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我国在白垩病的防治主要是依靠药物治疗和加强饲养管理,但效果仍不理想,所以人們逐渐把目光聚焦于抗病育种的研究领域。本着寻求有效遏制白垩病方法的目的,在中华蜜蜂的身上寻找突破口。一般情况下,中华蜜蜂不患白垩病,且不易传播白垩病。从蜂群中偶然发现了疑似罹患白垩病的中华蜜蜂,因此,从罹病虫尸症状、病原的分离培养、菌丝体形态观察、菌丝体直径大小、孢子囊生长过程几方面,与罹患白垩病的意大利蜜蜂对比,以确定该疑似病原是否为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apis)。
关键词:白垩病;中华蜜蜂;球囊菌;形态学鉴定
中图分类号:S89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15.053
蜜蜂白垩病是一种真菌性传染疾病,是由蜜蜂球囊菌寄生而引起的一种蜜蜂幼虫疾病,其正式定名是在第28届国际养蜂大会上(1981年)。德国的Priss博士最早发现蜜蜂白垩病,蜜蜂白垩病在1963年以前主要发生在欧洲各国,1991年中国首次报道了白垩病。该病的主要危害是引起个别幼虫死亡,通常不会破坏整个蜂群,但对于蜂群的数量以及生产力有极大影响。该病的发病季节性较明显,一般为春季及初夏,而且恰好与蜂产品生产的周期重叠,如果此时爆发白垩病导致蜂群的群势下降,将会直接影响蜂产品的采收,不利于蜂业生产的发展。
白垩病病原侵染蜜蜂幼虫,若蜂群感染白垩病,通常在蜂箱外会发现幼虫干尸。开箱检查时,提出幼虫的封盖子脾进行观察,若巢脾有“花子”现象,内有向一侧贴壁的幼虫干尸,形态完整,质地坚硬。重病群中,封盖房中有结实的干尸,当摇动巢脾时能发出撞击声响。
1 病理材料的显微镜观察
将病虫放置在载玻片上,同时添加一滴蒸馏水,然后利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病虫,能够发现白色棉絮状的菌丝,或墨绿色球状子囊,内部含有孢子。使用接种针选取菌丝与子实体,置于载玻片上,同时加入1滴乳酸苯酚固定液,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可以观察到白垩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一般来说,病原菌的孢囊呈黑色球状,大多数球囊菌为半透明状。另外孢囊内部还含有由许多孢子组成的孢子球,孢子表面比较光滑透明,大多数为椭圆形。
2 白垩病症及流行规律
通常情况下,患病幼虫出现较为明显的病症变化时,会发现病原菌丝已穿透虫体,幼虫变成白色或灰白色,同时会出现肿胀情况,而且会充满蜂巢。随着病症加重,患病幼虫会逐渐发生石灰化现象。幼虫患病后期出现孢子时,死虫会逐渐干枯,颜色加深变成黑色或者黑灰色。这时,能够发现蜂巢内残留的干燥的绒毛状菌丝体幼虫。
蜜蜂白垩病主要是通过子囊和子囊孢子传播,孢子的抗逆性很强,通常情况下,孢子在自然环境中存在15 a
以上仍具有较高的感染性,尤其是在干燥状态下的存活时间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在适宜条件下,孢囊萌发雌、雄菌丝。白垩病的主要传染源包括患病的幼虫、死虫尸体、污染的饲料、有病菌残留的巢脾等,除了上述几种主要传染源外,在蜜蜂进行采集活动时,接触到被污染的蜜源、水源等也会导致白垩病出现。
白垩病的发病季节性较明显,一般为春季及初夏,主要是因为这一段时期潮湿多雨,并且温度变化不稳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白垩病源菌的产生和繁殖。再加上这一时期正处于蜜蜂的繁殖期,也会增加蜜蜂幼虫患白垩病的可能性。另外,蜂箱通风不良,或贮蜜的含水量过高(22%以上),都会促进病害的发展。
3 防治方面的研究
白垩病一般被看作是一种胁迫相关性疾病,也被认为是一种机会性病原物,也就是说在蜜蜂幼虫感染白垩病后,同时受到其他因素胁迫的情况下才会导致患病幼虫死亡。从这一理论依据可以得出,白垩病的发展程度与蜜蜂幼虫的应激反应存在很大联系,影响蜜蜂幼虫应激反应的因素包括蜂箱内部的温度与湿度变化、营养状况与哺育蜂数量等,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蜂群衰弱,增加蜜蜂幼虫患病的可能率。因此,防治蜜蜂白垩病的关键方法就是把蜂群的应激反应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
