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虎妈”“狼爸”盛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向往“冷酷”式教育模式,一方面虽然改变了中国传统上的“宠”式教育,可一方面也引发了诸多热议。其实,这种教育模式并非中国首創,在美国,这种“残酷”式教育被极致发挥,甚至贯穿美国人的一生。本文主人公陈琳旅居美国多年,第一次接触到美式“残酷”教育时,从一开始的惊讶到认同,再到最后的反思,她认为:也许,美国人在培养孩子独立理性的同时,也在渐渐缺失某些重要的东西……
2012年初,先生因为工作的需要,带着我们全家一起迁居美国,暂住在休斯顿一处靠湖边的社区。
我第一次接触到美国人的“残酷”教育,是因为邻居安娜。安娜在一家家政公司上班,她先生芬恩则是一家国企的中层职工。他们两口子刚搬来没多久,他们的女儿莉莉便出生了,可是三个月后,安娜便打算送她入托儿所!
这让我震惊不已,在中国,这样大的孩子可还是父母的掌心宝,况且美国法律规定产妇享有180天的带薪产假,距离产假结束还有三个月之久,这么早早地将孩子送入托儿所,是否有些不负责任?
安娜却回答我:“放心吧,孩子迟早要独立,再说我也该好好享受为数不多的假期了。”安娜的话让我十分无语,早在赴美之前,我对美国人的独立式教育略有耳闻,相比中国传统式“宠”式教育,美国人更注重孩子的独立,虽然美国的育儿机构和相关的法律制度较为健全,但是将三个月大的婴儿送进托儿所,这样的父母似乎有些“狠心”。
我不由想起大多中国父母,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把小孩送进托儿所,就算送去了,也会时常担心孩子睡觉是否踢被子,尿布是否及时更换,吃饭是否营养均衡。
安娜完全不像我一般“忧心”,将莉莉放进托儿所后,她开始悠闲地享受起了自己的产假时光,早上晨跑,中午逛街,似乎完全不担心莉莉在托儿所是否冷着饿着。
我偶尔忍不住提及,她都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怎么会,放心吧,保育员会照顾好她的,他们可是专业的!”安娜的话只让我更加觉得她的不负责任,怀着这份不安,直到有一天,安娜正准备出门去接孩子,不巧车却送去检修了,于是请我送她一程,我欣然应允。
到了托儿所,我却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只见托儿所里都是如同莉莉一样大的婴儿,他们有的连爬都不会,甚至更小的婴儿才6周!我忍不住提出了疑问:“这么小便要让他们离开父母,是否有些残忍?”
谁知安娜理所应当地答道:“孩子早晚要離开父母自闯天地,与其让他们未来面对社会惶恐无助,不如从小接受残酷教育!”安娜的话让我震惊不已,很快我便发现,这种“残酷”无处不在。
同事琳达的儿子杰克今年八岁,在休斯顿一家国立小学上学,与我在电视上看到的不同,杰克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一次在琳达家做客,便看到杰克苦恼地在书桌前写写画画,我一时好奇过去看,竟然发现他正在完成一篇关于电子科技研究论文,上面还引用了不少专业的论文词汇。
这么小便要写论文?我十分好奇,了解之后我才知道,不同于中国小学繁重单一的作业,美国小学的学业更残酷。
美国小学规定学生每周都要做一次社会调查,汇报读了多少本书,写多少字论文,如果完不成定额任务,可能就要面临惩罚。我惊讶不已,以这样高标准的学业要求小学生,他们能完成吗?
