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中等学校越办越少,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人们入读学校可供选择的机会却越来越多。是否选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关键是看三年中所受教育是否中用。
中职教育本来就是以中用为上。这“中用”,一方面是好用、实用;另一方面是发挥中等作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大才大用毕竟是少数,小才小用也是少量,更多的应该是中才中用。因此,以培养中等职业技能为己任的中职教育就存在着广阔的空间,其要求也简单不过:让更多的受教育、受培训者掌握至少一门以上的技术,能够在社会上就业、谋生,甚至创业、创造。其标准再简单不过:就是能用、管用。
中职教育培养了可用的本领。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经历了数番的调整、充实和提高,大多数学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专业设置也得到了优化,日益贴近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客观需要,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得到了加强,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特别是校企合作得到深化,做到校中有企、企中有校,读书与就业零距离对接,使中职学生的技术技能及时有效的得到检验:优秀的被抢用,合格的被录用,不合格的被缓用。每年全国及全省的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其获奖者都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纷纷被抢聘,“武状元”身价百倍。
中职教育遇到了重用的时机。在我们这个从封建社会走过来的国度里,一直信奉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遗训,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是很不够,尚有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现象,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也经历了反反复复的过程。在战争年代,曾经有过有识之士倡导开展乡村教育,传授劳动知识,推进农村普及教育,实现教育救国,曲线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解放后“以粮为纲”的年代里,农业职中也一度兴旺,“半工半读”成为教育主流。恢复高考后,高考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指挥棒,处处出现万人争过高考“独木桥”的景象。现在,我国经济经过高速发展,积累了雄厚的物质资本,社会亦已进入转型期,人们对职业的认识更加理性,对发展的要求更加科学,对教育的理解更加全面,追求教育的和谐发展、协调发展和科学发展,更加紧迫。这就形成了全国上下、全省上下对职业教育的高度共识,认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时代使然,是民心所向,是学子所需。在这样良好的舆论环境下,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力度,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广大职业教育人也焕发了活力,中职毕业生更面对广阔的就业前景,信心增强。高就业率,成为了中职教育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当然,中职教育尚处大力发展的初始阶段,仍有不少有待完善的地方。但,只要中职教育坚持实用宗旨,服务经济社会,真真正正做到“中职中用”,就一定会有美好的前景。
见习编辑朱守锂
中职教育本来就是以中用为上。这“中用”,一方面是好用、实用;另一方面是发挥中等作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大才大用毕竟是少数,小才小用也是少量,更多的应该是中才中用。因此,以培养中等职业技能为己任的中职教育就存在着广阔的空间,其要求也简单不过:让更多的受教育、受培训者掌握至少一门以上的技术,能够在社会上就业、谋生,甚至创业、创造。其标准再简单不过:就是能用、管用。
中职教育培养了可用的本领。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经历了数番的调整、充实和提高,大多数学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专业设置也得到了优化,日益贴近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客观需要,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得到了加强,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特别是校企合作得到深化,做到校中有企、企中有校,读书与就业零距离对接,使中职学生的技术技能及时有效的得到检验:优秀的被抢用,合格的被录用,不合格的被缓用。每年全国及全省的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其获奖者都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纷纷被抢聘,“武状元”身价百倍。
中职教育遇到了重用的时机。在我们这个从封建社会走过来的国度里,一直信奉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遗训,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是很不够,尚有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现象,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也经历了反反复复的过程。在战争年代,曾经有过有识之士倡导开展乡村教育,传授劳动知识,推进农村普及教育,实现教育救国,曲线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解放后“以粮为纲”的年代里,农业职中也一度兴旺,“半工半读”成为教育主流。恢复高考后,高考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指挥棒,处处出现万人争过高考“独木桥”的景象。现在,我国经济经过高速发展,积累了雄厚的物质资本,社会亦已进入转型期,人们对职业的认识更加理性,对发展的要求更加科学,对教育的理解更加全面,追求教育的和谐发展、协调发展和科学发展,更加紧迫。这就形成了全国上下、全省上下对职业教育的高度共识,认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时代使然,是民心所向,是学子所需。在这样良好的舆论环境下,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力度,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广大职业教育人也焕发了活力,中职毕业生更面对广阔的就业前景,信心增强。高就业率,成为了中职教育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当然,中职教育尚处大力发展的初始阶段,仍有不少有待完善的地方。但,只要中职教育坚持实用宗旨,服务经济社会,真真正正做到“中职中用”,就一定会有美好的前景。
见习编辑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