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个性化班级文化的思考与实践(下)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a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班训与组训
  1.班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2.六个学习小组的组训:
  仁之方:润泽以温;
  义之方:勰理自外,可以知中;
  智之方:其声舒扬,专以远闻;
  勇之方:不挠而折;
  洁之方:锐廉而不忮;
  勤之方:映雪映月。
  玉之五德,加一“勤”,是我班六个学习小组的组训。既指玉,又指人,高标准,严要求,语意双关。
  (1)玉仁润,指玉细腻光滑、湿润、润滑;润泽指玉石断口的油脂光泽,比喻施恩泽;温指温和柔和。“润泽以温,仁之方也”是说颜色、质地、光泽温润柔和,滋益万物、恩泽万物,本是玉石富有仁德的表现。
  (2)玉义理是指玉石的纹理。“白外可以知中”即根据玉石的外部特征可以了解它的内部情况,表里如一,内外一致,这是玉石富有正义感,坚持实事求是的表现。
  (3)玉智指玉可制作乐器,因玉的质地坚硬细腻,故击之声音舒展清扬,散播四方,听起来和悦,这是玉石富有智慧和远谋的表现。
  (4)玉勇是说玉虽硬度不算太高,但韧度在自然宝玉石中居首位,故玉有宁折断而不弯曲,显坚贞不屈的勇敢精神,即使折断也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5)玉洁廉即廉洁,清廉,忮即嫉恨。锐廉而不忮,指玉碎之后,断口虽然锐利,有能力嫉恨报复于人,或求得好处,但玉能保持廉洁而不为之。
  (6)出自《南齐书·江泌传》 “泌少贫,昼日斫屧为业,夜读书随月光,光斜则握卷升屋,睡极坠地则更登”中的“映月读书”与出自《三字经》 “如囊萤,如映雪”中的“囊萤映雪”两个典故是勤奋学习最生动的写照。
  三、让班级文化浸润学生心田
  (一)构建班级蓝图,以高洁的班级文化熏陶人
  七年级新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思想活跃,充满朝气,自我表现欲強,敢想敢做,但他们的是非观念淡薄,辨别事物能力不强。在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通过学校最基本的活动单位——班级进行的,班级文化的建设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以及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培育学生温润如玉的君子品行,我班以“玉琢坊”为班名,以玉之五德(洁,勇,智,仁,义),加一“勤”,为六个小组的组名,并据此精心设计制作了班徽、组徽,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为班训,书之悬于后壁,与诸生共勉。除此之外,我班还请专人设计班级绿化,营造雅致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些无声的事物所散发出的文化气息刺激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处处受到感染和熏陶,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乐趣。在此氛围中,同学们逐渐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培养出了正确的审美观,增强了班级向心力、凝聚力,激发出了学生爱班爱校的热情,创设出了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
  (二)推进班级工作,以自主的管理模式培育人
  通过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我班选出了一批有工作能力、责任心强的学生组成班委会,采取班干部管理组长,组长管理组员的班级管理方式,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以此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责任心。班级管理的目的是突出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所以我班制订了班规班训、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卫生值勤等规章制度来保证班级文化的顺利建设,引导学生在正确的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在班级制度的约束下,班级文化氛围在同学们的行为上得以具体体现。同时,我班通过班主任教育、班干部带动、班训指引,努力在班级中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带动全体学生一起进步,实现班级各项工作的良性循环。
  (三)管理班级日常,以细腻的工作作风感化人
  1.加强养成教育,注重以一言一行、点点滴滴来教育感化学生。笔者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了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同时让自己也融入到学生中去,积极参加学生的各类活动,做到以身示教,从而用高尚的精神鼓舞学生、真诚的心灵面对学生、宽广的胸怀容纳学生。
  2.加强安全教育,做到安全每周讲,每天讲,做到安全之弦不放松。笔者充分利用家访、家长微信群等载体,宣传安全教育知识。
  3.加强对学生心理情况的观察,注重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心态。教师应全面了解班级里学生的家庭状况,特别关注单亲家庭及留守儿童家庭学生的思想动态。因为这些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敏感、更脆弱,所以笔者经常与他们谈心,来了解他们的想法及他们的爱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除此之外,笔者还与周围的学生交朋友,一起学习、互相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友情的珍贵,班集体的温暖,学校生活的快乐。
  (四)班级取得成绩,以不断的成功体验激励人
  短短一年时间,我班学生在校内外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极大地激励了班级团体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班级每位成员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为之努力需要付出的艰辛,同学们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增强。
