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是高校体育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在政策监督、教学实施、评价与反馈等环节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使得高校体育并没有真正帮助体质弱势学生实现自己的体育教育目标。文章对辽宁省20所大中专院校进行调查,掌握学校针对这部分学生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实现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接受平等的体育教育。
关键词: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1-0056-03
在2011年9月公布的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成下降趋势,这在体育教育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期,给教育界敲响了警钟。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而大量体弱、超重或肥胖学生也在不断增加,这给传统的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同时也给学校正常的体育工作带来困难,甚至会给学校的和谐带来隐患。
刘成、李秀华在界定体质弱势群体概念时,从身体患病情况和体质测试及格与否来进行衡量。根据这一概念,将体质弱势学生大致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指身体患有残疾而不适宜参加常规体育活动的;第二类是指身体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及其他疾病的学生;第三类是指身体偏肥或偏瘦、基本运动素质偏差及其他隋形的学生。
通过调查发现,一些高校对体质弱势群体开设的体育课采用随班就读或体育免修,体质健康标准免测形式,教学随机性很大。高校这种知难而避,因噎废食的轻率之举,有饽教育方针。体育教育要使每个受教育者都受益,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开展体质弱势学生体育工作改革,使他们切实享受到体育的权利,对于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和谐群体形成、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辽宁省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课程设置及教学实施现状
从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中不难看出,无论从接受体育教育的对象——体质弱势群体,还是课程设置及其结构本身,均体现了现代大学的教育目标。然而,在教学指导纲要实施过程中,各高校情况却不尽相同。对辽宁省20所大中专科院校随机抽样调查发现,只有6所高校针对体质弱势群体开设了体育课程,占被调查学校的30%。在这6所开设体育课程的高校中,开设体质弱势群体体育班的历史都不长,只有5-6年时间,开设的高校中至今仍没有统一的体质弱势群体体育课程教材,也没有统一的体育教学规定,均采用由任课教师自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授课对象主要以伤、残、体弱患病者居多,占授课对象的90%以上。任课教师多数以年长的体育教师兼任,上课时间一般安排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
1.1缺少教学督导
努力实观体质弱势学生的体育教育公正是教育现代化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即人人享又先后教育的权力。但目前存在在的—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虽有《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刘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健康、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只有30%的高校开没体质弱势学生体育课。而这30%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的质量也无从把握,缺少自上面下的监督机制。教学督导组只对正常体育课进行检查和指导,忽视了体质弱势学生体育课的存在,这使得教师在授课时缺少了自我约束,更不会有自我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同时各校的体育部领导对这个课程也没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大纲制定和教学实施阶段完全放手,最后变成了授课教师—个人的独舞。部分高校还末对这部分学生开课,随他们在正常班“随班混凑”或“免修体育”来逃避责任,这更能反映缺少监督的弊端。长此下来,教师和学生课的积极性受到极大伤害,也就逐渐形成了体育教学过程中程中没人在意的最大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靠个别学校或教师的努力,需要从攻策法规上加以完善。
1.2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与有效教学方法
高校还没有为体质弱势群体制定针对性的课程指导纲要和相应的体质测试标准,导致了教师在授课时没有明确的课程目标,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五花八门,教学过程随意性很大。教师疏于对教学方法的研究,课堂的严谨性和教学的有效性难以保障。体质弱势学生是需要关心和帮助的群体,但这样的教学环境会使他们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对他们身体和心理的锻炼效果微乎其微了。这样会使弱势群体变得更弱势,教育作用根本无法体现出来。
1.3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缺少灵活性
对于普通大学生的教学评价往往从学生体能、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方面进行。发展体能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体育课堂教学评价而言,对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健康水平等评价恰恰是体质弱势学生的短板,如果直接从这些方面进行评价无疑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当体质弱势学生需要直面自己的身体问题时,常常会出现消极健身或回避体育运动的态度。另一方面,体育成绩的“标签”式评价使体质弱势学生对自己的健康及学习前景忧心忡忡,因而,隐瞒身体事实勉强跟随普通体育班进行力不从心的体育锻炼时有发生。
1.4体育教学中还未真正注入伦理关怀的精神
高校体育工作者应了解心理学、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常识,同时又了解残疾人教育等知识,这样可以设身处地考虑体质弱势学生的需要,帮助他们实现与社会的融合,无论学校还是社会,这一理念至关重要。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和体育教育要直面身体练习的特点,更应该让其他学生与弱势学生一样,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欣赏他人。而目前的研究中尚未见到从人性关怀的视角确立构建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体系。没有关.怀的教育是缺憾的教育,它从根本上忽视了对个体生命力的呵护与关照。