增强群势、提高蜜蜂群体的免疫能力,可以很好地减轻白垩病的危害程度。给蜂群提供适宜的箱内空间,良好的通风条件,充足的实物;发生了白垩病要及时清除箱底和巢门口的病虫干尸,并及时撤脾换脾。具体的措施有以下几点:第一,要保证蜜蜂的数量比脾数多;第二,要更换患病蜂群的蜂王,同时要更换患病的巢脾;第三,要注意蜂箱的环境变化,尤其是在阴雨天气要将蜂箱放在高处,并保持蜂箱处于干燥状态,以减少白垩病的患病概率;第四,在蜂箱底部放置适量的石灰渣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降低病菌繁衍概率。还要注意保证蜂箱的通风状况良好;第五,要确保喂养蜜蜂的饲料是安全健康的,要保证蜂群采集的花粉等没有被病菌污染;第六,在购进蜂群时,一定要对蜂群进行必要检测,保证购进的蜂群健康,防止购进患有白垩病的蜂群;第七,要达到彻底治螨的目的,养蜂人员最好选择一些可以熏蒸的药物进行预防;第八,最好进行选育优良蜂种,提高蜂群的抗病性。
4 药物防治方法
目前,国内外很多被报道的能够用来防治白垩病的药物并不能完全防治蜂群白垩病,主要是因为白垩病的真菌孢子具有很强的抗药性,本身不易被药物杀灭。再加上在使用药物防治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保证化学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是无毒害的,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药效。并且,如果大量使用抗菌素会对蜜蜂体内的微生物区平衡造成破坏,会对蜜蜂感染有害真菌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此外,药物的残留造成蜂产品影响也是重大的,直接影响我国蜂业的发展前景。
虽然目前很多药物对白垩病的临床作用并不明显,但也有一些药物经过改进和发展可以达到防治病菌的目的,并且能保证对蜂群的影响降至最低。例如,茶花蜜中的生物碱以及人工合成的咪唑类化合物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真菌生长,而且对蜜蜂基本无害。而Gilliam博士在蜂粮中发现能够抑制A .apis生长的两种抗霉菌物质,蜜蜂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微生物对蜂粮进行加工和保存,同时能够达到防止真菌生长的目的。 5 抗病育种
虽然一些药物防治拥有较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最有效的根治白垩病的方法就是抗病育种。学者主要从蜂群对白垩病的易感性和具良好卫生行为的品系两方面进行研究。
Moller和Williams认为在自交系的蜂群中更容易出现白垩病易;而Murdoch则报道出母女间的遗传有较强的易感性;另外一些的研究者也认为白垩病易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易感性的差异。并且根据研究发现,在同一个蜂场总会存在某些蜂群更易感染白垩病,因此加强这反面的研究有深远意义。
Rothenbuhler在研究美洲幼虫腐臭病时谈到,蜜蜂的清洁行为是控制蜂群疾病的唯一的极其重要的因素,而影响蜜蜂清洁行为的基因主要包括不封巢房盖基因、清除死亡幼虫基因,再加上后来C. Milne发现的蜜蜂在封盖巢房上开洞的基因。这样就可以确定:工蜂只有同时有上述3个基因时,才能表现出良好的清洁行为。这项研究对培养抗病育种的选取十分重要,可以帮助培育出具有更强的清洁能力的蜂群,这样可以有效减少A .apis在蜂巢中的存留时间,从而减少蜂巢污染,最终达到降低蜂群白垩病的发病率的目的。
6 疑似白垩病蜜蜂案例分析
到目前为止,所有罹患蜜蜂白垩病的报道均为西方蜜蜂,尚未見中华蜜蜂罹患该病的报道。本研究将利用本实验室采集到的疑似罹患蜜蜂白垩病死亡的中华蜜蜂幼虫尸体的病原进行分离培养,并进行形态学鉴定,以确定其是否为蜜蜂球囊菌。
