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石趣之文彭与印石艺术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NALDO_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彭(公元1498-1573年),字寿承,号三桥,人称文国博,明四家之一文徵明长子。幼承家学,诗、文、书、画均有建树,尤精篆刻,开一代印论之先河。
  明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燕王朱棣攻陷应天府,其侄建文帝不知所终。成祖朱棣(永乐帝)迁都北京,应天府作为留都,改称南京。
  明中叶的六朝古都南京,王气不再,经济文化却很繁荣。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的一天,一位读书人肩舆青童,逍遥过市,来到珠宝廊边的西虹桥时,听到阵阵争吵声,于是下轿观看。只见一位外地老汉,身负两筐石头,身边一只羸瘦的毛驴,也驮着两筐石头,正与一位本地人理论。见有读书人到来,老汉赶忙上前请求主持公道。原来那个本地人约定要买老汉的石头,这次老汉带来四筐石头,因路途遥远,很是辛苦,恳求买家加些路费,买家坚决不肯,于是两人争执不下。读书人仔细打量了一番说,两位不必争吵,我出两倍价钱外加运费,收下这四筐石头,于是这桩公案圆满了结。谁也没有料到,这四筐石头的出场,竟然石破天惊,引发了一场中国印学史上的重大革命。
  明代,国家最高教育管理机构是国子监,也是最高学府。朱棣迁都北京,重设国子监,而留都南京的国子监依然保留,于是有了“南监”、“北监”之分。前文所述买下四筐石头的读书人,就是南京国子监博士(学官)文彭,人称文国博。而那四筐石头即为著名的青田“灯光冻”。
  明屠隆《考槃馀事》记述:“青田石中有莹洁如玉,照之灿若灯辉,谓之灯光石,今顿踊贵,价重于玉,盖取其质雅易刻而笔意得尽也,今亦难得。”“灯光冻”产于青田山口封门。青田、寿山、昌化、巴林为中国四大印石,而灯光、田黄、鸡血称“印石三宝”。
  玺印向为执信之物。其艺术滥觞于先秦,兴盛于两汉,衰微于唐宋,而巅峰于明清。明吴名世《翰苑印林·序》说:“石宜青田,质泽理疏,能以书法行乎其间,不受饰,不碍力,令人忘刀而见笔者,石之从志也,所以可贵也。故文寿承以书名家,创法用石,实为宗匠。”古来治印,多用金属、玉石等材料,硬度较高,或铸或琢,素以匠人操作,少有文人亲为。“灯光冻”石硬度只有摩氏1.5,文寿承以此为材,运用双钩刀法,奏刀有声,如笔意游走,实为开山宗师。当时与文彭并称“文何”的何震,发明冲刀法,单刀猛进,游刃有余,功莫大焉。文彭也是边款艺术的缔造者,除了印文,他在印章的其它五面,以他深厚的书法功底和文化学养,师法汉印,锐意进取,篆刻出诗词美文、警句短语、史事掌故等,使印章成为完美的艺术品。
  现藏杭州西泠印社的《琴罢倚松玩鹤》印章,为文彭五十岁时力作,四面、顶部皆有款识,共刻有七十余字。松荫鹤舞,鼓琴其间,啸傲风雅。印款笔势灵动,用刀苍拙,直是汉魏遗风。印文边缘多有残损,颇有金石古韵。印石彰显出文人宽怀从容、淡雅有格的自信神态。
  为印石艺术传播推波助澜的人,还有一位文彭的挚友,以诗文名世,官至兵部左侍郎的汪道昆。他在文彭家里看到四筐石头,随即出资买下一百方印石,请文彭、何震师徒镌刻。不久,汪道昆到北京特意拜访吏部尚书(塚宰),尚书也渴望得到文彭的印章。于是文彭又被任命为北京国子监博士,这就是文彭两京国子监博士的由来。而印石艺术也迅速传向北方。
  早在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就强调:“明跋尾印记,乃是书画之本业耳。”将钤印于书画的印章艺术,提升到与书画同等重要的地位。文彭的印章艺术,将书、画、印融为一炉,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其功可鉴。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周亮工《印人传》说:“但论印一道,自国博开之,后人奉为金科玉律,云礽遍天下,余亦知无容赞一词。”诚哉斯言。
其他文献
朱门之外  吴蕊贤    不需讳言,此局组合最先冲击眼球的确是配件:高阶深院,门楼庄严,分列两旁的虎首抱鼓石格外威风——配件体积“庞大”,色彩浓重,似乎抢了石之“风头”,犯了“喧宾夺主”的大忌。  然而我们的目光很快被“朱门”内外的两个人物吸引:门外是带老皮的红玛瑙,拱背低头地圪蹴着,奇石起伏的肌理,刻画了老乞丐衣不蔽体的褴褛窘困;门里则是白玛瑙立石,两笔简练的勾勒,像极了古画中长衫儒雅的人物,显
