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卧龙,接触股市20年。1995年开始给《股市动态分析》投稿,1996年入职深圳新兰德,1998年转职大鹏证券,2000年初因生性喜爱自由转做个人投资者至今。
债王格罗斯认为日本央行可能会将所有债券买下,因日本降低债务负担的唯一途径便是央行收购政府债券,然后免除债务。格罗斯指不赞同此等做法,但别无选择。日本储蓄率甚高,部分地区存款率甚至占收入的70%。银行收到存款大部分投向国债,因此日本国债其实是日本国民持有大部分。但政府不能无限制地发债,于是日本央行买入国债,减低政府负债比率,同时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日本央行目前所持有日本国债达349万亿日元,占总数的1/3,10年期日本国债利率是负的0.1厘。经济多年不见起色,又是负利率,日本央行又是开飞机撒钱,但日元竟然是升值的,真是开国际玩笑。
回想1989年,当年日本股市最高升至38957点,股市泡沫明显;同时日本楼市亦十分夸张,最高峰时期据称东京地价可以买下整个美国。1975年京都中心区一个100平方米的单位售价约1500万日元(当时的日元汇价约300:1,1500万日元合5万美元)。当时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生每月收入近4万日元,即约4个月收入才可买到1平方米。1980年同样的单位升至3000万日元,1985年再升至5000万日元,1987年达到8000万日元。而普通大学生每月收入此时只是升至10几万日元,即要买1平方米的楼需要5至6个月的收入。
初时日本当局并未认真对待楼市的泡沫,及至发觉事态严重,为时已晚。最愚蠢的是,当日本楼市见顶之际,当局竟然主动去刺破泡沫:1989年12月,新一届日本银行总裁三重野康上任仅8日便开始对日本经济实施所谓的“电击疗法”。数个月内多次提高政府贴现率,并对商业银行施加压力,要求其停止对房地产企业及股票投机者贷款。一系列政策猛然刺破股楼泡沫。1990年初,日本股市开始下跌,日本地价亦随之暴跌。1990年,日本政府开始对全国楼价实施综合政策,设立地价税,1992年4月开征,此举加大楼市下跌幅度。可以说,在资产泡沫最严重时主动刺破泡沫,是最愚蠢的。
类似的情形出现在去年的中国股市。201 5年以前,中国股市配资行为一直存在,但从未见证监会真正打击这些违法交易。2014年底2015年初,市场炒作业绩优良的金融股,无疑,短期上升速度有些快——但这是此前几年一直下跌的缘故。与此同时,创业板则处于调整阶段,本来这是市场良性之表现,因为其时创业板估值已高。然而去年初上证指数3000点证监会竟然决定查两融而非查配资,再加上中信证券大股东“及时”大幅减持中信证券股票,一时间金融股急跌。
而此时创业板股票则获得机会,资金涌向创业板。创业板综合指数(399102)由去年1月初的1532点急升至6月份的4449点,最大升幅达到1.9倍。此时,证监会决定查禁配资,并且限定在短时间内“搞掂”。于是,股灾便出现了。国家队投入过万亿资金入市稳定市场——所谓一子错满盘皆落索,刺破泡沫容易,稳定市场难。国家队主攻金融蓝筹股,与市场的炒作方向偏离,因此效果不佳。有券商研究报告指国家队目前浮动亏损高达23%,又有传闻研究报告所在券商被“饮茶”。
上证指数长达5个月时间于2600点至3100点之间徘徊,未知是否达到稳定的目的?若是,则对市场而言并非好事。一个投资者不赚钱的股市是没有希望的,任凭你实行如何完美的制度,监管是如何的完善及严格,只有投资者赚钱的股市,才有希望。看看实行“注册制”的新三板市场,三板做市指数(899002)周五中午收市指数为1181点,若以此收市,则是指数创立以来的最低收市价。瞬间最低价是去年7月8日的1103点。指数最高位是去年4月7日的2673点,至今最大跌幅达58.7%,目前跌幅55.8%。
新三板正在进行分层工作,优秀的挂牌公司可以进入创新层,未来更容易转向主板。但从指数表现看,近期三板做市指数及三板成指持续下跌,成交量萎缩,三板做市指数成交仅1亿多,表明市场对后市并不乐观,分层对估值毫无帮助。不过从技术分析的角度看,周线图上RSI超卖严重,指数随时出现反弹,但未来是否需要周线RSI出现背驰才见底抑或直接见底则未知。
