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电大教育;思想政治教学;乡土文化资源;运用;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3—0070—0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等科学理论学习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甘肃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电大)〕作为当下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机构,其思想政治课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广大教师也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效果仍不尽人意。
一份调研报告显示,电大院校学生中愿意认真听思想政治课的仅占19.4%,90%的电大院校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教材可读性不强”、“教材的说教味太浓”、“脱离了现实生活,不想读”、“老师讲授的知识太过理论化,考试模式太死板,一到期末就背书应付考试,完全靠短期记忆过关,之后就全都忘记了,因而对自身成长没有太多帮助”。那么,怎样才能增强电大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它既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又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性呢?
乡土资源主要指院校所在地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民风民俗以及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笔者认为,运用地方乡土文化资源推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失为有效途径之一。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辖安定、通渭、陇西、漳县、渭源、临洮、岷县六县一区,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被誉为“风神捏就的世界”。80%的人口在农村,地域分布面广,自然条件差,经济欠发达,属全国最贫困地区之一,但是,定西地区的历史人文、绿色自然资源却留存丰富。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在农村有极为广泛的需求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对这种形势,定西电大作为定西市唯一的一所成人高等学校,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服务,有着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但是定西地区目前交通不便,通讯不是很发达,发展远程教育存在很多现实困难,远程教育的网络环境100%全优化沟通尚需时日。
因此,我们应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贫困地区发展远程教育的路子。综合考虑,在电大思想政治教学中充分利用各县区本土的乡土文化资源助力思想政治教育不失为良策之一,以下就此谈几点拙见:
一、从培养熟悉乡土文化的师资入手
教师要想把定西地方的乡土文化很好地应用于思想政治教学之中,首先就需要对定西的地方乡土文化有系统的把握,要能挖掘出定西地方乡土文化中可以为思想政治教当所用的部分。
如,教师应该对标志性的人文以及自然景观留存做到如数家珍,如对自然景观(国家级森林公园贵清山、遮阳山、莲峰山、通渭温泉等)捻熟于心,要能做到激发学生的爱国爱乡情怀;对历史景观,如新石器时代著名的马家窑、齐家、寺洼等文化遗址,西起临洮绵延300公里的战国秦长城遗址,海内外李氏寻根敬祖的“李氏堂”,汉代新莽权衡、唐明皇御笔“哥舒翰记功碑”、元代墓葬群、明代铜钟,独具风格的渭源灞陵桥、气势雄伟的陇西威远楼等,应该明其历史,知其由来,以引导学生增加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同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红军将士在定西市六县一区的117个乡镇留下了革命的足迹,播下了革命的火种。1935年的榜罗镇会议、1936年的岷州会议是长征途中召开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是彪炳史册的重大历史事件;岷县二郎山、通渭《七律·长征》诗碑、临洮岳麓山、安定区内官烈士纪念碑等地方再现了当年红军将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陇右地下党的革命活动情况,这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很好教材,教师也应该熟悉掌握,进而引导学生感念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加倍奋发图强。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相关内容的选择,进而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其次要使用娴熟的教学技巧与教育艺术,使定西地方乡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兴趣,有感触,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再次要注重开发学校特色乡土文化资源课程,建立乡土文化常态化师资培训机制,提高教师对课程的开发与把握能力。只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才能有效地实现地方文化与思想政治教学的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将优秀的乡土文化资源逐步渗入课堂
定西地方乡土文化中蕴含的很多爱国主义、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内容和精神,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有力的支撑。教师可以根据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筛选适合的地方文化内容,将其纳入课堂教学,让其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有力补充,为思想政治课堂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例如,虽有人云“自古定西贫瘠甲天下”,但定西儿女却凭借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毅力和干劲创建了“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黄芪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洮砚之乡”。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可就此引导学生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增强对家乡和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让学生树立起建设家乡的意识。再者,也可以挖掘、利用和树立先进人物榜样,以典型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通过典型先进人物的宣传,无疑可以在学生心中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从而让学生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思想觉悟。
三、坚持开展地方乡土文化相关的实践教育
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地方乡土文化,才能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定西当地的自然或历史古迹,借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可以利用甘肃省首屈一指的自然山水风景名胜区——漳县贵清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积极开展生态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可以有计划地利用每年的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等环保节日让学生走进漳县贵清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进行实践,通过党团(社团)活动、实习实训等途径,举办以漳县贵清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主题的网络贴文比赛、论坛、演讲赛、征文、摄影比赛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通过生态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见证地方乡土文化发展的脉络,加深对自己家乡的情感。在接受地方乡土文化熏陶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以文化的力量提升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此外,学校应该努力与当地可供思想政治教育使用的物质遗产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可以长期合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创造便利的条件,以期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一个平台,把文化史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补充,把其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感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把地方文化资源应用于思想政治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例如,可以组织建立一个我爱家乡的视频交流网站或者百度贴吧,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制作反映定西风貌的视频参与加入讨论,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又有助于学生自身修养的熏陶。由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因年龄、阅历等差别而参差不齐,因此面对内容丰富的地方乡土文化可能会觉得陌生,这个时候如果教师能够利用现代传媒平台及时地给予指导,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地方乡土文化,使学生真正从中受益,进而帮助思想政治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总之,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如能充分开拓利用丰富的地方乡土文化资源,必将极大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兴趣,也必将会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授课实效。
编辑:王金梅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3—0070—0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等科学理论学习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甘肃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电大)〕作为当下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机构,其思想政治课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广大教师也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效果仍不尽人意。
一份调研报告显示,电大院校学生中愿意认真听思想政治课的仅占19.4%,90%的电大院校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教材可读性不强”、“教材的说教味太浓”、“脱离了现实生活,不想读”、“老师讲授的知识太过理论化,考试模式太死板,一到期末就背书应付考试,完全靠短期记忆过关,之后就全都忘记了,因而对自身成长没有太多帮助”。那么,怎样才能增强电大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它既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又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性呢?
