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近一个月来多国疫情形势全面告急。遍布全球的百余万中国留学生,从忧心祖国战“疫”形势的海外支援力量,转眼间变成了全国人民关心、关注的对象。
去留都不是疫情的局外人
“欧洲疫情来势迅猛,比利时政府被迫采取隔离措施,学校也宣布停课。这让不久前还在忙着向国内捐款捐物的留学生们多少有些措手不及。”比利时鲁汶大学博士生梁博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疫情确实造成了一些困扰,但也让我体会到了温暖的环绕。”
比利时“封城”三周以来,梁博深已从最初的心神不宁逐步调整到适应。虽然身边一些年龄较小的本科生选择了回国,但包括他本人在内的大多数研究生選择了留守当地居家学习。他对记者说,国外疫情发展的确令在国内的父母操碎了心。“我爸妈每天一大早就攥着手机盯着时钟看,一直要等到我的电话、听到我一切平安的消息才会放心,还反复叮嘱我注意安全、不要出门,争取早点回国。”梁博深说,“父母就希望我能赶快回国,回到他们身边。我理解这份舐犊情深,但回不回国,还是要充分考量疫情发展、安全风险、课业负担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然后再作出合理选择。”
留守英国的在读研究生小唐,也从最初关注国内疫情转变为关注英国疫情、英国防护物资供求、物价状况,以及学业被迫中止等问题。他说:“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我们都不可能是这场疫情的局外人。”
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土木工程博士生朱家乐看来,只要注意个人防护,留在当地是比较好的选项。上个月因澳大利亚入境管制要求,朱家乐被迫选择从国内出发取道泰国再返校。“我是在泰国隔离了14天后才获准入境澳大利亚的,花费了巨大精力和时间,此时再选择回国没必要也不太可能。”朱家乐对记者说,签证问题和疫情防控两个方面是他选择留守的主要原因,“有些像我一样签证在2020上半年到期的同学会担心签证申请问题,如果在澳大利亚境内申请,应该可以比较顺利地获得临时签证继续正常学习;如果回到国内申请,可能会遇到很多不可预见的变数。”朱家乐说最重要的考虑还包括对未来的规划,“从疫情发展形势看,澳大利亚很可能在未来6个月内封锁国境,如果现在回国,意味着2020年的学习、工作都将无法按照原定计划推进”。
许多留学生从“自助”走向“助人”
令人欣喜的是,许多留守当地的中国留学生不仅注意加强自身防护,还积极投入当地抗“疫”,从“自助”走上“助人”之路。
今年1月武汉疫情暴发后,担任鲁汶中国学联主席的梁博深,与留学生们迅速发起了“支援新冠肺炎救护前线”募捐活动。短短几天时间就收到了200多位留学生捐献的1万余欧元善款。梁博深和伙伴们第一时间采购防疫物资,通过海航开辟的“绿色通道”运回湖北。3月比利时疫情扩散后,梁博深和小伙伴们也很快收到了江苏无锡市政府、宜兴市钱秀玲基金会等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向在比留学生赠送的防护物资。感恩之余,他们也决定投身支持比利时抗击疫情。据梁博深介绍,鲁汶中国学联已向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布鲁塞尔布鲁格曼医院和专门进行病毒检测的鲁汶大学附属医院捐赠了1000个外科口罩和400个医用防护口罩。很多同学还自发加入了每晚20时为当地医护人员鼓掌的“快闪”活动。
平时负责留学生与使馆联络工作的阿塞拜疆中国留学生会负责人陈玉,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创建了“阿塞拜疆留学生会”公众号,负责转载使馆的重要通知,更新阿塞拜疆疫情的最新消息,及时发布涉及与在阿华人和留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我只是想帮助更多的人,服务好在阿华人群体,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经常会有同学、朋友向我反映,网上关于阿塞拜疆的汉语资料太少了,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大家充分获取最新信息。”陈玉说,通过这个公众号,在国内的父母也了解了阿塞拜疆的最新情况,“有很多家长都不懂外语,通过我们发布的信息,也能让他们更加安心。”
正在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国际公司法硕士学位的吴芃,从3月5日起开始绘制当地疫情图表。当他把第一天制好的图表发布在英国卫生部推特正文下的评论区域后,意外地收获了当日最高关注度和点赞量。之后,吴芃根据英国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每天更新图表,展示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增长走势,让人们对英国疫情状况一目了然。不少网友给他留言说,这张疫情图表比简单的数字统计更能让人看懂疫情趋势,也更能唤起人们对疫情防控的重视。选择继续留在英国的吴芃表示会继续坚持制图,直到英国疫情好转,“我感觉这对很多网友有帮助,许多人会每天等待我的更新,这让我萌生了一种责任感”。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留比学生梁博深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通过媒体对身在祖国的父母和亲友说一声:“不用太担心,我们挺好的!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回国再与大家相聚!”(摘自《中国青年报》4.3)
