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诸多因素综合而成的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自身的实践等多种形式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心理、修养,并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旨在从人文知识教育人手,达到人文精神的塑造。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渠道很多,其中,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主渠道之一。针对高职院校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不断关注思想政治学科最新理论知识,来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
关键词: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思想政治课教师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国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它不但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基于高职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规律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都应有自己的特点。教学改革的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自觉地从那些不合时宜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树立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结合高职学院教育教学的特点,构建和完善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体系,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针对高职院校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不断关注思想政治学科最新理论知识,来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现阶段,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当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也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结合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发展,在实践教学环节实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目标,对于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改变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必要要求
基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现状,不难发现当前高职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的表现,令人十分担忧。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使高职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越来越淡薄,诚信缺失严重。在公共场合的不道德表现,使人们非常失望。其次,部分高职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较弱,缺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信心,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存在心浮氣躁等问题。此外,高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功利化特点,使其自身更加注重个人利益,贪图享乐,却不愿为生活奋斗。另外,高职大学生对于人文知识的欠缺,造成其精神缺失严重。高职大学生对于文、哲、艺方面的知识掌握的较少,直接导致他们自身的哲学素养偏低,对待生活中的问题不能正确的面对。因此,改变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必要要求,这也是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二)落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适应高职教育现状
为了更好的发展,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落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适应高职教育现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更多的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以及服务工作方面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落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适应高职教育现状,需要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方面的实施培养人才的计划。但是,部分高职院校片面追求发展,往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缺乏发展的后劲以及健全的人格。这样一来,学生容易成为有知识没文化、有技术没良知的人。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非常重要,但是缺乏应有的专业素养也很难获得发展。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方式与途径分析
目前,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育规定的理论课和公共基础必修课。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好的适应高职教育的实践。在解决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问题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重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尽量避免由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缺失导致的问题。
(一)增加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内涵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方式与途径,是发展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事项之一。针对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适当地增加和拓展各门文化课程,加深学生对历史、政治、哲学以及法律知识的认识,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文化课程,使之可以在特有的文化氛围中,感受文化教育的趣味性及重要性。
(二)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功能
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功能,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新型教学模式发展的基础上,强化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人文知识。使学生能在接受专业教育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功能。
(三)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党委作用,统一认识,全校上下重视思政课教育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培养接班人的意识形态教育。在当下高职院校的建设过程中,如果从办学效益来看,专业课的建设关乎一个学院生存与发展,但是从教育的全面发展来看,人才的培养不能偏向于纯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应重视基础学科、文化氛围对于人才的培育作用。高职院校党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领导者,各院校党委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思政课的教学科研投入,扭转对思政课的偏见认识,宣扬人文素养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思政课的育人重要性。
作者简介:
赵炜(1976~ ),女,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副教授,基础教学训练部政策理论教研室副主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裘斌.新课程背景下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06期
[2]李道萍、陈卫平.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和对策[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周园园.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析[J].青年科学,2010年01期
[4]顾广玲.人文精神与素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李燕铭、赵居礼.高职招生为何差强人意[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关键词: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思想政治课教师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国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它不但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基于高职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规律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都应有自己的特点。教学改革的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自觉地从那些不合时宜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树立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结合高职学院教育教学的特点,构建和完善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体系,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针对高职院校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不断关注思想政治学科最新理论知识,来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现阶段,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当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也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结合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发展,在实践教学环节实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目标,对于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改变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必要要求
基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现状,不难发现当前高职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的表现,令人十分担忧。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使高职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越来越淡薄,诚信缺失严重。在公共场合的不道德表现,使人们非常失望。其次,部分高职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较弱,缺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信心,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存在心浮氣躁等问题。此外,高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功利化特点,使其自身更加注重个人利益,贪图享乐,却不愿为生活奋斗。另外,高职大学生对于人文知识的欠缺,造成其精神缺失严重。高职大学生对于文、哲、艺方面的知识掌握的较少,直接导致他们自身的哲学素养偏低,对待生活中的问题不能正确的面对。因此,改变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必要要求,这也是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二)落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适应高职教育现状
为了更好的发展,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落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适应高职教育现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更多的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以及服务工作方面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落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适应高职教育现状,需要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方面的实施培养人才的计划。但是,部分高职院校片面追求发展,往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缺乏发展的后劲以及健全的人格。这样一来,学生容易成为有知识没文化、有技术没良知的人。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非常重要,但是缺乏应有的专业素养也很难获得发展。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方式与途径分析
目前,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育规定的理论课和公共基础必修课。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好的适应高职教育的实践。在解决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问题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重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尽量避免由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缺失导致的问题。
(一)增加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内涵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方式与途径,是发展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事项之一。针对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适当地增加和拓展各门文化课程,加深学生对历史、政治、哲学以及法律知识的认识,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文化课程,使之可以在特有的文化氛围中,感受文化教育的趣味性及重要性。
(二)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功能
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功能,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新型教学模式发展的基础上,强化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人文知识。使学生能在接受专业教育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功能。
(三)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党委作用,统一认识,全校上下重视思政课教育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培养接班人的意识形态教育。在当下高职院校的建设过程中,如果从办学效益来看,专业课的建设关乎一个学院生存与发展,但是从教育的全面发展来看,人才的培养不能偏向于纯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应重视基础学科、文化氛围对于人才的培育作用。高职院校党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领导者,各院校党委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思政课的教学科研投入,扭转对思政课的偏见认识,宣扬人文素养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思政课的育人重要性。
作者简介:
赵炜(1976~ ),女,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副教授,基础教学训练部政策理论教研室副主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裘斌.新课程背景下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06期
[2]李道萍、陈卫平.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和对策[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周园园.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析[J].青年科学,2010年01期
[4]顾广玲.人文精神与素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李燕铭、赵居礼.高职招生为何差强人意[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