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校体育不仅可为提高全民族体质打下良好基础,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搞好学校体育与智育的关系,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新世纪全面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智育 智力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育既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自己特殊的目的、特点和任务,又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它不仅能为提高全民素质打好基础,还能促进德育、智育与智力的发展。因此,学校教育工作,必须把学生的体育教育摆在应有的位置,高度认识学校体育与智育的密切关系,对开发学生智力具有深远意义。
一、体育与智育辩证统一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指出:“在教育上,实践必先于理论,而身体的训练须在智力训练之先。”毛泽东同志说:“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这些论述,都集中说明了智力的发展必须以强壮的身体为基础。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既能从事直接物质生产,又能从事文化科学工作,它具有广泛志趣和才能,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爱好,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特征是多方面的,但是最基本的方面则是体力与智力的发展。因为,任何一个社会成员不论从事何种社会活动,包括物质与精神活动,都离不开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都要用手,都要用脑,手脑并用,离开体力劳动的脑力劳动,或者离开脑力劳动的体力劳动实际是不存在的。只有二者结合,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社会不断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才能获得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体力和智力充分发展。
体育与智育相互联系是辩证的统一,智力的增长和发展,要求体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而人体素质的提高,又会改善进行智力活动条件,对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学习成绩产生一定的影响。学习系统的专门知识,发展运动记忆,学会分析评价自己的行为——这一切既能解决智育的任务,又能解决体育任务。生物学家巴甫洛夫说:“我毕生热爱脑力劳动和体育劳动,或许更热爱体力劳动,当手脑结合在一起时,我就感到特别愉快。我衷心希望青年们能沿着这条唯一能保证人类幸福的道路继续前进!”巴甫洛夫提出的道路,正是体力与智力结合,手脑结合全面发展之路。
二、体育和智力发展兼长并进
古往今来,教育历来是培养人才的事业,对于开发智力资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谓智力,就是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般说,智力是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分析判断力等构成的统一体。
人的智力是反映特征在人的心理、意识水平上的一种表现形态。而人的心理、意识则同任何心理反应一样,处于一系列心理活动之中。也就是说,智力不是孤零零的、无依无靠的东西。智力的发展首先依靠大脑的发育成熟,其次依靠人的各种实践活动深入地进行。世界上从来没有出现一个弱不禁风、病魔缠身而且逃避现实生活的人会有出众的智力。相反,出现过许多体魄健壮,并能在现实生活中战胜一切的伟大人物。
在某些人的观念中,有人认为搞体育,虽然可以健壮身体,却难免知识贫乏,头脑简单,这样就把体力发展与智力发展对立起来,于是有的人重文轻理,有的人重体轻文。新世纪急需具有先进文化、富有科学知识的优秀人才,加强文化学习是必然要求。
居里夫人说过: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能用于工作和学习的时间是一个常数,要想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就必须有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为此,他天天坚持适当的文体活动,骑自行车、爬山、野游。我国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健身养生有术,活了101岁。100岁时写成《千金翼方》,为医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奥运会女子铁饼冠军莉娅·曼诺里马,不仅会讲六国语言,而且是位电气工程师。世界标枪第二名的西德男子运动员卡莱特,既是医学院的好学生,又在另一所大学学习心理专业。他们的以自身证明了体力与智力的发展可以呈现同步发展趋势。
三、体育锻炼能促进智力发展
体育运动,有着极其细微的、复杂的智力活动。人的智力水平可以从记忆、思维、想象、判断等心理活动的能力表现出来,形成这些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大脑。这是生命科学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大脑的工作条件越适宜,愈良好,大脑对外界信息存储就愈牢固,信息与信息之间的沟通就愈精确。这些现象到达极点的时候,就可能出现异乎寻常的工作状态——“灵感”。那么怎样造成大脑这种恰好的适宜状态呢?科学家总结了“8-1>8”的公式。说明每天从八小时学习时间中抽出一个小时进行体育锻炼,七个小时的学习效率大于八小时。
