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而课堂讨论是实现课堂互动的有效形式。讨论已逐渐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堂讨论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课堂讨论应重视艺术性,使学生的思维在讨论的过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课堂讨论中教师应发挥好主导作用,根据教学需要科学掌握讨论次数,运用多样化的讨论形式,对重点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归纳总结,提高讨论的针对性、启发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课堂讨论;思维碰撞;教师主导;多种形式;讨论实效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而课堂讨论是实现课堂互动的有效形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课堂讨论成为了当前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传授学生知识为主,而新的教学法则要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总结方法规律,这也要求新时期的课堂将以学生为主体。培根说:“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锋利。”就是说思维的火花必须由碰撞方能产生。作为学生主体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讨论的出现和发起是必然的。讨论的意义首先就在于颠覆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记的模式,更有助于调节课堂的气氛,不至于满堂灌时经常出现的沉闷;最主要地是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及养成主动动脑的习惯;其次,在不断地交流讨论中,让学生自主研读,深入探讨,讨论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讨论的意义是显然的,初衷也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新事物的产生必然是不断优化的过程。讨论已逐渐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中学语文教学有其特殊性,《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明确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求高中语文课程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但是现阶段火热的课改掩盖了当下课堂讨论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和改变。
笔者参加了一些中学语文教学交流观摩活动中,教师们精心准备,学生积极配合,课堂面目为之一新,语文教学不再是教师讲、学生记,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多样。但是却存在着重形式、为了讨论而讨论、忽视效果等问题,讨论环节突兀使课堂缺乏连贯性,讨论的价值也就大大降低。尤其是语文教学,重在文本思想内容的理解和阅读技巧的学习,不能光顾着课堂的热闹,而忽视了到底教会了学生什么。因此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讨论应抓好这样四大环节:
一、教师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有效讨论
组织好课堂讨论是一门艺术,虽然在课堂上的讨论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但仍需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设计所讨论的问题正是教师主导作用的最重要的体现。语文课程内容丰富且多样,因为学科特色,更有见仁见智的理解。面对不同阅读层次、理解难度的文本,所设问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益。所以对于教师地要求不是低了、简化了,而是更高了。如果说传统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是临阵变通的话,现当下对教师的要求即是运筹帷幄,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一堂课最根本地在于备课,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充分考虑到问题讨论必须有目的性,不能漫无目的,随心所欲,问题的设置既要典型,更要有讨论的价值,如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抛出的一个问题是,李商隐的《锦瑟》中“此情”是什么情?这种在学术界都存在着争议的问题个人认为还是不要放到课堂上来讨论比较好,毕竟学生没有作者那样的人生阅历,实在是无从下手,这样的高难度问题最终的结果是过程激烈有余,效果不佳,甚至会影响学生讨论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考虑到讨论时的问题从何而来,除了教师有目的的设置和预判外,还要考虑到课堂有可能会出现怎样的新问题,要充分地重视和尊重学生在课堂上随机产生的问题,面对此类问题,教师不应该置之不理,即使是错的,也是学生充分考虑、交流讨论的结果,何况“学生的错误是课堂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成果,可以择要讨论,也可以将个别典型的问题留给全班同学讨论。我在教学《红楼梦》宝钗扑蝶、帮助湘云办诗社过程中发现,学生受传统观念影响,思维受限,认为薛宝钗在这一环节中还是体现了她虚伪、有心计等性格特点,就把这个问题摆到了全班面前,并结合其他事例分析,不仅解决了问题,更让学生学会了要辩证地看待一个人或失误。这样既解决了问题,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有了弯路,学生才可以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掌控讨论次数时间——确保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应该是一个整体,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仅仅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还需要控制课堂讨论的次数,理科学科的课堂也许是由几个不同的例题组成,而语文教学则不同,一般来说,一堂语文课有一篇课文足矣,一篇生动、优美的文本不能因过于频繁被割裂得支离破碎,这样就会影响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悟。