2对策
2.1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要在政策的“严”和教育的“爱”中进行
建立学校督导组,定期开展以保证体育课时、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和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重点的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加强对体质弱势群体体育课的检查,保证体育教学按时、按量的完成高校体育任务。
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强调人文关怀,将从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体育学习的理论层面上升为可操作、可监测的实践层面。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让每一位体质弱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能体验到关怀,收获到健康,感受到幸福。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合适的体育指导,使体质弱势群体在接受体育教育时不感觉难堪。教师应从个体差异角度挖掘学生生理和心理需要,从而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教育权利均等,个体发展多样化”将是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育的发展目标。
2.2培养专业的教师为体质弱势群体服务
师资短缺是影响当前体质弱势群体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最大瓶颈。体质弱势学生体育教育工作有其自身特点。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应当具有较丰富 的体育锻炼知识与技能,熟悉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常识,同时又了解残疾人教育一般规律与方法。因此,高校应着重培养专业的体质弱势学生体育师资。可组织高校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培训重点应放在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育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教学工具、手段与方法)的培训,如学习体质弱势学生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开辟特殊体育新学科、专业建设,有利于培养专门人才;在相关专业中渗透特殊体育学科知识的传授,可以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同时要加强对特殊体育科学的研究,提高学术水平。这些可以帮助高校为体质弱势学生群体培养出优秀的教师。
2.3体育教学内容的灵活选择与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针对体质弱势学生群体,要对现有体育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并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发适合这些学生的新的教学内容。针对患有某种疾病或残障学生应继续保留体育保健课教学内容,并适当加以丰富和发展。多数高校开展了太极拳项目,对学生身心发展帮助较大。但如果能吸收一些球类运动或时尚运动元素(如乒乓球和健身操等),会更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热隋。针对体形偏瘦或肥胖的学生,应该以中等运动负荷的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方法为主,突出运动性特点,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强化体育改善体质的健身途径。
2.4加强场地器材建设,为体质弱势群体提供优良活动环境
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课堂多数都是临时教学场所,学校没有为这部分学生提供单独的活动场地,很难保证学生能够安全、愉悦的进行体育活动。这些体质弱势、心理缺少自信和安全感的学生,需要比普通大学生更多的理解和关心,需要良好环境为他们赢弱身心挡风遮雨。学校应建立固定弱势群体体育课堂,对教室进行单独的装饰设计,配备多样的健身康复器械。因为这部分学生容易疲劳,建议建立单独的休息区域帮助学生快速恢复体力。应全天开放这些场所,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
2.5建立科学的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对于体质弱势学生来说,由于身体条件的原因,一般较少热衷于参加体育锻炼,多数表现为喜静、少动。如果拿普通大学生考核评价标准来要求这些学生,将极大打击他们的锻炼热情和自信,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来反映学生课堂表现及学习效果。建立新的评价体系,要针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特点,以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及体育保健知识与技能为教学评价的核心内容。设计能反映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前后态度变化的指标;设计能反映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前后心理品质变化情况的指标;设计能反映学生身体机能改善和提高的评价指标。在评价时注意避免歧视,淡化学生间的比较,重视个体的进步,鼓励为主,注意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
3结语
面对高校体质弱势学生这类特殊群体,要有效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开发体质弱势学生体育教学内容,培养对应的专业教师,完善场地器材,建立灵活适用的教学评价体系,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这部分弱势学生受益,最终实现“健康第一”的体育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王广虎.弱势群体一全民健身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1].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4):12-15.
[2]刘成,李秀华.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3]吴燕丹.生命关怀视野下我们大学特殊体育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6,26(2):64-69.
[4]唐征宇,马研.加强残疾学生体育教学与锻炼研究,提高残疾学生身心健康水平[J].体育科研,2001,22(1):27-29.
