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友情,关于爱
阅读真的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它能带你打通遥不可及的世界之门,让万物生灵、天地日月穿过文字与你气息相通,引发共鸣。比如,手里的这本《夏洛的网》,盈盈一握,薄薄一本童话书,却有着迷人的魅力,每读一次,内心就会变得柔软起来,感觉身边万物都是美好的存在。
第一次读,好像是孩子才上幼儿园的时候,距离现在已经十四五年了,那时,每晚睡前是母子的阅读时光,从不会间断。《夏洛的网》就是在那段时间第一次读到的,自己先读,然后用讲故事的形式给孩子讲,过后,大人孩子都感觉意犹未尽——这本书写得实在太好了!就每晚一章原文照读,那时在幼儿园做老师,最擅长的就是绘声绘色读童话故事,书中内容也是以角色对话为主,小猪威尔伯,蜘蛛夏洛,我用不同的语调变换着角色有滋有味地和孩子进入故事情节。读着读着,孩子在我的读书声里慢慢睡去。那真是一段无与伦比的好时光,感觉连窗外的夜色,都溢满温情。
那段温馨的时光转瞬即逝,孩子一天天长大。如今,那些年母子一起读过的很多故事都忘记了,唯有《夏洛的网》一直在心底藏着,如一块美玉,年代愈久,愈发珍贵,仿佛自带包浆,有了温润的光芒。
最近几年读书有个习惯,集中阅读一个门类或一位作家的作品,间或穿插一些轻松的小故事(包括童话),算作调节和休息,就像冥想、瑜伽和打坐一样。这本小书,就是最佳的选择。不记得翻阅过多少次,撇开故事情节不讲,那些语言,真的是太美妙了,读到兴起,就会不由地读出声来——唯有朗读,才能体悟和感受文字的妙不可言。
故事溢满温情:一只最终会被制成烟熏火腿的小猪威尔伯和一只叫夏洛的蜘蛛之间的友情故事。为了让威尔伯不被杀死“成为能看到春雪的猪。”夏洛费尽心思吐丝织网,在网上织出不同的文字,让小猪获得人类的青睐而扭转了命运,有了一个安享生命的未来。而自己却因耗费精力太多,在产下卵之后死于他乡。小猪威尔伯为报答夏洛,口含蛛卵回到故乡,日夜细心呵护,终于让夏洛的孩子见到了阳光,威尔伯也完成了对朋友的承诺和报答。
写出这个故事的美国作家怀特真是了不起,为世界奉献了如此美好的故事,影响一代代孩子的成长。我不止一次向学生和朋友推荐过这本小书,特别是妈妈,如果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一定是美好的回忆。这样一个流淌着爱与温暖的故事,抛开说教的套路,有着动人的力量和无穷的魅力。
和这个故事一样温暖人心的,还有安徒生的《一颗小豌豆》,这篇童话被选入语文出版社三年级的教材,读来,也是温情四溢,有种动人的美好。也是一样的关于友情的故事:一个小女孩生病卧床,连医生和家人都以为她快要不行了,从窗外墙角爬上来一株纤细的小豌豆苗,每天默默陪着小姑娘,有了小豌豆的陪伴,小女孩的病渐渐好转。篇末那句话,写得温暖又纯真:
小豌豆呢,轻轻地点点头,好像在说:“我就是想为别人做点好事嘛。让你看到我粉红色的花,让你跟我一样,长啊,长啊,长得好起来,我就非常高兴了。”
——小豌豆成全了小姑娘,小姑娘也让小豌豆的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它们,在彼此相伴中互相成全,充满着动人的情怀和温暖的力量。
人到中年,再读这样的童话故事,读出了其间关于友情,关于爱之外的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彼此的成全,让生命更加完满。
就像小猪和蜘蛛的对话那样:
“为什么你要为我做这一切?”他问,“我不值得你帮我。我从来也没有为你做过任何事情。”
“你一直是我的朋友,”夏洛回答,“这本身就是你对我最大的帮助。我为你织网,是因为我喜欢你。然而,生命的价值是什么,该怎么说呢?我们出生,我们短暂的活着,我们死亡。一个蜘蛛在一生中只忙碌着捕捉、吞食小飞虫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帮助你,我才可能试着在我的生命里找到一点价值。老天知道,每个人活着时总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才好吧。”
小蜘蛛夏洛像一尊得道的佛,说出如此充满禅意的话。小豌豆和小女孩,夏洛和威尔伯,他们都在互相温暖着对方,成全了彼此生命的价值。
人到中年,看多了世事变幻,人心荒凉,看多了人与人之间的明争暗斗,恶意中伤,这样的纯粹友情,在人的世界几乎不会存在。那么,不妨偶尔读读这样的小故事,用文字唤醒心底原初的温暖和美好,让心不要在凉薄和世故中一天天老去。就像今早读到的那个句子说的一样:
“读书最好的目的在于,你会发现凭借自身阅读构建起来的小世界,能以体恤似的温柔消解自身的苦难。”