笔者曾听过一堂开展了四到五次讨论的课堂,过于频繁的课堂讨论使得整个课堂支离破碎,毫无连贯性可言,问题也有充数之嫌,如“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也’體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更为关键的是,每次问题讨论时间都以三、五分钟计,实在很难想象,如“刘邦、项羽谁是真英雄”这个问题,这么短的时间内能讨论出多少具有价值的思想,甚至是每个小组成员全部发表看法都来不及,这一堂课下来,课堂除了留下几个问题的印象外,课堂目标实际达成读并不高。所以,课堂讨论是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组成部分,不能过份的把它视为课改的神器,控制好课堂讨论的次数也是教师在授课时所需要注意的方面。
因为次数所限,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设置讨论问题时必须注意问题是否具有讨论的必要和价值,所设问题应既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关键点,又是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基础问题,做到基础性和高难度有机结合,设置问题时应统筹考虑。若问题过于简单,那么就没有讨论价值,讨论将流于形式;若难度过大,学生将无从讨论,讨论将会“冷场”,毫无效果。太简单或者太难的问题都应当尽量避免出现在讨论环节中,这也可以节约课堂时间,更好的保证课堂效率。 三、多种形式讨论——突出难易分层讨论
课堂讨论的形式应该是多样而非单一的。一些学校的教学改革就是将课堂分解为若干个小组,在讨论时基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西方早在19世纪末上个世纪初就开始进行教学的研究和实验工作,比如,法国中小学教学革新的基本原则中就有一条明确要求“教学形式要多样化”。研究发现,学生在个人学习和小组学习中比在整个班级教学中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要更高,教学效果也更好。在所参加的一些教学交流中,笔者发现,一堂课的组织,基本需要两到三次的讨论,一成不变的小组讨论形式在课堂中让听课教师觉得有重复,厌倦感,知道接下来又要讨论了,学生在讨论的环节中也显得比较被动、机械,缺乏兴奋度。語文课堂一旦缺乏兴奋度,整个教学氛围就会沉闷,那样与传统教学没有区别,由此可见,在班级授课制不变的前提下,课堂讨论的形式也需要有不同的变化,可以有常规的小组讨论;针对班级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上面提到的对宝钗性格特点理解片面也可以交给班级进行集体讨论或者辩论,对于某个难以理解的重难点问题,如《雷雨》中“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是否是真心的?”也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集中讨论,这样,学生不在固定于某一个范围和思维套路中,有更多的思维碰撞的机会,也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更加生动,充满活力。大教育家巴班斯基说过“我们对各种教学法性能的研究,可以又一次得出结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合理地使用多种方法。”打破讨论形式的单一化,实行讨论形式的多样化化,根据教学实际采用更具有适差性的多样化课堂讨论形式,这应是我国今后课改、教改的重要趋向。
四、教师参与讨论——提高讨论问题质量
在现阶段的一些中学语文课堂讨论过程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具有较为独立的理解能力,而现实生活中,学生对文本、生活和社会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还有所欠缺,这个时候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就有必要介入讨论之中,对于学生进行必要地引导。笔者在听一节研讨课《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发现,在长达十分钟的主旨讨论过程中,教师显得无所事事,在讲台上或者巡视过程中看着学生进行讨论,应该起到的指导作用并没有所体现,在接下来的讨论过程当中,研讨氛围较为沉闷,教师对于学生的讨论结果和质疑明显准备不足,对于学生提出来的“‘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句是否有消极含义”这个问题显得手足无措,最终草草了事,这样的课堂讨论明显是失败的。而在一些其他几次教研活动中,一些教师则充分展示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抓住这一时间点,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微笑着参与、倾听学生的讨论,一则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新教育理念中的教学平等,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没有做一个坐享其成者;二则可以更好了解学生讨论问题时思考的角度,如上述例子中学生的质疑,如能及时了解,就可以更有效的组织课堂,还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问题发言,避免走入一些不必要的误区,如在学习《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时,学生在下面讨论时对“两重心字罗衣”很感兴趣,这个时候我就加以介入,对课堂目标基本没有联系的问题加以劝阻,提高课堂讨论的效率。在学生探讨问题的矛盾逐步集中化、明朗化但未得到最后答案时,教师适时跟进的引导,就能起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作用。另外,在讨论交流结束后,教师应做出总结,对问题阐明自己的看法,指出讨论中存在的优缺点。
