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而要实现文化自信,就必须要注重充分的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文中主要针对杨小班鼓吹乐初探进行分析探讨,希望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借鉴。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小班鼓吹乐 文化自信
日知录上说:“鼓吹,军中之乐也,非统军之不用。今则文官用之,士庶用之,僧道用之。金革之器,遍于国中。”东北的鼓吹乐与全国的鼓吹乐同属一脉。杨荫浏先生说:“他们既有着继承关系,又有各自发展,自由分开的关系。”据《后汉书·高丽传》记载,汉武帝刘彻以“高句丽为县,使属玄菟(古地名),赐鼓吹伎人。”这是史籍中目前关于鼓吹乐传入东北的最早记载。
根据笔者的走访与调查,发现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存在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小班鼓吹乐棚。杨小班鼓吹乐棚形成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创始人杨殿甲于1904年扶余开棚,1919年在肇州县创立名号至今。百年间,杨小班鼓吹乐棚由最初的一人发展到第二代的7人,第三代10人,第四代5人,第五代4人,伴随着杨小班鼓吹乐棚历史的演变,点点滴滴并非像编年体一样简单枯燥,而是充满着动人的细节和迷人的线索——记录了大东北的历史缩影和肇州县移民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传统民间音乐发展演变的微观样本,并呈现给我们一个完整的社会横切面。
一、杨小班鼓吹乐起源
根据第三代传承人杨成伟老师的口述,在他小时候经常跟随着他的父亲和爷爷(杨殿甲)也就是杨小班第一代传承人一起“上活儿”。杨老师说:他小的时候,经常吃不饱穿不暖,当时还没有成立新中国。他印象较深的是他9岁的时候,一位姓潘的地主家过60大寿,想请鼓吹乐班前去助兴,当时这家主人的家丁找到了杨殿甲,就把他们一行人带到了祝寿现场。而往来的宾客及主人一看来的除了杨殿甲,其余的都是年轻的小孩子,大的也不过十几岁,便唏嘘不断。当时就有人站出来轻蔑地说:“过大寿就找这么个老头带着几个小孩子,能成什么气候?”便有人要哄他们走,但是杨殿甲却说,来都来了,不能光看外表,也得听听活儿怎么样。(活儿指的就是他们的手艺,上活儿指的就是吹奏)于是杨殿甲领着七个儿子支起鼓架,摆好了气势。先是锣鼓响棚,随后是由两杆系着大红绸布,音色嘹亮明快的唢呐朝天冲地,像个喜婆在舞闹着。即便是在人流嘈杂的环境中,也能在一吹一大之间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就这样,杨殿甲八人陆续吹奏了牌子曲《一条龙》、表演咔戏《大登殿》、不时间用鼻子吹喇叭、笙、管、笛、箫,精彩纷呈,绝活不断。这一吹奏下来便红极一时,成为当地最负盛名的鼓吹乐班。由杨成伟老师讲述,在他们那个年代,鼓吹手这不被重视,甚至被认为是“下九流”的行当。可是他觉得这是爷爷的手艺,就应该把这手艺学的精益求精,也希望成为以后谋生的一个手段。
二、杨小班鼓吹乐介绍
杨小班使用的传统唢呐中,有大、中、小多种型号,尺寸从7寸、8寸、9寸、1尺1寸、1尺3寸、直到最大1尺6寸不等。杆子的内膛及音孔都较大,演奏又将碗子往下打,形成了筒音与第一音孔的小三度关系。目前,在肇州县杨小班鼓吹乐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有展出的传承了几代人的老物件。根据杨老师的介绍,他们使用的哨片特点是有肚、呈扇面状,发音粗犷、响亮、浑厚、朴实。唢呐芯子锥度大而短,便于模仿各种鸟鸣以及人声。常用的唢呐吹奏技巧丰富、变化多端,除了常用吐音、滑音、花舌、唇指柔音、颤音的应用,以及吞、吐、垫、抹、打等技巧外,还有双吐音、气指同震音、批弹音等多种特殊技巧。杨小班鼓吹乐棚演奏形式有坐棚和行乐两种。曲目有用于婚嫁庆典的《万年花》、《海青歌》、《绣红灯》等,用于民间葬礼的有《大扬篇》、《贺金钱》、《宣讲》、《占海寺》等。还有民间葬礼仪式之一的送盘缠活动中演奏的《指路》等。坐棚曲目常演奏的有《燕子飞》、《太子游阴》汉套曲目《状元游街》等。