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物理教学带来极大的影响,不仅在教学理念方面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而且在教学方法上也实现了创新,这使得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得以很大程度的改善。而从新课程改革来说,对于物理课堂教学环节也具有极大的冲击,让教师摆脱教学的误区,使其能够正确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各个环节都是实现了新的教学突破。文章中重点分析了目前新课程改革对物理课堂教学环节的影响,以期推进教学取得新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物理课堂;教学环节;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040-02
新课程改革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促使物理课程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教师的教学手段及方法不断与时俱进,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把握每个教学环节,从而推进物理教学实现了创新。新课程改革体现在物理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比如教学导入、课堂互动、课堂小结等等方面,由此推进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显著提升与改善。本文中重点分析了新课程对物理课堂教学环节的具体影响,谨以此为之后的教学给予参考依据。
一、注重教学导入设计
教学导入是教学中非常重要教学环节,不同的教学导入设计甚至会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因而教师必须要精心设计教学导入,选取贴近且精炼的语言,合理有效的导入新课,并且能够抓住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掌控良好的教学节奏,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之中。
正是因为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要性,所以教师需要细心潜心研究新课导入方法。这其中最关键的要素是以教学目标为基础,还需要做到内容科学,画面简洁恰当,这样能够更好辅助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彰显自身的功能性作用。例如:教师在进行光的颜色教学时,可以设计趣味性的场景,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其对教学内容能够具有极大的内动力。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教师为了达到更好的导入效果,设计趣味性但是时间较长的导入,却是华而不实,或是喧宾夺主,这样的导入并不能发挥其预期的效果。要注意的是,教学导入只是教学的引导,是为了更好的组织新课程的学习,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却是异曲同工,这些都是为了更好的呈现新课。在时间上的控制上,必须要合理安排,彰显导入设计的针对性,不能随便导入。在形式及内容的筛选上,都必须要满足需求,不宜过于复杂,必须要短小精炼,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导入效果。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是非常普遍,但是很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并没有合理应用这一现代化的设备及手段,导致多媒体在课堂中的应用占据主体地位,不分主次的运用必然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有部分抽象而又复杂的、在现实中难以完成的甚至具有危险性的实验和操作,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例如,在《弹力》的教学中,由于物体的微小形变无法直接观察,从而无法准确判断弹力的有无及弹力的方向,所以学生对于弹力概念的理解就比较困难。如果利用动画教学课件,就可以逼真地模拟物体的微小形变,既使得课堂生动,学生印象也深刻,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但教学中还有许多学生能够真实观察和动手做的实验与操作,则不应该由多媒体“包办”。例如,讲授《平抛物体运动》时,用多媒体模拟物体运动轨迹、运动分解以后,应尽量让学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这样才能更有效但又不失真实地理解平抛物体运动。更重要的是,模拟实验终究不是真实的实验,可信度不高,学生如果长期接受自己怀疑的信息,也许会逐渐丧失质疑、创新的能力,重新回到机械接受和机械记忆的老路上来,与新课程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更有甚者,不分重难点将整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都事先设计在课件上,上课时围绕着课件操作、演示、灌输,使教学程式化,由过去的“人灌”变成现代的“机灌”,现代化教学设备仍陷在传统教学的旧框架中。
多媒体虽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但它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方法,在应用过程中还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困扰,导致学生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无法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减少师生互动交流,使学生存在一定的距离感,所以我们应该正确定位,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适当而灵活地使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性,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强化课堂互动有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几乎人人都认识到课堂教学互动的重要性。然而很多教师在实施课堂互动过程中,形式上过于单调,方法上过于陈旧,互动效果自然也就不理想。在课堂教学互动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连珠炮似的提问,学生被动机械的回答,这一问一答看似热闹但实际效果并不好,既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我们还常常看到,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回答有许多雷同与重复,缺乏激烈的辩论与反驳。这些现象反映了课堂的互动大多在浅层次上进行着,没有思维的碰撞,也不存在矛盾的激化。
课堂互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教师与学生全体、教师和学生小组、教师和学生个体,也可以是学生个体、学生小组、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在互动环节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要有针对性和巧妙性,而不是一问到底,学生机械回答,缺少价值性的问题无法激发学生的思考,部分问题设置过于淺显并不具备实际价值,这必然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物理课堂教学互动环节的设置不能过于浅显,但是也不能过于深度,适度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性作用。与此同时,互动是为了更好的获取结论,正确的结论能够让学生掌握知识,所以不可满堂问题及思考,探究的目的也应集中于让学生对知识具有深刻的认知,加深理解程度。如在进行《物体平衡》教学时,考虑到学生对平衡知识比较熟悉,我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平衡的例子,学生热情空前高涨,一下子举出了几十个例子,对此我并没有一一回应,而是在此基础上适时引导学生得出平衡的稳定性与重心的位置有关,接着再进一步探究,最后总结出物体的三种平衡(稳定平衡、不稳定平衡和随遇平衡),教学难点迎刃而解,课堂互动相对高效,并且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到实际中去,帮助学生消除知识结构上的疑点,如讲授了《匀速圆周运动》以后,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高速公路转弯处为什么外高内低,学习了动量定理以后,应引导学生解释从高处跳下为什么要做下蹲动作,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堂互动的形式去学习,这样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小组互动的形式增强学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按照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诸多的难题,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疑问相对较多,必须进行高层次逻辑推理,这就需要教师针对教师的提问予以完美的解答,帮助学生掌握更好的学科知识。
