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扑朔迷离的地产迷局
春节前,一些朋友在问我关于房地产未来走势的一些问题,我持审慎的态度,因为我已经看到许多迹象,货币泛滥、通胀预期、房价过涨、政府开始对银行进行约束等等。所以我提醒许多朋友小心,因为你可以赢到尽,但输不起,财务上保持保守并不是什么坏事。
但是到了二月份,我开始转变想法,认为在短期内泡沫不会到顶。这个时候,原本与我讨论房产的朋友们却持相反观点,而两会上各界代表和总理对于房价抑制的讨论、指示更加坚定许多朋友的信心,我们甚至就此打赌。
当然是我赢了。
为什么?因为此时你仍旧可以看到资金的泛滥、通胀的显性增长、人民币升值预期、房源供给的缺乏等等,实体经济并没有呈现繁忙的景象,而税收征稽的增长目标也显示实体经济面临的营商环境继续恶化。因此可以判断,大量的资金继续会进入资产市场。
总理在两会讲话之后,央企大举入市买地,给了市场以极大的震撼,这是首次将上层调控的矛盾呈现在市场面前。人们从谨慎、无所适从到迅速转向只是一瞬间的反应,房地产价格突然间猛烈爆发。
我非常惊讶,中国政治民主集中制的表现从来都是内部协调后公布于众,呈现集体意志,从来不会有分歧迹象。而这一次,央企如此不给面子,是非常令人震惊的事情。
舆论一片哗然,不几天,迅速的有政策出现:七十二家中央企业退出房地产市场。但是舆论认为这只是表象,因为其余的十六家主力中央房地产企业并不在其中。
市场决定不予理睬,继续保持疯长。
我正好在专栏里写到1993年至1995年前后的经济态势变化,比较朱总理和温总理所面临的不同经济状况,回顾当年的经济政策和市场反应,言及温所面临的强大压力:形势比人强。今天的经济迷局,已经远远比当年更加复杂。当然,朱当年所面临的经济状态比今天更加糟糕,但当时朱手中的筹码甚多,而今天,温手中的筹码已经寥寥无几。
而我在整理思路的时候,终于认识到,即使泡沫未到顶,房地产泡沫也已经面临爆裂的前景。
我清晰地表达我的观点:离场时间已到,投资者可以撤退了。
一个月后的前几日,政策面终于终结犹豫不觉,不再前怕狼后怕虎,重量级政策开始出现:二套房首付不可低于50%。你会接二连三看到新的政策出现,紧缩风暴的风眼似乎在形成。
在几次狼来了之后,人们开始变得麻木,所以当这一次狼真的来了,就没有人有防范心理。然而为什么我们说:这一次中央政府在动真格?
一切为了维稳!
在这些年的经济增长中,贫富差距变得越来越大,群体事件层出不穷,社会矛盾开始激化。作为一个中年的执政者,从自己编写的历史教科书里,清醒地认识到水是如何帮助自己获得政权,水又会如何颠覆船舶。这些历史典故时时给予执政者以冷水浸面,时常保持清醒,因此维持社会和政权稳定,是这些年来大过一切的目标。
GDP的增长追求是如此,出口产业的增长追求是如此,房地产业的支持是如此,房地产价格的打压也是如此。
GDP增长的理论溯源,是基于GDP的增长可以满足就业需求,所有的目标围绕着GDP增长,各地地方政府长官的升迁也与这样的业绩相关。所以,有长达十数年的岁月,开放市场给外资,激励当地产业拓展,鼓励出口贸易产业,到后来支持地产业发展,背后都有GDP业绩考察的压力。
出口贸易的兴旺发达,毫无疑问给就业市场提供了出路,而外贸带来的外汇储备也给了政府以抵抗金融风暴的能力。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带来的巨大破坏力刺激了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所有亚洲国家,人们基于仓鼠般存粮的本能,开始大量的储存世界货币——美元。
而房地产业的支持是如何纳入地方政府的范畴之内呢?现在所有的人都已经知道是因为事权下放、财权收归中央,地方政府失去了大部分钱袋子,只能依靠房地产业的发展来给自己增加财政收入。对于一个地方来讲,无论是基础建设、政府成本、福利支出都要有财政收入支撑,甚至于无偿给招商引资的对象以免费土地支援,这些资金的出路也是来自于房地产业。
不仅仅如此,房地产业后面庞大的产业链,不但带来经济的增长,也容纳了无数产业工人和农民工的就业。这样当外贸产业在2008年的世界金融风暴中陷入萧条时,房地产业就更加成为救命稻草。
我在2008年底和2009年初鼓励读者去购买房屋时,几乎有9成的人们无法想象:怎么会有这么疯狂的主张?
显而易见,人们没有对我们的经济结构和政治需求有深刻的理解。但是,话说回来,为什么现在严厉调控房地产业又成为维稳的重要手段?因为房地产暴涨的速度已经引起了极大的愤怒,这样的愤怒导致政府开始考虑,和一个稳定的社会相比,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产业经济的经济支持是否代价太大?
在我们目前的人群结构中,60—70后的年龄段城市居民,大多数在1998年的房改和之后的房地产商品化后拥有了自己的房屋。而80—90后正处于人生的积累阶段,大多没有自己所有权的居所。同时,大学教育的偏差导致大学生的数量极多,而市场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当这些80—90后的小孩跑到社会上,似乎永远无法购买房屋的绝望和没有合适工作的巨大失落,将会导致严重的心态失衡。这是社会的不稳定源。
这样的不稳定源超越了农村9亿人口处于底层的不稳定。农村人认命、勤奋、坚韧,只要有一碗饭吃,就会持续的忍耐下去。这些年的农村政策,比如取消农业税和市场带来的打工机会,无论是在外贸制造业还是房地产建筑装饰业,都给农民的收入增长和就业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事实上,第一代跑到城市的农民工,在农村有自己的房子和自留地,他们对城市并无留恋,一心要在年老后回到农村养老,土地是他们的心灵归宿。但是,在城市长大的第二代农民子弟,如果没有考上大学,或者大学后没有足够的出路,就会成为失衡的另一个根源。
我们的教育体系和人们对于高等教育提供社会上升阶梯的期望,扭曲了整个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实际上,我们在下一步的经济转型中,需要大量的蓝领技术工人,而不是空口白牙的大学毕业生。我们的产业无法提供足够的白领就业机会给这些年轻的大学毕业生。
同时,随着人民币升值的加速,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造成低素质的劳动力面临失业的风险越来越大。于此同时,蓝领技术工人的缺乏造成的民工荒成为一个扭曲的畸形现象。
在这样的环境下,维稳成为难以化解的死结。政策面正是处于这样的核心,将会对房地产市场急于迅速的打压。
人民币升值的国际环境
在2009年的下半年,中国人沾沾自喜于经济复苏领先于世界,没有人想到这给中国带来了贸易保护的压力。
国家的性格心理和人的性格心理没有多大区别,甚至于更愚蠢。在世界经济飘摇的时候,各个国家无论是欧美资本主义强国还是第三世界弱国,都不切实际的期望中国经济能够带领世界逃出生天。所谓落水者抓住稻草期望救命,此时的世界经济也是如此。
好在当时的中国政府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对外宣称中国也处于暴风雨中,只能自救,这和愤青的脑残叫嚣形成了鲜明对比。说明中国政界还是充满了理性的光芒。
但是救赎的姿态,落到实际操作时,就失去平衡,凯恩斯主义的幽灵恰如其分的降临在中国经济上空。政府祭器四万亿人民币的投资计划,并不是泡沫的根源,但是却开启了潘多拉盒子。地方政府的疯狂,接近二十万亿地方投资计划的出笼,和天量货币的增发,一瞬间把泡沫吹大。
是的,当时我看到了所有的行为模式,因此告诫商人同行:政府今年会加税,为什么?因为要花钱!房地产要暴涨,为什么?因为要花钱!