行乐是踩街行仪,乐师们依次为笙、喇叭、管子、鼓、云锣、铙钹等。相关曲目为《小龙尾》、《步步高》。在笔者与杨老师访谈的过程中了解到,杨小班鼓吹乐棚曲目中的《万寿佛》、《庆蟠桃》、《转棺咒》、《单鬼占》等历史悠久,都是属于从寺庙、道观流入民间的曲谱。其中,杨小班鼓吹乐棚曲中的《万年欢》属于唐代真传,演奏时主要是以笙、管、笛、云锣、小钹等乐器组成的表现形式,乐曲的开头与中间都有铜锣的一到两下的敲击;乐曲中不时有升F和升C音的出现,在商音和变宮音上经常形成偏高和偏低的游离音(泛音);乐曲的开头有一段低音穿插着中音的不断强弱、长短变化吹奏组成的引子。这千古绝唱整体韵律平和、淡然,音乐意境上超凡脱俗,乐意深远。其中的《转棺咒》起源于山东崂山的《崂山韵》,属于道教法事念诵时的配乐曲目。类似的情况还有众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三、杨小班鼓吹乐乐谱
乐谱,是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最有力量印证音乐史发展的技术之一。音乐从“无形”到“有形”,把转瞬即逝的音乐采用一系列抽象符号记录下来,是一项今天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其建构过程十分复杂的工程。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发明了乐谱。意大利人发明了五线谱,法国人发明了简谱,中國人则发明了工尺谱、减字谱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既浪漫又理性的民族,在绵延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创造并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比起意大利到十六世纪才完善起来的五线谱,中国发明乐谱的年代要早得多。我国传统音乐领域意义重大,标志性应该是具有相当史料价值的工尺谱。在唐代,工尺谱这一绵延不绝、在底层艺人口耳相传多年的使用知识,才在文献中出现了蛛丝马迹。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代琵琶弟子谢女师曹供奉寄新调弄谱》:“乐工不识长安道,尽是书中寄曲来。”这里所指的才是现代意义上的乐谱,但鸟迹雪鸿,百存不一。目前,经过市县非遗中心的工作人员们的努力工作,杨小班鼓吹乐棚现存完整谱本三本,共收录曲目272首。著名的音乐学家黄祥鹏认为,传统音乐能够确认年代的三大宝库是古琴音乐、戏曲音乐、各地音乐。确认的前提一是有谱可依,二是有音乐实践,三是有音响的记录。而杨小班的工尺谱已是传世孤本,无论从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都是珍贵的资料。 我国传统音乐领域意义重大,标志性应该是具有相当史料价值的工尺谱。据考证,工尺谱的字源于中国古老乐器——笙竽。在唐代,工尺谱这一绵延不绝、在底层艺人口耳相传多年的使用知识,才在文献中出现了蛛丝马迹。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代琵琶弟子谢女师曹供奉寄新调弄谱》:“乐工不识长安道,尽是书中寄曲来。”这里所指的才是现代意义上的乐谱,但鸟迹雪鸿,百存不一。工尺谱是中国乃至中国文化波及的东亚文化圈中,传播和应用最广泛的记谱法,在20世纪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封建社会大门之前,我国主要的民间器乐,戏曲等都几乎采用工尺谱记录曲本。而最早记下十个谱字的文献是《辽史·乐志》:“各调之中,度曲协音,其声凡十,曰五、凡、工、尺、上、一、四、六、勾、合。”后来教坊逐渐演变成目前常见的谱字,共计十个:合、四、上、尺、工、凡、六、五、乙。而杨小班鼓吹乐棚以正宫调和小工调为基础,构成了传统音乐宫调应用的核心。杨小班的老艺人使用的全是传统谱曲,有七个基本调门,调门名称分别是:本调(A调)、六个眼(B调)、小扪工(C调)、杂凡(D调)、一字调(E调)、大扪工(F调)、四字调(G调)。根据杨老师的叙述,杨小班传统鼓乐的丰富实践中不断转型发展,依照尊崇上字宫音或不同系统混用等原则,在现存二百多首传统音乐实践中,积淀遗留和继续传承,是工尺调名与调高的对应关系呈现出纷繁复杂、丰富发展的现状。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杨荫浏曾叹道:“线谱行,工尺废;简谱用,俗字弃。西谱功毕,曲折湮灭。”而今,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作为民族DNA工尺谱的白纸黑字的书面记录和口传心授是中国古代音乐人智慧的結晶。以此入手探讨中西差异上可印证古典,下可了解民间,外可对比西方审视自身。
