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1946年6月到195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在此期间涌现出许多昂扬向上的革命歌曲,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本文将从主要题材类型、题材运用、创编方式等6个方面,来对此时期革命歌曲的创作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解放战争 革命歌曲 创作
中图分类号:J64 文献标识码:A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蒋介石集团为了维护其独裁统治,妄图夺取抗日胜利果实,在签署了以和平建国为基本方针的“双十协定”后,仍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从1946年6月到195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经过浴血奋战和英勇斗争,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在此期间涌现出的作品大都以革命为主题,体现出昂扬、明朗、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
一 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歌曲的主要题材类型
为了使人们对解放战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这一时期创作的革命歌曲大都以热情歌颂人民解放军和揭露敌军丑恶嘴脸为基础的,并体现出军民的鱼水情深。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题材类型:
1 描绘前线将士的战斗生活,激励战士奋勇立功。描绘了解放军将士在前线英勇杀敌、浴血奋战的场面,同时积极鼓励战士不怕牺牲、奋勇立功,起到了正面的教育作用。如在东北野战军中流行的《说打就打》(谢明词、庄映曲,作于1964年)、华东野战军中流行的《练兵》(杨浓词、何仿曲,作于1947年)、还有《人民炮兵上战场》(李伟词曲,作于1947年)、《解放军大反攻》(田书词、李明池曲)、《全国大反攻》(荒草词,黄歌、一林曲)等。鼓励杀敌立功的有《立功歌》(宁森词、张一鸣曲)、《人人立功劳》(谢明词、庄映曲)、《刺刀见红更英雄》(谢明、刘枫、晴钟词,庄映曲)、《英雄成千万》(庄映词曲)等。
2 揭露国民党及其军队丑恶嘴脸。如《国民党一团糟》(李劫夫曲)、《两个部队不相同》(天然词、张锐曲),形象地揭露了国民党军队人心涣散、消极腐败的种种丑态,通过对比讴歌了我军的严明纪律和优良作风。
3 塑造人民军队不怕牺牲、乐观向上的形象。如《人民战士英雄汉》(《孟良崮组歌》选曲,李二词、金西曲)、《我是一个兵》(陆原、岳仑词,岳仑曲)、《野战军好威风》(宋文词曲)、《人民的战士》(希扬词、李尼曲)、《我们是毛泽东的战士》(刘汉章词曲),这些歌曲旋律朗朗上口,歌颂了战士坚定的立场以及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打》(吴镇词、亚威曲)、《前方有个兵工厂》(闻达词、龙飞曲)、《换枪歌》(史行词、次欧曲)等,也都表现了士兵的乐观主义精神,活跃了军营生活,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
4 表达人民对和平的期盼,对蒋介石统治的控诉。有《靠我们打胜仗》(严寒词、晓河曲)、《起来,穷人们》(根据太行民歌填词)、《打到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安波词曲)、《诉苦复仇》(佚名词、景成曲)等。《靠我们去打仗》作于1946年,是为了戳穿敌人假和谈的阴谋而做,表达了期盼和平靠人民,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诉苦复仇》痛诉了蒋介石制度压迫下的民众疾苦,激发了老百姓翻身报仇的愤慨之情。
5 表达军民鱼水情一家亲。赞颂了军爱民、民拥军的军民深情,鼓励了老百姓积极参军,也表达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根本宗旨。代表作品有《青年参军》(哈大音乐系填词、东北民歌)、《解放军老百姓是一家》(魏风词、罗宗贤曲)、《依靠群众》(仲樵编词曲)、《依靠老百姓》(彭彬词、何方曲)、《拥军》(悦之词、陆原、田耘曲)、《军爱民民爱军》(林一词、黄准曲)等。
6 反映工农乐观喜悦精神面貌。受尽压迫的农民在土地改革运动后翻身做了主人,《五朵花儿开》(依据东北民歌曲调填词)、《翻身歌》(张世威词、梁寒光曲)、《今年的新年不一般》(无暇词、引龙曲)、《庄稼人翻身乐》(依据东北民歌曲调填词)、《生产忙》(东北民歌、解冰等改编)等歌曲,都表现了农民当家作主的喜悦之情。《咱们工人有力量》(马可词曲)、《工人进行曲》(鲁艺音工团词、刘炽曲)、《工人先锋》(李士勤词、张风曲)、《工人就是战场》(李士勤词、程思三曲)等,则反映了工人队伍鼓足干劲忘我劳动、积极投身祖国建设的献身精神。
