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新兴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实践证明,合作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认知方面的发展、提高学业成绩,而且能够改善课堂心理气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然而,在合作学习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教学有效性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提高高校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 高校 合作学习 有效性
伴随着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我国近几年来借鉴反思国内外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经过探索与尝试,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中小学新课程改革中合作学习有效性提高的策略。从理论上讲,大学教学中涉及的许多知识是没有定论的前沿科学知识,适合于小组讨论、分工合作进行研究,同时,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沟通与社交技能,因此,大学阶段更适合于合作学习。如何提高高校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就成为一个新的现实的课题。
一、合作学习的涵义及特征
合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等为理论基础,以开发和利用课堂中人的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1]
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异质分组,建立学习的“多元世界”。小组成员在性别、学业能力、步调和其他品质上必须是不同的、异质的。这样才能够达到共同发展、接纳他人,使学业困难者获得更好的发展的目标;第二,积极互助,小组成员必须人人参与;第三,分工合作,建立小组成员的行为规则要求,强调个人责任感,各自的义务,对其他成员的鼓励和支持;第四,资源共享,互相帮助和交流;第五,奖励体系,集体的荣誉就是每个人的荣誉。
二、高校学生合作学习缺乏有效性的原因
高校教师教学有效性是指高校教师不断建构新的教学理念,运用专业化的教学行为,合理设计教学过程,使教学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2]“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其精髓在于利用学生间文化背景的不同,启发学生的思维,生成新的知识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在教学教研的实践中,却不能完全尽如人意,还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
(一)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的理念方法的掌握。
部分高校教师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他们对合作学习的理解非常有限,只是简单地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布置一些内容让学生讨论。这样就片面、形式化地理解了合作学习,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为讨论而讨论”、“为合作而合作”的现象,淡化了对教学本质和合作学习本质的认识,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合作形式。
(二)分组不科学。
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合作学习小组是实现生生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大学教师在组建合作小组时,像中小学教师为了方便往往是指令前后四人一组,前排两名学生向后一转,与后两排学生组合,合作小组就建成了。大多数教师是由学生自己自由组合,无法形成组内的异质、组间的同质,然而,合作学习就是将个体间的差异当做一种教学资源,以达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目的,因而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合作学习。
(三)没有充分的教学设计。
缺乏全面系统的整体规划。在制定教学计划的同时,就要制定出一门课程合作学习的计划,包括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合理分组、时间安排、形式确定和评价标准等。
(四)内容选择不恰当。
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进行合作学习。有的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有的内容太难了,不易讨论,所以应根据内容来选择学习方式。有些内容完全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果用合作来解决,反而会浪费时间,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五)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
高校教师的教学与中小学不同。一是专业深度。高校教师所教内容是人类文化中比较深奥的思想、知识和相关技能,不仅包括已有定论的科学知识和专业理论,而且包括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各种学术流派和学术观点,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二是创造欲望。高校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自己要有创造欲望,而且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共同对许多尚无定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提出新解,创造新方法。三是互动交流。随着社会发展与知识激增,各种文化和学术观点相互激荡,高校教师教学要表现师生思想自由与平等。师生双方思想不受公众意见或他人的支配,要有自由表达的机会。因此,高校学生合作学习一定要建立在学生认真查找资料、充分深入思考的前提下才会有效。
(六)评价体系不完善。
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三是评价与学生的学科学习成绩评价没有直接联系,容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提高高校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一)重视大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合作技能的培养。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中的奉献与分享精神,一方面要学生在合作中更好地学习知识,另一方面,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合作技能、社交能力得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合作技能既是合作学习的手段,又是合作学习的目的。合作技能是需要培养的。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合作技能的重要性。这里不只简单说教,可以安排适当情境,让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合作练习,使每个人都能顺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想法。其次,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练习使用合作技能,要把合作意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与人的交往活动之中,并不断发展合作的技能。最后,教师要对合作技能作出积极评价。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是大学生以主体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乃至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根本保证。在合作学习中,由于突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和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意义建构者。对此,教师和学生都必须主动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
(三)创设合作情境,营造互信氛围。