去留都不是疫情的局外人
“欧洲疫情来势迅猛,比利时政府被迫采取隔离措施,学校也宣布停课。这让不久前还在忙着向国内捐款捐物的留学生们多少有些措手不及。”比利时鲁汶大学博士生梁博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疫情确实造成了一些困扰,但也让我体会到了温暖的环绕。”
比利时“封城”三周以来,梁博深已从最初的心神不宁逐步调整到适应。虽然身边一些年龄较小的本科生选择了回国,但包括他本人在内的大多数研究生選择了留守当地居家学习。他对记者说,国外疫情发展的确令在国内的父母操碎了心。“我爸妈每天一大早就攥着手机盯着时钟看,一直要等到我的电话、听到我一切平安的消息才会放心,还反复叮嘱我注意安全、不要出门,争取早点回国。”梁博深说,“父母就希望我能赶快回国,回到他们身边。我理解这份舐犊情深,但回不回国,还是要充分考量疫情发展、安全风险、课业负担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然后再作出合理选择。”
留守英国的在读研究生小唐,也从最初关注国内疫情转变为关注英国疫情、英国防护物资供求、物价状况,以及学业被迫中止等问题。他说:“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我们都不可能是这场疫情的局外人。”
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土木工程博士生朱家乐看来,只要注意个人防护,留在当地是比较好的选项。上个月因澳大利亚入境管制要求,朱家乐被迫选择从国内出发取道泰国再返校。“我是在泰国隔离了14天后才获准入境澳大利亚的,花费了巨大精力和时间,此时再选择回国没必要也不太可能。”朱家乐对记者说,签证问题和疫情防控两个方面是他选择留守的主要原因,“有些像我一样签证在2020上半年到期的同学会担心签证申请问题,如果在澳大利亚境内申请,应该可以比较顺利地获得临时签证继续正常学习;如果回到国内申请,可能会遇到很多不可预见的变数。”朱家乐说最重要的考虑还包括对未来的规划,“从疫情发展形势看,澳大利亚很可能在未来6个月内封锁国境,如果现在回国,意味着2020年的学习、工作都将无法按照原定计划推进”。
许多留学生从“自助”走向“助人”
令人欣喜的是,许多留守当地的中国留学生不仅注意加强自身防护,还积极投入当地抗“疫”,从“自助”走上“助人”之路。
今年1月武汉疫情暴发后,担任鲁汶中国学联主席的梁博深,与留学生们迅速发起了“支援新冠肺炎救护前线”募捐活动。短短几天时间就收到了200多位留学生捐献的1万余欧元善款。梁博深和伙伴们第一时间采购防疫物资,通过海航开辟的“绿色通道”运回湖北。3月比利时疫情扩散后,梁博深和小伙伴们也很快收到了江苏无锡市政府、宜兴市钱秀玲基金会等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向在比留学生赠送的防护物资。感恩之余,他们也决定投身支持比利时抗击疫情。据梁博深介绍,鲁汶中国学联已向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布鲁塞尔布鲁格曼医院和专门进行病毒检测的鲁汶大学附属医院捐赠了1000个外科口罩和400个医用防护口罩。很多同学还自发加入了每晚20时为当地医护人员鼓掌的“快闪”活动。
平时负责留学生与使馆联络工作的阿塞拜疆中国留学生会负责人陈玉,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创建了“阿塞拜疆留学生会”公众号,负责转载使馆的重要通知,更新阿塞拜疆疫情的最新消息,及时发布涉及与在阿华人和留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我只是想帮助更多的人,服务好在阿华人群体,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经常会有同学、朋友向我反映,网上关于阿塞拜疆的汉语资料太少了,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大家充分获取最新信息。”陈玉说,通过这个公众号,在国内的父母也了解了阿塞拜疆的最新情况,“有很多家长都不懂外语,通过我们发布的信息,也能让他们更加安心。”
正在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国际公司法硕士学位的吴芃,从3月5日起开始绘制当地疫情图表。当他把第一天制好的图表发布在英国卫生部推特正文下的评论区域后,意外地收获了当日最高关注度和点赞量。之后,吴芃根据英国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每天更新图表,展示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增长走势,让人们对英国疫情状况一目了然。不少网友给他留言说,这张疫情图表比简单的数字统计更能让人看懂疫情趋势,也更能唤起人们对疫情防控的重视。选择继续留在英国的吴芃表示会继续坚持制图,直到英国疫情好转,“我感觉这对很多网友有帮助,许多人会每天等待我的更新,这让我萌生了一种责任感”。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留比学生梁博深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通过媒体对身在祖国的父母和亲友说一声:“不用太担心,我们挺好的!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回国再与大家相聚!”(摘自《中国青年报》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