总而言之,课堂讨论是符合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要求的,能够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更有利于培养出适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在现阶段的教育背景下,课堂讨论是语文课堂的重要一环,对于中学语文的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在课堂讨论的探索、实践之路上,我们应该更多一些思考,不断完善过程与方法,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讨论;思维碰撞;教师主导;多种形式;讨论实效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而课堂讨论是实现课堂互动的有效形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课堂讨论成为了当前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传授学生知识为主,而新的教学法则要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总结方法规律,这也要求新时期的课堂将以学生为主体。培根说:“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锋利。”就是说思维的火花必须由碰撞方能产生。作为学生主体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讨论的出现和发起是必然的。讨论的意义首先就在于颠覆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记的模式,更有助于调节课堂的气氛,不至于满堂灌时经常出现的沉闷;最主要地是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及养成主动动脑的习惯;其次,在不断地交流讨论中,让学生自主研读,深入探讨,讨论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讨论的意义是显然的,初衷也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新事物的产生必然是不断优化的过程。讨论已逐渐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中学语文教学有其特殊性,《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明确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求高中语文课程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但是现阶段火热的课改掩盖了当下课堂讨论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和改变。
笔者参加了一些中学语文教学交流观摩活动中,教师们精心准备,学生积极配合,课堂面目为之一新,语文教学不再是教师讲、学生记,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多样。但是却存在着重形式、为了讨论而讨论、忽视效果等问题,讨论环节突兀使课堂缺乏连贯性,讨论的价值也就大大降低。尤其是语文教学,重在文本思想内容的理解和阅读技巧的学习,不能光顾着课堂的热闹,而忽视了到底教会了学生什么。因此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讨论应抓好这样四大环节:
一、教师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有效讨论
组织好课堂讨论是一门艺术,虽然在课堂上的讨论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但仍需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设计所讨论的问题正是教师主导作用的最重要的体现。语文课程内容丰富且多样,因为学科特色,更有见仁见智的理解。面对不同阅读层次、理解难度的文本,所设问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益。所以对于教师地要求不是低了、简化了,而是更高了。如果说传统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是临阵变通的话,现当下对教师的要求即是运筹帷幄,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一堂课最根本地在于备课,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充分考虑到问题讨论必须有目的性,不能漫无目的,随心所欲,问题的设置既要典型,更要有讨论的价值,如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抛出的一个问题是,李商隐的《锦瑟》中“此情”是什么情?这种在学术界都存在着争议的问题个人认为还是不要放到课堂上来讨论比较好,毕竟学生没有作者那样的人生阅历,实在是无从下手,这样的高难度问题最终的结果是过程激烈有余,效果不佳,甚至会影响学生讨论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考虑到讨论时的问题从何而来,除了教师有目的的设置和预判外,还要考虑到课堂有可能会出现怎样的新问题,要充分地重视和尊重学生在课堂上随机产生的问题,面对此类问题,教师不应该置之不理,即使是错的,也是学生充分考虑、交流讨论的结果,何况“学生的错误是课堂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成果,可以择要讨论,也可以将个别典型的问题留给全班同学讨论。我在教学《红楼梦》宝钗扑蝶、帮助湘云办诗社过程中发现,学生受传统观念影响,思维受限,认为薛宝钗在这一环节中还是体现了她虚伪、有心计等性格特点,就把这个问题摆到了全班面前,并结合其他事例分析,不仅解决了问题,更让学生学会了要辩证地看待一个人或失误。这样既解决了问题,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有了弯路,学生才可以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掌控讨论次数时间——确保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应该是一个整体,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仅仅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还需要控制课堂讨论的次数,理科学科的课堂也许是由几个不同的例题组成,而语文教学则不同,一般来说,一堂语文课有一篇课文足矣,一篇生动、优美的文本不能因过于频繁被割裂得支离破碎,这样就会影响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悟。笔者曾听过一堂开展了四到五次讨论的课堂,过于频繁的课堂讨论使得整个课堂支离破碎,毫无连贯性可言,问题也有充数之嫌,如“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也’體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更为关键的是,每次问题讨论时间都以三、五分钟计,实在很难想象,如“刘邦、项羽谁是真英雄”这个问题,这么短的时间内能讨论出多少具有价值的思想,甚至是每个小组成员全部发表看法都来不及,这一堂课下来,课堂除了留下几个问题的印象外,课堂目标实际达成读并不高。所以,课堂讨论是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组成部分,不能过份的把它视为课改的神器,控制好课堂讨论的次数也是教师在授课时所需要注意的方面。
