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对先心脏病术后确诊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研究发病特点及确定诊治原则提供帮助.方法:搜集我院自2006.7-2012.2先心病术后发生ARDS的患者,进行手术前后超声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超声检查过程中均采用左侧卧位及平卧位,分别于胸骨旁,胸骨上窝,剑突下采取图像,测量心脏各大血管径线、缺损部位的大小及血液分流情况、各房室腔内径、左右心室舒张末和收缩末容量、搏出量及射血分数,并对肺动脉压力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术前左室间隔缺损大小为9-17mm,主动脉瓣环内径约为12-18mm,主动脉骑跨率约为50%-80%,右室流出道或肺动脉前向血流速最小值大于3.8m/s,术后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大于术前,右室舒张末期前后径RVED小于术前,而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内径较术前均有增宽,证实本组主要为RV扩大、LV较小的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结论:左心发育情况及左心功能,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发育情况是术后常见并发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小儿心脏病;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超声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90-01
呼吸窘迫综合征被认为是小儿心脏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它发病急、病情转变快,若抢救不当或不及时则会导致呼吸心脏骤停,严重者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因其具有特殊的发病及病理生理特点,正确及时的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所以手术前通过超声评估心脏结构的发育情况,并为临床提供帮助,减少术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7月至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先心病患者,术后发生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41例,其中法洛氏四联症32例,室间隔缺损3例,肺动脉闭锁4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经过临床治疗,治愈38例(92.7%),死亡3例(7.3%),均最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低心排综合征31例(75.6%),28例(68.3%)出现尿少,肾功能不全,6例(14.6%)行腹透治疗,14例(34.1%)并发严重肺部感染,1(2.4%)例出现应激性溃疡。其中男25例,女14例;年龄在2个月~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岁,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据根我院心外科多年的临床经验,严格筛选小儿先心病的手术对象,制定了手术排除标准:排除心脏手术前存在严重肺动脉高压者;此次筛选病例术后均由超声心动图排除存在残余分流及心包积液等情况。
1.3仪器与方法:
1.3.1 仪器
采用美国PHILIPS公司IE33型及GE公司VIVID-E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选用2.7-5.4 MHz,记录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
1.3.2 方法
每位患者均采用左侧卧位及平卧位,分别于胸骨旁,胸骨上窝,剑突下多部位,多角度采取图像并进行数值测量。
1.3.3 测量标准
测量心脏各大血管径线、缺损部位的大小及血液分流情况、各房室腔内径、左右心室舒张末和收缩末内径、搏出量及射血分数,并对肺动脉压力情况进行评估。检测指标:右房横径(RA)、右室横径(RV)、左房前后径(LA)、左室舒张末前后径(LVESD)、左室收缩末前后径(LVESD)、每搏输出量(SV)、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
肺动脉高压以不存在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狭窄的情况下,用三尖瓣返流压差及房室水平分流压差为标准。
2 结果
术前左室间隔缺损大小为9-17mm,主动脉瓣环内径约为12-18mm,主动脉骑跨率约为50%-80%,右室流出道或肺动脉前向血流速最小值大于3.8m/s,峰值压差大于56mmHg,射血分数均大于70%,术后 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 (18.4±4.8mm)大于术前,右室舒张末期前后径RVED (13±2.9mm)小于术前,而主肺动脉内径较术前增宽(3-9mm),左右肺动脉内徑均较术前增宽(2-7mm),射血分数较术前平均下降约5%-15%。证实本组主要为RV扩大、LV较小的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三例死亡病例左室内径均偏小。左右肺动脉内径亦相对偏细。室间隔缺损经修补后,LVED 明显升高约6-10mm,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经手术后RVED则降低约8-14mm。
3 讨论
本组术后发生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41例,发生低心排综合征31例,占到75.6%,所以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因素。先心病术前心功能较差的患儿全身状况差,心、肺、肝、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受损,所以术后容易发生低心排综合征;心脏左向右分流量大的病人容易引起肺动脉高压,严重肺动脉高压的病人肺小动脉壁硬化及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使肺血管阻力增高,右心室肥厚扩大,术前心肌氧的供需平衡已处于代偿状态,术中处理不当亦可成为低心排综合征的促发因素。左心室发育情况即内径,左心功能;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内径就尤为重要。所以术前超声要对心室内径、心功能、肺动脉内径、射血分数等各项指标进行反复测量,以对患儿进行更好的术前评估,从而减少术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房芳,李志安,杨娅.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姑息手术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及评价[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7,16(4)
