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的阅读教学,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朗读,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节课中学生朗读的遍数、人数不少,但最终效果甚微;教师经常让学生读出“喜悦的感情”“赞美的语气”等,实际却只有朗读“要求”,缺乏朗读“指导”;即便是实施朗读指导,也过分看重概念(如某个词语读重音,某个字拖长读等),孤立强调朗读技巧;朗读评议往往流于空泛,缺乏具体的指向性。
《语文课程标准》对三个学段的朗读都提出了清晰的要求。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个学段用上了不同的行为动词,清晰地告诉我们每个年段对朗读的不同要求。第一学段是“学习用”,第二学段是“用”,第三学段是“能用”。所以,低年级教学中要尤为关注“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重点,若这一要求没达成,会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阅读
能力。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哪些方法最适合他们呢?
范读引领。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司马光》。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我问学生:“如果你是当时玩的小伙伴中的一个,你现在的心情怎样?”学生有的说很害怕,有的说很担心,还有的说会吓得动也不能动了。我觉得时机成熟,就让他们读上述句子,要读出担心、害怕、慌张的语气。然而,朗读的效果不尽人意,他们只会把关键词“慌”“哭”“喊”“找大人”读得很重,却完全没有紧张、害怕的味道。我马上意识到,学生读不好,可能是因为他们不能够理解句子传达出的感情。于是我做了两遍示范朗读,并让他们做了相应练习,再请学生起来朗读,效果果然好了很多。
理解先行。一次听课中,听《菊花》的文段朗读,学生把“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读成了“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老师很和蔼,微笑着告诉他:“请你看仔细好吗?你一定能读好的。”可是学生读出来的还是和先前一样,老师最后直接对其进行了纠正,可是学生挺有“个性”,依然坚持自己的读法。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正”“迎着”理解不够,不知道“正”就是“正在”的意思,而且学生又先入为主地使用了自己认为“喜欢的”“正确的”读书方式,于是他在朗读中出现了“破句”,句子都被读“破”了,我们又怎么能要求其读出感情来呢?可见,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生字、生词教学千万不可走過场,而要扎扎实实地落实到每一个字、每一个词上,将词语了解清楚,方能为朗读扫除理解障碍。
关键词点拨。《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中有一段经典的文字:“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教师在处理本段的朗读指导时采用了这样的方法:请学生自由读文字,体会一下蝴蝶来时是怎样的心情。学生回答说:“很急。”师问:“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生答:“飞过、穿过、越过、聚会。”于是,教师请学生在此基础上读出蝴蝶急切的语气。可是效果不明显,学生只是重读了这几个关键词而已。既然内容学生理解了,文字的感情学生也明白了,为什么还是读不好呢?换班试上时,我们改变了策略,只抓住“聚会”一词,让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经验与体验,将参加聚会前那种兴奋、迫不及待的心情“移情”到句子朗读中,效果真的完全不一样了。看来,指导朗读,并不是抓的地方越多越好,而是要抓住关键处。
对比辨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教师范读与学生练读、优生朗读与后进生朗读等不同朗读方式展开对比,让学生在渭泾分明的差异中体悟正确与谬误,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如在《要好好学字》一课,毛主席对两个小八路说了一句:“我是毛泽东。”在朗读中,学生有的将重音放在“我”,有的则放在“毛泽东”上。究竟哪种读法更加贴合文本表达的意蕴呢?教师并没有直接告知学生,而是引导他们采用对比辨析的方式,在联系上下文后学生意识到:毛主席不仅把自己的名字告诉了两个小八路,还写在自己的手心里给他们看,当然是在强调“毛泽东”三个字。只有这样读,才契合文本故事的内容,贴合人物内心想法。
读评结合。注重朗读评价是促进学生朗读的有效手段,也是朗读训练的重要环节。在朗读训练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评价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检查和矫正,同时发挥同学伙伴之间的互评,使学生体会怎样朗读才能更加自然、得体。朗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感悟对学生的朗读做出有针对性的评价。即便是要指出学生朗读的不足之处也要巧用评价语。如学生读《画家乡》中“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菜地”不到位,师评价时说:“你读得对,但这一大片一大片的菜地,你只读出一小块。”这样结合语境对学生的朗读做出反馈,既不打击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又能使学生明确朗读的方向,升华朗读的情感。
课文变式。在教学中,如果让课文“变变身”,小朋友的朗读兴趣会更浓。苏教版第三册《夕阳真美》一课,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发挥想象,头脑中产生文章所描绘的画面,同时能进一步激发朗读的兴趣,老师对课文的第二段进行了变式处理,呈现如下:“太阳已经西斜,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收起了,收起了/天空一片深蓝,深蓝一片/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壮丽。”课文变成了诗歌,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反复多遍朗读,学生也没感觉无趣。改变后,原来静态的景物突然间似乎都灵动起来了,学生读着读着,就走入了画面。这样的朗读课堂能让孩子和老师都沉迷于其中。
(作者单位: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
《语文课程标准》对三个学段的朗读都提出了清晰的要求。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个学段用上了不同的行为动词,清晰地告诉我们每个年段对朗读的不同要求。第一学段是“学习用”,第二学段是“用”,第三学段是“能用”。所以,低年级教学中要尤为关注“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重点,若这一要求没达成,会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阅读
能力。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哪些方法最适合他们呢?