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学习,促进人的智力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育锻炼能增强人的体质,促进大脑发育。
经常参加运动,能增强人的体质。而健全的精神源自健全的身体,同时能增加大脑的重量和大脑皮层的厚度。运动锻炼能为勤奋学习提供充沛的体力与精力,为智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例如我校发现上体育课后较文化课后智力活动效率有明显提高,且发现课后操后的第三节课往往呈现智力活动的高潮。
(二)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脑细胞反应速度,有利于发挥脑的潜力。
不少的保健医生则认为,体育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大脑的结构与机能,并加速信息的传导。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都比较敏锐,大脑神经反应较快,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能力也较强。人的大脑中有很大一部分潜力未曾得到开发,特点是右脑。体育活动正是开发右脑的有力工具。大部分学生很喜欢球类活动和带游戏的体育活动,这些项目的体育活动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灵活性、多变性,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使之具有反应敏捷、观察、判断准确、想象力丰富的特点。
(三)经常运动可使脑子更清醒,有助于提高大脑对疲劳的耐受力。
大脑皮层对人体的各种活动是有分工的。有的分管脑力,有的分管体力活动,根据兴奋与抑制过程相互诱导规律,运动时管体力活动的神经中枢高度兴奋,加快了管脑力活动的神经中枢抑制,使之得到休息,运动后由于脑力活动的神经中枢的功能得到恢复,从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四)经常运动有助于掌握各种技能、技巧。
由于经常从事体育运动全面发展了人的身体素质,提高了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力量性、耐受性,以及适应各种条件和环境的应变能力,有助于掌握各种学科的技能、技巧。实践证明,学校代表队运动员能够更快更容易地掌握各种技术性动作,工作效率也比较高,并且比不经常运动的人更坚强,更有豁达合群的个性及相互配合精神。
总而言之,中国未来要建立创新型社会,靠的不仅仅是只知道“锻炼”脑子的人才,尤其是要培养出富有组织和协调能力的领军人才,不仅需要智育,更需要体育的参与。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智育 智力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育既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自己特殊的目的、特点和任务,又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它不仅能为提高全民素质打好基础,还能促进德育、智育与智力的发展。因此,学校教育工作,必须把学生的体育教育摆在应有的位置,高度认识学校体育与智育的密切关系,对开发学生智力具有深远意义。
一、体育与智育辩证统一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指出:“在教育上,实践必先于理论,而身体的训练须在智力训练之先。”毛泽东同志说:“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这些论述,都集中说明了智力的发展必须以强壮的身体为基础。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既能从事直接物质生产,又能从事文化科学工作,它具有广泛志趣和才能,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爱好,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特征是多方面的,但是最基本的方面则是体力与智力的发展。因为,任何一个社会成员不论从事何种社会活动,包括物质与精神活动,都离不开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都要用手,都要用脑,手脑并用,离开体力劳动的脑力劳动,或者离开脑力劳动的体力劳动实际是不存在的。只有二者结合,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社会不断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才能获得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体力和智力充分发展。
体育与智育相互联系是辩证的统一,智力的增长和发展,要求体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而人体素质的提高,又会改善进行智力活动条件,对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学习成绩产生一定的影响。学习系统的专门知识,发展运动记忆,学会分析评价自己的行为——这一切既能解决智育的任务,又能解决体育任务。生物学家巴甫洛夫说:“我毕生热爱脑力劳动和体育劳动,或许更热爱体力劳动,当手脑结合在一起时,我就感到特别愉快。我衷心希望青年们能沿着这条唯一能保证人类幸福的道路继续前进!”巴甫洛夫提出的道路,正是体力与智力结合,手脑结合全面发展之路。