当地方政府试图支出如此庞大的投资计划时,融资平台的抵押物除了土地,别无它途。因而炒作房地产成为唯一选择。
资产泡沫的迅速兴起,给经济数据带来了亮丽表现,这样的表现引起了世界范围的耿耿于怀。于是,从奥巴马的美国、到萨克齐的老欧洲、金砖四国的印度、拉丁美洲的阿根廷,数量超过100个国家对中国展开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战争。
我们,做了什么?在制造了如此大的泡沫之后,让中国经济处于结构失衡之后,在给世界经济和商品市场打了鸡血之后,那些血管里充斥着中国公鸡鲜血的国度开始抱怨中国制造了他们的危机,妨碍了他们的复苏,给他们制造了失业。
这就是我们的代价。
所以,奥巴马为了感谢工会支持他上台,阿根廷为了宽慰挟持整个国家的工会组织,欧洲为了那些懒惰不肯工作的寄生虫,印度为了抢得竞争筹码,开始向中国施压。
人民币必须调整汇率!
在中国六十年的发展中,一向是摸着石头过河,前三十年学习苏联,后三十年学习美国,在最近的十年里,日本人悲惨的命运成为模版,提醒着我们不要重蹈覆辙。
因此我们对于日本广场协议的后果充满警惕,对于后来日本房产泡沫爆裂后失落的十年更是心惊肉跳。所以,这一次,中国政府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呼吁,展开了激烈的对抗。
但是,我们能够抵抗到底吗?我个人的观点是:不能!
人民币的刻意低估,的确有利于外贸经济的发展。在长达十年的人民币与美元挂钩期间,美元的持续贬值带动人民币的贬值,促进了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如果说,前期人民币汇率低估带给农民工提高自身生活水准的机会,到了后期,人民币被低估,带给农民的是工无法积累财富的命运。在长达三十年的发展之后,产业工人的财富收入处于停顿状态。我们的经济模式,把财富让渡给发达国家的企业集团和消费者,给自己留下了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贫穷。
而西方人所说的低估汇率影响对方劳工就业,并不完全是谎言,这些事情的确发生了,我们低廉的劳工待遇给西方资本和劳工的博弈提供了失衡的天平。但这里面的迷误在于,即使中国汇率提升,人民币的升值也并不会带给他们多少就业机会,因为世界仍旧贫富失衡,有另外许多国家和人民等待着替代中国劳工。但是对于国家政客来讲,这是个政治游戏,他们必将玩弄下去,而中国已经是世界经济的玩家,纠缠于其中,就必将作出妥协。因为争斗将有损于我们的发展,我们不可能和全世界展开经济战争。
对于日本经济失落的十年,我认为并不是广场协议造成的结果。日本人错误的在广场协议之后,实行了极其宽松的信贷政策,宽松信贷和零利率经济政策导致了资产泡沫的泛滥成灾。同时升值的日元又带来强大的购买力,以至于日本人认为仅仅依靠滥发货币就可以购买美国。
而刺破泡沫的举动也来源于日本人自身的惊慌失措。日本人九十年代初的金融紧缩政策,可以说是突如其来,给整个经济的软着陆没有带来机会,日本经济砰然落地。
我们最糟糕的事情发生在这两年里,仅仅两年,我们就迅速的浓缩了日本人的冰火两重天。在2008年最后一个季度开始疯狂的信贷宽松,然后将会在2010年的年中,开始迅速的信贷紧缩。只需要两年,我们就把日本歌舞伎的漫长歌本用一幕京剧表现完毕。
人民币的升值在今年,我个人的观点是会升值3—5%,之后还有5%的上升空间,不知道何时会继续上升。与此同时,出于控制房地产价格的目的,我推测加息的可能时段在5—6月份,升值应在加息之后,或许在第三季度。
何人受益或受损?
在经济长河里,任何一块石头的扔进都伴随着一个浪花的掀起,然后一圈圈涟漪扩散开去。
信贷紧缩、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什么样的变化?房地产市场和出口市场会产生什么样的结局?这样的巨变中,什么人会受益,什么人会受到伤害?
