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氟中毒大鼠脑组织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表达水平观察

来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bianwo6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慢性氟中毒大鼠脑组织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转导激酶表达变化,进一步揭示慢性氟中毒神经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低氟组、高氟组,每组24只,饮用水含氟量分别为<0.5和5.0、50.0 mg/L,实验期为6个月.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大鼠尿氟及血氟,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中JNK信号转导激酶的表达和分布,并分析血氟与活化的JNK激酶的相关关系.结果低氟组和高氟组大鼠尿氟[(2.56±0.91)、(5.73±3.14)mg/L]和血氟[(0.36±0.14)、(0.50±0.18)mg/L]均较对照组[(0.92±0.30)、(0.12±0.07)mg/L]升高(P均<0.05).高氟组(1.74±0.69)脑组织phospho-JNK表达高于对照组(1.00±0.37)和低氟组(1.20±0.28,P均<0.05);total-JNK蛋白表达水平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46,P>0.05).phospho-JNK、total-JNK阳性表达神经元主要集中在皮质、海马和背侧丘脑,其中高氟组大鼠phospho-JNK在顶叶皮质(119.3±14.1)、枕叶皮质(112.7±5.4)、海马CA3区(100.6±8.9)、背侧丘脑(117.8±10.4)及橄榄核(112.6±5.9)中阳性表达较对照组(104.1±8.9、106.6±9.6、106.6±9.7、108.9±6.4、100.3±8.4)和低氟组(96.7±17.1、102.5±8.3、106.4±6.5、110.2±9.3、102.4±4.7、102.5±9.8)明显增高(P均<0.05),而total-JNK在各组大鼠脑组织中阳性表达分布未见明显改变(P均>0.05).相关分析结果发现,随大鼠血氟升高,脑组织中phospho-JNK表达呈增高趋势,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r=0.677).结论慢性氟中毒导致脑组织中磷酸化JNK表达改变,并与机体中氟蓄积量存在相关关系,这些改变可能与慢性氟中毒导致的神经损伤有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适宜于蚋卵(胚胎)原代细胞培养的消毒方法。方法:70%乙醇、2.8%NaClO、15%甲酚皂、0.1%HgCl2及1%过氧乙酸5种消毒剂按不同消毒时间相互搭配,结合使用抗生素PBS液对蚋卵
目的:探讨Tei指数评价心肌缺血-再灌注家兔左心功能的价值。方法:16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180min后对2组家兔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家兔左心室Tei指数、射血
目的:分析本院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线和二线药物的获得性耐药情况,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WHO推荐的药敏比例法对577株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急性寒冷暴露动物模型,探讨茶多酚对急性寒冷暴露所诱导的大鼠血脑屏障开放可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冷暴露组以及低、中、高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在内镜下的治疗价值。方法:92例SOD患者,经逆行胆胰管造影确诊后,进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结果:92例患者经EST治疗后,
目的:观察喜炎平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喜炎平10~15 mg/kg,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利巴韦林
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是指在静脉麻醉下进行的人工流产,静脉麻醉下可能发生麻醉相关并发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erpnoeasyndrome,OSAHS),即在睡眠中因
目的:研究脑通复方制剂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中药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减退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改良Pulsi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