本实验从罹病虫尸的症状、病原的分离培养、菌丝体的形态观察、菌丝体直径大小,孢子的产生情况几大方面,对疑似罹患白垩病的中华蜜蜂病虫尸与罹患白垩病的意大利蜜蜂病虫尸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推断疑似白垩病病原与白垩病病原属于同一种病原,即A .apis。虽然在产孢情况等个别方面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二者的性状极其相似。另外,在以往的实验研究中,曾运用分子技术对疑似罹患白垩病的中华蜜蜂进行PCR鉴定,测序结果与A. apis的完全一致。据此,可以更加确定该疑似白垩病病原就是A .apis。如果将疑似罹患白垩病的中华蜜蜂病原与意大利蜜蜂白垩病病原进行配对测试,结果又能够产孢的话,就可以在病原形态学方面完全证明,疑似白垩病病原就是A .apis。这是本实验设计过程中的疏忽之处,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明。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笔者还发现了另一个重要问题,即中华蜜蜂体内的白垩病病原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不易产孢,故而笔者推测这与中华蜜蜂蜂群具有抗白垩病特性相关。因白垩病主要通过孢子在群体间传播,若病原不能产孢,那么传播途径就会中断,因此就不会在蜂群中造成危害。此外,根据罹病虫尸的病症也可以推测出相似结论。在所发现的所有中华蜜蜂白垩病虫尸中,都没有产孢虫尸,即墨绿色或灰黑色虫尸的出现。至于不产孢的原因,笔者推测极有可能与中华蜜蜂的某种选择机制有关,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应该类似于物种进化过程中的基因筛选。当A .apis从意大利蜜蜂体内被传至中华蜜蜂时,该种机制就发挥了作用,将病原纯化筛选,导致全部都是同宗结合,因而不产孢。这种假设是建立在A .apis产孢是异宗结合的结果这一前提下,倘若该前提是否定的,那么中华蜜蜂体内的这种机制就不是纯化筛选,那将会是更加不明确的原因。笔者相信,这种机制不同于目前有关抗病育种所研究的卫生行为,只是通过增强卫生行为及时清理病原从而达到避免传播的目的,而是从侵染的源头将病原隔离,明确这一机制,对于意大利蜜蜂白垩病的防治无疑也更加有意义。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关键词:白垩病;中华蜜蜂;球囊菌;形态学鉴定
中图分类号:S89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15.053
蜜蜂白垩病是一种真菌性传染疾病,是由蜜蜂球囊菌寄生而引起的一种蜜蜂幼虫疾病,其正式定名是在第28届国际养蜂大会上(1981年)。德国的Priss博士最早发现蜜蜂白垩病,蜜蜂白垩病在1963年以前主要发生在欧洲各国,1991年中国首次报道了白垩病。该病的主要危害是引起个别幼虫死亡,通常不会破坏整个蜂群,但对于蜂群的数量以及生产力有极大影响。该病的发病季节性较明显,一般为春季及初夏,而且恰好与蜂产品生产的周期重叠,如果此时爆发白垩病导致蜂群的群势下降,将会直接影响蜂产品的采收,不利于蜂业生产的发展。
白垩病病原侵染蜜蜂幼虫,若蜂群感染白垩病,通常在蜂箱外会发现幼虫干尸。开箱检查时,提出幼虫的封盖子脾进行观察,若巢脾有“花子”现象,内有向一侧贴壁的幼虫干尸,形态完整,质地坚硬。重病群中,封盖房中有结实的干尸,当摇动巢脾时能发出撞击声响。
1 病理材料的显微镜观察
将病虫放置在载玻片上,同时添加一滴蒸馏水,然后利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病虫,能够发现白色棉絮状的菌丝,或墨绿色球状子囊,内部含有孢子。使用接种针选取菌丝与子实体,置于载玻片上,同时加入1滴乳酸苯酚固定液,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可以观察到白垩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一般来说,病原菌的孢囊呈黑色球状,大多数球囊菌为半透明状。另外孢囊内部还含有由许多孢子组成的孢子球,孢子表面比较光滑透明,大多数为椭圆形。