我们看一看什么人在利益的漩涡当中。
信贷收缩会给最疯狂的炒房者带来灭顶之灾,中国的财富随着政府的旗子舞动,党指向哪里,财富就流向哪里。市场上的疯子纷纷以中国政府不敢调控市场、地少人多等理论引伸出房地产不会跌的理论。谁告诉你的?我想胡书记和温总理都不会给你打这个包票。
一个政权的稳定取决于社会的稳定,中国政府维持稳定的决心大过所有的目标。党现阶段的任务是要控制泡沫,防止它爆裂,带给金融机构风险,同时,防止房地产的狂妄,导致底层弱势者的愤怒。而长远看,房地产市场总有一天会爆裂,带来灭顶之灾,还不如让政府拿个针慢慢的刺一个小洞,放一些气。
地方政府的融资冲动和地方投资潜在的债务黑洞,其实已经让中央政府心惊肉跳。假如一个个地方政府破产,那带来的不仅仅是公务员没有工资可发的问题,而是整个金融系统崩盘,房地产市场摧毁,经济砰然落地的结局。地方政府如果失去实力,不能维持地方,那是什么样的结局,不可想象。
中国经济体已经成为国家资本主义,所以政策面的变化,就是财富变化的地图。
这一次信贷紧缩,带来的受损者,短痛是地方政府,所以会有物业税,或者类似的其他名称税收,给与补偿;长痛是房地产的低迷,会带来庞大接盘者成为负翁的长痛;会有相当部分金融机构面临坏账风险,这些风险来自于地方政府无法支付的债务抵押,而不是购房者的按揭拒付,中国的消费者大多数会忍耐下去;是那些依靠中国经济的资源出售国度:矿石和能源出口国。
受益者是谁?是那些准确逃离的资深投资者,是那些持有巨额现金的富豪,他们在崩裂时会大量收购失败者的资产,是那些做空中国的欧美资本大鳄。
这是一次财富的大转移,和富豪阶层的重新构造。
两极分化的人群
房地产市场在过往十年的发展,是一个财富大转移的历程。三十年的经济开放,在城市中逐渐形成了市民阶层;在中小城市形成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等体制内阶层;在农村形成了生意人阶层;这些构成了中国的中产阶级。中产阶级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稳定剂。
从不同的数据和论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整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前期,消费成为中国经济的最大份额组成,这个时候的贫富差距并不明显。
但是在九十年代初,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问题,而亚洲金融风暴的叠加,使我们处于更糟糕的地步。产业链上三角债横行,金融系统事实上已经破产,经济增长乏力。朱总理只能开启另外的经济增长之路,那就是外贸出口、房地产市场、医疗和教育市场化。在这些事情上,经济学界争论不休,民间也有不同看法。但我认为朱的经济措施可以打90分。
一个经济体的增长,依靠内部消费、出口和投资。出口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为我们过剩的产业力量提供了出路,带来了就业,积累了财富。与房地产业不同,外贸出口的财富大多积累在私人手中,这是社会的稳定剂。医疗和教育市场的市场化带来一片骂声,但是我认为唯一的问题是没有彻底的市场化,这才是问题所在。如果实行智利的教育券体系,依靠自有经济的模式来整合教育市场,会给中国的学生带来更公平的教育环境。现在各省市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平等,严重性各位有目共睹。至于医疗体系,如果能够彻底市场化,并由公有和私有保险公司保障大多数人投保,现在也不至于造成在劳保体系内,没有好药可用;在大病时,个人同样面临破产的命运。
房地产业的分歧更超过了所有的政策,前期人们对房地产市场嗤之以鼻,中后期在房地产市场的暴涨中瞠目结舌,后悔不已。在最初的几年里,城市的许多中产依靠最后的福利分房、公房转制、购买商品房,成为有恒产的阶层。这些人处于稳定期。但是在后期,几轮房地产的暴涨之后,人们开始丢弃房屋的住宅属性,纯粹把房屋当作投资品时,这个时候财富的转移悄然开始。
财富的流动轨迹是从中产、富人向政府、银行、房地产商转移,从未来向当下流动。
当这些人的资财以一堆砖头固化时,除了那些短炒房屋的投机者,他们未来的财富,数十年的过往积累就通过砖头这些中介,以土地出让金、税收、银行利息、房地产利润的形式,迅速的流向金字塔的顶端。
如果说,政府依靠这些财政收入,改善当地的基础建设、应付各类公共支出、当然还有许多浪费在日益庞大的公务员队伍的生存和吃喝上。这些钱总算有许多散落在区域民众的头上。那么跑去利益群体私人手中、房地产商手里、银行等等的钱财,就对人们毫无帮助。你只能等待池塘溢出,依靠豪富者的消费,散财到各个阶层。而这些人消耗奢侈品的行为,往往是在海外发生的。
我对合法赚钱的人,包括房地产商充满了敬意,这是他们的智慧和勤奋换来的。同时对那些聪明的投机者也给予尊敬,他们是生活的强者。但是,整个财富转移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黑色收入,并不在我的敬意当中。
悲哀的是,我们同时经历了另一个通道的财富大转移。
人民币汇率的低估和劳工成本的低廉,以及生产过程中对能源、矿产的消耗,对环境的恶性污染,将我们现在以及子孙的财富源源不断地转移到了国外。
我们在购买石油、矿石、技术、设备时,付出了高昂的价格,在销售利润上,同样将数以亿计的劳工利益输送给欧美的消费者。而出口商赚得一点辛苦钱,又迅速的通过房地产转移给上面的有力者。
同时国家积累的散碎银子又以便宜价格借给买我们东西的人,而这个叫做美国的国度还在不停的把银子的成色加入杂色,我们的债权变得越来越不值钱。
这个由内至外、由下至上的财富转移通道,导致在十数年之后,我们的经济结构改革限于困顿当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到现在,当下政府意识到所有的问题,也意图改革,却面临巨大的阻力,无法进行。阻力并非来自所谓的坏人,而是来自于整个国度内所有的人群,你和我!
我们所有的人被裹挟在这个经济结构里,如果调整完全实行《劳动法》、剔出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出口制造业的急剧衰落,和由此造成的庞大失业队伍,令人不寒而栗。《新劳动法》也就成为一部失业法。
如果调整房地产价格,地方财政的赤字黑洞、银行面临的坏帐崩盘、庞大购买者的负翁景象,整个一个萧条迹象;如果放任房地产市场泡沫,未来的爆裂危局、目前的无房者愤怒,也是另一种不稳定因素。
政府左右为难!
调整人民币汇率升值,富有的人拥有了更多的购买力,他们可以去各国旅行、购买各类奢侈品;贫穷的人面临国内计价产品成本上升,或许存身的产业失业,或许自己的购买力下降。
一个混沌的局面形成,上下两个阶层分道扬镳,各自狂奔。哑铃结构已成,纺锤何在?