[5]宋卫东.康复运动处方在高校健康弱势群体中的应用及可行性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2(6):76-78.
关键词: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1-0056-03
在2011年9月公布的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成下降趋势,这在体育教育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期,给教育界敲响了警钟。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而大量体弱、超重或肥胖学生也在不断增加,这给传统的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同时也给学校正常的体育工作带来困难,甚至会给学校的和谐带来隐患。
刘成、李秀华在界定体质弱势群体概念时,从身体患病情况和体质测试及格与否来进行衡量。根据这一概念,将体质弱势学生大致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指身体患有残疾而不适宜参加常规体育活动的;第二类是指身体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及其他疾病的学生;第三类是指身体偏肥或偏瘦、基本运动素质偏差及其他隋形的学生。
通过调查发现,一些高校对体质弱势群体开设的体育课采用随班就读或体育免修,体质健康标准免测形式,教学随机性很大。高校这种知难而避,因噎废食的轻率之举,有饽教育方针。体育教育要使每个受教育者都受益,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开展体质弱势学生体育工作改革,使他们切实享受到体育的权利,对于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和谐群体形成、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辽宁省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课程设置及教学实施现状
从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中不难看出,无论从接受体育教育的对象——体质弱势群体,还是课程设置及其结构本身,均体现了现代大学的教育目标。然而,在教学指导纲要实施过程中,各高校情况却不尽相同。对辽宁省20所大中专科院校随机抽样调查发现,只有6所高校针对体质弱势群体开设了体育课程,占被调查学校的30%。在这6所开设体育课程的高校中,开设体质弱势群体体育班的历史都不长,只有5-6年时间,开设的高校中至今仍没有统一的体质弱势群体体育课程教材,也没有统一的体育教学规定,均采用由任课教师自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授课对象主要以伤、残、体弱患病者居多,占授课对象的90%以上。任课教师多数以年长的体育教师兼任,上课时间一般安排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
1.1缺少教学督导
努力实观体质弱势学生的体育教育公正是教育现代化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即人人享又先后教育的权力。但目前存在在的—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虽有《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刘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健康、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只有30%的高校开没体质弱势学生体育课。而这30%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的质量也无从把握,缺少自上面下的监督机制。教学督导组只对正常体育课进行检查和指导,忽视了体质弱势学生体育课的存在,这使得教师在授课时缺少了自我约束,更不会有自我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同时各校的体育部领导对这个课程也没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大纲制定和教学实施阶段完全放手,最后变成了授课教师—个人的独舞。部分高校还末对这部分学生开课,随他们在正常班“随班混凑”或“免修体育”来逃避责任,这更能反映缺少监督的弊端。长此下来,教师和学生课的积极性受到极大伤害,也就逐渐形成了体育教学过程中程中没人在意的最大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靠个别学校或教师的努力,需要从攻策法规上加以完善。
1.2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与有效教学方法
高校还没有为体质弱势群体制定针对性的课程指导纲要和相应的体质测试标准,导致了教师在授课时没有明确的课程目标,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五花八门,教学过程随意性很大。教师疏于对教学方法的研究,课堂的严谨性和教学的有效性难以保障。体质弱势学生是需要关心和帮助的群体,但这样的教学环境会使他们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对他们身体和心理的锻炼效果微乎其微了。这样会使弱势群体变得更弱势,教育作用根本无法体现出来。
1.3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缺少灵活性
对于普通大学生的教学评价往往从学生体能、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方面进行。发展体能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体育课堂教学评价而言,对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健康水平等评价恰恰是体质弱势学生的短板,如果直接从这些方面进行评价无疑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当体质弱势学生需要直面自己的身体问题时,常常会出现消极健身或回避体育运动的态度。另一方面,体育成绩的“标签”式评价使体质弱势学生对自己的健康及学习前景忧心忡忡,因而,隐瞒身体事实勉强跟随普通体育班进行力不从心的体育锻炼时有发生。
1.4体育教学中还未真正注入伦理关怀的精神
高校体育工作者应了解心理学、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常识,同时又了解残疾人教育等知识,这样可以设身处地考虑体质弱势学生的需要,帮助他们实现与社会的融合,无论学校还是社会,这一理念至关重要。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和体育教育要直面身体练习的特点,更应该让其他学生与弱势学生一样,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欣赏他人。而目前的研究中尚未见到从人性关怀的视角确立构建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体系。没有关.怀的教育是缺憾的教育,它从根本上忽视了对个体生命力的呵护与关照。
2对策
2.1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要在政策的“严”和教育的“爱”中进行
