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汽轮机组轴振和瓦振是监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参数之一。本文对某135MW机组出现的一次#1瓦、轴振跳变异常分析,为同类机组同类异常处理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轴振;瓦振;跳变
中图分类号:TK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机组#1瓦振和#1X轴振于2007年5月26日出现了大的波动,瓦振突变最高达到110微米,1X轴振有三次突变,最高达到190微米,经更换探头后恢复正常。异常发生后,对机组振动作了监测、分析、诊断。
一、异常发生简要过程:5月26日升降负荷过程中发生#1瓦振跳动多次、#1X轴振跳动3次、#2瓦振跳动1次。
二、运行分析排查
1.油质检查未发现异常。
2.硬度检查未发现异常。
3.异常前调门为多阀控制,无调节操作。异常时,调门全开,单阀调节。
4.轴封温度无异常。
5.异常前后无影响主机运行的操作。
6.异常前后缸胀稳定。
7.异常前后润滑油母管压力、#1轴承瓦温及回油温度正常,无波动。
8.#1瓦振、X轴振跳动期间,#1Y轴振、#2~5瓦振、轴振正常、无跳动。
9.异常前后各抽汽压力正常,调节级压力无超限现象。
10.电气检查无异常,当时电网稳定;无打雷现象。
11.27日至今未发现#1瓦振、轴振跳动。
三、热工异常排查:
1.对#1瓦振及#1X轴振信号线及屏蔽线的TSI电子室端子部位进行接线紧固检查,无异常。
2.对#1瓦振及#1X轴振信号线及屏蔽线的#2机头部位端子箱部位进行接线紧固检查,无异常。
3.对信号延伸电缆屏蔽层进行检查,发现#1瓦振航空插头处信号电缆屏蔽层有少许裸露,但信号电缆屏蔽层没有与瓦振探头有任何物理上的连接(观察#1机#1瓦振探头信号电缆屏蔽层也有裸露),判断该现象不影响#1瓦振测量。为保险起见,对#1瓦振航空插头处信号电缆屏蔽层裸露部位进行了绝缘包扎处理。#1X轴振信号延伸电缆屏蔽层无异常。
4.对#1瓦振航空插头进行检查,未发现异常。
5.对#1瓦振探头进行检查,将#1瓦振信号与中试所振动探头信号在线比对发现,#1瓦振探头存在有干扰。对#1瓦振探头进行了更换。
6.暂无法排除的故障有,信号电缆的全线绝缘及屏蔽层的故障,#1X轴振探头及前置器的故障,需停机时做进一步的检查,彻底查清问题所在。
四、综合诊断
1.经运行分析排查,未发现#1瓦振、X轴振跳动和机组故障有必然联系。
2.经振动测试比对,虽然#2机组TSI监测的#1瓦振出现了最高158微米的跳动量(图1),而中试所现场临时加装的9200型速度探头未出现跳动量(图2),同时从TSI监测#1瓦轴振X、Y两方向均未出现跳动量,振动幅值和相位均很稳定。
3.经更换#1瓦振探头后至今,跳动现象消失。
通过综合判断,#1瓦振监测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TSI监测#1瓦振中出现的跳动量为虚假信号。
图1 #1瓦振趋势图(TSI监测信号)
图2 #1瓦振趋势图(现场临时加装Bently9200速度传感器)
五、防范措施
1.要求运行人员加强对#1瓦振、轴振的监测、分析。
2.要求运行部组织人员开展听音专项训练及本特利探头(存于集控室)的普及使用,加强人员的综合判断能力。
3.通过翻查曲线,三次轴振跳动大,持续时间均为2秒,决定#1X轴振超限延时定值维持3秒不变。
4.要求运行部、维修部针对本次异常组织相关人员学习。
5.检查发现26日23时56分05秒,负荷138MW,调节级压力10.43MPa超限(极限值为10.34MPa),虽然与本次异常无必然联系,但同样要求运行中不得超带负荷。
6.要求严格执行机组定期滤油制度及化验工作,发现油质、水质异常及时报告。
7.要求运行部、维修部对#1、2机#1~5轴承测振位置进行标识,并去掉测振部位的油漆。
8.要求维修部检查#1瓦振的航空插头是否有接触不良,同时将传输电缆的屏蔽线引至航空插头处并接地可靠,同时检查该探头的电源信號是否受到干扰。考虑采取各种方法对公司振动测量装置的抗干扰性能进行摸底(如机组检修时采取人为接地、加人为干扰信号等方法进行试验)。
9.关于热工接点螺丝易松动问题,要求维修部调研主机热工跳机保护接点改焊接紧固的可行性。
10.目前现场使用的Velomitor传感器为压电式,在压电式加速度计的基础上嵌入积分电路,需要恒流源供电,容易收到低频信号的干扰。要求维修部探讨将瓦振探头更换为Bently 9200型高温探头的必要性。
11.目前#1~5轴振跳机保护要一起投退,不合理。要求维修部联系厂家,探讨对程序进行改进,以做到各个轴振跳机保护能单独投退。