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获得成功。小组成员之间是“荣辱与共”的关系,这是一种“利己利人”的学习情境。合作学习的倡导者认为,在一个理想的课堂里,所有的学生都应能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为趣味和快乐而竞争,自主地进行独立学习。小组负责人应担负起协调者的角色,把任务调配好,让每个人均能发挥优势,各尽所能。此外,负责人还应善于聆听、反馈、解决冲突及处理其它人际关系。
(四)加强组织管理。
讲究分组策略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所以确立合作机制、调整合作体系尤为重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分组科学。可以依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小组规模一般为4—6人,成员的构成应考虑到年龄构成、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分组方法可以多样,但小组成员一定要相互认同。
2.职责分明。小组成员内要有一定的分工,每位学生都要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这种分工可以在老师协调下,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专长而确定。小组内设组长、汇报员、记录员、检查员、评分员等。老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对每个同学担任的角色进行轮流担任。
3.目标明确。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始前,要让学生明确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确定目标,这样围绕目标展开思维,发表见解,可以提高合作探究效果。
4.科学评价。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结束后,要对本小组的学习情况、其它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评分,并把小组成员评分纳入到该课程的期末考试总成绩中,形成制度,维护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五)教师应重视自身合作教学的能力与技巧的培养。
要使合作学习取得实效,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合作教学能力与技巧,正确把握合作学习的内涵及操作要领。
1.设定内容多元化的学习任务。单维的学习任务常令有某方面优势的学生取得成功,另外的学生容易有挫折感。学生往往得出结论:某些学生是聪明的,某些学生是愚笨的。这种刻板印象固化了个别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从而影响其在小组中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内容多元化的小组学习任务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机会,有利于他们发挥多种潜力,提出不同的问题解决策略,从而为小组作出贡献。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小组成员各显其能,改变其在班级中的等级地位,从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2.把握开展合作学习的时机。合作学习的实施不仅需要教师的认同,而且需要课程的认同、学生的认同。实践证明,并不是所有小组讨论都能产生合作的效应;也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通过小组活动才能完成。一般来说,学生思维受阻时、小组成员之间出现分歧时、问题答案多样化时都是开展合作学习的良好时机,教师应保持捕捉机遇的敏感性,及时把握时机,因势利导。
(六)合作学习与其他教学策略配合运用。
由于教学是一种涉及多种变量或因素的复杂活动,过分注重或单独运用某一种教学模式与策略将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将合作学习与其他互补性的教学策略配合运用,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组织形式,而且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新的学习理念,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研究、不断发展。搞好组织管理是提高合作学习成效的关键,我们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加强对合作学习组织管理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才能不断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2.
[2]朱华梁.论高校教师教学有效性的发生过程——从教师“教”的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08,(6)(总第112期):55.
关键词: 高校 合作学习 有效性
伴随着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我国近几年来借鉴反思国内外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经过探索与尝试,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中小学新课程改革中合作学习有效性提高的策略。从理论上讲,大学教学中涉及的许多知识是没有定论的前沿科学知识,适合于小组讨论、分工合作进行研究,同时,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沟通与社交技能,因此,大学阶段更适合于合作学习。如何提高高校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就成为一个新的现实的课题。
一、合作学习的涵义及特征
合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等为理论基础,以开发和利用课堂中人的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1]
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异质分组,建立学习的“多元世界”。小组成员在性别、学业能力、步调和其他品质上必须是不同的、异质的。这样才能够达到共同发展、接纳他人,使学业困难者获得更好的发展的目标;第二,积极互助,小组成员必须人人参与;第三,分工合作,建立小组成员的行为规则要求,强调个人责任感,各自的义务,对其他成员的鼓励和支持;第四,资源共享,互相帮助和交流;第五,奖励体系,集体的荣誉就是每个人的荣誉。
二、高校学生合作学习缺乏有效性的原因
高校教师教学有效性是指高校教师不断建构新的教学理念,运用专业化的教学行为,合理设计教学过程,使教学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2]“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其精髓在于利用学生间文化背景的不同,启发学生的思维,生成新的知识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在教学教研的实践中,却不能完全尽如人意,还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
(一)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的理念方法的掌握。
部分高校教师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他们对合作学习的理解非常有限,只是简单地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布置一些内容让学生讨论。这样就片面、形式化地理解了合作学习,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为讨论而讨论”、“为合作而合作”的现象,淡化了对教学本质和合作学习本质的认识,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合作形式。
(二)分组不科学。
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合作学习小组是实现生生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大学教师在组建合作小组时,像中小学教师为了方便往往是指令前后四人一组,前排两名学生向后一转,与后两排学生组合,合作小组就建成了。大多数教师是由学生自己自由组合,无法形成组内的异质、组间的同质,然而,合作学习就是将个体间的差异当做一种教学资源,以达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目的,因而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合作学习。
(三)没有充分的教学设计。
缺乏全面系统的整体规划。在制定教学计划的同时,就要制定出一门课程合作学习的计划,包括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合理分组、时间安排、形式确定和评价标准等。
(四)内容选择不恰当。