不仅如此,我观察到,很多美国父母在下雨时,也不会主动给孩子撑伞;孩子哭叫了,父母也不会抱哄;不吃饭时也不会满屋子追着喂;就连零花钱,美国父母也极其抠门,甚至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从6岁开始,应该帮助家长做家务,以便赚取零花钱。
这样的“残酷”教育让我刮目相看,很快我便发现,更“残酷”的还在后头。
朋友丹尼尔在一家保险公司上班,去年夏天,他把学护士专业的女儿赶到非洲去做志愿者,女儿在那里感染了疟疾,差点丧命。今年暑假,他又将读高中的儿子送到得克萨斯州北部一个农场,让儿子在那里干2个月农活和学会农机修理。
我问丹尼尔为何如此对待孩子,他说:“年轻人就应该去体验各种生活。他们应该知道,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没有空调房,不能使用信用卡,没有iPhone,不能每天洗澡……现在让他们多体验体验,即使有一天我破产了,他们也能找到活下去的方式。”
丹尼尔的话让我微微触动,其实他冷酷的行为下,藏着一颗万分慈爱的心。
渐渐地,我发现这样的“残酷”很独立也很理性。美国父母希望孩子早早就懂得自立、勤奋与金钱的关系,把理财教育称之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所以美国小孩从小必修的一门课就是理财和算账。
在他们读小学时期,老师就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活动,比如“卖柠檬水”体验,既锻炼了孩子们的独立性,也启发了孩子们的创业梦想。
常常在每年5月,在美国一些小区的街道上,会看到一两个七八岁的小孩子,支起了简易的柠檬水摊。所谓柠檬水,就是冰水中加了柠檬而已,一块钱可以买一杯。
孩子们会用自己挣来的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假期里,孩子们也会上门推销附近店家的折扣券,或是他们自己批发来的小玩意儿,挣点外快。而家长也十分支持,有些家长甚至会陪着孩子上门来推销,丝毫不觉得难为情。这若在国内,父母大概会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所以,当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便不足为奇了:一个9岁的美国男孩,在父亲的汽车配件店里,自己动手,利用废纸箱、胶带、切割机等工具,亲手做出了一个微型游乐场,吸引了无数大人小孩前往投币玩耍,至今已经获得20多万美元的大学基金,他甚至被《福布斯》评价为未来的亿万富豪。
除此之外,美国父母有时候甚至残酷到“落井下石”!
瑞恩是我们社区一家便利店的店主,上个月,他的儿子莱恩摔伤了腿,我和先生去看望他。当我们得知莱恩摔伤的经过后,觉得他的父母实在太没“人性”了。 莱恩今年刚读大学,美国实行12年义务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抚养到高中为止,进入大学后,所有的费用由家庭承担。美国大学的学费平均每年約2万美元,住宿费每年约1万美元,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压力,于是美国父母要求孩子自己打工或者贷款,并且贷的款将来工作后自己偿还,以此挣取学费和生活费。
于是暑假期间,莱恩和几个同学去林区帮人伐木。可他才干了半个月,挣了2000多块钱,就被一根木头砸伤了腿。看着儿子受伤,瑞恩不仅没有丝毫的内疚,还说风凉话:“我让你在店里搬运货物,时薪10块你嫌少,要去挣时薪15块的,现在好啦,我给你时薪8块,让你在店里收银你干不干,反正这活坐着也能干!”
不得不说,瑞恩的落井下石让我哭笑不得,这种外冷内热的残酷教育,却也藏着美国父母别样的温情。这就像老鹰要把还不能站稳的雏鸟早些赶出去觅食一样。
不仅如此,美国小学从小就会训练孩子野外生存能力,让他们从小模拟在没有电和自来水的环境里如何谋生,有的学校为了达到逼真效果,竟真的将孩子们带到偏远的山林,不准他们带任何玩具和食物,只有学校统一发放的干粮和工具。有时为了让他们深刻体验,学校在得到家长的允许后,甚至会让孩子们在山林中支帐篷过夜,就连帐篷都要他们亲自动手。
甚至有的学校还会组织徒步穿越,让孩子徒步行走几公里,不准掉队,不准休息,对此,美国父母美其名曰:在冷酷中成长,比在温室中开花更能迎接人生的挑战。
这样的残酷教育对比中国式宠式教育,毫无疑问能让孩子从小养成独立的性格,能够独自解决和处理问题,但是久而久之,我便发现这样的残酷教育并没有想象中的“完美”。
沈欣是远嫁美国的华裔,我们在一次华人聚会上认识,便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一次她生氣地向我抱怨,她妈妈前几天在电话里说打算来美国看她,却被丈夫杰森明确拒绝了,拒绝的理由还十分让人哭笑不得:“请您不要来打扰我们的生活”。
然而这位倔强的丈母娘看女心切,执意买了张机票从上海飞到休斯顿,之后悲剧便来了:杰森竟然拒绝接机,还很生气,指责沈欣父母总是打扰他们的生活,搞得他们没有了自由的空间。
沈欣对此十分无语,“虽然一开始我知道美国人喜欢自由独立,但是这份自由和独立放在了亲情上,有时候就变得非常冷淡,完全没有亲情味了呀!”