二 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歌曲的体裁运用
1 进行曲体裁的运用,表现出革命歌曲节奏鲜明、铿锵有力、整齐划一的特点。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公木词、郑律曲),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雄壮豪迈、一往无前的气势。歌曲以冲锋号似的引子为开头,音调坚实、节拍规整,主导节奏型和切分节奏多次出现,使曲调有向前推动的气势。排山倒海般的曲调进行到高潮后,在奔腾向前的气势中结束,表现出军人昂扬、豪迈的气概。
2 抒情曲体裁的运用,抒发了军民对革命胜利的憧憬。具有代表性的有《山那边呦好地方》(左弦词、罗忠熔曲),表达了国统区人民对解放区的向往,采用传统民歌的四句头结构,以陇东民歌的风味、欢快明亮召唤式的音调表现出对革命胜利的期盼。这类抒情体裁的歌曲还有《五指山歌》(依据海南黎族民歌的曲调填词)、《五朵花儿开》(依据东北民歌曲调填词)、《翻身歌》(张世威词、梁寒光曲)、《歌唱伟大胜利》(董小吾词、罗宗贤曲)、《庄稼人翻身乐》(依据东北民歌的曲调,李之华填词)等。
3 叙事曲体裁的运用,以写实的手法反映了民众生活的疾苦。《诉苦复仇》(佚名词、景成曲)、《大别山好比一把剑》(易仁词、时乐曲)等歌曲用叙述的方式,以通俗的语言和感人的旋律打动人心。
4 大型组歌体裁的运用,以多首独唱歌曲共同反映主题。如在《淮海战役组歌》(沈亚威等词曲)中,通过11首歌曲生动反映解放军英勇善战、藐视敌人的英雄气概,和敌军闻风丧胆、兵败山倒的落魄情形。
三 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歌曲的创编方式
1 创作歌曲。解放战争时期的大部分革命歌曲,是作曲家在亲身经历了战场上和生产中的感人场面后,有感而发而进行的创作,或激情澎湃或打动人心,充满真挚的感情。不少作品运用了二部、三部及回旋曲式,比单一的民歌小调那种乐句、乐段式的结构形式有较大提高。《解放区的天》(佚名词、陈志昂曲)以民间锣鼓元素为节奏,表达出欢欣鼓舞的风貌和热闹欢庆的场面。《坐牢算什么》(舒模词曲)以坚定而短促的乐句和宣誓般的音调,展示了民主战士面对坐牢表现出的坚强意志和凌然正气,极大地激励了革命者与残酷敌人斗争的勇气。《咱们工人有力量》(马克词曲)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歌曲,采用了二部曲式结构,以坚定有力的切分节奏和连续上行模进的乐句,表现出工人阶级齐心建设新中国的团结干劲,以欢快的劳动呼号和多次反复的小乐句,把歌曲推向高潮。
2 民歌填词。由于战争年代中,没有创作歌曲的良好环境,因此大多歌曲是利用民歌、小调填词的方式来进行创作的。小调本身的旋律普遍流传、朗朗上口、民族风味等特点,也使这类歌曲易于传唱。如《青年参军》(哈大音乐系填词、东北民歌)就是利用东北民歌《绣罗裙调》进行填词的,还有《五朵花儿开》(依据东北民歌曲调填词)、《生产忙》(东北民歌、解冰等改编)、《庄稼人翻身乐》(依据东北民歌的曲调李之华填词)等,也都是用东北民歌进行填词的。再有用太行民歌填词的《起来,穷人们》(根据太行民歌填词),以海南黎族民歌填词的《五指山歌》(依据海南黎族民歌的曲调填)等。
四 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歌曲的演唱形式
解放战争期间的革命歌曲以大齐唱为主,也有二部轮唱、表演唱、对唱、领唱等不同的演唱方式,既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形式,增强了歌曲的感染力,也活跃了官兵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推动了歌曲创作的进一步发展。
1 大齐唱的演唱形式为主要演唱形式。在行军途中或训练场进行大齐唱,表现出人民解放军斗志昂扬的良好精神面貌和积极乐观的军旅文化生活。典型的齐唱歌曲有《解放曲的天》(佚名词、陈志昂曲)、《好男儿去当兵》(刘佳词、徐曙曲)、《打》(吴镇词、亚威曲)等。
2 和声的演唱形式在歌曲的演唱形式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种形式的作品曲调宽广、气势磅礴,集中体现了抗敌战士豪迈雄壮的军威。不仅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形式,也促进了歌曲的创作发展。以和声的演唱形式演出的作品有《大别山好比一把剑》(易仁词、时乐曲)、《歌唱伟大胜利》(董小吾词、罗宗贤曲)、《胜利进行曲》(贺敬之词、焕之曲)等。
