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

来源 :新世纪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_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课堂教学中的普及和应用,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图文声像、资源共享等强大的技术优势,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联系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特点,笔者认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资源整合优势,发挥多媒体的激趣、高效、突破、拓展等教学功能,达到优化教学过程,丰富教学目标,拓展教育资源,体现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目标。
  1 动画声像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融视觉、听觉于一体,把图形、文字、声像、视频等信息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些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信息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创造具体生动的情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在动画、声像、情景中理解数学基本概念。教材中有些问题的提出,由于受生活环境和实践的限制,学生对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物,不易产生直觉和表象,这就需要教师能利用多媒体的动画音像效果,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借助多媒体的模拟效果直观感知形象,使学生对客体感到亲切熟悉,借助联想,联系自身实践去体验生活中数的问题,提高了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和勇气。当然,教师设置的情境必须是多角度、多侧面的,注重形式的新颖性,内容的实践性,方法的启发性,让学生得到准确、鲜明、丰富的感受,能深入数学问题情境,甚至进入“当事者”的身份,切身感受问题中的角色,这样就能形象直观、事半功倍地完成了数学问题的初步感知。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数学《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商是零》时,利用制作的课件动画,形象生动的再现了猪八戒贪吃西瓜后,师徒三人每人吃到的西瓜是0这样的一个结果,揭示了0除以3商是0的道理,生动有趣,易于理解。
  当教师创设的“情境”让孩子们大饱眼福时,学生会本能地对要学习的新事物感兴趣,当学生好奇心大发时,教师指导他们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教给他们发现事物变化规律的一般的思维方式,教给他们从事研究的方法,让学生敢想、会问、乐做。针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设计动画,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鼓励他们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新问题,主动地探索知识,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
  2 信息快速投放,提高教学效率
  现代多媒体的强大的交互功能,使信息投放速度加快,通过人机对话,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投放量,节省了教学时间,更加准确、直观、形象、生动地再现了事物、现象、一定的知识背景,为课堂提供了更广阔、快捷的信息资源和自主学习的空间。客观呈现的信息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学生的学习也是丰富多彩的和高效的。
  例如,平时上数学课时,利用小黑板或其他教具,投放各类练习、例题、巩固性的习题、引伸拓展练习等,需要付出大量的课前准备时间,而应用多媒体的软件,就可以展示十几道甚至更多的习题,除了提供图像动画、问题设计,还有简单的讨论总结等,由于多媒体中的信息资源图文并茂、音响逼真,操作中通过对画面的静止、放大、重复使用等,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的利用信息,充分享受信息的快捷和方便进而主动探究知识,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就可以调用多媒体中的有关资料,通过动态演示,还可以通过画面的局部重放、慢放,不同图形的对比演示等让学生自己想,通过多种信息的对比,学生往往能在多种信息的刺激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大胆想象和猜测,不仅理解了知识原理,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3 抓住重点难点,突破思维瓶颈
  合作学习、小组交流是基于学生的基本心理出发,通过学生之间的一系列帮助和教师指导的交互作用,完成一定的问题的学习和探究。在多媒体的支持下,学生可以通过课件提供的问题,展开小组合作交流,互相学习、辩论,智慧常常在相互交流、撞击中产生,在相互启发、补充中完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学习目的及要求开诚布公地告诉学生,这样促使教与学更紧密地结合,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但受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局限,对疑难问题的研究讨论不能仅仅依靠通过学生的集体智慧,除了开展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外,还要辅之教师的点拨,特别要利用多媒体提供的动画、情境演示、问题设计等展开讨论研究,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瓶颈,再加上教师的及时点拨,师与的生双边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积极的发挥,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并能展示出极大的创造精神和合作精神。如我在教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通过动态设计,领会两个运动物体的相向和背向运动,同时出发和不同时出发,相遇及不相遇等不同情况,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数量关系,从而突破思维瓶颈解决了一系列难以理解的数量关系。
  4 拓展知识内容,培育创新思维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要形成有意义的独特产品,比如个人的观点,一种新方法或是一个有新意的提问、设计等。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除了要具备动手操作、创新实践的能力,通过动手、动脑,促进学生各种感官积极参与,使教学收到最佳效果,还要能将掌握的学习方法和能力迁移到类似的学习内容上,获得触类旁通、由此及彼、思維延伸的教学效果。如果全班学生都主动地从不同的角度去追求新的思路,都有独特的想法诞生,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这是教师一人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思考所不能及的。但是学生的思维创新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一定引导和启发,设计出具有知识延伸功能的问题,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展和延伸。如我在教学《通分》的内容时,利用课件最后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大于四分之一而小于五分之一的分数怎么找?