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进行合作学习。有的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有的内容太难了,不易讨论,所以应根据内容来选择学习方式。有些内容完全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果用合作来解决,反而会浪费时间,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五)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
高校教师的教学与中小学不同。一是专业深度。高校教师所教内容是人类文化中比较深奥的思想、知识和相关技能,不仅包括已有定论的科学知识和专业理论,而且包括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各种学术流派和学术观点,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二是创造欲望。高校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自己要有创造欲望,而且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共同对许多尚无定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提出新解,创造新方法。三是互动交流。随着社会发展与知识激增,各种文化和学术观点相互激荡,高校教师教学要表现师生思想自由与平等。师生双方思想不受公众意见或他人的支配,要有自由表达的机会。因此,高校学生合作学习一定要建立在学生认真查找资料、充分深入思考的前提下才会有效。
(六)评价体系不完善。
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三是评价与学生的学科学习成绩评价没有直接联系,容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提高高校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一)重视大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合作技能的培养。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中的奉献与分享精神,一方面要学生在合作中更好地学习知识,另一方面,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合作技能、社交能力得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合作技能既是合作学习的手段,又是合作学习的目的。合作技能是需要培养的。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合作技能的重要性。这里不只简单说教,可以安排适当情境,让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合作练习,使每个人都能顺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想法。其次,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练习使用合作技能,要把合作意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与人的交往活动之中,并不断发展合作的技能。最后,教师要对合作技能作出积极评价。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是大学生以主体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乃至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根本保证。在合作学习中,由于突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和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意义建构者。对此,教师和学生都必须主动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
(三)创设合作情境,营造互信氛围。
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获得成功。小组成员之间是“荣辱与共”的关系,这是一种“利己利人”的学习情境。合作学习的倡导者认为,在一个理想的课堂里,所有的学生都应能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为趣味和快乐而竞争,自主地进行独立学习。小组负责人应担负起协调者的角色,把任务调配好,让每个人均能发挥优势,各尽所能。此外,负责人还应善于聆听、反馈、解决冲突及处理其它人际关系。
(四)加强组织管理。
讲究分组策略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所以确立合作机制、调整合作体系尤为重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分组科学。可以依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小组规模一般为4—6人,成员的构成应考虑到年龄构成、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分组方法可以多样,但小组成员一定要相互认同。
2.职责分明。小组成员内要有一定的分工,每位学生都要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这种分工可以在老师协调下,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专长而确定。小组内设组长、汇报员、记录员、检查员、评分员等。老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对每个同学担任的角色进行轮流担任。
3.目标明确。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始前,要让学生明确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确定目标,这样围绕目标展开思维,发表见解,可以提高合作探究效果。
4.科学评价。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结束后,要对本小组的学习情况、其它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评分,并把小组成员评分纳入到该课程的期末考试总成绩中,形成制度,维护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五)教师应重视自身合作教学的能力与技巧的培养。
要使合作学习取得实效,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合作教学能力与技巧,正确把握合作学习的内涵及操作要领。
1.设定内容多元化的学习任务。单维的学习任务常令有某方面优势的学生取得成功,另外的学生容易有挫折感。学生往往得出结论:某些学生是聪明的,某些学生是愚笨的。这种刻板印象固化了个别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从而影响其在小组中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内容多元化的小组学习任务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机会,有利于他们发挥多种潜力,提出不同的问题解决策略,从而为小组作出贡献。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小组成员各显其能,改变其在班级中的等级地位,从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2.把握开展合作学习的时机。合作学习的实施不仅需要教师的认同,而且需要课程的认同、学生的认同。实践证明,并不是所有小组讨论都能产生合作的效应;也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通过小组活动才能完成。一般来说,学生思维受阻时、小组成员之间出现分歧时、问题答案多样化时都是开展合作学习的良好时机,教师应保持捕捉机遇的敏感性,及时把握时机,因势利导。
(六)合作学习与其他教学策略配合运用。
由于教学是一种涉及多种变量或因素的复杂活动,过分注重或单独运用某一种教学模式与策略将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将合作学习与其他互补性的教学策略配合运用,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组织形式,而且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新的学习理念,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研究、不断发展。搞好组织管理是提高合作学习成效的关键,我们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加强对合作学习组织管理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才能不断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2.
[2]朱华梁.论高校教师教学有效性的发生过程——从教师“教”的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08,(6)(总第112期):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