二、体育和智力发展兼长并进
古往今来,教育历来是培养人才的事业,对于开发智力资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谓智力,就是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般说,智力是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分析判断力等构成的统一体。
人的智力是反映特征在人的心理、意识水平上的一种表现形态。而人的心理、意识则同任何心理反应一样,处于一系列心理活动之中。也就是说,智力不是孤零零的、无依无靠的东西。智力的发展首先依靠大脑的发育成熟,其次依靠人的各种实践活动深入地进行。世界上从来没有出现一个弱不禁风、病魔缠身而且逃避现实生活的人会有出众的智力。相反,出现过许多体魄健壮,并能在现实生活中战胜一切的伟大人物。
在某些人的观念中,有人认为搞体育,虽然可以健壮身体,却难免知识贫乏,头脑简单,这样就把体力发展与智力发展对立起来,于是有的人重文轻理,有的人重体轻文。新世纪急需具有先进文化、富有科学知识的优秀人才,加强文化学习是必然要求。
居里夫人说过: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能用于工作和学习的时间是一个常数,要想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就必须有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为此,他天天坚持适当的文体活动,骑自行车、爬山、野游。我国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健身养生有术,活了101岁。100岁时写成《千金翼方》,为医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奥运会女子铁饼冠军莉娅·曼诺里马,不仅会讲六国语言,而且是位电气工程师。世界标枪第二名的西德男子运动员卡莱特,既是医学院的好学生,又在另一所大学学习心理专业。他们的以自身证明了体力与智力的发展可以呈现同步发展趋势。
三、体育锻炼能促进智力发展
体育运动,有着极其细微的、复杂的智力活动。人的智力水平可以从记忆、思维、想象、判断等心理活动的能力表现出来,形成这些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大脑。这是生命科学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大脑的工作条件越适宜,愈良好,大脑对外界信息存储就愈牢固,信息与信息之间的沟通就愈精确。这些现象到达极点的时候,就可能出现异乎寻常的工作状态——“灵感”。那么怎样造成大脑这种恰好的适宜状态呢?科学家总结了“8-1>8”的公式。说明每天从八小时学习时间中抽出一个小时进行体育锻炼,七个小时的学习效率大于八小时。
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学习,促进人的智力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育锻炼能增强人的体质,促进大脑发育。
经常参加运动,能增强人的体质。而健全的精神源自健全的身体,同时能增加大脑的重量和大脑皮层的厚度。运动锻炼能为勤奋学习提供充沛的体力与精力,为智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例如我校发现上体育课后较文化课后智力活动效率有明显提高,且发现课后操后的第三节课往往呈现智力活动的高潮。
(二)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脑细胞反应速度,有利于发挥脑的潜力。
不少的保健医生则认为,体育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大脑的结构与机能,并加速信息的传导。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都比较敏锐,大脑神经反应较快,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能力也较强。人的大脑中有很大一部分潜力未曾得到开发,特点是右脑。体育活动正是开发右脑的有力工具。大部分学生很喜欢球类活动和带游戏的体育活动,这些项目的体育活动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灵活性、多变性,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使之具有反应敏捷、观察、判断准确、想象力丰富的特点。
(三)经常运动可使脑子更清醒,有助于提高大脑对疲劳的耐受力。
大脑皮层对人体的各种活动是有分工的。有的分管脑力,有的分管体力活动,根据兴奋与抑制过程相互诱导规律,运动时管体力活动的神经中枢高度兴奋,加快了管脑力活动的神经中枢抑制,使之得到休息,运动后由于脑力活动的神经中枢的功能得到恢复,从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四)经常运动有助于掌握各种技能、技巧。
由于经常从事体育运动全面发展了人的身体素质,提高了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力量性、耐受性,以及适应各种条件和环境的应变能力,有助于掌握各种学科的技能、技巧。实践证明,学校代表队运动员能够更快更容易地掌握各种技术性动作,工作效率也比较高,并且比不经常运动的人更坚强,更有豁达合群的个性及相互配合精神。
总而言之,中国未来要建立创新型社会,靠的不仅仅是只知道“锻炼”脑子的人才,尤其是要培养出富有组织和协调能力的领军人才,不仅需要智育,更需要体育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