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百鸟聚巢”喝彩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annie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榜书高手慎召民应邀从浙江湖州去了美国,走进弗吉尼亚州亚洲美术探索研究院。他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纪念,美国友人希望慎召民写一幅榜书,然后通过联合国副秘书长南威哲赠给联合国总部。
  我问慎召民,美国友人为什么出此想法?他回答,榜书在古代中国本用来赞颂帝王功德,装饰皇家宫殿和苑囿,后来发展到题写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生活诸方面的特别内容,以显示地位的崇高、性质的雄阔、作用的宏博、影响的辽远。联合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组织,中国作为创始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用自身传统灿烂的榜书来祝贺她成立70周年是十分适宜的。
  我又问慎召民,中国榜书大家有不少,缘何独独邀请你。他犹豫嚅嗫而不再语。我了解慎召民微波不澜的谦逊秉性。
  与新中国同龄的慎召民出生于湖州双林镇。上世纪60年代初,客居苏州的著名左笔书法家费新我先生常常回家乡为书法爱好者授课,少年的慎召民每每端坐在场。慎召民的姐姐任职嘉兴图书馆,慎召民常常去那里借阅颜真卿、柳公权等法帖。其间,书画大师黄宾虹的学生、副馆长张振维先生不时指点慎召民。那年代物资匮乏,慎召民湖笔蘸水、方砖当纸,习字进步也快。后来,慎召民插队农村,村民知道了他写得一手好字,纷纷请他在自家的凳椅、扁担上写名字,喊他“扁担先生”。慎召民上调湖州市医药公司工作后,发现办公室里的一些老先生都能写很好的小楷,于是有空便讨教。
  “慎召民毛笔字写得好”,逐渐从公司内传到社会上,一些单位就找上门来请他写招牌。招牌通常都用30厘米以上的大字,也属榜书。写榜书使用大笔,手腕力道也相对强劲一些。慎召民有1.80米的个子,膀粗腰圆,用大笔写大字不成问题。上世纪90年代末,上海电影制片厂到湖州拍摄纪录片《湖笔情怀》,导演请慎召民书写了50平方米的两个大字“吴越”。慎召民说,这是他书法艺术道路上第一次书写如此擘窠大字,此后自己有意识地给予专注。
  2001年秋,湖州市举办首届国际湖笔文化节,组委会请慎召民表演榜书书法。为此,善琏湖笔厂和含山湖笔厂共同制作了一支81.5公斤的巨型湖笔。这笔长5.02米,其中笔头直径40厘米、毛长1.4米,蘸上墨汁,整支笔不下100公斤!
  慎召民有挑战自己的决心。他一边锻炼体力,一边到湖州广电大厦的大厅里用巨笔模拟写字,4个多月时间里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他人如何知!湖笔文化节临近,上海吉尼斯总部派员来到湖州师范学院广场,提前让慎召民展示榜书艺术。穿上唐装的慎召民手握巨笔,蘸上墨汁,在600平方米的白色丝绸上书写下“湖笔”两字,每字达到300平方米,创下了世界吉尼斯巨笔书法的新纪录!开幕式上,慎召民再次挥舞巨笔,书写了150平方米的字—笔。
  接着,慎召民又在湖笔文化节文艺晚会上表演榜书书法,这给晚会导演、也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导演的邢时苗留下了深刻印象。2006年春,邢时苗为导演2006年多哈亚洲运动会闭幕式中国文艺表演《东方神韵》做紧张准备,其中有一个节目,是请书法家在80平方米的黄色丝绸上作榜书。邢时苗找到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请他推荐一位。沈先生也曾应邀参加湖州首届国际湖笔文化节,看过慎召民的榜书书写,于是说:“国内写榜书的书法家很多,但浙江湖州书法家慎召民写得不错。”
  慎召民认为,亚运会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舞台,表演不能半点怠忽。2006年12月15日晚,哈利发体育场中闭幕式开始,下一届主办城市广州献演的《东方神韵》音乐响起,慎召民手握巨笔上场,全场近距离观看的运动员“刷”的一声全体起立。慎召民将巨笔饱蘸墨汁,10秒钟转弯、6秒钟斜步……姿态优美、动作娴熟,从容书写。之后,慎召民又将一方0.09平方米的巨印盖上。演出结束,邢时苗高兴地拥抱慎召民,连声说:“好!好!”
