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与时代旨向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wenj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宏观上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及时代旨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步入新征程的新要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一定的社会实在物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反映.首先,它表现为一种价值观,蕴含着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形成的命运与共价值理念;其次,它表现为一种历史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表征的历史自觉,系统梳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良性互动,彰显出其所具有的世界历史意义,能够使其更好地融入并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再者,它表现为一种文明观,社会变迁、历史演进与文明进步在总体上往往是并行的,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中包含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可能.中华民族在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并进而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中,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认同,为全球治理和文明演进提供了“中国智慧”.
其他文献
2021年,元宇宙迅速勃兴引发大量文化和人文担忧,有观点认为,元宇宙挑战了既有文化的人文内涵,造成人文断裂.这一担忧不无道理,但也存在误区.人文内涵应明确为人文诸相,即人文不能视之为一个整体,而应视之为流动性与不平衡性兼具的诸种面相.从既有技术为基础的文化到元宇宙文化,人文诸相次递变迁,形成一种拓扑式改变的形态.人文诸相从来都是在挑战和变动中呈现自身的,不存在板结式的固化人文整体.元宇宙会塑造出新的人文价值和内涵,它并不是一种内卷式的人类自我消耗.因此,元宇宙的人文诸相的“断裂”并不是一种事实,而是一种观
中国“情本哲学”的建构以情为本,它直面理解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个根本问题的翻转,即从“情生于性”如何翻回“性生于情”,由此从原典儒学的源头来实现返本开新.通过对中国思想中情与性关联的历史考察可见,从“情性皆生” “情性混一”再到“始之言命、性,犹后之言性、情”,情与性其实并未割裂开来.然而,无论是“性自内出,情自外来”,还是“人生而(性)静,感物而(情)动”,都从未发与已发、静与动的关联上改造了情与性的关系.当下,要重新找到中国“情—性论”而非“性—情论”的哲学基础,从而建构一整套的儒家“情本哲学”的思想体系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对中国社会结构的概括,“关系”是中国人特有的交往方式.本文从“差序格局”的概念出发,进而拓展至中国人的关系研究.关系研究在中国经历了历时性的转变,从定性到定量,从平面到纵向,这些研究为我们对移民社会的关系研究提供了方向,但也促使我们在社会转型期拓展新的研究路径.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关系研究对社会交换理论的贡献,以及本土研究经验与普世性理论的相容性.
全球化与区域化催生了全球性问题和区域性问题,为应对不同层次的一体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全球治理与区域治理应运而生.全球问题的区域化和区域问题的全球化使得全球治理与区域治理紧密互动,其中发挥最重要作用的行为主体依然是大国.大国在两者的互动中扮演三大领导角色:直接领导,大国自主倡导和推动实施区域机制建设和制度安排;间接领导,大国需要通过在区域机制或全球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间接推动区域治理与全球治理的互动;共同领导,大国在平等协商对话的基础上共同倡导和推动合作机制建设.大国的三大领导角色能够促进区域治理、全球治理
元宇宙叙事“倒写”了人类与故事的关系,它把人的整个身体都作为“感觉节点”来使用,通过“视、听、触、识”的闭合方式,创生幻觉性的沉浸意识和交互体感,最终形成崭新的故事情境.这是一种“主体身体化”的情形,呈现人类欲望的大集合;它允许不同人的意志、愿望和欲望交织碰撞,是各种各样的人类欲望在虚拟现实中蜕变、改造、转生和重生之地.元宇宙创生出不需要结局和叙事者的“故事永远现实态”,它改变了现实生活以丛林规则为第一逻辑的状况,成为“非社会的社会”,并更巧妙地掩盖了市场垄断、利润剥夺和价值操控的存在,指向去势性“某物”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觉醒、战略布局、必由之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问题,最根本的是对其展开本体论追问,即揭示意识的起源、意识与人的本源性存在及其根本特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呈现出主观性与客观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生成性与可塑性等有机统一的特性,作为“社会意识”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理论思辨或主观臆造的产物,而是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由各族人民群众这一“共同体”在“现实生活过程”中的所创造和确立的,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
系统解析现有二孩生育意愿调查的结果可以发现,普通育龄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其实处于50%~60%的范围,即处于中等水平;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也在55%左右,二者之间差别不大.而导致众多研究得出“二孩生育意愿比例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在统计二孩生育意愿时,既没有纳入已生育二孩的人口,也没有对“没想好”的人口比例进行必要的调整.修正二孩生育意愿研究结论,有助于提升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舆论对三孩生育政策实施效果的信心,也有助于在三孩政策实施背景下形成更具针对性的操作策略,当前特别要从婚育、养育、教育等方面逐渐建立起“
无论是在底层技术及其潜在的文化基质上,还是在媒介形态与组织理念上,元宇宙都代表着一种秩序变革的可能.就其当下所展示的游戏世界观而言,虚实结合、全真互联的场景意味着新的空间意识与治理形式.不过,一系列玩法、规则与秩序架构的设计虽然有别于现实社会,但仍然延续了既有的认知、价值与话语体系.虚拟世界的治理一方面得益于高速发展的数字技术,另一方面却不断从古典资源与传统社会中“采样”.在相关的影视文艺作品中,元宇宙成了游戏、电影与音乐怀旧的集中地,其背后折射了一种技术与权力之间的张力关系,也喻示着虚拟世界治理中的潜在
利用奏折、奏折副本、户科题本等清宫及内阁大库档案,本文廓清了乾隆朝民数汇报制度设计过程的诸多细节,考订出民数汇报先后出现三个截然不同的操作方案,其差别在于如何处理民数汇报与人丁编审的关系.基于这些发现,本文质疑了先行研究围绕民数进行人口数字估算的学理基础,提出应摒弃现代人口学的预设立场,回归制度设计和运行的历史场景,理解数字本意.
当下受到热议的“躺平”现象有着复杂性,不可一概而论.这一复杂性在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视角下可被划分为抵抗型“躺平”、仪式型“躺平”、摇摆型“躺平”三大理想类型.这三种类型的青年“躺平”,在微观发生机制、阶层基础、扩散逻辑和个体表现形态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当前中国青年“躺平”现象的发生,是不同类型“躺平”跨阶层扩散的结果,这也使得“躺平”获得跨阶层的共鸣,由此可能导致主流道德话语一定程度的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