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的骆驼图书馆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ds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肯尼亚东北郡位置偏远,学校非常稀少,路程比较遥远,孩子上学特别困难。受到落后状况的限制,大多数人没有读书,从小到大不知道课本是哪种样子,文盲率高达85.3%,远远高于全国31%的平均水平,几乎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在偏僻的村庄里,条件极其糟糕,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用不到互联网。
  肯尼亚全国47个郡,国家图书馆在全国有65座分馆,威克利夫·奥洛奇在国家图书馆任职,担任加里萨分部的领导,他很想改善偏远地区孩子读书的条件。
  牧民在大沙漠中生活,恶劣自然条件导致他们必须不断迁徙,以寻找水草略微丰盛的地方,让人员、骆驼以及羊群得以生存。牧民没有固定居所,常年四处奔波,给他们修建阅览室,明显不切实际,无法让阅览室跟随他们到处折腾。
  奥洛奇随时随地在思考,需要如何用变通的方法,帮助当地的牧民,让他们的孩子学习知识。在绞尽脑汁后,奥洛奇终于想出办法:既然孩子不能来到图书馆阅读,就应该让书籍去他们身边,给他们带来学习便利,用知识改变命运。
  如何把图书送到孩子身边,成为奥洛奇必须解决的问题。图书馆没有钱购买汽车,更何况从加里萨到东北郡的偏僻村落,道路无比坎坷,汽车容易在沙地里抛锚。经过左思右想,最终奥洛奇想到骆驼,骆驼能够在沙漠中背负重物长途跋涉。
  在考虑成熟后,奥洛奇找来两头骆驼、200多本图书,还有两个人,分别负责牵骆驼、管理图书,创办骆驼移动图书馆,旨在帮助东北郡的牧民尤其是孩子解决借阅图书困难问题。
  奥洛奇选定10个固定停靠点,用两个星期的10个工作日,依次巡游10个地方。
  各项工作准备就绪,他们开始从加里萨启程,骆驼穿过飞扬的灰尘,在荒芜干旱的土地上长途跋涉,把书籍送往村庄里。到玛姆图村小学,奥洛奇和同事把书籍从骆驼背上卸下来,将骆驼系在金合欢树下面吃草,然后撑起帐篷、铺开席子、拆开打包的图书。
  听说有免费的书籍阅读,有着强烈求知欲与好奇心的学生争先恐后地赶来,挑选他们感兴趣的图书。
  为了维护借书秩序,奥洛奇建立起完备借阅制度:只有3-7年级的学生,才能在上学期间借书;放假期间不能把书带走,只能在停靠点的帐篷里翻阅。1-2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往往不会主动还书;8年级的学生即将毕业,难得把书收回,因此1-2年级、8年级的学生不能借书。
  露琪雅是玛姆图村的孩子,在父母患结核病去世后,她成为无依无靠的孤儿。在孤独的日子里,露琪雅认为,如果沙漠里有技术高明的医生,她的父母就不会死于结核病。因此,她想长大以后做医生,帮助像她父母那样需要治疗的病人。为此,露琪雅努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能够说流利英语。
  学校没有课外读物,露琪雅特别期待骆驼图书馆,叮当的骆驼铃声,是她最爱听的声音。只要间隔几天,露琪雅就凝望着干旱的荒野大道,期待着骆驼的铃声响起来。一听见悦耳的铃声,她便会飞奔到停靠点,在临时搭起的图书帐篷里左挑右选,寻找自己喜欢的书。她也会把書带回家里,如饥似渴地翻阅,从中汲取需要的知识。像这样勤奋学习,露琪雅最终考取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学习了医学专业,并在毕业后成为了医生。
  奥洛奇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每个星期都让骆驼图书馆到村庄里巡游,给喜欢学习的孩子带来书籍,哪怕气温超过40℃的旱季,也从来没有间断。奥洛奇退休后,拉希德·法拉继承他的事业,继续前往偏远地区巡游,将他的事业发扬光大。关注骆驼图书馆的人逐渐多起来,慈善组织纷纷捐赠书籍。在众多人员帮助下,骆驼图书馆的资源与日俱增,书籍迅速增加到7000余册,骆驼也有3头。
  去非洲采访的时候,美国记者玛莎·汉密尔顿趁机到肯尼亚对骆驼图书馆进行实地探访,并以骆驼图书馆为原型创作小说。在小说出版后,汉密尔顿又发起作家帮助非洲扫盲计划,号召各位作家为骆驼图书馆捐赠5本自己喜欢的图书,获得了世界各地200多位作家的响应。
  汉密尔顿还与他人联手,共同创办网站为骆驼图书助力,开拓覆盖面更加广泛的图书募集渠道。在汉密尔顿竭尽全力的推动下,骆驼图书馆的规模快速发展壮大,不仅拥有12头骆驼,而且有几万册图书。法拉随即建立更多小分队,为更多偏远地区提供服务。
  接受采访时,法拉告诉记者:“乡村的孩子也有远大理想,我们不希望他们的梦想破灭。如果他们不接受教育,就难得让梦想变成现实。以前加里萨地区会读书写字的人很少,在骆驼图书馆的帮助下,很多孩子走出偏僻山村进入大学读书,毕业以后在各个行业工作。与其拿鱼给孩子享受,不如教他们怎么钓鱼,只要教会孩子捕鱼,他们就可以受益终身。”
