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 :系统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571941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眼底激光与雷珠单抗联合治疗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自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通过计算机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两组各纳入39例,给予参照组行眼底激光治疗,给予研究组眼底激光与雷珠单抗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渗出吸收时间为(10.65±1.34)d短于参照组的(14.76±1.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57,P<0.001),水肿改善时间为(4.36±0.71)d短于参照组的(5.14±1.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5,P<0.001),眼底出血吸收时间为(2.96±1.32)d短于参照组的(4.59±1.6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17,P<0.01),视网膜厚度为(217.49±19.83)μm小于参照组的(276.82±20.69)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29,P<0.01),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明显优于参照组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3,P=0.003).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采取眼底激光与雷珠单抗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视网膜厚度,促进视力恢复.
其他文献
为了探究持续通风作用下空间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明晰除臭设计风量的定量计算方法,基于恒定污染物散发量,利用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空间除臭简化模型,推导并求解了空间污染物浓度变化基本方程,其通解表明浓度函数随时间的增长呈指数变化.结合垃圾处理工程实际情况,探讨了浓度函数中考虑污染物体积散发项的必要性;通过浓度函数极限求解,获得了极限风量求解方法.结合设计浓度,初始浓度和新风污染物浓度的关系,论述了浓度函数增减性与临界风量的关系,阐明了持续通风并不总是具有“稀释”作用,特定条件下,空间内平均浓度随时间增长呈增加趋
目的 分析中药茵陈蒿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效果.方法 入组该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共7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腺苷蛋氨酸,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药茵陈蒿汤.比较两组进行分娩的孕周、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指标TBIL、ALT、TBA、AST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进行分娩的孕周(38.21±1.25)周长于对照组相应的指标(36.51±0.91)周,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TBIL、ALT、TBA、AST[(15.04±1.52)μmol/L
目的 对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行靶向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6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27,P<0.05).观察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93、15.363、25.039、21.026、13.64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大气细颗粒物(PM2.5)所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药物组3组,每组12只;研究组大鼠经气管内缓慢注入颗粒物悬液染毒(25 mg/kg)剂量,每周染毒2次,连续染毒4周;对照组以0.9%氯化钠溶液代替颗粒物悬液;药物组除按25 mg/kg剂量经气管内缓慢注入颗粒物悬液染毒,每周染毒2次,连续对大鼠染毒4周以外还同时给予丹参多酚酸盐15 mg/kg体质量灌胃,1次/d,连续4周.测定各组大鼠染毒后的心率及血压,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