结语
直至新中国的成立,在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下,由于原来宗权及绅权的消失,整个村落的结构也就发生的变化,满足于宗权及绅权的鼓吹乐班的活动也逐渐减少。杨小班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近些年来,“上活儿”越来越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乡镇人口老龄化严重,大多数人都走出去,而几乎没有人走进来。但是,在这些音乐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古老的村民们对某种神秘事物的敬畏;看到了昔日乡绅文化的残留痕迹;看到了中国人的流传已久的“礼”文化。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现在社会主义道路大步迈向城市的道路上,鼓吹乐班由当地的政府来领导并成立专门的非遗中心,使得原本几乎没有市场的鼓吹乐班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传承。杨小班鼓吹乐棚作为地域文化的杰出代表,多次在各种场合进行原生态的民族民间器乐的现场表演,还曾在央视节目中亮相,参与国际民族器乐交流,获得了观众的青睐和国际友人的赞叹。也许,这就是杨小班鼓吹乐棚最佳的传承方式吧!百年唢呐世家,吹着农家人的酸甜苦辣与悲欢离合。吹响了十里八乡,响彻东北大地。更吹响了音乐文化的一脉山水,吹出时代的最强音。
参考文献:
[1]李璐彤.丧葬礼俗活动下的杨小班鼓吹乐棚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2]李璐彤.论仪式音乐在丧葬礼俗活动中的功能体现——以杨小班鼓吹乐棚为例[J].当代音乐,2017(17).
[3]杜洋.杨小班鼓吹乐棚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小班鼓吹乐 文化自信
日知录上说:“鼓吹,军中之乐也,非统军之不用。今则文官用之,士庶用之,僧道用之。金革之器,遍于国中。”东北的鼓吹乐与全国的鼓吹乐同属一脉。杨荫浏先生说:“他们既有着继承关系,又有各自发展,自由分开的关系。”据《后汉书·高丽传》记载,汉武帝刘彻以“高句丽为县,使属玄菟(古地名),赐鼓吹伎人。”这是史籍中目前关于鼓吹乐传入东北的最早记载。
根据笔者的走访与调查,发现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存在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小班鼓吹乐棚。杨小班鼓吹乐棚形成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创始人杨殿甲于1904年扶余开棚,1919年在肇州县创立名号至今。百年间,杨小班鼓吹乐棚由最初的一人发展到第二代的7人,第三代10人,第四代5人,第五代4人,伴随着杨小班鼓吹乐棚历史的演变,点点滴滴并非像编年体一样简单枯燥,而是充满着动人的细节和迷人的线索——记录了大东北的历史缩影和肇州县移民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传统民间音乐发展演变的微观样本,并呈现给我们一个完整的社会横切面。
一、杨小班鼓吹乐起源