3 二部轮唱的演唱形式受到广大战士的普遍欢迎。这种演唱形式,比大齐唱形式新颖、表现丰富,更具感召力。往往节奏鲜明、速度较快,具有气势宏大、振奋人心的特点。二部轮唱的歌曲有《说打就打》(谢明词、庄映曲)、《换枪歌》(史行词、次欧曲)、《靠我们打胜仗》(严寒词、晓河曲)、《飞毛腿》(黄苇词曲)、《运动战!歼灭战》(安波词曲)等。
4 独唱的演唱形式,更能抒发爱憎分明的个人情感。这种演唱形式是其它演唱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如《数九寒天下大雪》(董小吾词、罗宗贤曲)、《诉苦复仇》(佚名词、景成曲)等歌曲,都曾运用这种形式进行表演。
五 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歌曲的特征
1 政治立场鲜明。这一时期的歌曲,其宗旨是为无产阶级服务、为革命战争服务、为工农大众服务的,主要任务是配合中共领导解放军,打倒蒋介石集团,取得革命的胜利,使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因此较多地表现对祖国、民族、党、集体、领袖的赞颂,以及对自由新生活的向往,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2 战斗性强。革命歌曲的创作初衷更多的是为了鼓舞解放军战士在前线英勇杀敌的气势,以及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仇恨,因此无论在歌词或是内容上,都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性,以此来激发前线将士和后方军民,英勇抗敌的坚定决心。
3 思想教化功能浓重。在特定的环境下,无论是在政治斗争的环境下,还是建立政权的氛围中,艺术作品更多的看作是为革命服务的武器,是有阶级属性的,这种过重的思想教化目的,有其积极的历史推动意义;但从其自身发展来说,则存在一定的局限,使歌曲创作在一段时间内,仅仅为了政治斗争而创作,而失去其自身的艺术审美性,彻底成为政治的附属。
六 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歌曲的历史意义
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歌曲,艺术地再现了解放战争时期的光辉岁月和革命历程,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雄壮豪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真实地反映了广大官兵和老百姓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些歌曲继承了现代音乐史上工农革命歌曲、抗日救亡歌曲的光荣传统,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军事任务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全国人民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浪潮起到了极大的鼓舞和促进作用。
这一阶段的歌曲在近现代革命歌曲的发展中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了土地革命时期歌曲创作运用借曲填词的创作手法及大量运用山歌、小调这一体裁形式,继承了抗日战争时期歌曲运用抒情、进行曲以及部分地运用合唱体裁这一形式,不仅体裁广泛、内容丰富,而且表演形式多样。在创作上大量从民间歌曲、戏曲等音乐中汲取养料,使创作出的作品具有鲜活的形象特征,朗朗上口,易于传唱,深受广大军民群众的喜爱,也为新中国建设时期的歌曲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徐帆:《时代的脉搏永恒的主题——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歌曲创作述评》,《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2] 军事学院《战史简编》编写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简编》,解放军出版社,1983年版。
[3] 毛泽东:《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4] 周恩来:《关于文艺方面的几个问题》,《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料选编》,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
作者简介:
韩婧,女,1986—,河南周口人,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8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合唱与指挥。