[2] 林花.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 15(7)
[3] 陈国珍,黄国英,林其珊.实时三维超声评估复杂型先心病手术前后左心功能[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2)
[4] 郑然,伍伟峰.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继发肺动脉高压危险因素及右心形态的改变[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8,24(12)
【关键词】小儿心脏病;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超声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90-01
呼吸窘迫综合征被认为是小儿心脏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它发病急、病情转变快,若抢救不当或不及时则会导致呼吸心脏骤停,严重者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因其具有特殊的发病及病理生理特点,正确及时的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所以手术前通过超声评估心脏结构的发育情况,并为临床提供帮助,减少术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7月至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先心病患者,术后发生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41例,其中法洛氏四联症32例,室间隔缺损3例,肺动脉闭锁4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经过临床治疗,治愈38例(92.7%),死亡3例(7.3%),均最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低心排综合征31例(75.6%),28例(68.3%)出现尿少,肾功能不全,6例(14.6%)行腹透治疗,14例(34.1%)并发严重肺部感染,1(2.4%)例出现应激性溃疡。其中男25例,女14例;年龄在2个月~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岁,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据根我院心外科多年的临床经验,严格筛选小儿先心病的手术对象,制定了手术排除标准:排除心脏手术前存在严重肺动脉高压者;此次筛选病例术后均由超声心动图排除存在残余分流及心包积液等情况。
1.3仪器与方法:
1.3.1 仪器
采用美国PHILIPS公司IE33型及GE公司VIVID-E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选用2.7-5.4 MHz,记录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
1.3.2 方法
每位患者均采用左侧卧位及平卧位,分别于胸骨旁,胸骨上窝,剑突下多部位,多角度采取图像并进行数值测量。
1.3.3 测量标准
测量心脏各大血管径线、缺损部位的大小及血液分流情况、各房室腔内径、左右心室舒张末和收缩末内径、搏出量及射血分数,并对肺动脉压力情况进行评估。检测指标:右房横径(RA)、右室横径(RV)、左房前后径(LA)、左室舒张末前后径(LVESD)、左室收缩末前后径(LVESD)、每搏输出量(SV)、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
肺动脉高压以不存在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狭窄的情况下,用三尖瓣返流压差及房室水平分流压差为标准。
2 结果
术前左室间隔缺损大小为9-17mm,主动脉瓣环内径约为12-18mm,主动脉骑跨率约为50%-80%,右室流出道或肺动脉前向血流速最小值大于3.8m/s,峰值压差大于56mmHg,射血分数均大于70%,术后 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 (18.4±4.8mm)大于术前,右室舒张末期前后径RVED (13±2.9mm)小于术前,而主肺动脉内径较术前增宽(3-9mm),左右肺动脉内徑均较术前增宽(2-7mm),射血分数较术前平均下降约5%-15%。证实本组主要为RV扩大、LV较小的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三例死亡病例左室内径均偏小。左右肺动脉内径亦相对偏细。室间隔缺损经修补后,LVED 明显升高约6-10mm,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经手术后RVED则降低约8-14mm。
3 讨论
本组术后发生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41例,发生低心排综合征31例,占到75.6%,所以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因素。先心病术前心功能较差的患儿全身状况差,心、肺、肝、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受损,所以术后容易发生低心排综合征;心脏左向右分流量大的病人容易引起肺动脉高压,严重肺动脉高压的病人肺小动脉壁硬化及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使肺血管阻力增高,右心室肥厚扩大,术前心肌氧的供需平衡已处于代偿状态,术中处理不当亦可成为低心排综合征的促发因素。左心室发育情况即内径,左心功能;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内径就尤为重要。所以术前超声要对心室内径、心功能、肺动脉内径、射血分数等各项指标进行反复测量,以对患儿进行更好的术前评估,从而减少术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房芳,李志安,杨娅.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姑息手术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及评价[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7,16(4)
[2] 林花.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 15(7)
[3] 陈国珍,黄国英,林其珊.实时三维超声评估复杂型先心病手术前后左心功能[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2)
[4] 郑然,伍伟峰.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继发肺动脉高压危险因素及右心形态的改变[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8,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