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有关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与国家、企业与企业间的利益关系,还直接关系到企业股东与管理层的利益之争,这些矛盾都直接影响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企业真实地计提资产减值,一方面是技术问题,有赖于公允价值的研究;而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与管理者的诚信问题,这就有赖于整个社会、企业和广大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关键词:资产减值;确认;内控制度;评估制度
一、新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
新会计准则是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随着新资产减值会计的实施,大量的理论研究的深入,它所存在的问题逐步显示出来。目前,从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具体规定来看,资产减值会计面临着如下问题: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基础难以确定
资产减值准则针对会计实务中,部分企业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而估计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十分困难的实际情况,而引入“资产组”的概念。就我国的企业管理现状和上市公司的监管机制看,资产组属于全新概念,引入资产组的概念将面临一系列困难。一是资产组概念的运用,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水平。我国的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编制长期现金流量的惯例,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对现金流量的测算普遍缺乏经验。二是我国企业规模普遍不大,中小企业居多,在辨认资产组时仍然会面临诸多实际困难。从我国企业的实际管理水平来看,新准则对于资产组的规定要在企业中得到很好的施行有比较大的难度。
(二)关于资产减值转回的问题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后不能转回,符合中国遏制财务虚假信息的原则,但与新准则中普遍应用的公允价值有些矛盾,使整个准则体系看来有些不协调。如果从防范公司舞弊的目的来看,此项规定尚可理解,但从会计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缺乏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会计上主要面临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的问题。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相关性要求,使调整后的资产价值更符合客观实际,但如果减值恢复时不转回己计提的减值准备,也就无法反映资产的真实状况。
(三)较大的专业判断范围影响了信息的可靠性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是确定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我国采用的是经济性标准,只要资产发生减值,即当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就予以确认,然而,要合理确认各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有较大的难度。一是我国目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缺乏依据。二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入账后,由于技术更新、市价下跌等原因,会发生价值贬值,对其确认和计量远远超出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需多个部门协同认定,甚至需要企业外部的专业评估机构才能认定。不仅难度大,而且时间往往滞后于会计信息披露时间。
在运用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进行处理时,仍然要面临其他诸多的难题。例如,计提减值准备的具体方法有待明确,目前准则中的方法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在中国很难操作;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一项内容就会使会计师疲于应付,还可能会形成会计差错。因此在实务操作中仍需进一步的探讨。
二、新资产减值会计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表现为能为投资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而能否达到这个目标,不仅取决于准则本身的质量,还取决于准则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新资产减值会计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探讨。
(一)进一步健全信息市场和资产价格市场
从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要素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到的作用有限,国有资产流动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家的限制。同时我国目前的信息市场发展中有相当比例信息服务业是隶属于政府部门,带有明显行政色彩,各据势力范围,带来行政性的信息垄断,相互封锁造成信息资源严重浪费重复,再加上法制建设和市场规范的弱化,导致目前我国尚不能达到定期及时公布各种资产最新市价的目标。要通过信息、价格市场和资产评估体系的完善,企业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市价得到公正合理的确定和公开,让公司的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章可循,真正体现会计核算的公正性原则,同时增加其可操作性、公允性和客观性。
(二)完善市场机制和管理制度
从传统上看,我国比较注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资产减值会计提高了相关性,相对而言降低了可靠性。但是,与其让虚假资产充斥报表,搞泡沫繁荣,不如剔除水分来得可靠、真实,这也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基本原则。从此角度讲,资产减值会计也是一种提高信息可靠性的有效方法。
会计控制不仅具有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等作用,更重要的是对于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新的会计准则对“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跌价准备”、“在建工程跌价准备”和“无形资产跌价准备”,从2007年开始计提后不能冲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
(三)发展资产评估业,建立全国性的资产专业评估体系
资产评估体系的完善,可以使企业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市价得到公正合理的确定和公开,让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章可循。要发展资产评估,建立全国性的资产专业评估体系,必须建立比较完善的评估行业法律法规和准则体系,建立健全资产评估机构执业质量控制体系,培养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和行业发展要求,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资产评估机构和良好职业素质的注册资产评估师队伍。
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技术的更新换代加快,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从而任何知识都只有暂时性的意义,在知识经济或向知识经济过渡的时代,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成了个人发展的资本。评估业具有智力密集型的特点,这就决定了资产评估是以人为中心、以知识为根本的行业,对知识的更新与变化更敏感、更重视。
(四)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
新的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与实施,也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可以说是防止企业会计造假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和专业的知识来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合理、披露是否充分。当注册会计师依据审计证据所估计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列示有差异时,应判断差异是否合理,如认为差异不合理,注册会计师应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通过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遏止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的利润操纵,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五)适时披露
资产减值会计涉及资产价值降低和资产减值引起的损失,关注此信息的是股东、债权人等。信息不对称使企业的股东难以准确、及时地了解资产的价值及其状况。为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企业的股东需要这方面的信息;债权人也特别关注资产的现时状况,如作为质押品资产的现值,一旦资产发生减值,会立刻影响到其偿债能力,使企业的偿债能力下降,债权人对此项工作十分敏感的。企业的管理当局借此信息可以充分认识企业的不良资产,及时做出经营决策,及时处理确实不能为企业带来利益的完全过时、部分过时或即将过时的资产,做出继续使用或出售后再购置其他资产的决策。总之,资产减值信息披露的对象与会计报表信息使用者是相容的,包括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信息使用者。
就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一般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资产减值信息:减值资产现存的价值及其具体情况;资产减值所影响的当期损益和所有者权益及其具体情况:造成资产减值的原因;确认和计量资产所采用的依据;管理当局对减值资产的处置态度。这些信息应通过强制性的披露来至少满足使用者决策的要求。