乡土资源主要指院校所在地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民风民俗以及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笔者认为,运用地方乡土文化资源推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失为有效途径之一。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辖安定、通渭、陇西、漳县、渭源、临洮、岷县六县一区,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被誉为“风神捏就的世界”。80%的人口在农村,地域分布面广,自然条件差,经济欠发达,属全国最贫困地区之一,但是,定西地区的历史人文、绿色自然资源却留存丰富。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在农村有极为广泛的需求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对这种形势,定西电大作为定西市唯一的一所成人高等学校,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服务,有着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但是定西地区目前交通不便,通讯不是很发达,发展远程教育存在很多现实困难,远程教育的网络环境100%全优化沟通尚需时日。
因此,我们应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贫困地区发展远程教育的路子。综合考虑,在电大思想政治教学中充分利用各县区本土的乡土文化资源助力思想政治教育不失为良策之一,以下就此谈几点拙见:
一、从培养熟悉乡土文化的师资入手
教师要想把定西地方的乡土文化很好地应用于思想政治教学之中,首先就需要对定西的地方乡土文化有系统的把握,要能挖掘出定西地方乡土文化中可以为思想政治教当所用的部分。
如,教师应该对标志性的人文以及自然景观留存做到如数家珍,如对自然景观(国家级森林公园贵清山、遮阳山、莲峰山、通渭温泉等)捻熟于心,要能做到激发学生的爱国爱乡情怀;对历史景观,如新石器时代著名的马家窑、齐家、寺洼等文化遗址,西起临洮绵延300公里的战国秦长城遗址,海内外李氏寻根敬祖的“李氏堂”,汉代新莽权衡、唐明皇御笔“哥舒翰记功碑”、元代墓葬群、明代铜钟,独具风格的渭源灞陵桥、气势雄伟的陇西威远楼等,应该明其历史,知其由来,以引导学生增加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同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红军将士在定西市六县一区的117个乡镇留下了革命的足迹,播下了革命的火种。1935年的榜罗镇会议、1936年的岷州会议是长征途中召开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是彪炳史册的重大历史事件;岷县二郎山、通渭《七律·长征》诗碑、临洮岳麓山、安定区内官烈士纪念碑等地方再现了当年红军将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陇右地下党的革命活动情况,这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很好教材,教师也应该熟悉掌握,进而引导学生感念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加倍奋发图强。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相关内容的选择,进而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其次要使用娴熟的教学技巧与教育艺术,使定西地方乡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兴趣,有感触,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再次要注重开发学校特色乡土文化资源课程,建立乡土文化常态化师资培训机制,提高教师对课程的开发与把握能力。只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才能有效地实现地方文化与思想政治教学的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将优秀的乡土文化资源逐步渗入课堂
定西地方乡土文化中蕴含的很多爱国主义、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内容和精神,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有力的支撑。教师可以根据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筛选适合的地方文化内容,将其纳入课堂教学,让其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有力补充,为思想政治课堂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例如,虽有人云“自古定西贫瘠甲天下”,但定西儿女却凭借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毅力和干劲创建了“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黄芪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洮砚之乡”。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可就此引导学生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增强对家乡和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让学生树立起建设家乡的意识。再者,也可以挖掘、利用和树立先进人物榜样,以典型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通过典型先进人物的宣传,无疑可以在学生心中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从而让学生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思想觉悟。
三、坚持开展地方乡土文化相关的实践教育
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地方乡土文化,才能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定西当地的自然或历史古迹,借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可以利用甘肃省首屈一指的自然山水风景名胜区——漳县贵清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积极开展生态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可以有计划地利用每年的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等环保节日让学生走进漳县贵清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进行实践,通过党团(社团)活动、实习实训等途径,举办以漳县贵清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主题的网络贴文比赛、论坛、演讲赛、征文、摄影比赛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通过生态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见证地方乡土文化发展的脉络,加深对自己家乡的情感。在接受地方乡土文化熏陶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以文化的力量提升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此外,学校应该努力与当地可供思想政治教育使用的物质遗产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可以长期合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创造便利的条件,以期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一个平台,把文化史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补充,把其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感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把地方文化资源应用于思想政治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例如,可以组织建立一个我爱家乡的视频交流网站或者百度贴吧,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制作反映定西风貌的视频参与加入讨论,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又有助于学生自身修养的熏陶。由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因年龄、阅历等差别而参差不齐,因此面对内容丰富的地方乡土文化可能会觉得陌生,这个时候如果教师能够利用现代传媒平台及时地给予指导,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地方乡土文化,使学生真正从中受益,进而帮助思想政治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总之,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如能充分开拓利用丰富的地方乡土文化资源,必将极大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兴趣,也必将会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授课实效。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