同时利用课件出示一条线段上的两个分数,在两个分数之间画上一个大的问号。让学生根据要求,发挥想象,利用教师提供的习题提示,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课件提供的提示信息,对所学知识进行了适当的延伸,最终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利用自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得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在多媒体辅助下学习知识,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自信,多媒体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工具,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的技术优势,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正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未来的信息化社会里,多媒体教学必将展示无穷的魅力。
其他文献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同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三个统计量。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对这三个统计量认识模糊,导致教学目标含糊不清,学生也因此学得模棱两可。为此,颇有必要对这三个统计量的异同作一番比较研究。  1 相同点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都是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都可用来反映数据的一般水平;都可用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2 不同点  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
期刊
【摘要】如何提高高三学困生的复习效率愈来愈凸显出其复杂性和重要性。本文结合笔者的切身体会及教学之余的几点心得对如何提高他们的复习策略进行介绍。  【关键词】英语复习效率;学困生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里特点,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所以,帮助英语学困生提高成绩,是我们英语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高
期刊
随着中考、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阅读教学在初中英语中显得尤为重要,我市中考试卷中直接考查阅读能力的分值占中考英语试卷总分的50%。初中英语阅读理解的词汇量、阅读量、考查方式及理解难度都有所改变,阅读理解已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广大初中学生阅读难题之一。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英语的阅读部分呈现出了综合性强、内容涉及面广、篇章较长、涉及词汇较新较难的特点。使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把握,在阅读教学思
期刊
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用书的有关资料《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王富仁)》中对于豆腐西施杨二嫂是这样评价的:  “豆腐西施杨二嫂一个可笑、可气、可恨而又可怜的人物。她原来是开豆腐店的,为了豆腐店赚到更多的钱,她擦着白粉,终日坐在,实际上是用自己的年轻美貌招徕顾客,‘因为伊,这豆腐店的生意非常好。’‘美’在豆腐西施杨二嫂这里已经不再是一种精神的需要,而成了获取物质利益的手段。物质利益成了她
期刊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微笑的表情,信任的眼神,甜美的语言,饱满的情怀,处处使学生沉浸在一中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创建宽松的课堂氛围,还应有三个特许;一,当学生的注意力基本集中的前提下,允许他们有自己的坐姿,不必要使学生长时间的一个姿势造成生理疲劳;二,当学生课堂上有疑问时,可以
期刊
当学生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舒适感觉,体育教师要能够及时判断运动中出现的各种感觉,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不舒适感觉及其一般处理大约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呼吸困难、胸闷  当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学生活动的运动量过大,机体短时间不能适应突然增大的运动量,而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动作迟缓、头晕、肌肉酸軟无力等症状,甚至不想继续运动,这种现象在运动生理学中被称为“极点”。出现极点主要是
期刊
对于英语学习来说,兴趣也同样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家长都向老师抱怨,孩子学习英语没有兴趣,孩子一回家就玩游戏,一看到單词就打瞌睡,完全没有提升的空间。让我们反问一下自己,我们是否天生对任何东西都有兴趣,还是经过时间的磨练和渐渐的培养,开始对身边的某件事物产生兴趣。与初中阶段相比,高中英语内容多,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去学英语,可仍旧听不懂,学不会,累的满头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的是实施快乐教学法的必要性、重要性,快乐教学法实施的关键,再论述快乐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最后论述了要想构建快乐的语文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关键词】快乐;素质;情感;兴趣;创新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21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同时,既是对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一个彻底的批判,也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更多新的挑战。  
期刊
幼儿期是情感智慧培养的重要时期,与其他心理过程相比,幼儿期情感发展相对较快,作用也较大。心理学家戈尔曼指出:“童年是塑造人生情感倾向的重要时机”。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我发现幼儿情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不稳定、易冲动、易自卑自弃、不易自控、易自闭或骄傲。因此、许多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情绪的波动会呈现波浪线型、抛物线型、弧线型等形式。一日生活中孩子的情绪和感受有的跌宕起伏、有的时好时坏、还有的冷淡、漠然。那么如
期刊
学生把习作看作难关,一提作文就害怕,家长总忧叹:孩子作文差,考试失分多。广大语文教师也一直在研究,探索习作教学要指导学生写什么?怎么写?小学生的习作应达到怎样的水平?如何快速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等等。我针对实际情况,结合习作本身的交际功能(与人交流感情、影响教育他人、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创造新经验)并以此为向导,让学生自主作文,把习作的权力还给学生,使他们成为学生的主人。  1 潜移默化——学生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