  责编:何建娇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医生,平时工作非常忙碌,读书是我很享受的调剂方式。出门时,我喜欢背着一个硕大的双肩包,因为除了带一些资料外,我总要在包里放上几本书。有时候去外地出差的路上,我就能读完一本。现在互联网技术发达,获取信息非常便捷,但那多是片段式的、碎片化的。人在深入阅读时,思维会更加连续,逻辑性也更强。  大家知道传染病不同于其他,一旦蔓延,关乎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感染科医生不能局限于疾病本身,视野要放得
期刊
1962年10月的一天,郭沫若游览普陀山。  在走进潮音洞时,他拾得一册笔记本,打开一看,扉页上写着一联:“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横批:“春在哪里”。  再翻一页,是一首绝命诗,并署着当天的日子。  郭沫若看后很是着急,马上叫人寻找失主。终于找到的是一位神色忧郁、行动失常的姑娘。  郭沫若耐心开导她后,十分关怀地问道:“你这副对联表明你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不过横批和下联太消沉了,这不好。
期刊
央视热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里,鲁迅出场时,字幕标明其身份是“教育部佥事”,这是何种级别的官职呢?  《汉语大词典》解释说:“佥事,官名。金置按察司佥事。元时诸卫、诸亲军及廉访、安抚诸司,皆置佥事。明因之,都督、都指挥、按察、宣慰、宣抚等,皆有佥事。”如秩正三品的都指挥佥事,还有四品的卫指挥佥事,都属于指挥使的助手,有的负责军事练习,有的负责管纪律。在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抗倭名将戚继光继承
期刊
刘文典任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时,讲课总是别出心裁,自成一格,成为学生难得一见的“另类”。当时,联大形成一股《红楼梦》热,好多中文和外文系教授纷纷于不同时间和场合讲演《红楼梦》,受到听众的热烈追捧。对红学素有研究的刘文典内心也骚动起来,经不住师生们的再三鼓动,毅然要亲自披挂上阵讲演“红楼”了。  刘文典要讲演“红楼”的消息不胫而走。那晚,组织者先将讲演地点安排在一个小教室,随着听众越来越多,小教室已经
期刊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壮举,始于1934年10月,1936年10月胜利完成。从20世纪30年代(具体时间1936年8月以后)开始,便有描写长征的各种题材的图书陆续出现,较早的,国内出版的陈云的《随军西行见闻录》被看作是“党内最早向外界介绍长征的第一书”;但由国外作者写作长征题材較早的图书,则当推埃德加·斯诺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且,在收藏界和图书文物研究中,一般把《二万五千里长征》,看作是“长征第一
期刊
现将所收集到的一些谐联,加以说明,以飨爱好者。把这些谐联串连起来读,可以看出旧时的一幅生动侧影。  民国初年,一位县太爷在任时大刮地皮,闹得全县人人嗟怨。某年,此公生日,要全县绅商送寿礼。绅商们只好照办。一位商人请穷秀才代撰贺联。秀才提笔写道:  大老爷做生,哪管它高粱、玉麦、黄豆、白花,刮尽地皮收贺礼;  小百姓该死,已吃尽苦蕨、葛藤、树皮、青草,求开天眼救微躯!  商人看后,大为咋舌,当然不敢
期刊
走过一段长长的石板小弄,就是一栋两层楼的建筑,进门一个小院,院子的一棵银杏,枝茂叶盛,紫薇、芭蕉、桂花、腊梅点缀其间,显得格外雅致幽静。  第三次去枫泾,遇上古镇旅游区原总经理丁四云,他领我们到青枫街49号看丁聪故居。四云说,2003年春,冒昧给丁聪先生寄去一信,談到考虑建立“丁聪漫画陈列馆”的愿望。一周后丁聪夫人打来电话,邀请去北京面谈,自此结下不解之缘。2016年7月,丁聪夫妇在北京昌运宫两套
期刊
新华书店的发祥地在哪里?原貌是什么样的?相信去过红都延安的人都能回答。因为,今天在延安的清凉山麓左边上山路的转角处,有个不起眼的“洞房”,门上方的石壁上雕刻着毛泽东题的“新华书店”四个大字,门外还有一方中国新华书店协会立的石碑,题为“新华书店发祥地(1937.4.24—1947.3)”,碑文中记述了新华书店在延安时期肇始壮大的历程。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清涼山曾是中央党报委员会、解放日报社、新
期刊
1  从我住进病房的那一刻起,对面床上的那对夫妻便一直小声地争吵着——女人想走,男人要留。  听护士讲:女人患的是膠质细胞瘤,脑瘤的一种,致死率极高。  从他们断断续续的争吵中,一个农村家庭的影子渐渐在我面前清晰起来:女人46岁,有两个孩子,女儿去年刚考上大学,儿子念高一。十二亩地、六头猪、一头牛,是他们全部的家当。  医院的走廊里有一部插磁卡的电话,就安在病房门外三四米远的地方,由于手机的普及,
期刊
在人们的惯常印象里,运动员似乎更专注于身体训练,离书本很远。但在我23年运动员生涯中,书籍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获得过59个冠军,拥有很多辉煌时刻,但更多的是艰苦训练和面对失败总结经验的时光。当状态不佳、比赛遇到巨大挑战时,我会读一些名人傳记和励志书籍,从中获取经验和勇气。记得我在第一次参加冬奥会时,成绩并不理想,年轻的我甚至产生了退役的想法。这时我看到卡耐基书中的一句话:“只有1%的希望,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