撕裂的中国
在一些网上论坛上,你可以看到两方肆无忌惮的表达。许多摆脱贫穷环境,形成理财智慧的人们,开始对许多贫穷、财商短缺、处于底层却以大荣耀为精神支柱的人们进行调侃、嘲笑、或教育。而大量底层,尤其是年轻的网民开始对上述人们进行攻击、谩骂、呼喊口号。
这是放大的声音。更多的分化在现实中无声无息的扩大。富人、体制众人在闷声不响的赚钱、理财、联络人脉、缔造阶梯。这些群体拥有不止一套住宅、不止一个国籍或身份、不止一个妻子或情人、不止一个儿子或女儿、不止一个货币的财富。而另一个群体,在城市中处于贫民地带,时常愤怒,忙于上网。这个群体拥有一部分房屋的租住权、只有一个城市户口或农村户口、或许有一个正在谈恋的对象、勉强养活一个儿子或女儿、口袋里剩不下人民币……
这些沉默的表达,寄希望于社会还有上升的阶梯,水泥天花板还留有空隙,可以让年轻人不止于只剩下愤怒,还可以拥有奋斗的激情。
我看到了中央政府的努力,从两会时温总理充满感性色彩的发言里,体会到上层的温情,尽管似乎是从上而下的怜悯。可是,我并不认为他们在做戏。
整个中国的经济现状,其实就是政治现状,政府面临空前巨大的维稳压力。维持稳定,才能够给整个精英阶层带来改变的契机。中央政府已经在进行福利保障全面覆盖的政策;开始居者有其屋的福利保障房建设,尽管有许多会落入有力人士手里,但是还是给底层提供了机会;开始产业升级的努力。
但是,病急乱投医,我们也看到了国进民退的狂飙猛进。政府一定认为长子可以扶起支撑家庭的重任,可以照顾家族内所有弱小的子弟。其实这个长子,也可以成为一个独断专行的逆子,以自己的一己之私,覆盖整个家族的群体利益,而这种可能性是最大的。更糟糕的是,因为家长对长子寄予厚望,整个家族的大多数资源都给了他,其余的孩子只能在外流浪和打拼。
这是个糟糕的时代,也是个美好的时代。
或许我们需要一个悲剧:房地产崩盘,经济萧条。这个时候,人们的理智可以更清醒,而那些精神强大的人们可以东山再起,建立一个产业升级、资产良好的经济体。
或许,这些都过于悲观,在房地产市场软着陆之后,经济缓慢过渡,经济结构良性变革,而我们如凤凰般在自由的天空中翱翔。
中国商人何去何从?
作为商人,我们该何去何从?
一句话:听党的话!
我们应当相信中央政府有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能力,价格一定会被打压,市场一定会进入盘整。所以在整个主流媒体转达中央的声音时,众多民众盲目的忽略,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目前的经济局面,作为一个国家资本主义的大企业模块,对于经济的控制力远远超过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以,当政府在说话时,我们要学会倾听。而政府意图照顾所有民众的政策,从农村的医疗覆盖、到城市局面保障制度的改良,显而易见。我们必须了解到一个大政府的决心,是要让所有的重要资源,置于自己的控制和分配之下。
所以,如果损害民众的利益,政府不会置之不理。山西煤矿的改革,昭示了政府对底层矿工安全的重视,而只注重利益的谋取,忽略公众责任的资本家,一定会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地。
而房地产市场的变革,显示出政府将民生置于头等地位,那么盲目崇尚房价是永不落太阳的人,必将毁灭自己的财富。
同时国家开始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因为民营企业对于就业起到重要作用。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振兴当地经济,成为技术的领先者和就业市场的稳定者,就一定会得到政府的扶持和鼓励。
吉利并购沃尔沃,没有政府的资金支持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政府之所以尽全力支持一个私营企业,是因为沃尔沃的技术和经济能量,给我们增加了发展的筹码。
所以商人的立身之道,在国内与政府共舞,明白政策面的良苦用心,他们的心系所在,并非一定要付出贿赂的代价,就可以获得政府的支持。
所谓政府,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是父母官文化。精英阶层有照顾民众的责任和义务。所以,维持社会稳定、提供就业、扶持民生,是历来不变的格局。
在未来的数年里,我们会看到大型中央级企业在全球市场的长袖善舞,所有重要资源的控制,都会维系在国家手中,国家资本主义将是长久的主题。同时,在充分市场化的领域里,开放给私营企业的格局不会改变。经济的稳定寄希望于国营体系,而经济的活力和就业则要依靠私营企业。
在外贸领域,走向全球是私营企业的重要选择,目前整个非洲大陆和美洲市场向中国洞开,私营企业主的顽强生命力在充分竞争的国内已经得到体验,华商在全球化的市场里一定会如鱼得水。
我的建议不要只把眼光局限于依靠中国廉价产品的冲击市场,而是要长远的扎根于当地市场,购买土地,投资市场,雇佣当地劳工,这样才能够不引起当地人的敌意,开辟另一格乐土。当地民众和政府的想法不会和中国政府有任何区别,中国政府指望你发展经济、创造就业,那里的选民和政府也一定如此。
在资产投资领域,房地产和其他大宗资产的投资已经失去最好的右边机会,你应该持币待购,等待最好的左边买入机会。因为市场会暴跌,资产会廉价,你的机会会更多。
我们不期望每日是天堂,人生有起落,才有未来!