(作者单位: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制造厂)
关键词:资产减值;确认;内控制度;评估制度
一、新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
新会计准则是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随着新资产减值会计的实施,大量的理论研究的深入,它所存在的问题逐步显示出来。目前,从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具体规定来看,资产减值会计面临着如下问题: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基础难以确定
资产减值准则针对会计实务中,部分企业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而估计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十分困难的实际情况,而引入“资产组”的概念。就我国的企业管理现状和上市公司的监管机制看,资产组属于全新概念,引入资产组的概念将面临一系列困难。一是资产组概念的运用,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水平。我国的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编制长期现金流量的惯例,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对现金流量的测算普遍缺乏经验。二是我国企业规模普遍不大,中小企业居多,在辨认资产组时仍然会面临诸多实际困难。从我国企业的实际管理水平来看,新准则对于资产组的规定要在企业中得到很好的施行有比较大的难度。
(二)关于资产减值转回的问题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后不能转回,符合中国遏制财务虚假信息的原则,但与新准则中普遍应用的公允价值有些矛盾,使整个准则体系看来有些不协调。如果从防范公司舞弊的目的来看,此项规定尚可理解,但从会计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缺乏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会计上主要面临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的问题。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相关性要求,使调整后的资产价值更符合客观实际,但如果减值恢复时不转回己计提的减值准备,也就无法反映资产的真实状况。
(三)较大的专业判断范围影响了信息的可靠性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是确定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我国采用的是经济性标准,只要资产发生减值,即当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就予以确认,然而,要合理确认各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有较大的难度。一是我国目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缺乏依据。二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入账后,由于技术更新、市价下跌等原因,会发生价值贬值,对其确认和计量远远超出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需多个部门协同认定,甚至需要企业外部的专业评估机构才能认定。不仅难度大,而且时间往往滞后于会计信息披露时间。
在运用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进行处理时,仍然要面临其他诸多的难题。例如,计提减值准备的具体方法有待明确,目前准则中的方法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在中国很难操作;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一项内容就会使会计师疲于应付,还可能会形成会计差错。因此在实务操作中仍需进一步的探讨。
二、新资产减值会计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表现为能为投资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而能否达到这个目标,不仅取决于准则本身的质量,还取决于准则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新资产减值会计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探讨。
(一)进一步健全信息市场和资产价格市场
从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要素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到的作用有限,国有资产流动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家的限制。同时我国目前的信息市场发展中有相当比例信息服务业是隶属于政府部门,带有明显行政色彩,各据势力范围,带来行政性的信息垄断,相互封锁造成信息资源严重浪费重复,再加上法制建设和市场规范的弱化,导致目前我国尚不能达到定期及时公布各种资产最新市价的目标。要通过信息、价格市场和资产评估体系的完善,企业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市价得到公正合理的确定和公开,让公司的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章可循,真正体现会计核算的公正性原则,同时增加其可操作性、公允性和客观性。
(二)完善市场机制和管理制度
从传统上看,我国比较注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资产减值会计提高了相关性,相对而言降低了可靠性。但是,与其让虚假资产充斥报表,搞泡沫繁荣,不如剔除水分来得可靠、真实,这也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基本原则。从此角度讲,资产减值会计也是一种提高信息可靠性的有效方法。
会计控制不仅具有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等作用,更重要的是对于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新的会计准则对“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跌价准备”、“在建工程跌价准备”和“无形资产跌价准备”,从2007年开始计提后不能冲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
(三)发展资产评估业,建立全国性的资产专业评估体系
资产评估体系的完善,可以使企业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市价得到公正合理的确定和公开,让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章可循。要发展资产评估,建立全国性的资产专业评估体系,必须建立比较完善的评估行业法律法规和准则体系,建立健全资产评估机构执业质量控制体系,培养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和行业发展要求,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资产评估机构和良好职业素质的注册资产评估师队伍。
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技术的更新换代加快,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从而任何知识都只有暂时性的意义,在知识经济或向知识经济过渡的时代,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成了个人发展的资本。评估业具有智力密集型的特点,这就决定了资产评估是以人为中心、以知识为根本的行业,对知识的更新与变化更敏感、更重视。
(四)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
新的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与实施,也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可以说是防止企业会计造假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和专业的知识来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合理、披露是否充分。当注册会计师依据审计证据所估计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列示有差异时,应判断差异是否合理,如认为差异不合理,注册会计师应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通过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遏止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的利润操纵,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五)适时披露
资产减值会计涉及资产价值降低和资产减值引起的损失,关注此信息的是股东、债权人等。信息不对称使企业的股东难以准确、及时地了解资产的价值及其状况。为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企业的股东需要这方面的信息;债权人也特别关注资产的现时状况,如作为质押品资产的现值,一旦资产发生减值,会立刻影响到其偿债能力,使企业的偿债能力下降,债权人对此项工作十分敏感的。企业的管理当局借此信息可以充分认识企业的不良资产,及时做出经营决策,及时处理确实不能为企业带来利益的完全过时、部分过时或即将过时的资产,做出继续使用或出售后再购置其他资产的决策。总之,资产减值信息披露的对象与会计报表信息使用者是相容的,包括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信息使用者。
就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一般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资产减值信息:减值资产现存的价值及其具体情况;资产减值所影响的当期损益和所有者权益及其具体情况:造成资产减值的原因;确认和计量资产所采用的依据;管理当局对减值资产的处置态度。这些信息应通过强制性的披露来至少满足使用者决策的要求。
(作者单位: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制造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