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作为幼儿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不断地开阔幼儿的思路,活跃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打破时空限制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笔者长期从事幼儿语言教学活动,在培养幼儿想象力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根据年龄特点,培养幼儿读图能力
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所以提供给他们看的书多是图文并茂,并且是年龄越小,图画越多越精美,文
字却越少越大,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在选择了教学内容后,首先要引导幼儿读图,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能培养幼儿根据图画进行合理想象的能力,因为一开始就将故事原原本本地讲述给幼儿听,容易框住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很快失去进一步探寻的兴趣。第二,孩子们一旦对读图发生了兴趣,自身的独立性会增强,对故事的好奇心也会越强。所以老师在教学时不要总是首先告诉孩子故事的名称,然后讲述一遍提两个问题,再讲述一遍提两个问题,很平淡很勉强地完成教学任务。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流程。
在阅读区,老师们更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读图能力,这样他们的自主性、坚持性和想象力会同时得到发展。
二、把握提问技巧,鼓励幼儿好奇好问
在教学中老师的提问非常重要,在什么时候提问,用什么样的口吻什么样的句式,问题的难度,对什么样的孩子提什么样的问题等都有讲究,一个好的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留给幼儿想象、思考的空间。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常用的是这样一些问题:故事的题目是什么?故事里都有谁呀?你最喜欢故事里的谁(或是哪些小动物)?不喜欢谁?为什么?等。此类提问的优点是能帮助幼儿加深记忆,理清思路。缺点是不能很好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所以宜放在教学活动结束的时候。
故事《住在鸟窝里的小鱼儿》,大意是说一条小鱼的亲人被渔民打捞去了,它因为小得以逃生,但它因为失去了亲人而倍感伤心和孤独。这时一位从小河上空飞过的小鸟看见了小鱼在水中发呆的情形,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非常同情小鱼的遭遇,它每天在大树上唱歌给小鱼听,还说要为小鱼建一个温暖的窝,小鱼不相信,但结果小鸟的愿望还是实现了。“微风吹呀吹,太阳照呀照,小鱼躺在小鸟为它做的窝里荡呀荡。咦,小鱼儿不是说小鸟做的窝在小河边的树上,小鸟不可能为它做窝的吗?怎么小鱼又躺在小鸟做的窝里呢?小朋友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我就让幼儿凭借自己的已有经验去开动脑筋,进行想象,在肯定他们的想法后,再问他们想不想知道故事里是怎么说的,在大家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后,我再绘声绘色地将故事讲下去,这时幼儿听故事的积极性会更高,状态会更好。
三、故事中间设疑,引导幼儿合理想象
这是我经常运用的方法,我在故事讲述时,很少会一开始就将故事完整地讲述给幼儿听,我觉得那样做,不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若一开始就将事情的始末告诉了幼儿,那就没有悬念了。如我在讲述《司马光砸缸》时,我就讲了开始的部分,小朋友一起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时,一个小朋友掉到假山后面的水缸里了,如果你是和他们一起玩的小伙伴你会怎么做呢?请小朋友换位思考,第一是不能惊慌,吓得逃跑了。第二是要赶紧想办法把那个掉在水缸里的小朋友救上来。然后大家就自由想象,老师此时则是引导者,帮助幼儿学会多角度看问题,培养幼儿发散思维能力。在讲述故事《种老鼠》时,我也是到中间就设下疑问,讲了故事的开头,然后请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你们觉得一只猫和一只老鼠在田地里相遇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孩子们说出了很多很多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每当孩子们说出一种,我就将自制的注有汉字的绘图卡片贴到黑板上,孩子们想出的办法有的竟然是我事先没想到的,就临时用水笔补上去,归纳起来,大约有八、九种之多,孩子们思维十分活跃,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四、理解故事情节,注重幼儿故事创编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已有经验会越来越丰富,知识面也越来越广,思维也越来越活跃。小班幼儿最开始接触的是儿歌续编,中班的幼儿可以续编故事了,大班的幼儿就可以进行一些大胆的故事创编了。