中国商人要防范被美国误伤
从奥巴马政府的整体表现来看,美国经济越来越多地陷入大政府的格局。从全民医疗改革成功的第一步,到赤字经济的维系不变。奥巴马政府越来越依靠政府的全面介入,来救助整个经济的复苏。
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体现了全面好转,但是唯一不能改善的还是失业率。奥巴马在失业这个问题上,依靠了转移视线的手段,全面地对中国进行舆论攻击,以图逼迫中国让步。其核心理论就是人民币的汇率低谷,造成了美国逆差和劳工失业。在强力施压时,贸易保护主义和可能发生的惩罚关税是一个重要武器。
我并不认为人民币升值能够拯救美国的就业,就如我不相信奥巴马为代表的民主党派能够拯救美国经济一样。
美国的传统是小政府、自由经济和社区自治,新茶党的出现,就代表了反智主义的传统,对那种精英阶层意图全面管理民众的反感。
在这些迹象下,中国的商人要防范被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和汇率战争误伤。我认为在未来,奥巴马政府可能丢掉选举,共和党应该有机会卷土重来,但是目前的几个月,中国所受的压力,都来自于左派自由主义的民主党精英政府。可以说,美国精英将会对我们造成恶劣的影响。华尔街的金融大鳄已经在盯着中国泡沫的崩溃,希望能够从中大捞一场。
可能发生的事情,是在人民币升值到位,房地产市场由于信贷紧缩砰然爆裂之后,迅速流动的热钱就会做空大宗矿产商品和香港的港币以及人民币市场。就是说,又有可能会出现人民币的突然转向,出现大幅度贬值,恶性通胀发生。所以,中国的商人和投资者也要防范汇率的反复和恶性通胀的发生,分散投资,进行保值,准备反攻市场。
我们处在不确定时期的确定阶段,大方向有变,希望各位有所准备。
春节前,一些朋友在问我关于房地产未来走势的一些问题,我持审慎的态度,因为我已经看到许多迹象,货币泛滥、通胀预期、房价过涨、政府开始对银行进行约束等等。所以我提醒许多朋友小心,因为你可以赢到尽,但输不起,财务上保持保守并不是什么坏事。
但是到了二月份,我开始转变想法,认为在短期内泡沫不会到顶。这个时候,原本与我讨论房产的朋友们却持相反观点,而两会上各界代表和总理对于房价抑制的讨论、指示更加坚定许多朋友的信心,我们甚至就此打赌。
当然是我赢了。
为什么?因为此时你仍旧可以看到资金的泛滥、通胀的显性增长、人民币升值预期、房源供给的缺乏等等,实体经济并没有呈现繁忙的景象,而税收征稽的增长目标也显示实体经济面临的营商环境继续恶化。因此可以判断,大量的资金继续会进入资产市场。
总理在两会讲话之后,央企大举入市买地,给了市场以极大的震撼,这是首次将上层调控的矛盾呈现在市场面前。人们从谨慎、无所适从到迅速转向只是一瞬间的反应,房地产价格突然间猛烈爆发。
我非常惊讶,中国政治民主集中制的表现从来都是内部协调后公布于众,呈现集体意志,从来不会有分歧迹象。而这一次,央企如此不给面子,是非常令人震惊的事情。
舆论一片哗然,不几天,迅速的有政策出现:七十二家中央企业退出房地产市场。但是舆论认为这只是表象,因为其余的十六家主力中央房地产企业并不在其中。
市场决定不予理睬,继续保持疯长。
我正好在专栏里写到1993年至1995年前后的经济态势变化,比较朱总理和温总理所面临的不同经济状况,回顾当年的经济政策和市场反应,言及温所面临的强大压力:形势比人强。今天的经济迷局,已经远远比当年更加复杂。当然,朱当年所面临的经济状态比今天更加糟糕,但当时朱手中的筹码甚多,而今天,温手中的筹码已经寥寥无几。
而我在整理思路的时候,终于认识到,即使泡沫未到顶,房地产泡沫也已经面临爆裂的前景。
我清晰地表达我的观点:离场时间已到,投资者可以撤退了。
一个月后的前几日,政策面终于终结犹豫不觉,不再前怕狼后怕虎,重量级政策开始出现:二套房首付不可低于50%。你会接二连三看到新的政策出现,紧缩风暴的风眼似乎在形成。
在几次狼来了之后,人们开始变得麻木,所以当这一次狼真的来了,就没有人有防范心理。然而为什么我们说:这一次中央政府在动真格?
一切为了维稳!
在这些年的经济增长中,贫富差距变得越来越大,群体事件层出不穷,社会矛盾开始激化。作为一个中年的执政者,从自己编写的历史教科书里,清醒地认识到水是如何帮助自己获得政权,水又会如何颠覆船舶。这些历史典故时时给予执政者以冷水浸面,时常保持清醒,因此维持社会和政权稳定,是这些年来大过一切的目标。
GDP的增长追求是如此,出口产业的增长追求是如此,房地产业的支持是如此,房地产价格的打压也是如此。
GDP增长的理论溯源,是基于GDP的增长可以满足就业需求,所有的目标围绕着GDP增长,各地地方政府长官的升迁也与这样的业绩相关。所以,有长达十数年的岁月,开放市场给外资,激励当地产业拓展,鼓励出口贸易产业,到后来支持地产业发展,背后都有GDP业绩考察的压力。
出口贸易的兴旺发达,毫无疑问给就业市场提供了出路,而外贸带来的外汇储备也给了政府以抵抗金融风暴的能力。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带来的巨大破坏力刺激了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所有亚洲国家,人们基于仓鼠般存粮的本能,开始大量的储存世界货币——美元。
而房地产业的支持是如何纳入地方政府的范畴之内呢?现在所有的人都已经知道是因为事权下放、财权收归中央,地方政府失去了大部分钱袋子,只能依靠房地产业的发展来给自己增加财政收入。对于一个地方来讲,无论是基础建设、政府成本、福利支出都要有财政收入支撑,甚至于无偿给招商引资的对象以免费土地支援,这些资金的出路也是来自于房地产业。
不仅仅如此,房地产业后面庞大的产业链,不但带来经济的增长,也容纳了无数产业工人和农民工的就业。这样当外贸产业在2008年的世界金融风暴中陷入萧条时,房地产业就更加成为救命稻草。
我在2008年底和2009年初鼓励读者去购买房屋时,几乎有9成的人们无法想象:怎么会有这么疯狂的主张?
显而易见,人们没有对我们的经济结构和政治需求有深刻的理解。但是,话说回来,为什么现在严厉调控房地产业又成为维稳的重要手段?因为房地产暴涨的速度已经引起了极大的愤怒,这样的愤怒导致政府开始考虑,和一个稳定的社会相比,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产业经济的经济支持是否代价太大?
在我们目前的人群结构中,60—70后的年龄段城市居民,大多数在1998年的房改和之后的房地产商品化后拥有了自己的房屋。而80—90后正处于人生的积累阶段,大多没有自己所有权的居所。同时,大学教育的偏差导致大学生的数量极多,而市场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当这些80—90后的小孩跑到社会上,似乎永远无法购买房屋的绝望和没有合适工作的巨大失落,将会导致严重的心态失衡。这是社会的不稳定源。
这样的不稳定源超越了农村9亿人口处于底层的不稳定。农村人认命、勤奋、坚韧,只要有一碗饭吃,就会持续的忍耐下去。这些年的农村政策,比如取消农业税和市场带来的打工机会,无论是在外贸制造业还是房地产建筑装饰业,都给农民的收入增长和就业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事实上,第一代跑到城市的农民工,在农村有自己的房子和自留地,他们对城市并无留恋,一心要在年老后回到农村养老,土地是他们的心灵归宿。但是,在城市长大的第二代农民子弟,如果没有考上大学,或者大学后没有足够的出路,就会成为失衡的另一个根源。
我们的教育体系和人们对于高等教育提供社会上升阶梯的期望,扭曲了整个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实际上,我们在下一步的经济转型中,需要大量的蓝领技术工人,而不是空口白牙的大学毕业生。我们的产业无法提供足够的白领就业机会给这些年轻的大学毕业生。
同时,随着人民币升值的加速,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造成低素质的劳动力面临失业的风险越来越大。于此同时,蓝领技术工人的缺乏造成的民工荒成为一个扭曲的畸形现象。
在这样的环境下,维稳成为难以化解的死结。政策面正是处于这样的核心,将会对房地产市场急于迅速的打压。
人民币升值的国际环境
在2009年的下半年,中国人沾沾自喜于经济复苏领先于世界,没有人想到这给中国带来了贸易保护的压力。
国家的性格心理和人的性格心理没有多大区别,甚至于更愚蠢。在世界经济飘摇的时候,各个国家无论是欧美资本主义强国还是第三世界弱国,都不切实际的期望中国经济能够带领世界逃出生天。所谓落水者抓住稻草期望救命,此时的世界经济也是如此。
好在当时的中国政府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对外宣称中国也处于暴风雨中,只能自救,这和愤青的脑残叫嚣形成了鲜明对比。说明中国政界还是充满了理性的光芒。
但是救赎的姿态,落到实际操作时,就失去平衡,凯恩斯主义的幽灵恰如其分的降临在中国经济上空。政府祭器四万亿人民币的投资计划,并不是泡沫的根源,但是却开启了潘多拉盒子。地方政府的疯狂,接近二十万亿地方投资计划的出笼,和天量货币的增发,一瞬间把泡沫吹大。
是的,当时我看到了所有的行为模式,因此告诫商人同行:政府今年会加税,为什么?因为要花钱!房地产要暴涨,为什么?因为要花钱!