回不去的故乡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
……”
读完《呼兰河传》,正是2017年冬至前两天,巍山小城最冷的日子开始到来。书结尾处署明的日期是1940年12月21日,和今天隔着整整77年的光阴。77年前,一个贫病交加的女子,在炮火连天的异乡回忆着故乡的山河岁月,草木云彩,回忆着亲人邻里,小城旧事,然后,趴在病床上心绪宁静地写下来,笔调里,满是淳朴自然的温暖与孩童般的纯真。
写下这些文字的那年,萧红在香港,疾病缠身居无定所,身边只有一个叫骆宾基的青年作家照顾着,而丈夫端木蕻良却不见了踪影。身外是接二连三的炮火轰炸,是病痛的侵蚀,内心却是如此地宁静。想来那时的萧红,心和灵魂应该已经回到了小城呼兰河,回到童年的无忧无虑,回到祖父温暖的怀抱。所以,她用纯真的笔调,散文一般的笔法,安静地,用淡如秋水的语言,向世人叙说着小城呼兰河的春夏秋冬,叙说着一个孩童眼里的世界。这样的笔调,这样的表达方式,与当时的环境、主流价值观大相径庭,可是,那个叫做萧红的女子,有着自己笃定的對文学的理解和信仰,是这样的信念和主张支撑着她在病床上写出了不朽的《呼兰河传》。
——这就是萧红,一个天才作家。不会被外界的凌乱扰了内心的静定,她用自己独特的文字质地和文学见地,编织出与众不同的篇章,形成辨识度极高的叙事风格和语言风格。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出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她的文字,有着抵得住时光淬炼的魅力和风采。 翻阅书页,脑海中总是缠绕着电影里萧红憔悴的面庞,闪现着虚弱的她在病床上一天天写着这些文字的镜头。读完后的一段时间,一直沉浸在那种特别的语言氛围里,她的独特的语言和叙事方式,在云淡风轻的叙说中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和强烈的吸引力。
“严冬一封锁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咧着口。严寒把大地冻裂了。”开篇,就是白茫茫荒凉一片,一幅东北小城小人物的烟火日子,在幼年的萧红眼里,徐徐展开。
呼兰河小城,东二道街,西二道街,城隍庙,农业学校,高等小学,豆腐店,染缸房,扎彩铺,小胡同,卖豆腐的,卖烧饼的,卖凉粉的,放河灯,跳大神,唱大戏,逛庙会,爬上草房采蘑菇……
人们在这个小城里生老病死,日复一日过着卑琐平凡的日子。“呼兰河的人们就是这样,冬天来了就穿棉衣裳,夏天来了就穿单衣裳。就好像太阳出来了就起来,太阳落了就睡觉似的。” “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就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字,被节选出来编入小学语文课本,成为孩子们必读必背的经典篇目之一。还有那篇《我和祖父的园子》:“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也没有人问它。”
整本书,就是在这样絮絮的,貌似琐碎的讲述中,将读者带入旧中国东北的小城,带入小城底层百姓的生活中。读来,让人仿佛看到七月半放河灯时的热闹,秋后野台子戏带来的快乐,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的盛举。还有记忆里祖父的爱,邻居家小团圆媳妇的死,磨房里的冯歪嘴子和他的儿子,性情古怪的有二伯……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愚昧贫苦的群体,在细细碎碎的叙说中出场,重复着旧中国底层小人物的离合悲欢。“他们就是这类人,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得到寒凉就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带来了悲哀。”“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也穿不暖。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
“我家是荒凉的。”
“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
这两句话,在书中反复出现。虽然有祖父的爱,有园子带来的童年乐趣,有园子里的生机勃勃,但是,整个叙述,还是让人感受到了无尽的荒凉——那份深入骨髓的荒凉,来源于小城普通百姓凄苦悲凉的生活,愚昧无知的荒唐,来源于萧红飘摇流离的生活与情感。
写下这些文字的萧红,不过30来岁,回忆着童年的生活,即便有记忆里祖父的温暖,也抵不过人世间接二连三的悲凉和凄苦,抵不过感情一次次被放逐的寒凉。