根据第三代传承人杨成伟老师的口述,在他小时候经常跟随着他的父亲和爷爷(杨殿甲)也就是杨小班第一代传承人一起“上活儿”。杨老师说:他小的时候,经常吃不饱穿不暖,当时还没有成立新中国。他印象较深的是他9岁的时候,一位姓潘的地主家过60大寿,想请鼓吹乐班前去助兴,当时这家主人的家丁找到了杨殿甲,就把他们一行人带到了祝寿现场。而往来的宾客及主人一看来的除了杨殿甲,其余的都是年轻的小孩子,大的也不过十几岁,便唏嘘不断。当时就有人站出来轻蔑地说:“过大寿就找这么个老头带着几个小孩子,能成什么气候?”便有人要哄他们走,但是杨殿甲却说,来都来了,不能光看外表,也得听听活儿怎么样。(活儿指的就是他们的手艺,上活儿指的就是吹奏)于是杨殿甲领着七个儿子支起鼓架,摆好了气势。先是锣鼓响棚,随后是由两杆系着大红绸布,音色嘹亮明快的唢呐朝天冲地,像个喜婆在舞闹着。即便是在人流嘈杂的环境中,也能在一吹一大之间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就这样,杨殿甲八人陆续吹奏了牌子曲《一条龙》、表演咔戏《大登殿》、不时间用鼻子吹喇叭、笙、管、笛、箫,精彩纷呈,绝活不断。这一吹奏下来便红极一时,成为当地最负盛名的鼓吹乐班。由杨成伟老师讲述,在他们那个年代,鼓吹手这不被重视,甚至被认为是“下九流”的行当。可是他觉得这是爷爷的手艺,就应该把这手艺学的精益求精,也希望成为以后谋生的一个手段。
二、杨小班鼓吹乐介绍
杨小班使用的传统唢呐中,有大、中、小多种型号,尺寸从7寸、8寸、9寸、1尺1寸、1尺3寸、直到最大1尺6寸不等。杆子的内膛及音孔都较大,演奏又将碗子往下打,形成了筒音与第一音孔的小三度关系。目前,在肇州县杨小班鼓吹乐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有展出的传承了几代人的老物件。根据杨老师的介绍,他们使用的哨片特点是有肚、呈扇面状,发音粗犷、响亮、浑厚、朴实。唢呐芯子锥度大而短,便于模仿各种鸟鸣以及人声。常用的唢呐吹奏技巧丰富、变化多端,除了常用吐音、滑音、花舌、唇指柔音、颤音的应用,以及吞、吐、垫、抹、打等技巧外,还有双吐音、气指同震音、批弹音等多种特殊技巧。杨小班鼓吹乐棚演奏形式有坐棚和行乐两种。曲目有用于婚嫁庆典的《万年花》、《海青歌》、《绣红灯》等,用于民间葬礼的有《大扬篇》、《贺金钱》、《宣讲》、《占海寺》等。还有民间葬礼仪式之一的送盘缠活动中演奏的《指路》等。坐棚曲目常演奏的有《燕子飞》、《太子游阴》汉套曲目《状元游街》等。行乐是踩街行仪,乐师们依次为笙、喇叭、管子、鼓、云锣、铙钹等。相关曲目为《小龙尾》、《步步高》。在笔者与杨老师访谈的过程中了解到,杨小班鼓吹乐棚曲目中的《万寿佛》、《庆蟠桃》、《转棺咒》、《单鬼占》等历史悠久,都是属于从寺庙、道观流入民间的曲谱。其中,杨小班鼓吹乐棚曲中的《万年欢》属于唐代真传,演奏时主要是以笙、管、笛、云锣、小钹等乐器组成的表现形式,乐曲的开头与中间都有铜锣的一到两下的敲击;乐曲中不时有升F和升C音的出现,在商音和变宮音上经常形成偏高和偏低的游离音(泛音);乐曲的开头有一段低音穿插着中音的不断强弱、长短变化吹奏组成的引子。这千古绝唱整体韵律平和、淡然,音乐意境上超凡脱俗,乐意深远。其中的《转棺咒》起源于山东崂山的《崂山韵》,属于道教法事念诵时的配乐曲目。类似的情况还有众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三、杨小班鼓吹乐乐谱
乐谱,是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最有力量印证音乐史发展的技术之一。音乐从“无形”到“有形”,把转瞬即逝的音乐采用一系列抽象符号记录下来,是一项今天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其建构过程十分复杂的工程。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发明了乐谱。意大利人发明了五线谱,法国人发明了简谱,中國人则发明了工尺谱、减字谱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既浪漫又理性的民族,在绵延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创造并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比起意大利到十六世纪才完善起来的五线谱,中国发明乐谱的年代要早得多。我国传统音乐领域意义重大,标志性应该是具有相当史料价值的工尺谱。在唐代,工尺谱这一绵延不绝、在底层艺人口耳相传多年的使用知识,才在文献中出现了蛛丝马迹。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代琵琶弟子谢女师曹供奉寄新调弄谱》:“乐工不识长安道,尽是书中寄曲来。”这里所指的才是现代意义上的乐谱,但鸟迹雪鸿,百存不一。目前,经过市县非遗中心的工作人员们的努力工作,杨小班鼓吹乐棚现存完整谱本三本,共收录曲目272首。