当地方政府试图支出如此庞大的投资计划时,融资平台的抵押物除了土地,别无它途。因而炒作房地产成为唯一选择。
资产泡沫的迅速兴起,给经济数据带来了亮丽表现,这样的表现引起了世界范围的耿耿于怀。于是,从奥巴马的美国、到萨克齐的老欧洲、金砖四国的印度、拉丁美洲的阿根廷,数量超过100个国家对中国展开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战争。
我们,做了什么?在制造了如此大的泡沫之后,让中国经济处于结构失衡之后,在给世界经济和商品市场打了鸡血之后,那些血管里充斥着中国公鸡鲜血的国度开始抱怨中国制造了他们的危机,妨碍了他们的复苏,给他们制造了失业。
这就是我们的代价。
所以,奥巴马为了感谢工会支持他上台,阿根廷为了宽慰挟持整个国家的工会组织,欧洲为了那些懒惰不肯工作的寄生虫,印度为了抢得竞争筹码,开始向中国施压。
人民币必须调整汇率!
在中国六十年的发展中,一向是摸着石头过河,前三十年学习苏联,后三十年学习美国,在最近的十年里,日本人悲惨的命运成为模版,提醒着我们不要重蹈覆辙。
因此我们对于日本广场协议的后果充满警惕,对于后来日本房产泡沫爆裂后失落的十年更是心惊肉跳。所以,这一次,中国政府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呼吁,展开了激烈的对抗。
但是,我们能够抵抗到底吗?我个人的观点是:不能!
人民币的刻意低估,的确有利于外贸经济的发展。在长达十年的人民币与美元挂钩期间,美元的持续贬值带动人民币的贬值,促进了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如果说,前期人民币汇率低估带给农民工提高自身生活水准的机会,到了后期,人民币被低估,带给农民的是工无法积累财富的命运。在长达三十年的发展之后,产业工人的财富收入处于停顿状态。我们的经济模式,把财富让渡给发达国家的企业集团和消费者,给自己留下了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贫穷。
而西方人所说的低估汇率影响对方劳工就业,并不完全是谎言,这些事情的确发生了,我们低廉的劳工待遇给西方资本和劳工的博弈提供了失衡的天平。但这里面的迷误在于,即使中国汇率提升,人民币的升值也并不会带给他们多少就业机会,因为世界仍旧贫富失衡,有另外许多国家和人民等待着替代中国劳工。但是对于国家政客来讲,这是个政治游戏,他们必将玩弄下去,而中国已经是世界经济的玩家,纠缠于其中,就必将作出妥协。因为争斗将有损于我们的发展,我们不可能和全世界展开经济战争。
对于日本经济失落的十年,我认为并不是广场协议造成的结果。日本人错误的在广场协议之后,实行了极其宽松的信贷政策,宽松信贷和零利率经济政策导致了资产泡沫的泛滥成灾。同时升值的日元又带来强大的购买力,以至于日本人认为仅仅依靠滥发货币就可以购买美国。
而刺破泡沫的举动也来源于日本人自身的惊慌失措。日本人九十年代初的金融紧缩政策,可以说是突如其来,给整个经济的软着陆没有带来机会,日本经济砰然落地。
我们最糟糕的事情发生在这两年里,仅仅两年,我们就迅速的浓缩了日本人的冰火两重天。在2008年最后一个季度开始疯狂的信贷宽松,然后将会在2010年的年中,开始迅速的信贷紧缩。只需要两年,我们就把日本歌舞伎的漫长歌本用一幕京剧表现完毕。
人民币的升值在今年,我个人的观点是会升值3—5%,之后还有5%的上升空间,不知道何时会继续上升。与此同时,出于控制房地产价格的目的,我推测加息的可能时段在5—6月份,升值应在加息之后,或许在第三季度。
何人受益或受损?
在经济长河里,任何一块石头的扔进都伴随着一个浪花的掀起,然后一圈圈涟漪扩散开去。
信贷紧缩、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什么样的变化?房地产市场和出口市场会产生什么样的结局?这样的巨变中,什么人会受益,什么人会受到伤害?
