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细菌性脑膜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尽管给予积极治疗,其病死率及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研究表明,病原感染后导致宿主免疫失调是该病高致残率的主要因素。补体C3沉积细菌表面并活化是补体介导的细菌清除的关键步骤。脑脊液中C3或C5水平明显变化提示预后不良。致病菌穿过血脑屏障后,细菌细胞组分被模式识别受体识别,刺激机体产生过量细胞因子,介导白细胞募集及氧化应激反应,最终导致神经元不可逆损
【机 构】
:
400014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400014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518038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菌性脑膜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尽管给予积极治疗,其病死率及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研究表明,病原感染后导致宿主免疫失调是该病高致残率的主要因素。补体C3沉积细菌表面并活化是补体介导的细菌清除的关键步骤。脑脊液中C3或C5水平明显变化提示预后不良。致病菌穿过血脑屏障后,细菌细胞组分被模式识别受体识别,刺激机体产生过量细胞因子,介导白细胞募集及氧化应激反应,最终导致神经元不可逆损伤。该文以肺炎链球菌感染为例,综述细菌性脑膜炎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其他文献
随着支气管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支气管镜在儿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同时,由于儿童自身的特殊性,支气管镜在儿科应用的安全性问题一直都备受关注。与儿童支气管镜诊疗安全性相关的研究及观察也逐渐成为热点。为了降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前应仔细评估并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术中应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持续给氧、熟练快捷地完成操作并应密切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对于小年龄组患者更要引起高度重视。为了避免患
血管生成素是一组分泌型内皮细胞特异性生长因子。在机体受到感染时,血管生成素2在血液中的水平升高,且越来越多脓毒症相关的研究证实血管生成素2是潜在的治疗靶目标。该文主要概述血管生成素-Tie2信号通路的生物学功能及血管生成素2抑制剂对脓毒症的潜在治疗作用。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所直接引起的疼痛。疼痛症状包括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痛觉超敏等。单纯的镇痛药物很难满意控制疼痛,如何有效控制疼痛是临床治疗的难点,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来对患者进行治疗是目前研究热点。该文就该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癫与孤独症至今都尚未发现特异性的致病基因,但二者的共患率却达到约30%,提示二者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癫与孤独症共患常表现在一些常见的综合征中,如Rett综合征、结节性硬化、脆性X综合征等,这些综合征的发生多与神经系统发育相关的基因突变有关,如ARX、MECP2基因,基因突变的结果往往使突触重塑发生异常,蛋白质调节失控,致大脑兴奋与抑制系统不平衡,最终患病。早期发生的癫和孤独症的发病机制是多水平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危险分层可用以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但临床特征提示预后良好以及早期治疗反应良好的患者仍占复发和死亡患者很大一部分比例。因此,研究与复发相关的基因异常将有利于提高患儿的治愈率。CRLF2基因的异常表达与JAK变异、BCR/ABL1样信号、IKZF缺失相关,其高表达与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高危复发及不良预后相关,但其预后价值尚有争议。该文阐述CRLF2基因在儿童B系急性淋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致病菌,能引起多种形式的肺外损害。儿童肺炎支原体脑炎是引起神经系统损伤的最常见疾病类型。肺炎支原体脑炎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直接侵袭、免疫损伤和神经毒素被认为是可能的发病机制。由于肺炎支原体脑炎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率,因此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最大限度地避免误诊与漏诊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NTD)是一种复杂的、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出生缺陷,由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母体营养物质是NTD病因中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包括维生素B族物质、叶酸及胆碱等。肌醇作为一种维生素B族物质,与胚胎发育及NTD发生密切相关。研究发现,肌醇补充可预防叶酸抵抗型NTD,且其代谢通路关键基因在NTD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就肌醇代谢通路及其关键基因与NTD
儿童良性癫伴中央颞区棘波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癫综合征,临床以局部性发作为主,常表现为面部抽搐、喉中痰鸣、流涎、言语不能和肢体抽动等,发作多出现在睡眠期,以非快动眼睡眠期最多。脑电图的特征性表现是中央颞区局灶性棘波放电。虽然该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普遍认为遗传因素在该病的发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将就近年来儿童良性癫伴中央颞区棘波在临床遗传学、细胞遗传和分子遗传学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兰州地区儿童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尿液异常率病率和性别差异。方法收集初中一年级12~13岁儿童的中段晨尿,采用尿十项试纸条做快速尿液比对筛查。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调查儿童3 972名,总的尿液异常率为14.9%,其中男性为12.8%(313/2 442),女性为18.2%(279/1 530),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已有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在风湿免疫性疾病及肾小球疾病发病及病理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氧化应激在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及病理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国内外关注较少。该文就机体氧化应激的产生、过敏性紫癜发病及病理损伤过程中活性氧的来源、氧化系统及抗氧化系统改变,以及氧化应激与IgA1异常糖基化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等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