沈欣的话让我沉思,很快,我便发现了她的抱怨不无道理。
在华人论坛上一位刘阿姨曾经倾倒过她的苦水:她女儿远嫁美国,一开始她便有些反对女儿远嫁,尤其是有了外孙以后,女儿给自己打电话越来越少了,聊天也越来越少,每年也只有感恩节才能被邀请到女儿家“做客”,共进晚餐。
美国人对于家庭和故土没有那么依恋,去数千英里之外的地方工作或者游玩,对于美国人来说似乎很正常。职业和享乐主义似乎战胜了归属感、家庭凝聚力和社会联系。
一次我问安娜,“你有没有想过让父母和你们同居一段时间?”谁知安娜听后十分抵触:“他们能自己照顾好自己,为什么要来和我们同居?再说,国家有完善的养老体制,他们在养老院也能生活得很好,完全不需要我们操心呀。”
的确,美国孩子长大后,就不太愿意和父母同居,而因为美国完善的养老体系,很多父母年老了选择进入养老院。
中国父母不同,中国父母更乐意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而美国法律也只有父母抚养子女的义务,却没有规定子女要赡养父母,加上从小的残酷教育让他们养成了独立和理性的习惯,于是久而久之,这种独立和理性就演变成了“淡漠”。
这让我想起了国内不少例子:17岁少年因父母管教严厉而离家出走,酒后欲跳楼轻生;富二代许某嫌父母严厉管束离家出走沦为校园大盗,甚至13岁的张某嫌父母太严厉,竟动手将母亲打伤……
这些触目惊心的新闻让我开始反思,这些走向极端的孩子,何尝不是亲情淡漠的表现?也许美国父母的“残酷教育法”确实值得借鉴。但是,从小在这种残酷教育的熏陶下,也许美国人缺失了有些我们认为宝贵的东西。
如今国内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效仿这种冷酷教育,导致不少孩子苦不堪言,甚至有的家庭因为逼迫孩子过重,导致孩子往极端方向发展,或许在冷酷教育的同时,我们也该松紧有度,不该丢弃最初的爱和温情。
(摘自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01 独立人生竟从娃娃抓起
2012年初,先生因为工作的需要,带着我们全家一起迁居美国,暂住在休斯顿一处靠湖边的社区。
我第一次接触到美国人的“残酷”教育,是因为邻居安娜。安娜在一家家政公司上班,她先生芬恩则是一家国企的中层职工。他们两口子刚搬来没多久,他们的女儿莉莉便出生了,可是三个月后,安娜便打算送她入托儿所!
这让我震惊不已,在中国,这样大的孩子可还是父母的掌心宝,况且美国法律规定产妇享有180天的带薪产假,距离产假结束还有三个月之久,这么早早地将孩子送入托儿所,是否有些不负责任?
安娜却回答我:“放心吧,孩子迟早要独立,再说我也该好好享受为数不多的假期了。”安娜的话让我十分无语,早在赴美之前,我对美国人的独立式教育略有耳闻,相比中国传统式“宠”式教育,美国人更注重孩子的独立,虽然美国的育儿机构和相关的法律制度较为健全,但是将三个月大的婴儿送进托儿所,这样的父母似乎有些“狠心”。
我不由想起大多中国父母,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把小孩送进托儿所,就算送去了,也会时常担心孩子睡觉是否踢被子,尿布是否及时更换,吃饭是否营养均衡。
安娜完全不像我一般“忧心”,将莉莉放进托儿所后,她开始悠闲地享受起了自己的产假时光,早上晨跑,中午逛街,似乎完全不担心莉莉在托儿所是否冷着饿着。
我偶尔忍不住提及,她都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怎么会,放心吧,保育员会照顾好她的,他们可是专业的!”安娜的话只让我更加觉得她的不负责任,怀着这份不安,直到有一天,安娜正准备出门去接孩子,不巧车却送去检修了,于是请我送她一程,我欣然应允。
到了托儿所,我却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只见托儿所里都是如同莉莉一样大的婴儿,他们有的连爬都不会,甚至更小的婴儿才6周!我忍不住提出了疑问:“这么小便要让他们离开父母,是否有些残忍?”