因为次数所限,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设置讨论问题时必须注意问题是否具有讨论的必要和价值,所设问题应既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关键点,又是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基础问题,做到基础性和高难度有机结合,设置问题时应统筹考虑。若问题过于简单,那么就没有讨论价值,讨论将流于形式;若难度过大,学生将无从讨论,讨论将会“冷场”,毫无效果。太简单或者太难的问题都应当尽量避免出现在讨论环节中,这也可以节约课堂时间,更好的保证课堂效率。 三、多种形式讨论——突出难易分层讨论
课堂讨论的形式应该是多样而非单一的。一些学校的教学改革就是将课堂分解为若干个小组,在讨论时基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西方早在19世纪末上个世纪初就开始进行教学的研究和实验工作,比如,法国中小学教学革新的基本原则中就有一条明确要求“教学形式要多样化”。研究发现,学生在个人学习和小组学习中比在整个班级教学中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要更高,教学效果也更好。在所参加的一些教学交流中,笔者发现,一堂课的组织,基本需要两到三次的讨论,一成不变的小组讨论形式在课堂中让听课教师觉得有重复,厌倦感,知道接下来又要讨论了,学生在讨论的环节中也显得比较被动、机械,缺乏兴奋度。語文课堂一旦缺乏兴奋度,整个教学氛围就会沉闷,那样与传统教学没有区别,由此可见,在班级授课制不变的前提下,课堂讨论的形式也需要有不同的变化,可以有常规的小组讨论;针对班级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上面提到的对宝钗性格特点理解片面也可以交给班级进行集体讨论或者辩论,对于某个难以理解的重难点问题,如《雷雨》中“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是否是真心的?”也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集中讨论,这样,学生不在固定于某一个范围和思维套路中,有更多的思维碰撞的机会,也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更加生动,充满活力。大教育家巴班斯基说过“我们对各种教学法性能的研究,可以又一次得出结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合理地使用多种方法。”打破讨论形式的单一化,实行讨论形式的多样化化,根据教学实际采用更具有适差性的多样化课堂讨论形式,这应是我国今后课改、教改的重要趋向。
四、教师参与讨论——提高讨论问题质量
在现阶段的一些中学语文课堂讨论过程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具有较为独立的理解能力,而现实生活中,学生对文本、生活和社会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还有所欠缺,这个时候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就有必要介入讨论之中,对于学生进行必要地引导。笔者在听一节研讨课《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发现,在长达十分钟的主旨讨论过程中,教师显得无所事事,在讲台上或者巡视过程中看着学生进行讨论,应该起到的指导作用并没有所体现,在接下来的讨论过程当中,研讨氛围较为沉闷,教师对于学生的讨论结果和质疑明显准备不足,对于学生提出来的“‘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句是否有消极含义”这个问题显得手足无措,最终草草了事,这样的课堂讨论明显是失败的。而在一些其他几次教研活动中,一些教师则充分展示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抓住这一时间点,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微笑着参与、倾听学生的讨论,一则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新教育理念中的教学平等,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没有做一个坐享其成者;二则可以更好了解学生讨论问题时思考的角度,如上述例子中学生的质疑,如能及时了解,就可以更有效的组织课堂,还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问题发言,避免走入一些不必要的误区,如在学习《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时,学生在下面讨论时对“两重心字罗衣”很感兴趣,这个时候我就加以介入,对课堂目标基本没有联系的问题加以劝阻,提高课堂讨论的效率。在学生探讨问题的矛盾逐步集中化、明朗化但未得到最后答案时,教师适时跟进的引导,就能起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作用。另外,在讨论交流结束后,教师应做出总结,对问题阐明自己的看法,指出讨论中存在的优缺点。
总而言之,课堂讨论是符合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要求的,能够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更有利于培养出适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在现阶段的教育背景下,课堂讨论是语文课堂的重要一环,对于中学语文的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在课堂讨论的探索、实践之路上,我们应该更多一些思考,不断完善过程与方法,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