四、完善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也是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很多教师对此环节的重视度不高,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困扰,教师往往会忽略或是压缩课堂小结时间。形式上,课堂小结基本上都是以教师总结为主;而内容上,都是以知识点为主,极少提及过程和方法,没有涉及到学法指导,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俗语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从心理学层面分析,当课堂进入结尾阶段,正是学生学习比较疲惫的阶段,而且注意力最分散的时期,效率也最为低下。在这个阶段,教师则需要通过介入有效刺激,从而保障学生具有持续的学习热情,而且对知识具有深刻的认知,并且具有全面的认知。所以对课堂小结的处理也必须引起重视,使其能够与课首做到相互呼应,做到有始有终,让课堂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体,进一步促使物理高效课堂的实现。从某种意义来说,好的课堂小结能够起到极为重要的画龙点睛,是对课堂高度总结,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加深记忆,不断巩固知识,活跃思维,并且能够对知识的整合能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更重要的是,课堂小结是对整堂课的教学情况予以总结,并且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及时总结及评价,这是物理课堂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而教师对这一部分必须要给予极高的重视,对于课堂教学情况予以整体的总结与分析,然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课堂小结,可采取回顾式、探究式、拓展式等形式,还可结合图示、表格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的梳理知识脉络,保障学生能够对物理课堂教学内容有比较全面的认知,总结的同时也是对知识的整合,还可以承上启下为新课作铺垫,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取得相对较好的成效,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继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彰显课堂小结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谭修毅.探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J].亚太教育,2015,(24):52.
[2]王洲松.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学的有效性[J].求知导刊,2015,(15):83.
[3]申颖.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才智,2013,(32):124.
[4]唐万军.新课程改革下物理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10):219.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物理课堂;教学环节;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040-02
新课程改革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促使物理课程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教师的教学手段及方法不断与时俱进,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把握每个教学环节,从而推进物理教学实现了创新。新课程改革体现在物理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比如教学导入、课堂互动、课堂小结等等方面,由此推进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显著提升与改善。本文中重点分析了新课程对物理课堂教学环节的具体影响,谨以此为之后的教学给予参考依据。
一、注重教学导入设计
教学导入是教学中非常重要教学环节,不同的教学导入设计甚至会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因而教师必须要精心设计教学导入,选取贴近且精炼的语言,合理有效的导入新课,并且能够抓住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掌控良好的教学节奏,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之中。
正是因为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要性,所以教师需要细心潜心研究新课导入方法。这其中最关键的要素是以教学目标为基础,还需要做到内容科学,画面简洁恰当,这样能够更好辅助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彰显自身的功能性作用。例如:教师在进行光的颜色教学时,可以设计趣味性的场景,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其对教学内容能够具有极大的内动力。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教师为了达到更好的导入效果,设计趣味性但是时间较长的导入,却是华而不实,或是喧宾夺主,这样的导入并不能发挥其预期的效果。要注意的是,教学导入只是教学的引导,是为了更好的组织新课程的学习,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却是异曲同工,这些都是为了更好的呈现新课。在时间上的控制上,必须要合理安排,彰显导入设计的针对性,不能随便导入。在形式及内容的筛选上,都必须要满足需求,不宜过于复杂,必须要短小精炼,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导入效果。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是非常普遍,但是很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并没有合理应用这一现代化的设备及手段,导致多媒体在课堂中的应用占据主体地位,不分主次的运用必然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有部分抽象而又复杂的、在现实中难以完成的甚至具有危险性的实验和操作,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例如,在《弹力》的教学中,由于物体的微小形变无法直接观察,从而无法准确判断弹力的有无及弹力的方向,所以学生对于弹力概念的理解就比较困难。如果利用动画教学课件,就可以逼真地模拟物体的微小形变,既使得课堂生动,学生印象也深刻,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但教学中还有许多学生能够真实观察和动手做的实验与操作,则不应该由多媒体“包办”。例如,讲授《平抛物体运动》时,用多媒体模拟物体运动轨迹、运动分解以后,应尽量让学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这样才能更有效但又不失真实地理解平抛物体运动。更重要的是,模拟实验终究不是真实的实验,可信度不高,学生如果长期接受自己怀疑的信息,也许会逐渐丧失质疑、创新的能力,重新回到机械接受和机械记忆的老路上来,与新课程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更有甚者,不分重难点将整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都事先设计在课件上,上课时围绕着课件操作、演示、灌输,使教学程式化,由过去的“人灌”变成现代的“机灌”,现代化教学设备仍陷在传统教学的旧框架中。