期刊
明黄如锦,自顶端泼溢而出,莹莹润润地沿着流线之身,漫延至脚跟。通体的黄,已是明亮和富贵的象征;而均匀间杂的红,更显出喜庆与吉祥。  微倾的脑袋,极目而望的明眸,以及恰到好处的鼓凸之背与敛收之腹,全然一副细心聆听的模样。  披黄挂红,所至必是兴旺;探守之姿,是在寻觅相濡以沫的另一个吗?  石呈佳意,宜品宜赏。
期刊
两年前,开酒吧的小王误打误撞地混进了石界,进而做起了石头生意,对于这个由热到冷的大跨度转变,周围很多人都不看好,朋友和亲戚也极力劝小王冷静考虑,别太投入。可厌倦了浮华吵闹的小王这次尤其执着,对于大家的各种说法他也认真地做了分析和参考,最后还是决定与石为伍。  两年过去了,小王不仅拥有了自己的石店,全国各地的大小展会他也是无一落下地到场。他不但对自己当初的选择毫不后悔,反而乐此不疲、更加喜欢了。他说
期刊
长长的鼻子似乎打了结,大大的耳朵像扇子,身宽体胖的爸爸如一座山,高大威猛,承担着保护妈妈庇护幼崽的责任;象妈妈小鸟依人,凝望的神态优雅端庄,也许因对孩子寄予厚望而翘起鼻子正在谆谆教诲;顽皮的小象娇憨可爱,站立不稳的姿势是在蹒跚学步吧!  此番组合实属难得,各石不但大小比例恰当,而且外形都酷似大象,不禁感慨,石象一家竟也能洋溢这满满的幸福。随即借用大家熟悉的《吉祥三宝》中的唱词来表达,意境更佳:  
期刊
柳州的老百姓,大都痴迷玩石。陈俊,就是其中 一员。他玩石,独辟蹊径,竟玩出了名堂。他的《敢问路在何方》曾多次在各大媒体精彩亮相,早已名满天下,而有谁知,他在收集石头的漫长过程中那段鲜有的石缘。  陈俊恋上石,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柳州是特殊的喀斯特地形,洞奇石美,拥有得天独厚的奇石文化底蕴,耳濡目染得久了,浓厚的爱石情怀便在心底生根发芽。那时,当了九年物理老师的他刚调到另一所学校教自然,每逢双休
期刊
苍茫的大草原,广袤的戈壁滩、神秘的边境线、纯朴憨厚的牧民、温情的蒙古包、悠扬的马头琴声……这是一块充满神奇的土地,这是一帮与骄阳砾石为伍的人们,这是边境线上一道道美丽的风景——中蒙边境口岸奇石市场,石友众知又有所不知的神秘。    目前,中国的赏石活动可谓进入了历史上空前繁荣的时期,也是一个赏石规模化、系统化、大众化、科学化的兼容并蓄的时代,也正因为此,当前赏石市场便面临奇石资源急速减少、佳品日益
期刊
黄龙玉瓦沟料特有的沟沟槽槽从底部发散出来,如束束火苗;从左至右递增的高度,让火苗有了愈燃愈烈之势,更增火之凝聚之神。  而黄色,正好是燃着的火,深深浅浅,跳跃着,传达着不息的生命力。这样真实的色,像是明亮的温暖,指引着尘世迷途。  此石(96×78×36cm)在黄龙玉中属体积较大者,藏者没有选择惯常的火炬形底托,而是用简单的雕云线座托之并置于方几上,这样更增加了圣火的庄严与气势。  这是一块色、形
期刊
云台仙阁  陈 西    几层流水几层山,  几层风云几层仙;  几层茅舍农家事,  几层浮屠诵普贤。    望洞常思山外客,  临水谁复叹逝川;  九霄高阁留世语,  更朝走马闹大千。    层层高耸,巍巍鸟瞰,洞云风涌,如丘如阁,如川如山。久视恍然若失,却不知是天上人间还是时秦、时汉。唯觉身之小,小如尘芥而茫然不知在何世何间。  叹此石小不盈尺竟有如仙台楼阁、鸡犬隔尘、几世相通的奇妙;惊此石神
期刊
常说,“在石头面前,人人平等”, 因为无论你是高官显贵、将军、老总、还是平民百姓,在石之前,都会毕恭毕敬,静心仰目,观石、品石、选石,然后点钞,花上几乎同样的价格,如愿到手。  在人之前,石头却难以等同 ,有的高案独上,陈列在水晶般的玻璃罩中,如获至宝;有的扔在地上或纸箱内,任其随意挑拣;其价值也是一天一地,价格落差,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文字时,以“一”为地平线,向上添一竖一横为
期刊
编者按:    传统奇石市场,或依托资源发挥效力,如内蒙、新疆、广西、安徽灵璧等产地市场;或因城市经济的发达和赏玩文化的深厚而驰名全国,如广东、上海等颇具实力的消费市场。其他既无资源优势又无赏石传统的“二三线”城市,则往往是不受关注的“弱势”地区。然而进入新世纪之后,一些城市异军突起,借助协会推动、成功办展等手段,迅速成为石界“黑马”,河北省会石家庄就是其中典型。自2004年起已成功举办七届的石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