  这次榜书书法的成功演绎让世人了解了中国文字和书法的魅力,“浙江湖州有一位榜书大腕慎召民”之说名传遐迩。多年来,慎召民应邀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表演,赴韩国、俄罗斯等国国际舞台展示。
  亚洲美术探索研究院院长匡霖是华人,对中国古字画颇有研究。他从互联网获悉中国书协会员慎召民的一些情况,于是决定2011年度亚洲美术探索绘画书法展展出慎召民的作品。展览集20多位中美艺术家的油画、国画、书法作品近百幅,其中包括湖州人氏陈立夫的书法作品“内圣外王”。慎召民有4幅书法作品列入。美国《华盛顿新闻》报道了此次展览,并介绍了慎召民的榜书书法。美国《新世界时报》登载了专访慎召民的文章《和谐世界有高人》。就是那次展览,慎召民的书法引起了大洋彼岸的关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邀请慎召民书写“华美彩虹”。
  二战胜利后为维护新建立起的世界秩序与和平,成立了联合国。值联合国成立70周年纪念临近,匡霖和副院长、美国前驻联合国代表、美国副国务卿罗伯特·约瑟夫等人商议请慎召民写一幅字,通过联合国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南威哲赠给联合国总部。南威哲曾任印度驻中国大使,喜欢中国文化,对中国书画有研究。慎召民欣然接受。
  慎召民觉得为联合国总部题字不仅是体现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更要体现中国文化的魅力,因此寓意必须深刻。题什么字才能贴切反映联合国“和谐人类”的宗旨?用“和谐世界”还是“世界和平”来表达?慎召民总觉得这都不够含蓄。思考再三,他最后决定以“百鸟聚巢”四字来婉约诉述。
  慎召民很低调地回忆:案桌上铺开了3.7米×0.9米的宣纸,一支大湖笔满孕墨汁……我续想:遒劲的笔力、飘逸的字体和寓意美好的词意,一定会博得在场众人的喝彩,也一定会博得所有有世界和平意愿的人们的喝彩!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其他文献
“咔嚓”、“咔嚓”,俄罗斯姑娘安娜手中的单反快门一直没停过。她在湖州善琏古镇的制笔老街一直显得很兴奋、很活跃。安娜对笔者说,她喜欢世界各地的传统手工艺;在尽显中国江南水乡风韵的善琏,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从事古老的手工技艺,家家出笔工,人人会制笔,令人感到神奇。  2015年10月31日上午,中国“湖笔之都”湖州善琏镇迎来盛事:祭祀湖笔“行业神”的民间活动、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恬会”举行。来自
期刊
“笔是竹竿毛笔,墨由烟胶炼成。浓浓地磨好一砚,用笔一舔,便簌簌地写出满纸黑生生的象形文字来。这是中国文人的基本生命形态,也是中国文化的共同技术手段。”余秋雨如此总结笔、墨在中国文化中的分量。传统文人曾用笔构筑家国社稷,也流淌出风花雪月,展现过铮铮铁骨,也演绎过绕指柔情。无论是处江湖之远,还是居庙堂之高,中国文人的生命中,总有那么一支毛笔,让他得以描摹世间万象,抒发胸中块垒。毛笔,伴随着他们人生的起
期刊
34年的教师生涯,他把四分之一的时间留在了桐乡,留给了茅盾中学中加班的学生。  8年的桐乡生活,他把学校当作家,每一个学生都是他最亲爱的孩子。  他说,桐乡这座城市,温暖安逸。这里就是我的家。  他就是浙江省桐乡市茅盾中学中加国际高中部的外教欧斯保罗·凡·欧斯顿(Paulus Van Oosten)。  荣获“西湖友谊奖”,他当之无愧  1953年11月5日,欧斯顿出生于荷兰,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
期刊
文学走进大众  金秋十月,宁波迎来了第三届宁波文学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麦家,以及全国主要文学刊物主编,部分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云集宁波。  麦家在开幕式上说,第三届宁波文学周不但是宁波,而且也是我们浙江省作家队伍和浙江省文学界的一件盛事。  本届宁波文学周的主题是“梦想照亮现实、文学走进大众”,旨在发挥文学引领风尚、服务社会的作用,让文学进一步走向大众,促进宁
期刊
很多年前,杭州就被誉为“休闲之都”,喝茶、逗鸟、游山、玩水、小酌、饕餮,都可以在这座美丽的城市找到你喜欢的地方。惟独“看戏”,却一直是此中所好的杭州人的心头憾事,很多国际大戏往往过家门而不入,甚至为了“追剧”还不乏跑到上海、北京去的。  在杭州“大而美”的各种休闲节、博览会之外,能不能为“看戏”设置一出“小而美”的群文盛宴呢?2015年末,在西溪天堂旅游度假区,9台国际顶级大戏、40多场连轴演出;
期刊
高明(1305—1359),字则诚,旧时以字行,浙江瑞安人,生活在元代中晚期至明代初期,是一位戏剧家。有学者定评高明“伟大”“杰出”,至少“著名”,可惜现在知道他的“名”及其成就的读书人已经很少了。  岁月常常湮没一些人和事,但历史终究会有铭记,即便再漫漶模糊。2013年,中国作家协会组织创作一套“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其中就有高明的一种。  文学史上,高明占据“元末南戏”一章中的一节;作为戏
期刊
2016年2月28日,浙江美术馆“走街穿巷忆旧事贺友直艺术展”落下了帷幕。  93岁的浙籍画家贺友直,老家在宁波北仑新碶西街。最初为谋生而画,不料却成了“大家”,成为中国当代连环画巨擘。60多年绘画生涯,连环画、风俗画让贺友直名满天下。他的作品《山乡巨变》,被称为中国连环画史上的里程碑式的杰作。  这位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老编审若是没有特别安排,基本上会这样度过自己的一天:7点半起床,吃早饭,然后开
期刊
金色海岸 千峡之晨 梯田晨光
期刊
花与鸟,是人类生活中美好的物象。一场花鸟画大展迎来了三月的春光。  从2015年12月25日开展持续到2016年2月26日结束的“画风画峰浙江花鸟画名家作品展”意在接续中国花鸟画的优良传统:“画风”,是指画家的艺术风格;“画峰”,是指参展艺术家达到的艺术高度。此次画展展示了朱颖人、叶尚青、卢坤峰、杜曼华、马其宽、徐家昌、张浩、张华胜、闵学林、何水法、吴静初十一位老画家(年龄最长者86岁,最少者68
期刊
从浙江常山县城出发,不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达了三衢山。远观三衢山,外貌并无奇伟之象,山脚不时有山涧交错,水声潺潺,山道贴着灌木丛向上伸展旋转,仿佛一条飘带在蓬蓬松松的树丛中穿梭,山道两侧开出密密匝匝的花朵,吐出纯白、淡黄、棕红、绯红的色彩。渐行渐高,一堆堆、一丛丛、一群群类似于太湖石的石头自上而下、由远及近、挤挤挨挨地塞满了整座山脉。大小不一、峥嵘嶙峋的石头构成炫目的石头阵,大者以气势取胜,小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