2 白垩病症及流行规律
通常情况下,患病幼虫出现较为明显的病症变化时,会发现病原菌丝已穿透虫体,幼虫变成白色或灰白色,同时会出现肿胀情况,而且会充满蜂巢。随着病症加重,患病幼虫会逐渐发生石灰化现象。幼虫患病后期出现孢子时,死虫会逐渐干枯,颜色加深变成黑色或者黑灰色。这时,能够发现蜂巢内残留的干燥的绒毛状菌丝体幼虫。
蜜蜂白垩病主要是通过子囊和子囊孢子传播,孢子的抗逆性很强,通常情况下,孢子在自然环境中存在15 a
以上仍具有较高的感染性,尤其是在干燥状态下的存活时间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在适宜条件下,孢囊萌发雌、雄菌丝。白垩病的主要传染源包括患病的幼虫、死虫尸体、污染的饲料、有病菌残留的巢脾等,除了上述几种主要传染源外,在蜜蜂进行采集活动时,接触到被污染的蜜源、水源等也会导致白垩病出现。
白垩病的发病季节性较明显,一般为春季及初夏,主要是因为这一段时期潮湿多雨,并且温度变化不稳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白垩病源菌的产生和繁殖。再加上这一时期正处于蜜蜂的繁殖期,也会增加蜜蜂幼虫患白垩病的可能性。另外,蜂箱通风不良,或贮蜜的含水量过高(22%以上),都会促进病害的发展。
3 防治方面的研究
白垩病一般被看作是一种胁迫相关性疾病,也被认为是一种机会性病原物,也就是说在蜜蜂幼虫感染白垩病后,同时受到其他因素胁迫的情况下才会导致患病幼虫死亡。从这一理论依据可以得出,白垩病的发展程度与蜜蜂幼虫的应激反应存在很大联系,影响蜜蜂幼虫应激反应的因素包括蜂箱内部的温度与湿度变化、营养状况与哺育蜂数量等,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蜂群衰弱,增加蜜蜂幼虫患病的可能率。因此,防治蜜蜂白垩病的关键方法就是把蜂群的应激反应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
增强群势、提高蜜蜂群体的免疫能力,可以很好地减轻白垩病的危害程度。给蜂群提供适宜的箱内空间,良好的通风条件,充足的实物;发生了白垩病要及时清除箱底和巢门口的病虫干尸,并及时撤脾换脾。具体的措施有以下几点:第一,要保证蜜蜂的数量比脾数多;第二,要更换患病蜂群的蜂王,同时要更换患病的巢脾;第三,要注意蜂箱的环境变化,尤其是在阴雨天气要将蜂箱放在高处,并保持蜂箱处于干燥状态,以减少白垩病的患病概率;第四,在蜂箱底部放置适量的石灰渣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降低病菌繁衍概率。还要注意保证蜂箱的通风状况良好;第五,要确保喂养蜜蜂的饲料是安全健康的,要保证蜂群采集的花粉等没有被病菌污染;第六,在购进蜂群时,一定要对蜂群进行必要检测,保证购进的蜂群健康,防止购进患有白垩病的蜂群;第七,要达到彻底治螨的目的,养蜂人员最好选择一些可以熏蒸的药物进行预防;第八,最好进行选育优良蜂种,提高蜂群的抗病性。
4 药物防治方法
目前,国内外很多被报道的能够用来防治白垩病的药物并不能完全防治蜂群白垩病,主要是因为白垩病的真菌孢子具有很强的抗药性,本身不易被药物杀灭。再加上在使用药物防治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保证化学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是无毒害的,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药效。并且,如果大量使用抗菌素会对蜜蜂体内的微生物区平衡造成破坏,会对蜜蜂感染有害真菌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此外,药物的残留造成蜂产品影响也是重大的,直接影响我国蜂业的发展前景。
虽然目前很多药物对白垩病的临床作用并不明显,但也有一些药物经过改进和发展可以达到防治病菌的目的,并且能保证对蜂群的影响降至最低。例如,茶花蜜中的生物碱以及人工合成的咪唑类化合物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真菌生长,而且对蜜蜂基本无害。而Gilliam博士在蜂粮中发现能够抑制A .apis生长的两种抗霉菌物质,蜜蜂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微生物对蜂粮进行加工和保存,同时能够达到防止真菌生长的目的。 5 抗病育种