谁知安娜理所应当地答道:“孩子早晚要離开父母自闯天地,与其让他们未来面对社会惶恐无助,不如从小接受残酷教育!”安娜的话让我震惊不已,很快我便发现,这种“残酷”无处不在。
同事琳达的儿子杰克今年八岁,在休斯顿一家国立小学上学,与我在电视上看到的不同,杰克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一次在琳达家做客,便看到杰克苦恼地在书桌前写写画画,我一时好奇过去看,竟然发现他正在完成一篇关于电子科技研究论文,上面还引用了不少专业的论文词汇。
这么小便要写论文?我十分好奇,了解之后我才知道,不同于中国小学繁重单一的作业,美国小学的学业更残酷。
美国小学规定学生每周都要做一次社会调查,汇报读了多少本书,写多少字论文,如果完不成定额任务,可能就要面临惩罚。我惊讶不已,以这样高标准的学业要求小学生,他们能完成吗?
不仅如此,我观察到,很多美国父母在下雨时,也不会主动给孩子撑伞;孩子哭叫了,父母也不会抱哄;不吃饭时也不会满屋子追着喂;就连零花钱,美国父母也极其抠门,甚至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从6岁开始,应该帮助家长做家务,以便赚取零花钱。
这样的“残酷”教育让我刮目相看,很快我便发现,更“残酷”的还在后头。
02 摸爬滚打美国父母不护犊子?
朋友丹尼尔在一家保险公司上班,去年夏天,他把学护士专业的女儿赶到非洲去做志愿者,女儿在那里感染了疟疾,差点丧命。今年暑假,他又将读高中的儿子送到得克萨斯州北部一个农场,让儿子在那里干2个月农活和学会农机修理。
我问丹尼尔为何如此对待孩子,他说:“年轻人就应该去体验各种生活。他们应该知道,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没有空调房,不能使用信用卡,没有iPhone,不能每天洗澡……现在让他们多体验体验,即使有一天我破产了,他们也能找到活下去的方式。”
丹尼尔的话让我微微触动,其实他冷酷的行为下,藏着一颗万分慈爱的心。
渐渐地,我发现这样的“残酷”很独立也很理性。美国父母希望孩子早早就懂得自立、勤奋与金钱的关系,把理财教育称之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所以美国小孩从小必修的一门课就是理财和算账。
在他们读小学时期,老师就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活动,比如“卖柠檬水”体验,既锻炼了孩子们的独立性,也启发了孩子们的创业梦想。
常常在每年5月,在美国一些小区的街道上,会看到一两个七八岁的小孩子,支起了简易的柠檬水摊。所谓柠檬水,就是冰水中加了柠檬而已,一块钱可以买一杯。
孩子们会用自己挣来的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假期里,孩子们也会上门推销附近店家的折扣券,或是他们自己批发来的小玩意儿,挣点外快。而家长也十分支持,有些家长甚至会陪着孩子上门来推销,丝毫不觉得难为情。这若在国内,父母大概会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所以,当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便不足为奇了:一个9岁的美国男孩,在父亲的汽车配件店里,自己动手,利用废纸箱、胶带、切割机等工具,亲手做出了一个微型游乐场,吸引了无数大人小孩前往投币玩耍,至今已经获得20多万美元的大学基金,他甚至被《福布斯》评价为未来的亿万富豪。
除此之外,美国父母有时候甚至残酷到“落井下石”!
瑞恩是我们社区一家便利店的店主,上个月,他的儿子莱恩摔伤了腿,我和先生去看望他。当我们得知莱恩摔伤的经过后,觉得他的父母实在太没“人性”了。 莱恩今年刚读大学,美国实行12年义务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抚养到高中为止,进入大学后,所有的费用由家庭承担。美国大学的学费平均每年約2万美元,住宿费每年约1万美元,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压力,于是美国父母要求孩子自己打工或者贷款,并且贷的款将来工作后自己偿还,以此挣取学费和生活费。
于是暑假期间,莱恩和几个同学去林区帮人伐木。可他才干了半个月,挣了2000多块钱,就被一根木头砸伤了腿。看着儿子受伤,瑞恩不仅没有丝毫的内疚,还说风凉话:“我让你在店里搬运货物,时薪10块你嫌少,要去挣时薪15块的,现在好啦,我给你时薪8块,让你在店里收银你干不干,反正这活坐着也能干!”