建立学校督导组,定期开展以保证体育课时、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和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重点的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加强对体质弱势群体体育课的检查,保证体育教学按时、按量的完成高校体育任务。
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强调人文关怀,将从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体育学习的理论层面上升为可操作、可监测的实践层面。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让每一位体质弱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能体验到关怀,收获到健康,感受到幸福。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合适的体育指导,使体质弱势群体在接受体育教育时不感觉难堪。教师应从个体差异角度挖掘学生生理和心理需要,从而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教育权利均等,个体发展多样化”将是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育的发展目标。
2.2培养专业的教师为体质弱势群体服务
师资短缺是影响当前体质弱势群体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最大瓶颈。体质弱势学生体育教育工作有其自身特点。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应当具有较丰富 的体育锻炼知识与技能,熟悉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常识,同时又了解残疾人教育一般规律与方法。因此,高校应着重培养专业的体质弱势学生体育师资。可组织高校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培训重点应放在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育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教学工具、手段与方法)的培训,如学习体质弱势学生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开辟特殊体育新学科、专业建设,有利于培养专门人才;在相关专业中渗透特殊体育学科知识的传授,可以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同时要加强对特殊体育科学的研究,提高学术水平。这些可以帮助高校为体质弱势学生群体培养出优秀的教师。
2.3体育教学内容的灵活选择与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针对体质弱势学生群体,要对现有体育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并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发适合这些学生的新的教学内容。针对患有某种疾病或残障学生应继续保留体育保健课教学内容,并适当加以丰富和发展。多数高校开展了太极拳项目,对学生身心发展帮助较大。但如果能吸收一些球类运动或时尚运动元素(如乒乓球和健身操等),会更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热隋。针对体形偏瘦或肥胖的学生,应该以中等运动负荷的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方法为主,突出运动性特点,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强化体育改善体质的健身途径。
2.4加强场地器材建设,为体质弱势群体提供优良活动环境
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课堂多数都是临时教学场所,学校没有为这部分学生提供单独的活动场地,很难保证学生能够安全、愉悦的进行体育活动。这些体质弱势、心理缺少自信和安全感的学生,需要比普通大学生更多的理解和关心,需要良好环境为他们赢弱身心挡风遮雨。学校应建立固定弱势群体体育课堂,对教室进行单独的装饰设计,配备多样的健身康复器械。因为这部分学生容易疲劳,建议建立单独的休息区域帮助学生快速恢复体力。应全天开放这些场所,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
2.5建立科学的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对于体质弱势学生来说,由于身体条件的原因,一般较少热衷于参加体育锻炼,多数表现为喜静、少动。如果拿普通大学生考核评价标准来要求这些学生,将极大打击他们的锻炼热情和自信,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来反映学生课堂表现及学习效果。建立新的评价体系,要针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特点,以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及体育保健知识与技能为教学评价的核心内容。设计能反映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前后态度变化的指标;设计能反映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前后心理品质变化情况的指标;设计能反映学生身体机能改善和提高的评价指标。在评价时注意避免歧视,淡化学生间的比较,重视个体的进步,鼓励为主,注意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
3结语
面对高校体质弱势学生这类特殊群体,要有效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开发体质弱势学生体育教学内容,培养对应的专业教师,完善场地器材,建立灵活适用的教学评价体系,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这部分弱势学生受益,最终实现“健康第一”的体育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王广虎.弱势群体一全民健身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1].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4):12-15.
[2]刘成,李秀华.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3]吴燕丹.生命关怀视野下我们大学特殊体育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6,26(2):64-69.
[4]唐征宇,马研.加强残疾学生体育教学与锻炼研究,提高残疾学生身心健康水平[J].体育科研,2001,22(1):27-29.
[5]宋卫东.康复运动处方在高校健康弱势群体中的应用及可行性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2(6):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