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平均速度测量方法改进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teyg2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国内真空断路器种类及生产家厂家众多,本文主要对真空断路器的机械特性测量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机械特性测量方法的改进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提高真空断路器的产品质量.
  关键字:真空断路器、特性测量、平均分、合闸速度
  0 引言
  众所周知,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关系到输电及配电的安全,而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机械特性参数中的平均分闸速度、平均合闸速度是断路器的重要参数,严重影响着断路器的额定短路开断及额定短路关合等性能,然而目前国内大部分断路器机械特性测量设备对该参数的测量还未使用直线式传感器进行全程测量,而是使用比较简单的弹簧加辅助触点方法进行测量,(测量夹具的安装如图一所示),虽然这种测量方法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易损坏,但是为了满足目前断路器机械特性测量的更高要求,应进行必要的改进。
  1断路器机械特性测量方法的改进原理介绍
  目前主流的测量方法原理是利用辅助接点记录断路器绝缘拉杆(即灭弧室动触头)运动开始点及结束点的时间点,提供给机构特性测量设备,机械特性测量设备再根据绝缘拉杆到辅助接点的距离作为行程参数,这个有了时间及行程序参数,机械特性测量设备更可以计算出断路器平均分闸速度、平均合闸速度等机械特性参数,测量夹具中的弹簧在整个测量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对辅助触点进行支撑,辅助接点的主要作用是给测量设备发出测量信号,断路器分闸时给出触头运动结束时间点,合闸时给出触头运动开始时间点,这种测量方法对于辅助触点在断路器分、合测量过程中不运动的测量还比较准确(例如12kv断路器平均分闸速度在动静触头分离6mm时测量,平均合闸速度按断路器全开距测量),可是当我们使用的灭弧室要求平均合闸速度测量合闸的后6mm内的平均速度时,即要求辅助接点必须跟随动触头同步运动一定距离后再开始测量。这种利用弹簧加辅助接点的测量方法就无法准确测量,主要原因是断路器绝缘拉杆的运动速度由断路器的操动机构提供,而辅助接点的运动速度完全依靠图示中弹簧提供,但实际中发现弹簧的力量无法给辅助接点提供与绝缘拉杆同步的运动速度,辅助接点总是跟不上绝缘拉杆的运动速度,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这样的结构还有另外一个缺点,因为弹簧的力量造成支撑板和辅助接点上下振动,如果增加弹簧的力量,支撑板上下振动幅度又大大增加,更加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必须对测量原理进行改进。
  2 测量方法的改进原理
  从以上分析,要解决测量结果不准确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辅助触点与绝缘拉杆的跟随问题,基于这个改进观点,我们可以利用永磁铁的一些特性,首先将辅助触点的材料改成普通标准件,以保证永磁铁的吸力能够对辅助触点起作用,再将支撑弹簧利用强磁鐵代替,改进后的结构如图二所示(以ZN63A-12断路器为例)。利用强磁铁代替弹簧,强磁铁安装在绝缘拉杆的下方,这样以来辅助接点直接依靠永磁力吸在强磁铁上,由于辅助接点的重量小于强磁铁的吸力,所以辅助接点和绝缘拉杆便可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以来当断路器合闸时,绝缘拉杆带动辅助接点与断路器机构一起运动,这样它们必然具有相同的运动速度,另一方面取掉了支撑弹簧以后,支撑板只具有导向作用,不再受到支撑弹簧的压力,测量时支撑板的振动也几乎没有了,测量的准确性大大提高,目前该测量方法已在我公司内开始使用。
  3具体测量过程说明
  我们以ZN63A-12断路器为例,测量设备以SWT-Ⅱ开关机械特性测试仪为例,说明断路器平均速度测量过程。
  平均分闸速度测量:
  首先将断路器合闸,旋转调整螺母使辅助接点与绝缘拉杆之间距离等于10mm,此时辅助接点在强磁铁的吸力及调整螺母的作用下,悬浮在绝缘拉杆下方,这时将辅助触点的引线与测量设备的速度线连接,测量设备的开距参数中输入刚才调好数值(10mm-超程),开始测量。
  平均合闸速度测量:
  首先将断路器合闸,旋转调整螺母使辅助接点与绝缘拉杆之间距离等于6mm,将断路器分闸,此时测试指示灯变亮,表示接点已经接通,在测试设备的开距参数中输入6mm,开始测量。
  4改进后的效果
  首先测量结构的改进在原理上利用强磁铁代替弹簧测量断路器平均速度更加先进、更加合理,机械特性测试设备的测量准确性得到大大提高,断路器产品的质量同样得到提高。
  另外由于测量准确性大大提高,操作人员对断路器的测量次数减少,以前未改进时测量3次,3次结果均不相同,导致为了得到准确一致的测量结果,操作人要不断的重复测量工作,改进后的测量结果次次都能保证准确一致,所以操作人员对断路器的测量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减少了断路器在生产装配线上的测量调试时间,劳动强度减小、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
  5 结束语
  通过以上叙述,介绍了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机械特性测量方法的改进思路及应用效果,今后希望大家能提出更简单、更合理的测量改进方法,使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机械特性测量方法更加完善、更加可靠。
  作者简介:
  李朝娟(1977-),女,中专,从事高压真空断路器的开发设计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企业节能减排逐渐受到重视,冶金企业是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应当受到企业以及社会的足够重视。所以,针对企业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探索越来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根据实际调查和了解的情况,对我国现有的该领域的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预测。为当前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方面的工作提供重要的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冶金企业;节能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