比如小班的幼儿在学习儿歌《家》之后,就可以模仿上面的句式“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来仿编如“蓝蓝的天空是小鸟的家”等,还有中班的儿歌《春雨》也可以引导幼儿续编,到了大班可以创编的故事就比较多了,如故事《七色花》,幼儿就可以把它创编成自己的故事,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我会做哪些事情?满足我哪些小小愿望呢?你一旦给了孩子们一个想象的空间,孩子们将会还你一个惊喜,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纯真的爱心将把你深深打动。在幼儿创编故事的水平较高之后,老师还可以为幼儿提供几幅图画,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然后创作较短小的故事,老师还可以和幼儿一起用纸和笔以简笔画的形式记录下他们创编的故事情节,此类方法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很大的帮助。
想象是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一种形象思维,也是一种创造性形象思维。幼儿常常能由一个简单的形状想象出无数的象形物。借形想象符合幼儿善于想象的特点,老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可以多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五、进行艺术加工,提升自我想象能力
表演既是语言教学活动的延续,也是游戏种类之一,更是一种艺术活动形式。幼儿很喜欢表演故事和童话剧。只要有了角色分工,他们就会乐此不疲地去扮演,在表演游戏中,幼儿会放松自己的身心,投入到故事的情节中去。通过优美的旋律(配乐),美丽的色彩和图画(道具和背景),刺激他们的大脑,幼儿就会打开想象的闸门,在角色对话中理解和感悟故事内容,提升自我想象能力,如《三只熊》《三只小猪盖房子》《三只蝴蝶》《聪明的乌龟》《妞妞的新舞鞋》《小熊拔牙》等等,都是孩子们喜欢表演的故事和童话剧。
在听过故事之后我们还可以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故事绘成连环画,然后带回去讲述给家人听。
最近我们还尝试了一种新的方法,将我们所学的古诗用我们平时所喜爱的歌曲旋律唱出来,如《江畔独步寻花》,因为它是一首七言律诗,所以比较容易找到相应的旋律,老师们还用黄梅戏《天仙配》的曲调和《白娘子传奇》中的曲调将它唱出来,真的是优美动听;古诗《咏柳》,幼儿选择的是《我爱小树苗》的旋律,唱出来也是别有韵味。
总之,通过长期的实践我们发现,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老师首先要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意识,平时要不断充实自己,获取新的知识,掌握教育方法,汲取教育智慧,整合教育内容,反思教育行为,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安排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发挥教育机智,使幼儿的想象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根据年龄特点,培养幼儿读图能力
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所以提供给他们看的书多是图文并茂,并且是年龄越小,图画越多越精美,文
字却越少越大,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在选择了教学内容后,首先要引导幼儿读图,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能培养幼儿根据图画进行合理想象的能力,因为一开始就将故事原原本本地讲述给幼儿听,容易框住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很快失去进一步探寻的兴趣。第二,孩子们一旦对读图发生了兴趣,自身的独立性会增强,对故事的好奇心也会越强。所以老师在教学时不要总是首先告诉孩子故事的名称,然后讲述一遍提两个问题,再讲述一遍提两个问题,很平淡很勉强地完成教学任务。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流程。
在阅读区,老师们更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读图能力,这样他们的自主性、坚持性和想象力会同时得到发展。
二、把握提问技巧,鼓励幼儿好奇好问
在教学中老师的提问非常重要,在什么时候提问,用什么样的口吻什么样的句式,问题的难度,对什么样的孩子提什么样的问题等都有讲究,一个好的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留给幼儿想象、思考的空间。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常用的是这样一些问题:故事的题目是什么?故事里都有谁呀?你最喜欢故事里的谁(或是哪些小动物)?不喜欢谁?为什么?等。此类提问的优点是能帮助幼儿加深记忆,理清思路。缺点是不能很好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所以宜放在教学活动结束的时候。
