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年,近百篇散文,泸州青年作家刘传福抓住生活中边边角角的时间,写下了一本15万字的《磨声悠长》。该书立足现实生活,围绕“乡” 字,构架了“乡情” “乡音”“乡愁” “乡俗” “乡事” “乡味” 6个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泥土味道,记录了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一个个真实而鲜活的乡村生活场景。
放不下的文学梦
十八岁的刘传福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学青年。
那时他上师范,笔记本里除了课堂知识,还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全国知名作家的地址、门牌号、电话号码——他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为其中一员,生活中的一草一木都是笔下素材。有时晚上宿舍熄了灯,他就将一块废旧的玻璃放在门顶上,让走廊上的灯光照进来,借着光在被窝里写到深夜。
毕业后,刘传福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却没能放下文学梦,一所“不通电话、交通条件差、缺乏娱乐方式”的边远学校——叙永县观兴乡普兴小学,成为他心中的“文学圣地”。多个冬天的夜晚,刘传福围着一个煤炭火炉,亮上一盏白炽灯,用书作酒,以墨当歌,潜心于写作当中,倒颇有诗仙举杯邀月的惬意感。
后来,刘传福到了泸州市委宣传部,不仅要处理日常的派采、内参编辑等工作,还要频繁到县区采访,怎么可能有大段的时间用来文学创作?无奈之下,他就在上下班的公交车上写,擠在早晚高峰的人堆中艰难地抽出一只手,在手机上写写画画,将近15万字的书稿几乎都是他在公交车上用手机写出来的。
直至如今,已经到泸州市纪委监委工作的刘传福依旧在与文字打交道。他说,写作于自己,是爱好,更是紧张繁忙工作之余的一种放松,“每天晚上不写上几段睡不着觉”。
绕不开的乡土情
从小生长在乡村、最终定居城市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种乡土情怀。那么,什么是乡土?在刘传福的笔下,乡土是具体可感的,它是小溪的浪花、土屋的笑、密林响起的山歌和乡野的山果。有读者评价:“读《磨声悠长》,总有川南山野的芬芳和扑鼻的泥土味儿。”刘传福把他零零碎碎的日常和回忆铺得很开,记录的都是真实的生活与自然的情感流露,一棵树、一只蝉、一阵雨,甚至是一根斑驳的老扁担,都是书里常见的要素,读者读着读着,心里就有了“味儿”。
但刘传福并没有老老实实地描绘乡村图景。
“每早天还未亮,父亲就打着手电筒出门找水去了。父亲一向雷厉风行,挑着水桶碰撞门槛的声音总会把我们吵醒。”这是《磨声悠长》里,刘传福对上世纪80年代乡村生活的一处画面定格。
书里从马伯伯家的石磨写起,讲述曾经红火的“马石磨”被马伯伯儿子发明的碾米机替代,后来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久地存于村民的记忆中。又写到村里“下岗”的电话机、一度风头无两的黑白电视,以及上了年纪的母亲开始学普通话、用智能手机……书里少有对于乡村政治、经济环境的直接描述,却又给读者传递了一幅其乐融融的乡村社会变迁图景。没那么刻意雕琢的技巧,一切都是自然朴实地散发。
为什么取名《磨声悠长》?刘传福解释说:老家的石磨,既是儿时的回忆,也是岁月的记忆。笔下的磨,是所有的陈年旧事烙下的年轮。而声,正是他内心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声音。悠长,则寓意传递不断,曾经的人、事、物带领读者在穿越时光的同时,给人以启迪,引起共鸣。带领刘传福走上文学路的靳朝忠老师评价道:“这是一本乡土气息浓郁的文学集子,清新、自然、醇朴之风阵阵拂面,宛若杏花春雨般的怡人。”
放不下的文学梦
十八岁的刘传福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学青年。
那时他上师范,笔记本里除了课堂知识,还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全国知名作家的地址、门牌号、电话号码——他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为其中一员,生活中的一草一木都是笔下素材。有时晚上宿舍熄了灯,他就将一块废旧的玻璃放在门顶上,让走廊上的灯光照进来,借着光在被窝里写到深夜。
毕业后,刘传福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却没能放下文学梦,一所“不通电话、交通条件差、缺乏娱乐方式”的边远学校——叙永县观兴乡普兴小学,成为他心中的“文学圣地”。多个冬天的夜晚,刘传福围着一个煤炭火炉,亮上一盏白炽灯,用书作酒,以墨当歌,潜心于写作当中,倒颇有诗仙举杯邀月的惬意感。
后来,刘传福到了泸州市委宣传部,不仅要处理日常的派采、内参编辑等工作,还要频繁到县区采访,怎么可能有大段的时间用来文学创作?无奈之下,他就在上下班的公交车上写,擠在早晚高峰的人堆中艰难地抽出一只手,在手机上写写画画,将近15万字的书稿几乎都是他在公交车上用手机写出来的。
直至如今,已经到泸州市纪委监委工作的刘传福依旧在与文字打交道。他说,写作于自己,是爱好,更是紧张繁忙工作之余的一种放松,“每天晚上不写上几段睡不着觉”。
绕不开的乡土情
从小生长在乡村、最终定居城市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种乡土情怀。那么,什么是乡土?在刘传福的笔下,乡土是具体可感的,它是小溪的浪花、土屋的笑、密林响起的山歌和乡野的山果。有读者评价:“读《磨声悠长》,总有川南山野的芬芳和扑鼻的泥土味儿。”刘传福把他零零碎碎的日常和回忆铺得很开,记录的都是真实的生活与自然的情感流露,一棵树、一只蝉、一阵雨,甚至是一根斑驳的老扁担,都是书里常见的要素,读者读着读着,心里就有了“味儿”。
但刘传福并没有老老实实地描绘乡村图景。
“每早天还未亮,父亲就打着手电筒出门找水去了。父亲一向雷厉风行,挑着水桶碰撞门槛的声音总会把我们吵醒。”这是《磨声悠长》里,刘传福对上世纪80年代乡村生活的一处画面定格。
书里从马伯伯家的石磨写起,讲述曾经红火的“马石磨”被马伯伯儿子发明的碾米机替代,后来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久地存于村民的记忆中。又写到村里“下岗”的电话机、一度风头无两的黑白电视,以及上了年纪的母亲开始学普通话、用智能手机……书里少有对于乡村政治、经济环境的直接描述,却又给读者传递了一幅其乐融融的乡村社会变迁图景。没那么刻意雕琢的技巧,一切都是自然朴实地散发。
为什么取名《磨声悠长》?刘传福解释说:老家的石磨,既是儿时的回忆,也是岁月的记忆。笔下的磨,是所有的陈年旧事烙下的年轮。而声,正是他内心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声音。悠长,则寓意传递不断,曾经的人、事、物带领读者在穿越时光的同时,给人以启迪,引起共鸣。带领刘传福走上文学路的靳朝忠老师评价道:“这是一本乡土气息浓郁的文学集子,清新、自然、醇朴之风阵阵拂面,宛若杏花春雨般的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