王婧,女,1982—,河南新乡人,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学院2009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关键词:解放战争 革命歌曲 创作
中图分类号:J64 文献标识码:A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蒋介石集团为了维护其独裁统治,妄图夺取抗日胜利果实,在签署了以和平建国为基本方针的“双十协定”后,仍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从1946年6月到195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经过浴血奋战和英勇斗争,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在此期间涌现出的作品大都以革命为主题,体现出昂扬、明朗、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
一 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歌曲的主要题材类型
为了使人们对解放战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这一时期创作的革命歌曲大都以热情歌颂人民解放军和揭露敌军丑恶嘴脸为基础的,并体现出军民的鱼水情深。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题材类型:
1 描绘前线将士的战斗生活,激励战士奋勇立功。描绘了解放军将士在前线英勇杀敌、浴血奋战的场面,同时积极鼓励战士不怕牺牲、奋勇立功,起到了正面的教育作用。如在东北野战军中流行的《说打就打》(谢明词、庄映曲,作于1964年)、华东野战军中流行的《练兵》(杨浓词、何仿曲,作于1947年)、还有《人民炮兵上战场》(李伟词曲,作于1947年)、《解放军大反攻》(田书词、李明池曲)、《全国大反攻》(荒草词,黄歌、一林曲)等。鼓励杀敌立功的有《立功歌》(宁森词、张一鸣曲)、《人人立功劳》(谢明词、庄映曲)、《刺刀见红更英雄》(谢明、刘枫、晴钟词,庄映曲)、《英雄成千万》(庄映词曲)等。
2 揭露国民党及其军队丑恶嘴脸。如《国民党一团糟》(李劫夫曲)、《两个部队不相同》(天然词、张锐曲),形象地揭露了国民党军队人心涣散、消极腐败的种种丑态,通过对比讴歌了我军的严明纪律和优良作风。
3 塑造人民军队不怕牺牲、乐观向上的形象。如《人民战士英雄汉》(《孟良崮组歌》选曲,李二词、金西曲)、《我是一个兵》(陆原、岳仑词,岳仑曲)、《野战军好威风》(宋文词曲)、《人民的战士》(希扬词、李尼曲)、《我们是毛泽东的战士》(刘汉章词曲),这些歌曲旋律朗朗上口,歌颂了战士坚定的立场以及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打》(吴镇词、亚威曲)、《前方有个兵工厂》(闻达词、龙飞曲)、《换枪歌》(史行词、次欧曲)等,也都表现了士兵的乐观主义精神,活跃了军营生活,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
4 表达人民对和平的期盼,对蒋介石统治的控诉。有《靠我们打胜仗》(严寒词、晓河曲)、《起来,穷人们》(根据太行民歌填词)、《打到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安波词曲)、《诉苦复仇》(佚名词、景成曲)等。《靠我们去打仗》作于1946年,是为了戳穿敌人假和谈的阴谋而做,表达了期盼和平靠人民,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诉苦复仇》痛诉了蒋介石制度压迫下的民众疾苦,激发了老百姓翻身报仇的愤慨之情。
5 表达军民鱼水情一家亲。赞颂了军爱民、民拥军的军民深情,鼓励了老百姓积极参军,也表达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根本宗旨。代表作品有《青年参军》(哈大音乐系填词、东北民歌)、《解放军老百姓是一家》(魏风词、罗宗贤曲)、《依靠群众》(仲樵编词曲)、《依靠老百姓》(彭彬词、何方曲)、《拥军》(悦之词、陆原、田耘曲)、《军爱民民爱军》(林一词、黄准曲)等。
6 反映工农乐观喜悦精神面貌。受尽压迫的农民在土地改革运动后翻身做了主人,《五朵花儿开》(依据东北民歌曲调填词)、《翻身歌》(张世威词、梁寒光曲)、《今年的新年不一般》(无暇词、引龙曲)、《庄稼人翻身乐》(依据东北民歌曲调填词)、《生产忙》(东北民歌、解冰等改编)等歌曲,都表现了农民当家作主的喜悦之情。《咱们工人有力量》(马可词曲)、《工人进行曲》(鲁艺音工团词、刘炽曲)、《工人先锋》(李士勤词、张风曲)、《工人就是战场》(李士勤词、程思三曲)等,则反映了工人队伍鼓足干劲忘我劳动、积极投身祖国建设的献身精神。
二 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歌曲的体裁运用