故事《住在鸟窝里的小鱼儿》,大意是说一条小鱼的亲人被渔民打捞去了,它因为小得以逃生,但它因为失去了亲人而倍感伤心和孤独。这时一位从小河上空飞过的小鸟看见了小鱼在水中发呆的情形,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非常同情小鱼的遭遇,它每天在大树上唱歌给小鱼听,还说要为小鱼建一个温暖的窝,小鱼不相信,但结果小鸟的愿望还是实现了。“微风吹呀吹,太阳照呀照,小鱼躺在小鸟为它做的窝里荡呀荡。咦,小鱼儿不是说小鸟做的窝在小河边的树上,小鸟不可能为它做窝的吗?怎么小鱼又躺在小鸟做的窝里呢?小朋友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我就让幼儿凭借自己的已有经验去开动脑筋,进行想象,在肯定他们的想法后,再问他们想不想知道故事里是怎么说的,在大家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后,我再绘声绘色地将故事讲下去,这时幼儿听故事的积极性会更高,状态会更好。
三、故事中间设疑,引导幼儿合理想象
这是我经常运用的方法,我在故事讲述时,很少会一开始就将故事完整地讲述给幼儿听,我觉得那样做,不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若一开始就将事情的始末告诉了幼儿,那就没有悬念了。如我在讲述《司马光砸缸》时,我就讲了开始的部分,小朋友一起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时,一个小朋友掉到假山后面的水缸里了,如果你是和他们一起玩的小伙伴你会怎么做呢?请小朋友换位思考,第一是不能惊慌,吓得逃跑了。第二是要赶紧想办法把那个掉在水缸里的小朋友救上来。然后大家就自由想象,老师此时则是引导者,帮助幼儿学会多角度看问题,培养幼儿发散思维能力。在讲述故事《种老鼠》时,我也是到中间就设下疑问,讲了故事的开头,然后请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你们觉得一只猫和一只老鼠在田地里相遇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孩子们说出了很多很多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每当孩子们说出一种,我就将自制的注有汉字的绘图卡片贴到黑板上,孩子们想出的办法有的竟然是我事先没想到的,就临时用水笔补上去,归纳起来,大约有八、九种之多,孩子们思维十分活跃,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四、理解故事情节,注重幼儿故事创编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已有经验会越来越丰富,知识面也越来越广,思维也越来越活跃。小班幼儿最开始接触的是儿歌续编,中班的幼儿可以续编故事了,大班的幼儿就可以进行一些大胆的故事创编了。比如小班的幼儿在学习儿歌《家》之后,就可以模仿上面的句式“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来仿编如“蓝蓝的天空是小鸟的家”等,还有中班的儿歌《春雨》也可以引导幼儿续编,到了大班可以创编的故事就比较多了,如故事《七色花》,幼儿就可以把它创编成自己的故事,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我会做哪些事情?满足我哪些小小愿望呢?你一旦给了孩子们一个想象的空间,孩子们将会还你一个惊喜,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纯真的爱心将把你深深打动。在幼儿创编故事的水平较高之后,老师还可以为幼儿提供几幅图画,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然后创作较短小的故事,老师还可以和幼儿一起用纸和笔以简笔画的形式记录下他们创编的故事情节,此类方法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很大的帮助。
想象是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一种形象思维,也是一种创造性形象思维。幼儿常常能由一个简单的形状想象出无数的象形物。借形想象符合幼儿善于想象的特点,老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可以多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五、进行艺术加工,提升自我想象能力
表演既是语言教学活动的延续,也是游戏种类之一,更是一种艺术活动形式。幼儿很喜欢表演故事和童话剧。只要有了角色分工,他们就会乐此不疲地去扮演,在表演游戏中,幼儿会放松自己的身心,投入到故事的情节中去。通过优美的旋律(配乐),美丽的色彩和图画(道具和背景),刺激他们的大脑,幼儿就会打开想象的闸门,在角色对话中理解和感悟故事内容,提升自我想象能力,如《三只熊》《三只小猪盖房子》《三只蝴蝶》《聪明的乌龟》《妞妞的新舞鞋》《小熊拔牙》等等,都是孩子们喜欢表演的故事和童话剧。
在听过故事之后我们还可以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故事绘成连环画,然后带回去讲述给家人听。
最近我们还尝试了一种新的方法,将我们所学的古诗用我们平时所喜爱的歌曲旋律唱出来,如《江畔独步寻花》,因为它是一首七言律诗,所以比较容易找到相应的旋律,老师们还用黄梅戏《天仙配》的曲调和《白娘子传奇》中的曲调将它唱出来,真的是优美动听;古诗《咏柳》,幼儿选择的是《我爱小树苗》的旋律,唱出来也是别有韵味。
总之,通过长期的实践我们发现,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老师首先要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意识,平时要不断充实自己,获取新的知识,掌握教育方法,汲取教育智慧,整合教育内容,反思教育行为,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安排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发挥教育机智,使幼儿的想象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