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应用题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数学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认为可以分不同的年级段对学生进行作图表意训练,以促进学生自我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低年级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审题时做到题图结合的习惯;中年级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作图表意的表现能力;高年级段教学,重点训练学生作图表意的应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作图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对小学生进行作图表意训练,是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更是小学应用题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
众所周知,教学效果如何是由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所体现的,而学生解决问题效果如何又是学生审题能力和解决问题方法所决定的。因此,要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还是从学生审题能力和解决问题方法着手进行指导和训练。当然,应用题的情景是千变万化和错综复杂的,教师应准确地把握不同教学阶段的不同教学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作图表意训练。
就低年级教学而言,重点培养学生审题时做到题图结合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学生解题方法形成的起始环节,也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内容。低年级学生入学时间不长,学习经验较少,思维也较单纯,考虑问题往往是见“点”不见“面”。如“比多比少应用题”教学,学生常受字眼定势而忽视数量间关系的思考,见“多”字则用加法算,见“少”字则用减法算。以“黑兔比白兔多8只,黑兔有20只,白兔有多少只?”这题为例,不少学生容易算出这样的答案:“20+8=28(只)。”其实不然。分析其原因,这些学生是缺乏审题方法造成的。如果教师平时要求学生审题时做到题图结合,并使学生形成一种习惯,那么学生在要求审题后得到的答案是会正确的。因此针对这些教学实际,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题图结合的审题指导与训练,即学生审题时,让学生动手操作示意图(如学具图或学生自己设计的具象图等),使学生从一一对应的操作中感悟出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使学生自我形成了解题方法。如上题,在老师的要求和点拨下,有的学生画两条线段分别表示黑兔和白兔进行比较而明白算理;有的学生则用长短不一的两支铅笔分别表示黑兔和白兔进行比较而明白算理;有的则画两排小点分别表示黑兔和白兔进行比较而明白算理……总之,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坚持对学生进行图题结合的审题指导与训练,并使之形成习惯,是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一种有效手段。
就中年级教学而言,重点培养学生作图表意的表现能力。中年级学生随着知识的增多,思维能力也有所提高,可以说本阶段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和自学能力,教师在作图表意方面所进行的指导与训练,应由低年级的具象表意(如学具图等)转向意象表意,不再让学生通过摆学具等原始方法表现题意,而是让学生学会使用线段图来表现题意。就指导而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旁附分析题目、表现题意的线段图,并针对学生所旁附的线段图予以一一点评,使学生掌握作图表意的基本方法,感悟作图表意对揭示题中数量关系所起到的作用,让学生从作图表意这种审题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实惠。就训练而言,加强对学生进行题图互化练习,即依题作图和依图编题,使学生体会到作图表意是揭示数量关系及正确解题的关键所在,从而促进学生自觉地运用作图表意的方法进行审题,以达到准确揭示数量关系的目的,保证解题的正确性。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又提高了数学教学效果。
就高年级教学而言,重点训练学生作图表意的应变能力。到了高年级,应用题情景千变万化,结构错综复杂,这决定应用题教学决不能停留于“说教”式或“模式”式,而是更需要借助作图表意手段来揭示数量关系。因此,在低年级和中年级作图表意训练的基础上继续强化训练,切实引导学生对多变而又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作图表意应变能力的训练,拓展学生作图表意思维,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实践中自我感悟到:作图表意是一把打开万个问题大锁的金钥匙。
总之,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作图表意的审题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作图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对小学生进行作图表意训练,是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更是小学应用题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
众所周知,教学效果如何是由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所体现的,而学生解决问题效果如何又是学生审题能力和解决问题方法所决定的。因此,要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还是从学生审题能力和解决问题方法着手进行指导和训练。当然,应用题的情景是千变万化和错综复杂的,教师应准确地把握不同教学阶段的不同教学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作图表意训练。
就低年级教学而言,重点培养学生审题时做到题图结合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学生解题方法形成的起始环节,也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内容。低年级学生入学时间不长,学习经验较少,思维也较单纯,考虑问题往往是见“点”不见“面”。如“比多比少应用题”教学,学生常受字眼定势而忽视数量间关系的思考,见“多”字则用加法算,见“少”字则用减法算。以“黑兔比白兔多8只,黑兔有20只,白兔有多少只?”这题为例,不少学生容易算出这样的答案:“20+8=28(只)。”其实不然。分析其原因,这些学生是缺乏审题方法造成的。如果教师平时要求学生审题时做到题图结合,并使学生形成一种习惯,那么学生在要求审题后得到的答案是会正确的。因此针对这些教学实际,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题图结合的审题指导与训练,即学生审题时,让学生动手操作示意图(如学具图或学生自己设计的具象图等),使学生从一一对应的操作中感悟出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使学生自我形成了解题方法。如上题,在老师的要求和点拨下,有的学生画两条线段分别表示黑兔和白兔进行比较而明白算理;有的学生则用长短不一的两支铅笔分别表示黑兔和白兔进行比较而明白算理;有的则画两排小点分别表示黑兔和白兔进行比较而明白算理……总之,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坚持对学生进行图题结合的审题指导与训练,并使之形成习惯,是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一种有效手段。
就中年级教学而言,重点培养学生作图表意的表现能力。中年级学生随着知识的增多,思维能力也有所提高,可以说本阶段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和自学能力,教师在作图表意方面所进行的指导与训练,应由低年级的具象表意(如学具图等)转向意象表意,不再让学生通过摆学具等原始方法表现题意,而是让学生学会使用线段图来表现题意。就指导而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旁附分析题目、表现题意的线段图,并针对学生所旁附的线段图予以一一点评,使学生掌握作图表意的基本方法,感悟作图表意对揭示题中数量关系所起到的作用,让学生从作图表意这种审题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实惠。就训练而言,加强对学生进行题图互化练习,即依题作图和依图编题,使学生体会到作图表意是揭示数量关系及正确解题的关键所在,从而促进学生自觉地运用作图表意的方法进行审题,以达到准确揭示数量关系的目的,保证解题的正确性。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又提高了数学教学效果。
就高年级教学而言,重点训练学生作图表意的应变能力。到了高年级,应用题情景千变万化,结构错综复杂,这决定应用题教学决不能停留于“说教”式或“模式”式,而是更需要借助作图表意手段来揭示数量关系。因此,在低年级和中年级作图表意训练的基础上继续强化训练,切实引导学生对多变而又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作图表意应变能力的训练,拓展学生作图表意思维,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实践中自我感悟到:作图表意是一把打开万个问题大锁的金钥匙。
总之,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作图表意的审题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