虽然一些药物防治拥有较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最有效的根治白垩病的方法就是抗病育种。学者主要从蜂群对白垩病的易感性和具良好卫生行为的品系两方面进行研究。
Moller和Williams认为在自交系的蜂群中更容易出现白垩病易;而Murdoch则报道出母女间的遗传有较强的易感性;另外一些的研究者也认为白垩病易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易感性的差异。并且根据研究发现,在同一个蜂场总会存在某些蜂群更易感染白垩病,因此加强这反面的研究有深远意义。
Rothenbuhler在研究美洲幼虫腐臭病时谈到,蜜蜂的清洁行为是控制蜂群疾病的唯一的极其重要的因素,而影响蜜蜂清洁行为的基因主要包括不封巢房盖基因、清除死亡幼虫基因,再加上后来C. Milne发现的蜜蜂在封盖巢房上开洞的基因。这样就可以确定:工蜂只有同时有上述3个基因时,才能表现出良好的清洁行为。这项研究对培养抗病育种的选取十分重要,可以帮助培育出具有更强的清洁能力的蜂群,这样可以有效减少A .apis在蜂巢中的存留时间,从而减少蜂巢污染,最终达到降低蜂群白垩病的发病率的目的。
6 疑似白垩病蜜蜂案例分析
到目前为止,所有罹患蜜蜂白垩病的报道均为西方蜜蜂,尚未見中华蜜蜂罹患该病的报道。本研究将利用本实验室采集到的疑似罹患蜜蜂白垩病死亡的中华蜜蜂幼虫尸体的病原进行分离培养,并进行形态学鉴定,以确定其是否为蜜蜂球囊菌。
本实验从罹病虫尸的症状、病原的分离培养、菌丝体的形态观察、菌丝体直径大小,孢子的产生情况几大方面,对疑似罹患白垩病的中华蜜蜂病虫尸与罹患白垩病的意大利蜜蜂病虫尸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推断疑似白垩病病原与白垩病病原属于同一种病原,即A .apis。虽然在产孢情况等个别方面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二者的性状极其相似。另外,在以往的实验研究中,曾运用分子技术对疑似罹患白垩病的中华蜜蜂进行PCR鉴定,测序结果与A. apis的完全一致。据此,可以更加确定该疑似白垩病病原就是A .apis。如果将疑似罹患白垩病的中华蜜蜂病原与意大利蜜蜂白垩病病原进行配对测试,结果又能够产孢的话,就可以在病原形态学方面完全证明,疑似白垩病病原就是A .apis。这是本实验设计过程中的疏忽之处,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明。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笔者还发现了另一个重要问题,即中华蜜蜂体内的白垩病病原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不易产孢,故而笔者推测这与中华蜜蜂蜂群具有抗白垩病特性相关。因白垩病主要通过孢子在群体间传播,若病原不能产孢,那么传播途径就会中断,因此就不会在蜂群中造成危害。此外,根据罹病虫尸的病症也可以推测出相似结论。在所发现的所有中华蜜蜂白垩病虫尸中,都没有产孢虫尸,即墨绿色或灰黑色虫尸的出现。至于不产孢的原因,笔者推测极有可能与中华蜜蜂的某种选择机制有关,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应该类似于物种进化过程中的基因筛选。当A .apis从意大利蜜蜂体内被传至中华蜜蜂时,该种机制就发挥了作用,将病原纯化筛选,导致全部都是同宗结合,因而不产孢。这种假设是建立在A .apis产孢是异宗结合的结果这一前提下,倘若该前提是否定的,那么中华蜜蜂体内的这种机制就不是纯化筛选,那将会是更加不明确的原因。笔者相信,这种机制不同于目前有关抗病育种所研究的卫生行为,只是通过增强卫生行为及时清理病原从而达到避免传播的目的,而是从侵染的源头将病原隔离,明确这一机制,对于意大利蜜蜂白垩病的防治无疑也更加有意义。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