1 进行曲体裁的运用,表现出革命歌曲节奏鲜明、铿锵有力、整齐划一的特点。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公木词、郑律曲),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雄壮豪迈、一往无前的气势。歌曲以冲锋号似的引子为开头,音调坚实、节拍规整,主导节奏型和切分节奏多次出现,使曲调有向前推动的气势。排山倒海般的曲调进行到高潮后,在奔腾向前的气势中结束,表现出军人昂扬、豪迈的气概。
2 抒情曲体裁的运用,抒发了军民对革命胜利的憧憬。具有代表性的有《山那边呦好地方》(左弦词、罗忠熔曲),表达了国统区人民对解放区的向往,采用传统民歌的四句头结构,以陇东民歌的风味、欢快明亮召唤式的音调表现出对革命胜利的期盼。这类抒情体裁的歌曲还有《五指山歌》(依据海南黎族民歌的曲调填词)、《五朵花儿开》(依据东北民歌曲调填词)、《翻身歌》(张世威词、梁寒光曲)、《歌唱伟大胜利》(董小吾词、罗宗贤曲)、《庄稼人翻身乐》(依据东北民歌的曲调,李之华填词)等。
3 叙事曲体裁的运用,以写实的手法反映了民众生活的疾苦。《诉苦复仇》(佚名词、景成曲)、《大别山好比一把剑》(易仁词、时乐曲)等歌曲用叙述的方式,以通俗的语言和感人的旋律打动人心。
4 大型组歌体裁的运用,以多首独唱歌曲共同反映主题。如在《淮海战役组歌》(沈亚威等词曲)中,通过11首歌曲生动反映解放军英勇善战、藐视敌人的英雄气概,和敌军闻风丧胆、兵败山倒的落魄情形。
三 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歌曲的创编方式
1 创作歌曲。解放战争时期的大部分革命歌曲,是作曲家在亲身经历了战场上和生产中的感人场面后,有感而发而进行的创作,或激情澎湃或打动人心,充满真挚的感情。不少作品运用了二部、三部及回旋曲式,比单一的民歌小调那种乐句、乐段式的结构形式有较大提高。《解放区的天》(佚名词、陈志昂曲)以民间锣鼓元素为节奏,表达出欢欣鼓舞的风貌和热闹欢庆的场面。《坐牢算什么》(舒模词曲)以坚定而短促的乐句和宣誓般的音调,展示了民主战士面对坐牢表现出的坚强意志和凌然正气,极大地激励了革命者与残酷敌人斗争的勇气。《咱们工人有力量》(马克词曲)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歌曲,采用了二部曲式结构,以坚定有力的切分节奏和连续上行模进的乐句,表现出工人阶级齐心建设新中国的团结干劲,以欢快的劳动呼号和多次反复的小乐句,把歌曲推向高潮。
2 民歌填词。由于战争年代中,没有创作歌曲的良好环境,因此大多歌曲是利用民歌、小调填词的方式来进行创作的。小调本身的旋律普遍流传、朗朗上口、民族风味等特点,也使这类歌曲易于传唱。如《青年参军》(哈大音乐系填词、东北民歌)就是利用东北民歌《绣罗裙调》进行填词的,还有《五朵花儿开》(依据东北民歌曲调填词)、《生产忙》(东北民歌、解冰等改编)、《庄稼人翻身乐》(依据东北民歌的曲调李之华填词)等,也都是用东北民歌进行填词的。再有用太行民歌填词的《起来,穷人们》(根据太行民歌填词),以海南黎族民歌填词的《五指山歌》(依据海南黎族民歌的曲调填)等。
四 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歌曲的演唱形式
解放战争期间的革命歌曲以大齐唱为主,也有二部轮唱、表演唱、对唱、领唱等不同的演唱方式,既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形式,增强了歌曲的感染力,也活跃了官兵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推动了歌曲创作的进一步发展。
1 大齐唱的演唱形式为主要演唱形式。在行军途中或训练场进行大齐唱,表现出人民解放军斗志昂扬的良好精神面貌和积极乐观的军旅文化生活。典型的齐唱歌曲有《解放曲的天》(佚名词、陈志昂曲)、《好男儿去当兵》(刘佳词、徐曙曲)、《打》(吴镇词、亚威曲)等。
2 和声的演唱形式在歌曲的演唱形式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种形式的作品曲调宽广、气势磅礴,集中体现了抗敌战士豪迈雄壮的军威。不仅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形式,也促进了歌曲的创作发展。以和声的演唱形式演出的作品有《大别山好比一把剑》(易仁词、时乐曲)、《歌唱伟大胜利》(董小吾词、罗宗贤曲)、《胜利进行曲》(贺敬之词、焕之曲)等。
3 二部轮唱的演唱形式受到广大战士的普遍欢迎。这种演唱形式,比大齐唱形式新颖、表现丰富,更具感召力。往往节奏鲜明、速度较快,具有气势宏大、振奋人心的特点。二部轮唱的歌曲有《说打就打》(谢明词、庄映曲)、《换枪歌》(史行词、次欧曲)、《靠我们打胜仗》(严寒词、晓河曲)、《飞毛腿》(黄苇词曲)、《运动战!歼灭战》(安波词曲)等。
4 独唱的演唱形式,更能抒发爱憎分明的个人情感。这种演唱形式是其它演唱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如《数九寒天下大雪》(董小吾词、罗宗贤曲)、《诉苦复仇》(佚名词、景成曲)等歌曲,都曾运用这种形式进行表演。