著名的音乐学家黄祥鹏认为,传统音乐能够确认年代的三大宝库是古琴音乐、戏曲音乐、各地音乐。确认的前提一是有谱可依,二是有音乐实践,三是有音响的记录。而杨小班的工尺谱已是传世孤本,无论从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都是珍贵的资料。 我国传统音乐领域意义重大,标志性应该是具有相当史料价值的工尺谱。据考证,工尺谱的字源于中国古老乐器——笙竽。在唐代,工尺谱这一绵延不绝、在底层艺人口耳相传多年的使用知识,才在文献中出现了蛛丝马迹。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代琵琶弟子谢女师曹供奉寄新调弄谱》:“乐工不识长安道,尽是书中寄曲来。”这里所指的才是现代意义上的乐谱,但鸟迹雪鸿,百存不一。工尺谱是中国乃至中国文化波及的东亚文化圈中,传播和应用最广泛的记谱法,在20世纪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封建社会大门之前,我国主要的民间器乐,戏曲等都几乎采用工尺谱记录曲本。而最早记下十个谱字的文献是《辽史·乐志》:“各调之中,度曲协音,其声凡十,曰五、凡、工、尺、上、一、四、六、勾、合。”后来教坊逐渐演变成目前常见的谱字,共计十个:合、四、上、尺、工、凡、六、五、乙。而杨小班鼓吹乐棚以正宫调和小工调为基础,构成了传统音乐宫调应用的核心。杨小班的老艺人使用的全是传统谱曲,有七个基本调门,调门名称分别是:本调(A调)、六个眼(B调)、小扪工(C调)、杂凡(D调)、一字调(E调)、大扪工(F调)、四字调(G调)。根据杨老师的叙述,杨小班传统鼓乐的丰富实践中不断转型发展,依照尊崇上字宫音或不同系统混用等原则,在现存二百多首传统音乐实践中,积淀遗留和继续传承,是工尺调名与调高的对应关系呈现出纷繁复杂、丰富发展的现状。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杨荫浏曾叹道:“线谱行,工尺废;简谱用,俗字弃。西谱功毕,曲折湮灭。”而今,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作为民族DNA工尺谱的白纸黑字的书面记录和口传心授是中国古代音乐人智慧的結晶。以此入手探讨中西差异上可印证古典,下可了解民间,外可对比西方审视自身。
结语
直至新中国的成立,在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下,由于原来宗权及绅权的消失,整个村落的结构也就发生的变化,满足于宗权及绅权的鼓吹乐班的活动也逐渐减少。杨小班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近些年来,“上活儿”越来越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乡镇人口老龄化严重,大多数人都走出去,而几乎没有人走进来。但是,在这些音乐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古老的村民们对某种神秘事物的敬畏;看到了昔日乡绅文化的残留痕迹;看到了中国人的流传已久的“礼”文化。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现在社会主义道路大步迈向城市的道路上,鼓吹乐班由当地的政府来领导并成立专门的非遗中心,使得原本几乎没有市场的鼓吹乐班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传承。杨小班鼓吹乐棚作为地域文化的杰出代表,多次在各种场合进行原生态的民族民间器乐的现场表演,还曾在央视节目中亮相,参与国际民族器乐交流,获得了观众的青睐和国际友人的赞叹。也许,这就是杨小班鼓吹乐棚最佳的传承方式吧!百年唢呐世家,吹着农家人的酸甜苦辣与悲欢离合。吹响了十里八乡,响彻东北大地。更吹响了音乐文化的一脉山水,吹出时代的最强音。
参考文献:
[1]李璐彤.丧葬礼俗活动下的杨小班鼓吹乐棚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2]李璐彤.论仪式音乐在丧葬礼俗活动中的功能体现——以杨小班鼓吹乐棚为例[J].当代音乐,2017(17).
[3]杜洋.杨小班鼓吹乐棚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