我们看一看什么人在利益的漩涡当中。
信贷收缩会给最疯狂的炒房者带来灭顶之灾,中国的财富随着政府的旗子舞动,党指向哪里,财富就流向哪里。市场上的疯子纷纷以中国政府不敢调控市场、地少人多等理论引伸出房地产不会跌的理论。谁告诉你的?我想胡书记和温总理都不会给你打这个包票。
一个政权的稳定取决于社会的稳定,中国政府维持稳定的决心大过所有的目标。党现阶段的任务是要控制泡沫,防止它爆裂,带给金融机构风险,同时,防止房地产的狂妄,导致底层弱势者的愤怒。而长远看,房地产市场总有一天会爆裂,带来灭顶之灾,还不如让政府拿个针慢慢的刺一个小洞,放一些气。
地方政府的融资冲动和地方投资潜在的债务黑洞,其实已经让中央政府心惊肉跳。假如一个个地方政府破产,那带来的不仅仅是公务员没有工资可发的问题,而是整个金融系统崩盘,房地产市场摧毁,经济砰然落地的结局。地方政府如果失去实力,不能维持地方,那是什么样的结局,不可想象。
中国经济体已经成为国家资本主义,所以政策面的变化,就是财富变化的地图。
这一次信贷紧缩,带来的受损者,短痛是地方政府,所以会有物业税,或者类似的其他名称税收,给与补偿;长痛是房地产的低迷,会带来庞大接盘者成为负翁的长痛;会有相当部分金融机构面临坏账风险,这些风险来自于地方政府无法支付的债务抵押,而不是购房者的按揭拒付,中国的消费者大多数会忍耐下去;是那些依靠中国经济的资源出售国度:矿石和能源出口国。
受益者是谁?是那些准确逃离的资深投资者,是那些持有巨额现金的富豪,他们在崩裂时会大量收购失败者的资产,是那些做空中国的欧美资本大鳄。
这是一次财富的大转移,和富豪阶层的重新构造。
两极分化的人群
房地产市场在过往十年的发展,是一个财富大转移的历程。三十年的经济开放,在城市中逐渐形成了市民阶层;在中小城市形成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等体制内阶层;在农村形成了生意人阶层;这些构成了中国的中产阶级。中产阶级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稳定剂。
从不同的数据和论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整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前期,消费成为中国经济的最大份额组成,这个时候的贫富差距并不明显。
但是在九十年代初,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问题,而亚洲金融风暴的叠加,使我们处于更糟糕的地步。产业链上三角债横行,金融系统事实上已经破产,经济增长乏力。朱总理只能开启另外的经济增长之路,那就是外贸出口、房地产市场、医疗和教育市场化。在这些事情上,经济学界争论不休,民间也有不同看法。但我认为朱的经济措施可以打90分。
一个经济体的增长,依靠内部消费、出口和投资。出口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为我们过剩的产业力量提供了出路,带来了就业,积累了财富。与房地产业不同,外贸出口的财富大多积累在私人手中,这是社会的稳定剂。医疗和教育市场的市场化带来一片骂声,但是我认为唯一的问题是没有彻底的市场化,这才是问题所在。如果实行智利的教育券体系,依靠自有经济的模式来整合教育市场,会给中国的学生带来更公平的教育环境。现在各省市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平等,严重性各位有目共睹。至于医疗体系,如果能够彻底市场化,并由公有和私有保险公司保障大多数人投保,现在也不至于造成在劳保体系内,没有好药可用;在大病时,个人同样面临破产的命运。
房地产业的分歧更超过了所有的政策,前期人们对房地产市场嗤之以鼻,中后期在房地产市场的暴涨中瞠目结舌,后悔不已。在最初的几年里,城市的许多中产依靠最后的福利分房、公房转制、购买商品房,成为有恒产的阶层。这些人处于稳定期。但是在后期,几轮房地产的暴涨之后,人们开始丢弃房屋的住宅属性,纯粹把房屋当作投资品时,这个时候财富的转移悄然开始。
财富的流动轨迹是从中产、富人向政府、银行、房地产商转移,从未来向当下流动。
当这些人的资财以一堆砖头固化时,除了那些短炒房屋的投机者,他们未来的财富,数十年的过往积累就通过砖头这些中介,以土地出让金、税收、银行利息、房地产利润的形式,迅速的流向金字塔的顶端。
如果说,政府依靠这些财政收入,改善当地的基础建设、应付各类公共支出、当然还有许多浪费在日益庞大的公务员队伍的生存和吃喝上。这些钱总算有许多散落在区域民众的头上。那么跑去利益群体私人手中、房地产商手里、银行等等的钱财,就对人们毫无帮助。你只能等待池塘溢出,依靠豪富者的消费,散财到各个阶层。而这些人消耗奢侈品的行为,往往是在海外发生的。
我对合法赚钱的人,包括房地产商充满了敬意,这是他们的智慧和勤奋换来的。同时对那些聪明的投机者也给予尊敬,他们是生活的强者。但是,整个财富转移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黑色收入,并不在我的敬意当中。
悲哀的是,我们同时经历了另一个通道的财富大转移。
人民币汇率的低估和劳工成本的低廉,以及生产过程中对能源、矿产的消耗,对环境的恶性污染,将我们现在以及子孙的财富源源不断地转移到了国外。
我们在购买石油、矿石、技术、设备时,付出了高昂的价格,在销售利润上,同样将数以亿计的劳工利益输送给欧美的消费者。而出口商赚得一点辛苦钱,又迅速的通过房地产转移给上面的有力者。
同时国家积累的散碎银子又以便宜价格借给买我们东西的人,而这个叫做美国的国度还在不停的把银子的成色加入杂色,我们的债权变得越来越不值钱。
这个由内至外、由下至上的财富转移通道,导致在十数年之后,我们的经济结构改革限于困顿当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到现在,当下政府意识到所有的问题,也意图改革,却面临巨大的阻力,无法进行。阻力并非来自所谓的坏人,而是来自于整个国度内所有的人群,你和我!
我们所有的人被裹挟在这个经济结构里,如果调整完全实行《劳动法》、剔出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出口制造业的急剧衰落,和由此造成的庞大失业队伍,令人不寒而栗。《新劳动法》也就成为一部失业法。
如果调整房地产价格,地方财政的赤字黑洞、银行面临的坏帐崩盘、庞大购买者的负翁景象,整个一个萧条迹象;如果放任房地产市场泡沫,未来的爆裂危局、目前的无房者愤怒,也是另一种不稳定因素。
政府左右为难!
调整人民币汇率升值,富有的人拥有了更多的购买力,他们可以去各国旅行、购买各类奢侈品;贫穷的人面临国内计价产品成本上升,或许存身的产业失业,或许自己的购买力下降。
一个混沌的局面形成,上下两个阶层分道扬镳,各自狂奔。哑铃结构已成,纺锤何在?