期刊
摘要:电力调度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了供电系统的稳定程度,是影响经济发展和群众的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电力企业需要确保电力调度监控工作的高效率进行。现行电力调度监控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本文分析了提高电力调度可靠性和加强管理的方式。  关键词:电力调度;监控运行;可靠性改进  引言:  供电系统和电力调度体系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并逐渐提高了国民
期刊
摘要:电力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电网调节模式,此模式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电网运行效率,采用无人值班智能化管理模式的变电站在逐渐增多,运动装置所发出的告警信息数量也随之增加,其中开始存在大量的无效信息,这些信息阻碍了正常监控工作的进行。为此,本文分析了一体化系统告警信息来源,以及告警信息的优化方式。  关键词:电力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告警信息;优化方式  引言:  在电力调控一体化模式中,调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配电网建设不断发展,网络结构趋于合理,但自动化程度不足,这就会影响配电网的供电能力与安全运行。而农网作为电网的一部分,其自动化建设对整个电网具有极大的作用。本文对农网配电自动化技术原则和目标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最后分析了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  关键字: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原则;方案;设计  引言  配电自动化是实现智能电网的主要基础。与城市电网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农业自动化自动化的运用,人们已经逐渐的认识到农业自动化能够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劳动便捷性,而且随着国家经济的日益发展,经济全球化也实为普遍,中国的农业越来越受到外国家的喜爱和欢迎,这也带起了中国出口粮食的一系列工程。为中国的经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粮食是每个人生存的必须,在吃饱的前提下人们更想到的是吃好,良好的农产品为企业带来效益,为人民带来健康,为祖国
期刊
摘要:3D打印技术是新一代机械革命,它区别于传统打印技术,体现了成本少、耗时短、便携等优点。国内外对于3D打印技术的研究如火如荼,它有良好的前景和发展,但仍有一些局限性需要克服。  关键词:3D打印、便携、成本低、局限性、创新、发展  众所致知,世界上经历过三次象征性的科学大革命,分别是以瓦特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以无线通讯为成就的第三次计算机技术革命。而工业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开始重视精神文化追求。博物馆作为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与教育意义。在进行博物馆设计的过程中,博物馆的灯光设计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博物馆灯光设计不仅关系着博物馆展品的展陈效果,而且还关系着展品的保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博物馆照明设计现状,然后阐述了灯光设计的重要性,最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电力需求急剧增长。为了满足大容量长距离输电和全国联网的需要,同时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我国必须加强骨干网架的建设。而加强骨干网架经济而有效的途径就是建设特高压输电线。在特高压研究中,过电压的研究是其它研究课题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能否采用特高压输电的关键之一。它不仅影响到变压器、断路器、输电线等电力设备绝缘强度的设计,而且还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是否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关键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建设水平的提升,很多地方都在积极的应用智能配电系统,其目的在于更好的改善固有工作的不足,最大限度的推动地方向前发展。智能配电系统在很多方面,都能够对电力工作的既往不足,实施有效的解决,在长远的拓展空间上,也是比较大的。文章针对智能配电系统的内涵及其关键技术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配电系统;智能;内涵;技术;关键  一、智能配电系统的内涵  (一)可靠性
期刊
摘要:大部分情况下,电力系统都处于持续不断的工作运转过程当中,在这种长时间运转的环境当中,有很多電力设备都有可能会形成不同程度的故障,长时间以来,如果变电网络的系统出现故障,采用的检修和管理方式都是较为传统的,相比起来,传统的检修技术更加重视检修结构的质量,而忽视了优化检修的流程。  关键词:变电检修技术;检修流程;流程优化;变电站;电力设备  1引言  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用电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