  综上所述,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确实是优化班级集体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在创新生活中的最初实践,也是从文化的角度去实践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
  (完)
  (作者单位:浙江浦江县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为响应党中央号召,中国传媒大学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成立全国中小学生语言艺术素质与口才能力测评委员会,并推出《全国中小学生语言艺术素质与口才能力测评》(以下简称《测评》)。  《测评》是面向全社会4-18岁青少年儿童群体的汉语言表达能力考核与学习指导的伴随式素质培养标准。旨在通过考核,检验青少儿各阶段语言表达水平与口语交际能力,并给予改善方法和发展方向建议。共分学龄前、小学、中学三大阶段,12个级别。其
期刊
“数学是美术老师教的,英语是体育老师教的。”网上曾经流行过这样的句式,一般用于嘲笑某人的某科学得不好。而对于沈阳小学家长陈丽(化名)来说,这个“玩笑”正发生在她孩子身上。陈丽的孩子明明(化名)就读于沈阳市铁西区重工一校。陈丽告诉记者,近一个月来,她孩子班级的数学、语文课都由美术老师代课,而英语课则由体育老师代课,这让不少家长不能认可。(《辽沈晚报》11月28日)  现在,凡事都流行“跨界”。比如,
期刊
我一直不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妥,直到今天……  “老师,你们总是说我们不努力、爱偷懒、不交作业、不背书,你们或许没有察觉,我们其实在慢慢地、一点一点地蜕变。我们就像一颗种子,只因埋在深处,所以许久不见其长出,可在那沉重的泥土的压力下,我们正在一点一点地努力向上……”学生随笔本上的这段话字字入心,让我不得不放下“马不停蹄”的红笔,陷入了深深的自省中……  昨天的那一幕我仍记忆犹新,看着听写本上
期刊
记叙文写作要想出彩,打动读者,绝非将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就可以了。一篇文质兼美的记叙文,在内容的安排上需要讲究技巧。  一、减少抒情议论,突出敘述描写  众所周知,抒情议论表达方式的正确运用,能较好地表情达意,有利于作者情感的倾泻及主题的揭示。但需特别留意的是,记叙文应突出叙述描写,在叙述中体现真善美,抒发真情实感,即便必须使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也应该是点睛之笔,否则会不符合文体特征,且容易造
期刊
陶渊明《归园田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人教版必修二仅注释“虚室”为空室。由于陶詩太过平淡,平常的字眼难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从而也影响了诗味的欣赏。  以陶氏此首为例,“守拙归园田”的注释为:“固守住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守拙,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意思也对,但过于表层,不足以了解作者“归园田”的动力。“守拙”思想,本出老庄。《老子》第二十八章云: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
期刊
我从2009年工作至今,见过不少家庭贫困的学生,张清霞(化名)与以往我见过的贫困学生不一样,她总是笑眯眯的,穿着虽然普通但整洁,从她的身上完全感觉不到她承受的苦难。  张清霞是个自强的孩子,她的爸爸妈妈都有小残疾: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但个头过矮的他根本干不了重体力活;妈妈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很难跟旁人交流。清霞很心疼自己的爸妈,她常在周记中写“看着爸妈那么辛苦地工作,我很心酸”这样的话。  还记得
期刊
摘要:中国古诗词是浸润在每一个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每一个中国人对中华文化中最精致的文字或多或少存在膜拜心理。然而,如今大部分人,尤其是学生,常浸淫于网络语汇而忽略了古诗词本身的美好。针对这一现状,教育教学专家纷纷根据实际,想办法提高古诗词阅读的地位。然而学生们苦于“背书”,尤其是山区学校的学生,难以憧憬其“诗和远方”,最终导致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逐渐消失,进而感觉语文也淡而无味。山区学校语文教
期刊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记得上初中时,同学们齐声诵读先生的名作《春》,倍感亲切。懵懂的我感受到了小草、花儿的活力,牛毛细雨的柔情,杨柳风的煦暖,字字珠玑,如云,如霞,如烟,清新明快,我那颗幼小的心灵被震撼了。听老师说,他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崇拜这位文坛巨匠。  后来,又学习了先生的《背影》,觉得写得很感人。文章回忆了父亲在浦口车站买
期刊
摘要:将“语文教师”仅作为一种职业来理解显然是不合适的,语文教师还应具有“语文的眼光”——即除了具备应有的文化知识,还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人在课中央”;还应拥有“文学的慧眼、教育的品格”“哲学的思辨、审美的情怀”“生态的纯净、智慧的创生”。唯有这样,才能解读生活,解读社会,解读人生并形成个性,才能真正懂得言语生命智慧表现的价值与意义,感受到言语表现出来的快乐与幸福,才能享受语文,“自觉地”教好语
期刊
语文教学是文本的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文本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语文教育不管如何改革,都应该重视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而丰富自己的语文素养。如何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深入解读文本?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颇有成效。  一、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原是孟子提出的一个文学批评的方法。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