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刺激因子(rhG-CSF)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SDF-1/CXCR4信号轴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rhG-CSF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术后90 min再灌注,分别于7、14、21 d灌注取脑.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内SDF-1、CXCR4、CD34(+)的水平变化.结果 rhG-CSF治疗组大鼠术后7、14d时神
【机 构】
: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大学医学院,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刺激因子(rhG-CSF)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SDF-1/CXCR4信号轴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rhG-CSF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术后90 min再灌注,分别于7、14、21 d灌注取脑.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内SDF-1、CXCR4、CD34(+)的水平变化.结果 rhG-CSF治疗组大鼠术后7、14d时神经细胞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SDF-1、CXCR4的水平及血管再生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P<0.01).结论 rhG-CSF可促进SDF-1活化,激活SDF-1/CXCR4信号轴,促进EPCs归巢至缺血组织区参与血管再生。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局部切除术的适应证、术后并发症及对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治疗作用.方法 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2月至2011年6月局部切除术治疗的35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无围术期死亡患者.发生十二指肠瘘2例,发生率为5.7%,切口脂肪液化4例,发生率为11.4%.术后病理检查良性肿瘤24例,恶性肿瘤21例.21例恶性肿瘤患者获随访1~6年,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和52
目的 探讨经面罩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老年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重症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0例,比较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生命体征[呼吸(RR)、心率(HR)]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PaO2、SaO2、pH值较治疗前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手术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行传统开颅手术,存活16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11.1%.对16例存活者随访3 ~ 12个月,Ⅰ~Ⅲ级12例,优良率为75%,Ⅳ级2例,Ⅴ级1例,Ⅵ级1例,病死率为6.25%.106例行微创穿刺引流术,存活98例,死亡6例,病死率为5.6%.对98例存活者随访3~ 12
目的 研究指背静脉损伤严重的断指再植方法.方法 对25例31指指背静脉损伤的断指再植,依据静脉损伤的情况采用吻合指腹静脉16指,指动脉蒂皮瓣桥接10指,仅吻合动脉5指.结果 25例31指断指再植成活29指,成活率为93.5%,再植手指功能评定优良率为83.8%.结论 对于指背静脉损伤严重的断指再植采用吻合指腹静脉,利用指动脉蒂皮瓣桥接,仅吻合指动脉的方法可提高成活率。
目的 探讨宫内发育迟缓(IUGR)的发生与脐血胰岛素(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脂联素的关系,研究内分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60例(IUGR组)和正常出生体质量儿30例(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两组脐血中INS、IGF-1和脂联素的含量.结果 IUGR组脐血中INS、IGF-1和脂联素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 =5.21,5.13,4.99,P<0.05
目的 评价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作用和效果,并总结其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外科监护室2001年3月至2011年12月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应用IABP的患者39例,通过对比IABP治疗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尿量、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分析IABP的疗效.结果 应用IABP约40 min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都有所提高,尿量
目的 探讨眼轮匝肌蒂皮瓣修复因外伤和肿瘤切除术后所致眼睑前层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3年6月至2011年12月应用眼轮匝肌蒂皮瓣和以眼轮匝肌为蒂的颞区岛状皮瓣修复眼睑前层缺损32例.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1年,皮瓣全部成活,眼睑外部形态和生理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眼轮匝肌蒂血供丰富,转移灵活,供区切口隐蔽,是修复眼睑前层缺损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目的 探讨神经系统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对术后下肢深静脉形成血栓的40例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治疗.结果 40例患者经过治疗痊愈35例,出现肺栓塞5例,死亡2例.结论 对神经系统肿瘤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早期干预,预防肺栓塞,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目的 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应用鼻咽通气管躁动的影响.方法 将86例全身麻醉苏醒期使用鼻咽通气管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术前的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还进行术前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使用鼻咽通气管在苏醒期的烦躁、血压、耐管情况.结果 干预组经术前护理干预后烦躁率、耐管情况低于对照组.结论 术前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应用鼻咽通气管躁动的发生率,使患者耐管情况良好,减轻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咪达唑仑辅助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镇静与遗忘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拟行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120例,入室后抽取卡片,并记住卡片上的图案,随机分为咪达唑仑0.03 mg/kg组(M1组)、咪达唑仑0.06 mg/kg组(M2组)、生理盐水2ml对照组(C组).记录麻醉前(T0)、用药后5 min(T1)、10 min(T2)、20 min(T3)、30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