12.由于#1瓦振和轴振均安装在前箱中,前箱的刚度不足会严重影响测量精度,要求在大修时检查各结合面的紧力。
13.大修时重点对#1轴承、高压缸轴封等部位进行检查。
关键词:轴振;瓦振;跳变
中图分类号:TK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机组#1瓦振和#1X轴振于2007年5月26日出现了大的波动,瓦振突变最高达到110微米,1X轴振有三次突变,最高达到190微米,经更换探头后恢复正常。异常发生后,对机组振动作了监测、分析、诊断。
一、异常发生简要过程:5月26日升降负荷过程中发生#1瓦振跳动多次、#1X轴振跳动3次、#2瓦振跳动1次。
二、运行分析排查
1.油质检查未发现异常。
2.硬度检查未发现异常。
3.异常前调门为多阀控制,无调节操作。异常时,调门全开,单阀调节。
4.轴封温度无异常。
5.异常前后无影响主机运行的操作。
6.异常前后缸胀稳定。
7.异常前后润滑油母管压力、#1轴承瓦温及回油温度正常,无波动。
8.#1瓦振、X轴振跳动期间,#1Y轴振、#2~5瓦振、轴振正常、无跳动。
9.异常前后各抽汽压力正常,调节级压力无超限现象。
10.电气检查无异常,当时电网稳定;无打雷现象。
11.27日至今未发现#1瓦振、轴振跳动。
三、热工异常排查:
1.对#1瓦振及#1X轴振信号线及屏蔽线的TSI电子室端子部位进行接线紧固检查,无异常。
2.对#1瓦振及#1X轴振信号线及屏蔽线的#2机头部位端子箱部位进行接线紧固检查,无异常。
3.对信号延伸电缆屏蔽层进行检查,发现#1瓦振航空插头处信号电缆屏蔽层有少许裸露,但信号电缆屏蔽层没有与瓦振探头有任何物理上的连接(观察#1机#1瓦振探头信号电缆屏蔽层也有裸露),判断该现象不影响#1瓦振测量。为保险起见,对#1瓦振航空插头处信号电缆屏蔽层裸露部位进行了绝缘包扎处理。#1X轴振信号延伸电缆屏蔽层无异常。
4.对#1瓦振航空插头进行检查,未发现异常。
5.对#1瓦振探头进行检查,将#1瓦振信号与中试所振动探头信号在线比对发现,#1瓦振探头存在有干扰。对#1瓦振探头进行了更换。
6.暂无法排除的故障有,信号电缆的全线绝缘及屏蔽层的故障,#1X轴振探头及前置器的故障,需停机时做进一步的检查,彻底查清问题所在。
四、综合诊断
1.经运行分析排查,未发现#1瓦振、X轴振跳动和机组故障有必然联系。
2.经振动测试比对,虽然#2机组TSI监测的#1瓦振出现了最高158微米的跳动量(图1),而中试所现场临时加装的9200型速度探头未出现跳动量(图2),同时从TSI监测#1瓦轴振X、Y两方向均未出现跳动量,振动幅值和相位均很稳定。
3.经更换#1瓦振探头后至今,跳动现象消失。
通过综合判断,#1瓦振监测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TSI监测#1瓦振中出现的跳动量为虚假信号。
图1 #1瓦振趋势图(TSI监测信号)
图2 #1瓦振趋势图(现场临时加装Bently9200速度传感器)
五、防范措施
1.要求运行人员加强对#1瓦振、轴振的监测、分析。
2.要求运行部组织人员开展听音专项训练及本特利探头(存于集控室)的普及使用,加强人员的综合判断能力。
3.通过翻查曲线,三次轴振跳动大,持续时间均为2秒,决定#1X轴振超限延时定值维持3秒不变。
4.要求运行部、维修部针对本次异常组织相关人员学习。
5.检查发现26日23时56分05秒,负荷138MW,调节级压力10.43MPa超限(极限值为10.34MPa),虽然与本次异常无必然联系,但同样要求运行中不得超带负荷。
6.要求严格执行机组定期滤油制度及化验工作,发现油质、水质异常及时报告。
7.要求运行部、维修部对#1、2机#1~5轴承测振位置进行标识,并去掉测振部位的油漆。
8.要求维修部检查#1瓦振的航空插头是否有接触不良,同时将传输电缆的屏蔽线引至航空插头处并接地可靠,同时检查该探头的电源信號是否受到干扰。考虑采取各种方法对公司振动测量装置的抗干扰性能进行摸底(如机组检修时采取人为接地、加人为干扰信号等方法进行试验)。
9.关于热工接点螺丝易松动问题,要求维修部调研主机热工跳机保护接点改焊接紧固的可行性。
10.目前现场使用的Velomitor传感器为压电式,在压电式加速度计的基础上嵌入积分电路,需要恒流源供电,容易收到低频信号的干扰。要求维修部探讨将瓦振探头更换为Bently 9200型高温探头的必要性。
11.目前#1~5轴振跳机保护要一起投退,不合理。要求维修部联系厂家,探讨对程序进行改进,以做到各个轴振跳机保护能单独投退。
12.由于#1瓦振和轴振均安装在前箱中,前箱的刚度不足会严重影响测量精度,要求在大修时检查各结合面的紧力。
13.大修时重点对#1轴承、高压缸轴封等部位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