考。教学和谐融洽,学生感到了易学而无畏惧,又能独立思考,感受学有所得的喜悦,这才算善于诱导啊!
启发自主学习,首先要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教学过程变为有指导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注重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更着眼于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教学效果。
第一,教学目标要精当。一堂语文课应突出主要目标,尽量删减多余的“辅助”目标,使学生自主学习目标更集中,把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并且能从达标的学习进程中感受到能力的长进,达成的喜悦,始终保持主动学习的热情。
第二,读书指导要精巧。课堂上一定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静下心来自己读书,独立感悟,展开想象,或者生出疑问,使其从阅读课本中获得的理解、体会、领悟、积累,激励和快乐成为得到的“最高奖赏”。教师要精讲,学生能自己读懂的不讲,能自己学会的不讲,讲解以后,大多数学生一时难以接受的也不讲。教师提问要“巧”,在关键处巧设疑,牵一发动全身,激活儿童的思维。那种繁琐重复的“满堂灌”,支离破碎的“满堂问”,多媒体课件的“满堂灌”都是不可取的。
第三,学习活动要精简。语文课上的听说读写活动应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精心选择,恰当组合,动静有致,简约程序。阅读课应坚持指导读书(朗读、熟读)为主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面对面口语交流应围绕重点、焦点开展、适当调控。课内笔头练习尽量在课内完成,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程度的书面作业及练习的量,前提是只要能巩固或者会运用即可,不必强求“统一”,但作业规格应坚持标准,以培养良好习惯。鼓励学生有创意的练习,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机械重复,分割式的习题,腾出时间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多动笔,写日记、随笔,激活课外的语文学习。
第四,教学评价要精到。精细周到的及时评价,对学生最具有激励性。激励,可以从根本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激励是认可、赞许,是指点矫正、机械、冷漠的分刺激,排名鞭策,已经严重损伤了儿童的自主精神。因此,我们应当改弦易辙,运用富有人文关怀的方式,进行积极的评价,比如:让学生知道学习目标,知道自己学习的结果,认识自己的进步和缺欠,赏识学生的劳动成果,用明确、具体的赞美语言代替笼统的“表扬”,用诚恳简洁的话语点出需要矫正、注意的方面。
自主性是儿童个体未来发展中发挥长久效应的个性特征。在儿童健康人格的多元素质中,基本的自主性和自主能力是基础。它无法通过考试考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同心同德,关注儿童,尊重主体,循循善诱,给孩子多留一点自由支配的时空,使其自主学习的潜能得到发挥。
【作者单位:昆山国际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