撕裂的中国
在一些网上论坛上,你可以看到两方肆无忌惮的表达。许多摆脱贫穷环境,形成理财智慧的人们,开始对许多贫穷、财商短缺、处于底层却以大荣耀为精神支柱的人们进行调侃、嘲笑、或教育。而大量底层,尤其是年轻的网民开始对上述人们进行攻击、谩骂、呼喊口号。
这是放大的声音。更多的分化在现实中无声无息的扩大。富人、体制众人在闷声不响的赚钱、理财、联络人脉、缔造阶梯。这些群体拥有不止一套住宅、不止一个国籍或身份、不止一个妻子或情人、不止一个儿子或女儿、不止一个货币的财富。而另一个群体,在城市中处于贫民地带,时常愤怒,忙于上网。这个群体拥有一部分房屋的租住权、只有一个城市户口或农村户口、或许有一个正在谈恋的对象、勉强养活一个儿子或女儿、口袋里剩不下人民币……
这些沉默的表达,寄希望于社会还有上升的阶梯,水泥天花板还留有空隙,可以让年轻人不止于只剩下愤怒,还可以拥有奋斗的激情。
我看到了中央政府的努力,从两会时温总理充满感性色彩的发言里,体会到上层的温情,尽管似乎是从上而下的怜悯。可是,我并不认为他们在做戏。
整个中国的经济现状,其实就是政治现状,政府面临空前巨大的维稳压力。维持稳定,才能够给整个精英阶层带来改变的契机。中央政府已经在进行福利保障全面覆盖的政策;开始居者有其屋的福利保障房建设,尽管有许多会落入有力人士手里,但是还是给底层提供了机会;开始产业升级的努力。
但是,病急乱投医,我们也看到了国进民退的狂飙猛进。政府一定认为长子可以扶起支撑家庭的重任,可以照顾家族内所有弱小的子弟。其实这个长子,也可以成为一个独断专行的逆子,以自己的一己之私,覆盖整个家族的群体利益,而这种可能性是最大的。更糟糕的是,因为家长对长子寄予厚望,整个家族的大多数资源都给了他,其余的孩子只能在外流浪和打拼。
这是个糟糕的时代,也是个美好的时代。
或许我们需要一个悲剧:房地产崩盘,经济萧条。这个时候,人们的理智可以更清醒,而那些精神强大的人们可以东山再起,建立一个产业升级、资产良好的经济体。
或许,这些都过于悲观,在房地产市场软着陆之后,经济缓慢过渡,经济结构良性变革,而我们如凤凰般在自由的天空中翱翔。
中国商人何去何从?
作为商人,我们该何去何从?
一句话:听党的话!
我们应当相信中央政府有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能力,价格一定会被打压,市场一定会进入盘整。所以在整个主流媒体转达中央的声音时,众多民众盲目的忽略,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目前的经济局面,作为一个国家资本主义的大企业模块,对于经济的控制力远远超过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以,当政府在说话时,我们要学会倾听。而政府意图照顾所有民众的政策,从农村的医疗覆盖、到城市局面保障制度的改良,显而易见。我们必须了解到一个大政府的决心,是要让所有的重要资源,置于自己的控制和分配之下。
所以,如果损害民众的利益,政府不会置之不理。山西煤矿的改革,昭示了政府对底层矿工安全的重视,而只注重利益的谋取,忽略公众责任的资本家,一定会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地。
而房地产市场的变革,显示出政府将民生置于头等地位,那么盲目崇尚房价是永不落太阳的人,必将毁灭自己的财富。
同时国家开始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因为民营企业对于就业起到重要作用。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振兴当地经济,成为技术的领先者和就业市场的稳定者,就一定会得到政府的扶持和鼓励。
吉利并购沃尔沃,没有政府的资金支持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政府之所以尽全力支持一个私营企业,是因为沃尔沃的技术和经济能量,给我们增加了发展的筹码。
所以商人的立身之道,在国内与政府共舞,明白政策面的良苦用心,他们的心系所在,并非一定要付出贿赂的代价,就可以获得政府的支持。
所谓政府,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是父母官文化。精英阶层有照顾民众的责任和义务。所以,维持社会稳定、提供就业、扶持民生,是历来不变的格局。
在未来的数年里,我们会看到大型中央级企业在全球市场的长袖善舞,所有重要资源的控制,都会维系在国家手中,国家资本主义将是长久的主题。同时,在充分市场化的领域里,开放给私营企业的格局不会改变。经济的稳定寄希望于国营体系,而经济的活力和就业则要依靠私营企业。
在外贸领域,走向全球是私营企业的重要选择,目前整个非洲大陆和美洲市场向中国洞开,私营企业主的顽强生命力在充分竞争的国内已经得到体验,华商在全球化的市场里一定会如鱼得水。
我的建议不要只把眼光局限于依靠中国廉价产品的冲击市场,而是要长远的扎根于当地市场,购买土地,投资市场,雇佣当地劳工,这样才能够不引起当地人的敌意,开辟另一格乐土。当地民众和政府的想法不会和中国政府有任何区别,中国政府指望你发展经济、创造就业,那里的选民和政府也一定如此。
在资产投资领域,房地产和其他大宗资产的投资已经失去最好的右边机会,你应该持币待购,等待最好的左边买入机会。因为市场会暴跌,资产会廉价,你的机会会更多。
我们不期望每日是天堂,人生有起落,才有未来!
中国商人要防范被美国误伤
从奥巴马政府的整体表现来看,美国经济越来越多地陷入大政府的格局。从全民医疗改革成功的第一步,到赤字经济的维系不变。奥巴马政府越来越依靠政府的全面介入,来救助整个经济的复苏。
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体现了全面好转,但是唯一不能改善的还是失业率。奥巴马在失业这个问题上,依靠了转移视线的手段,全面地对中国进行舆论攻击,以图逼迫中国让步。其核心理论就是人民币的汇率低谷,造成了美国逆差和劳工失业。在强力施压时,贸易保护主义和可能发生的惩罚关税是一个重要武器。
我并不认为人民币升值能够拯救美国的就业,就如我不相信奥巴马为代表的民主党派能够拯救美国经济一样。
美国的传统是小政府、自由经济和社区自治,新茶党的出现,就代表了反智主义的传统,对那种精英阶层意图全面管理民众的反感。
在这些迹象下,中国的商人要防范被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和汇率战争误伤。我认为在未来,奥巴马政府可能丢掉选举,共和党应该有机会卷土重来,但是目前的几个月,中国所受的压力,都来自于左派自由主义的民主党精英政府。可以说,美国精英将会对我们造成恶劣的影响。华尔街的金融大鳄已经在盯着中国泡沫的崩溃,希望能够从中大捞一场。
可能发生的事情,是在人民币升值到位,房地产市场由于信贷紧缩砰然爆裂之后,迅速流动的热钱就会做空大宗矿产商品和香港的港币以及人民币市场。就是说,又有可能会出现人民币的突然转向,出现大幅度贬值,恶性通胀发生。所以,中国的商人和投资者也要防范汇率的反复和恶性通胀的发生,分散投资,进行保值,准备反攻市场。
我们处在不确定时期的确定阶段,大方向有变,希望各位有所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