五 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歌曲的特征
1 政治立场鲜明。这一时期的歌曲,其宗旨是为无产阶级服务、为革命战争服务、为工农大众服务的,主要任务是配合中共领导解放军,打倒蒋介石集团,取得革命的胜利,使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因此较多地表现对祖国、民族、党、集体、领袖的赞颂,以及对自由新生活的向往,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2 战斗性强。革命歌曲的创作初衷更多的是为了鼓舞解放军战士在前线英勇杀敌的气势,以及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仇恨,因此无论在歌词或是内容上,都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性,以此来激发前线将士和后方军民,英勇抗敌的坚定决心。
3 思想教化功能浓重。在特定的环境下,无论是在政治斗争的环境下,还是建立政权的氛围中,艺术作品更多的看作是为革命服务的武器,是有阶级属性的,这种过重的思想教化目的,有其积极的历史推动意义;但从其自身发展来说,则存在一定的局限,使歌曲创作在一段时间内,仅仅为了政治斗争而创作,而失去其自身的艺术审美性,彻底成为政治的附属。
六 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歌曲的历史意义
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歌曲,艺术地再现了解放战争时期的光辉岁月和革命历程,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雄壮豪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真实地反映了广大官兵和老百姓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些歌曲继承了现代音乐史上工农革命歌曲、抗日救亡歌曲的光荣传统,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军事任务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全国人民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浪潮起到了极大的鼓舞和促进作用。
这一阶段的歌曲在近现代革命歌曲的发展中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了土地革命时期歌曲创作运用借曲填词的创作手法及大量运用山歌、小调这一体裁形式,继承了抗日战争时期歌曲运用抒情、进行曲以及部分地运用合唱体裁这一形式,不仅体裁广泛、内容丰富,而且表演形式多样。在创作上大量从民间歌曲、戏曲等音乐中汲取养料,使创作出的作品具有鲜活的形象特征,朗朗上口,易于传唱,深受广大军民群众的喜爱,也为新中国建设时期的歌曲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徐帆:《时代的脉搏永恒的主题——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歌曲创作述评》,《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2] 军事学院《战史简编》编写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简编》,解放军出版社,1983年版。
[3] 毛泽东:《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4] 周恩来:《关于文艺方面的几个问题》,《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料选编》,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
作者简介:
韩婧,女,1986—,河南周口人,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8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合唱与指挥。
王婧,女,1982—,河南新乡人,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学院2009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共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