证监会制定新的资产重组、借壳的新游戏规则,打击那些“忽悠式重组”。因为一些公司重组购买资产时估值极高,或者业绩承诺很高,借以提高公司市值。新的游戏规则有望令重大资产重组变得更加规范。而今年以来,不断有美联储的官员发表意见,认为今年要加息两至三次,明年加息三至四次,可是至今为止,仅仅去年12月加息一次便无下文。自从2013年以来,不断有分析人士或者经济学家鼓吹美国会加息,这是“忽悠式加息”。一些没有投票权的美联储官员亦屡次莽言要加息,吓得国内缺乏独立思考精神的分析员及经济学家言必称美国加息、美元走强、人民币大幅贬值云云。
事实上,只要看看美国5年期、10年期及30年期长债孽息率走势便知,美国要加息是非常困难的。5年期美债孽息率1.34厘,低于去年12月加息时的1.7厘;10年期美债孽息率1.82厘,低于去年12月加息时的2.3厘;30年期美债孽息率2.62厘,低于去年12月加息时的3厘楼上。为何加息了长期利率却走低?肯定是因为对前景感到不乐观,企业的资金需求疲软,单单是苹果一家公司便手持过千亿美元现金而不肯投资。13周美国短期国债周四最新利率是0.27厘,急跌12.9%,表明6月美国加息机会几乎为零。国内分析员应该时刻关注此指标——远比那些美联储官员的意见更加准确——去年10月底开始自不足0.1厘大幅上升,结果美国12月加息。如今美国要再加息,此指标利率必须升至0.4厘以上。
5月12日以来,中国股市横向整理超过10个交易日,上证50指数走势如僵尸般横行,上下波动最大幅度仅2%,堪称极度稳定。本周沪深300期指主力持仓一年来首次净多2000手以上,反映出大户投资者对后市逐渐看好。中证500期指年初底部时9月合约低水19.7%,如今仅低水6.8%,股灾渐渐离我们远去,但投资者的伤口仍未恢复,因此指数处于窄幅上落局面。40日底部短周期周四见底,但能否于未来几个月突破中期下降阻力线形成行情?平均17个月转折点周期的时间之窗是今年4月至8月,换言之未来3个月出现高点的可能性较大。
债王格罗斯认为日本央行可能会将所有债券买下,因日本降低债务负担的唯一途径便是央行收购政府债券,然后免除债务。格罗斯指不赞同此等做法,但别无选择。日本储蓄率甚高,部分地区存款率甚至占收入的70%。银行收到存款大部分投向国债,因此日本国债其实是日本国民持有大部分。但政府不能无限制地发债,于是日本央行买入国债,减低政府负债比率,同时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日本央行目前所持有日本国债达349万亿日元,占总数的1/3,10年期日本国债利率是负的0.1厘。经济多年不见起色,又是负利率,日本央行又是开飞机撒钱,但日元竟然是升值的,真是开国际玩笑。
回想1989年,当年日本股市最高升至38957点,股市泡沫明显;同时日本楼市亦十分夸张,最高峰时期据称东京地价可以买下整个美国。1975年京都中心区一个100平方米的单位售价约1500万日元(当时的日元汇价约300:1,1500万日元合5万美元)。当时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生每月收入近4万日元,即约4个月收入才可买到1平方米。1980年同样的单位升至3000万日元,1985年再升至5000万日元,1987年达到8000万日元。而普通大学生每月收入此时只是升至10几万日元,即要买1平方米的楼需要5至6个月的收入。
初时日本当局并未认真对待楼市的泡沫,及至发觉事态严重,为时已晚。最愚蠢的是,当日本楼市见顶之际,当局竟然主动去刺破泡沫:1989年12月,新一届日本银行总裁三重野康上任仅8日便开始对日本经济实施所谓的“电击疗法”。数个月内多次提高政府贴现率,并对商业银行施加压力,要求其停止对房地产企业及股票投机者贷款。一系列政策猛然刺破股楼泡沫。1990年初,日本股市开始下跌,日本地价亦随之暴跌。1990年,日本政府开始对全国楼价实施综合政策,设立地价税,1992年4月开征,此举加大楼市下跌幅度。可以说,在资产泡沫最严重时主动刺破泡沫,是最愚蠢的。