范读引领。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司马光》。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我问学生:“如果你是当时玩的小伙伴中的一个,你现在的心情怎样?”学生有的说很害怕,有的说很担心,还有的说会吓得动也不能动了。我觉得时机成熟,就让他们读上述句子,要读出担心、害怕、慌张的语气。然而,朗读的效果不尽人意,他们只会把关键词“慌”“哭”“喊”“找大人”读得很重,却完全没有紧张、害怕的味道。我马上意识到,学生读不好,可能是因为他们不能够理解句子传达出的感情。于是我做了两遍示范朗读,并让他们做了相应练习,再请学生起来朗读,效果果然好了很多。
理解先行。一次听课中,听《菊花》的文段朗读,学生把“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读成了“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老师很和蔼,微笑着告诉他:“请你看仔细好吗?你一定能读好的。”可是学生读出来的还是和先前一样,老师最后直接对其进行了纠正,可是学生挺有“个性”,依然坚持自己的读法。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正”“迎着”理解不够,不知道“正”就是“正在”的意思,而且学生又先入为主地使用了自己认为“喜欢的”“正确的”读书方式,于是他在朗读中出现了“破句”,句子都被读“破”了,我们又怎么能要求其读出感情来呢?可见,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生字、生词教学千万不可走過场,而要扎扎实实地落实到每一个字、每一个词上,将词语了解清楚,方能为朗读扫除理解障碍。
关键词点拨。《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中有一段经典的文字:“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教师在处理本段的朗读指导时采用了这样的方法:请学生自由读文字,体会一下蝴蝶来时是怎样的心情。学生回答说:“很急。”师问:“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生答:“飞过、穿过、越过、聚会。”于是,教师请学生在此基础上读出蝴蝶急切的语气。可是效果不明显,学生只是重读了这几个关键词而已。既然内容学生理解了,文字的感情学生也明白了,为什么还是读不好呢?换班试上时,我们改变了策略,只抓住“聚会”一词,让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经验与体验,将参加聚会前那种兴奋、迫不及待的心情“移情”到句子朗读中,效果真的完全不一样了。看来,指导朗读,并不是抓的地方越多越好,而是要抓住关键处。
对比辨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教师范读与学生练读、优生朗读与后进生朗读等不同朗读方式展开对比,让学生在渭泾分明的差异中体悟正确与谬误,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如在《要好好学字》一课,毛主席对两个小八路说了一句:“我是毛泽东。”在朗读中,学生有的将重音放在“我”,有的则放在“毛泽东”上。究竟哪种读法更加贴合文本表达的意蕴呢?教师并没有直接告知学生,而是引导他们采用对比辨析的方式,在联系上下文后学生意识到:毛主席不仅把自己的名字告诉了两个小八路,还写在自己的手心里给他们看,当然是在强调“毛泽东”三个字。只有这样读,才契合文本故事的内容,贴合人物内心想法。
读评结合。注重朗读评价是促进学生朗读的有效手段,也是朗读训练的重要环节。在朗读训练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评价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检查和矫正,同时发挥同学伙伴之间的互评,使学生体会怎样朗读才能更加自然、得体。朗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感悟对学生的朗读做出有针对性的评价。即便是要指出学生朗读的不足之处也要巧用评价语。如学生读《画家乡》中“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菜地”不到位,师评价时说:“你读得对,但这一大片一大片的菜地,你只读出一小块。”这样结合语境对学生的朗读做出反馈,既不打击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又能使学生明确朗读的方向,升华朗读的情感。
课文变式。在教学中,如果让课文“变变身”,小朋友的朗读兴趣会更浓。苏教版第三册《夕阳真美》一课,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发挥想象,头脑中产生文章所描绘的画面,同时能进一步激发朗读的兴趣,老师对课文的第二段进行了变式处理,呈现如下:“太阳已经西斜,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收起了,收起了/天空一片深蓝,深蓝一片/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壮丽。”课文变成了诗歌,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反复多遍朗读,学生也没感觉无趣。改变后,原来静态的景物突然间似乎都灵动起来了,学生读着读着,就走入了画面。这样的朗读课堂能让孩子和老师都沉迷于其中。
(作者单位: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