多媒体虽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但它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方法,在应用过程中还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困扰,导致学生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无法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减少师生互动交流,使学生存在一定的距离感,所以我们应该正确定位,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适当而灵活地使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性,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强化课堂互动有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几乎人人都认识到课堂教学互动的重要性。然而很多教师在实施课堂互动过程中,形式上过于单调,方法上过于陈旧,互动效果自然也就不理想。在课堂教学互动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连珠炮似的提问,学生被动机械的回答,这一问一答看似热闹但实际效果并不好,既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我们还常常看到,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回答有许多雷同与重复,缺乏激烈的辩论与反驳。这些现象反映了课堂的互动大多在浅层次上进行着,没有思维的碰撞,也不存在矛盾的激化。
课堂互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教师与学生全体、教师和学生小组、教师和学生个体,也可以是学生个体、学生小组、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在互动环节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要有针对性和巧妙性,而不是一问到底,学生机械回答,缺少价值性的问题无法激发学生的思考,部分问题设置过于淺显并不具备实际价值,这必然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物理课堂教学互动环节的设置不能过于浅显,但是也不能过于深度,适度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性作用。与此同时,互动是为了更好的获取结论,正确的结论能够让学生掌握知识,所以不可满堂问题及思考,探究的目的也应集中于让学生对知识具有深刻的认知,加深理解程度。如在进行《物体平衡》教学时,考虑到学生对平衡知识比较熟悉,我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平衡的例子,学生热情空前高涨,一下子举出了几十个例子,对此我并没有一一回应,而是在此基础上适时引导学生得出平衡的稳定性与重心的位置有关,接着再进一步探究,最后总结出物体的三种平衡(稳定平衡、不稳定平衡和随遇平衡),教学难点迎刃而解,课堂互动相对高效,并且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到实际中去,帮助学生消除知识结构上的疑点,如讲授了《匀速圆周运动》以后,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高速公路转弯处为什么外高内低,学习了动量定理以后,应引导学生解释从高处跳下为什么要做下蹲动作,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堂互动的形式去学习,这样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小组互动的形式增强学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按照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诸多的难题,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疑问相对较多,必须进行高层次逻辑推理,这就需要教师针对教师的提问予以完美的解答,帮助学生掌握更好的学科知识。
四、完善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也是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很多教师对此环节的重视度不高,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困扰,教师往往会忽略或是压缩课堂小结时间。形式上,课堂小结基本上都是以教师总结为主;而内容上,都是以知识点为主,极少提及过程和方法,没有涉及到学法指导,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俗语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从心理学层面分析,当课堂进入结尾阶段,正是学生学习比较疲惫的阶段,而且注意力最分散的时期,效率也最为低下。在这个阶段,教师则需要通过介入有效刺激,从而保障学生具有持续的学习热情,而且对知识具有深刻的认知,并且具有全面的认知。所以对课堂小结的处理也必须引起重视,使其能够与课首做到相互呼应,做到有始有终,让课堂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体,进一步促使物理高效课堂的实现。从某种意义来说,好的课堂小结能够起到极为重要的画龙点睛,是对课堂高度总结,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加深记忆,不断巩固知识,活跃思维,并且能够对知识的整合能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更重要的是,课堂小结是对整堂课的教学情况予以总结,并且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及时总结及评价,这是物理课堂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而教师对这一部分必须要给予极高的重视,对于课堂教学情况予以整体的总结与分析,然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课堂小结,可采取回顾式、探究式、拓展式等形式,还可结合图示、表格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的梳理知识脉络,保障学生能够对物理课堂教学内容有比较全面的认知,总结的同时也是对知识的整合,还可以承上启下为新课作铺垫,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取得相对较好的成效,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继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彰显课堂小结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谭修毅.探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J].亚太教育,2015,(24):52.
[2]王洲松.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学的有效性[J].求知导刊,2015,(15):83.
[3]申颖.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才智,2013,(32):124.
[4]唐万军.新课程改革下物理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