类似的情形出现在去年的中国股市。201 5年以前,中国股市配资行为一直存在,但从未见证监会真正打击这些违法交易。2014年底2015年初,市场炒作业绩优良的金融股,无疑,短期上升速度有些快——但这是此前几年一直下跌的缘故。与此同时,创业板则处于调整阶段,本来这是市场良性之表现,因为其时创业板估值已高。然而去年初上证指数3000点证监会竟然决定查两融而非查配资,再加上中信证券大股东“及时”大幅减持中信证券股票,一时间金融股急跌。
而此时创业板股票则获得机会,资金涌向创业板。创业板综合指数(399102)由去年1月初的1532点急升至6月份的4449点,最大升幅达到1.9倍。此时,证监会决定查禁配资,并且限定在短时间内“搞掂”。于是,股灾便出现了。国家队投入过万亿资金入市稳定市场——所谓一子错满盘皆落索,刺破泡沫容易,稳定市场难。国家队主攻金融蓝筹股,与市场的炒作方向偏离,因此效果不佳。有券商研究报告指国家队目前浮动亏损高达23%,又有传闻研究报告所在券商被“饮茶”。
上证指数长达5个月时间于2600点至3100点之间徘徊,未知是否达到稳定的目的?若是,则对市场而言并非好事。一个投资者不赚钱的股市是没有希望的,任凭你实行如何完美的制度,监管是如何的完善及严格,只有投资者赚钱的股市,才有希望。看看实行“注册制”的新三板市场,三板做市指数(899002)周五中午收市指数为1181点,若以此收市,则是指数创立以来的最低收市价。瞬间最低价是去年7月8日的1103点。指数最高位是去年4月7日的2673点,至今最大跌幅达58.7%,目前跌幅55.8%。
新三板正在进行分层工作,优秀的挂牌公司可以进入创新层,未来更容易转向主板。但从指数表现看,近期三板做市指数及三板成指持续下跌,成交量萎缩,三板做市指数成交仅1亿多,表明市场对后市并不乐观,分层对估值毫无帮助。不过从技术分析的角度看,周线图上RSI超卖严重,指数随时出现反弹,但未来是否需要周线RSI出现背驰才见底抑或直接见底则未知。
证监会制定新的资产重组、借壳的新游戏规则,打击那些“忽悠式重组”。因为一些公司重组购买资产时估值极高,或者业绩承诺很高,借以提高公司市值。新的游戏规则有望令重大资产重组变得更加规范。而今年以来,不断有美联储的官员发表意见,认为今年要加息两至三次,明年加息三至四次,可是至今为止,仅仅去年12月加息一次便无下文。自从2013年以来,不断有分析人士或者经济学家鼓吹美国会加息,这是“忽悠式加息”。一些没有投票权的美联储官员亦屡次莽言要加息,吓得国内缺乏独立思考精神的分析员及经济学家言必称美国加息、美元走强、人民币大幅贬值云云。
事实上,只要看看美国5年期、10年期及30年期长债孽息率走势便知,美国要加息是非常困难的。5年期美债孽息率1.34厘,低于去年12月加息时的1.7厘;10年期美债孽息率1.82厘,低于去年12月加息时的2.3厘;30年期美债孽息率2.62厘,低于去年12月加息时的3厘楼上。为何加息了长期利率却走低?肯定是因为对前景感到不乐观,企业的资金需求疲软,单单是苹果一家公司便手持过千亿美元现金而不肯投资。13周美国短期国债周四最新利率是0.27厘,急跌12.9%,表明6月美国加息机会几乎为零。国内分析员应该时刻关注此指标——远比那些美联储官员的意见更加准确——去年10月底开始自不足0.1厘大幅上升,结果美国12月加息。如今美国要再加息,此指标利率必须升至0.4厘以上。
5月12日以来,中国股市横向整理超过10个交易日,上证50指数走势如僵尸般横行,上下波动最大幅度仅2%,堪称极度稳定。本周沪深300期指主力持仓一年来首次净多2000手以上,反映出大户投资者对后市逐渐看好。中证500期指年初底部时9月合约低水19.7%,如今仅低水6.8%,股灾渐渐离我们远去,但投资者的伤口仍未恢复,因此指数处于窄幅上落局面。40日底部短周期周四见底,但能否于未来几个月突破中期下降阻力线形成行情?平均17个月转折点周期的时间之窗是今年4月至8月,换言之未来3个月出现高点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