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照国际组织关于金融基础设施的原则,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建立了直接持有、一级托管账户体系,实现了券款对付结算和全额实时逐笔结算处理,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立足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债券市场应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在债券市场开放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应当更加关注风险,坚持账户本土化,坚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照国际组织关于金融基础设施的原则,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建立了直接持有、一级托管账户体系,实现了券款对付结算和全额实时逐笔结算处理,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立足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债券市场应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在债券市场开放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应当更加关注风险,坚持账户本土化,坚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其他文献
ESG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对企业内部机制和能力建设的要求,组织需要建立这些机制和能力才能实现长期价值.因此,企业一方面需要建立统一的ESG管理理念,构建ESG管理架构,进行战略、业务、技术、资源的调整优化,推动ESG与企业经营深度融合.另一方面需要构建ESG信息披露机制,向社会各方充分披露信息,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和提高自身信息披露的质量.ESG体系包括三大关键环节:ESG披露,ESG评价和ESG投资.企业根据披露要求对相应的信息进行披露,评级机构对企业披露的ESG信息进行评价,投资者根据企业ESG评价情况进行
2020年底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知识产权评估体系,重视和肯定了知识产权评估工作,由此引发理论界与实务界对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对知识产权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地梳理,对于拓展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后续研究以及有效指导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实务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性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从知识产权的定义、价值影响因素及评估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以期明确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未来研究方向.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推动我国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国策,但在知识产权侵权现象屡见不鲜的事实面前,无论是为了维护权利人合法经济利益还是震慑侵权人的违法侵权行为,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合理确定都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仅提供了损害赔偿确定的原则性方法,尚缺乏指导实践的参考指南或操作依据.本文将基于这一背景,以资产评估的视角尝试解决国内外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侵权损失赔偿法、合理许可费法应用难的问题,以期为评估行业参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提供参考和指导.
自2020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开放取得一系列新成效,主要表现为境外投资者占比大幅提升、外债期限结构和币种构成得到优化以及国债安全资产属性逐步显现.下一步债券市场开放主要面临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冲击等压力.应利用好疫情防控窗口期,把握债券市场开放的主导权和主动权,进一步完善以国债为核心的人民币产品体系,丰富市场风险管理工具,并构建与债券市场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