不得不说,瑞恩的落井下石让我哭笑不得,这种外冷内热的残酷教育,却也藏着美国父母别样的温情。这就像老鹰要把还不能站稳的雏鸟早些赶出去觅食一样。
不仅如此,美国小学从小就会训练孩子野外生存能力,让他们从小模拟在没有电和自来水的环境里如何谋生,有的学校为了达到逼真效果,竟真的将孩子们带到偏远的山林,不准他们带任何玩具和食物,只有学校统一发放的干粮和工具。有时为了让他们深刻体验,学校在得到家长的允许后,甚至会让孩子们在山林中支帐篷过夜,就连帐篷都要他们亲自动手。
甚至有的学校还会组织徒步穿越,让孩子徒步行走几公里,不准掉队,不准休息,对此,美国父母美其名曰:在冷酷中成长,比在温室中开花更能迎接人生的挑战。
这样的残酷教育对比中国式宠式教育,毫无疑问能让孩子从小养成独立的性格,能够独自解决和处理问题,但是久而久之,我便发现这样的残酷教育并没有想象中的“完美”。
03 渐行渐远亲情该如何维护
沈欣是远嫁美国的华裔,我们在一次华人聚会上认识,便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一次她生氣地向我抱怨,她妈妈前几天在电话里说打算来美国看她,却被丈夫杰森明确拒绝了,拒绝的理由还十分让人哭笑不得:“请您不要来打扰我们的生活”。
然而这位倔强的丈母娘看女心切,执意买了张机票从上海飞到休斯顿,之后悲剧便来了:杰森竟然拒绝接机,还很生气,指责沈欣父母总是打扰他们的生活,搞得他们没有了自由的空间。
沈欣对此十分无语,“虽然一开始我知道美国人喜欢自由独立,但是这份自由和独立放在了亲情上,有时候就变得非常冷淡,完全没有亲情味了呀!”
沈欣的话让我沉思,很快,我便发现了她的抱怨不无道理。
在华人论坛上一位刘阿姨曾经倾倒过她的苦水:她女儿远嫁美国,一开始她便有些反对女儿远嫁,尤其是有了外孙以后,女儿给自己打电话越来越少了,聊天也越来越少,每年也只有感恩节才能被邀请到女儿家“做客”,共进晚餐。
美国人对于家庭和故土没有那么依恋,去数千英里之外的地方工作或者游玩,对于美国人来说似乎很正常。职业和享乐主义似乎战胜了归属感、家庭凝聚力和社会联系。
一次我问安娜,“你有没有想过让父母和你们同居一段时间?”谁知安娜听后十分抵触:“他们能自己照顾好自己,为什么要来和我们同居?再说,国家有完善的养老体制,他们在养老院也能生活得很好,完全不需要我们操心呀。”
的确,美国孩子长大后,就不太愿意和父母同居,而因为美国完善的养老体系,很多父母年老了选择进入养老院。
中国父母不同,中国父母更乐意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而美国法律也只有父母抚养子女的义务,却没有规定子女要赡养父母,加上从小的残酷教育让他们养成了独立和理性的习惯,于是久而久之,这种独立和理性就演变成了“淡漠”。
这让我想起了国内不少例子:17岁少年因父母管教严厉而离家出走,酒后欲跳楼轻生;富二代许某嫌父母严厉管束离家出走沦为校园大盗,甚至13岁的张某嫌父母太严厉,竟动手将母亲打伤……
这些触目惊心的新闻让我开始反思,这些走向极端的孩子,何尝不是亲情淡漠的表现?也许美国父母的“残酷教育法”确实值得借鉴。但是,从小在这种残酷教育的熏陶下,也许美国人缺失了有些我们认为宝贵的东西。
如今国内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效仿这种冷酷教育,导致不少孩子苦不堪言,甚至有的家庭因为逼迫孩子过重,导致孩子往极端方向发展,或许在冷酷教育的同时,我们也该松紧有度,不该丢弃最初的爱和温情。
(摘自知音海外版(上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