——荒凉,是她短暂一生的诠释和写照。也是呼兰河小城小人物的人生写照。
萧红用这样的写作,印证了自己的文学观点和主张:“作家的首要任务是对着人类的愚昧。”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这个纤弱的女子,以自己的感受和生命体验,观照她所熟悉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揭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抒写着人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和普泛的人类生命的悲剧,从而使她的作品有了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蕴和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内涵。让她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闪亮的星。
“听说有二伯死了。
老厨子就是活着年纪也不小了。东邻西舍也都不知怎样了。
至于那磨房里的磨倌,至今究竟如何,则完全不晓得了。”
写下这些文字后的两年——1942年1月22日,孤苦的萧红在香港去世,年仅31岁。从19岁离家,她就再也没有回过那个魂牵梦萦的小城呼兰河。
那个北方小城,却因为这个叫萧红的女子,名满天下。
那些日常里的小确幸
“能够发现欣赏细微的美,正是幸福的来源之一。”不记得这是哪位名家所言,但这句话一直在心底默默存储多年。幸福之感,很大程度上源于心之所感,比如那些细微的,简朴的,温煦的,日常里的小小的细节,都能让一个敏感多情的人感知到彼此的关照和美好,从而生出愉悦欢喜之情。日本的清少纳言,就是这样的一位女子。
作为日本平安朝时代两大才女之一的清少纳言(另一位是紫式部),一部随笔集《枕草子》让她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和当时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并称日本古典文学的双璧。
第一次知道《枕草子》是在四五年前。那时,一直在博客追着读一位作家的文字,她在文章中多次提到《枕草子》,提到清少纳言,便循书而去,先在网上阅读了一些片断,一读,就迷上了这位日本才女清丽可人的文字,遂买来林文月的译本,再读,便难以放下。那些简洁清新的文字,那种小女子的自然纯朴、可爱率真,有阅读其他文本所没有的快感。透过文字,仿佛一位率性的女子正和你聊天,说话还带着一些口语“这真是有意思的事”“这有趣得很”“讨厭极了”。我历来喜欢说话直来直去,不爱绕弯子,可这小女子这样的表达,却一点不让人感觉做作矫情,反而有种朴素的亲切与不一样的情味。
你听,她讲《昆虫》的语气:“蝉,挺有趣。磕头虫,则真值得同情。小小虫儿,怎么引发的道心呀?竟这样子磕拜个没完!有时,忽然在阴暗处听到那咯咯的磕头声,委实觉得有意思……蚂蚁,是可恶的家伙,但它轻巧无比,竟然可以在水面上走来走去,有趣得很。”“月亮,以晓月为妙。东山之边端,冒出细弯弯的,才教人感动呢。”(《月亮》)“七月,风吹得紧,雨势亦猛烈之日,大体称得上凉爽,连扇子也忘了用的时分;覆盖一袭微染汗香的薄衣昼眠,是挺饶风情的。”(《七月》)
读这样的文字,是不是让人心情愉悦?文字后面千年前那个日本的宫廷女子,绘声绘色给你讲着自己的所见所感,大到宇宙自然山河日月,小到日常里不被关注的蚊虫跳蚤,从宫中礼仪节庆,到吃喝会友穿衣戴帽的小事,从自然万物到生活里的快乐悲伤,在她眼里,只要是目之所及的,无不可以随手记下。而且行文自由,有些,直接就是名词连起来,形成特有的叙述方式。书中一部分篇章就是这种“类聚式章段”:“岭以鹤羽岭、阿弥陀岭、耶高岭为佳。”(《岭》)“时节以正月,三月,四、五月,七、八月,九、十一月,十二月为佳。实则,各季节都有特色,一年到头皆极可玩赏。”(《时节》)“云,以白色为佳。紫色亦佳。黑色,令人感觉哀伤。风吹时的雨云也好。”(《云》) 读来清简凝炼,言简义丰。开篇的《春曙为最》就是这样,冒首之句,便成千古绝唱: 春,曙为最。逐渐转白的山顶,开始稍露光明,泛紫的细云轻飘其上。
夏则夜。有月的时候自不待言,无月的暗夜,也有群萤交飞。若是下场雨什么的,那就更有情味了。
秋则黄昏,夕日照耀,近映山际,乌鸦返巢……
冬则朝晨……
在她的笔下,此亦佳,彼可赏,那是有趣之人,这是可爱之事……整本书,323篇简洁短小的随笔,记录了天时自然,四季轮回,山川河流,草木花虫,身边琐事,宫中节会,男女之情,赏心悦目之事,个人好恶之情,大事小情都被她用自然清淡的笔调娓娓道来,即便是些细小的事,读来也不觉得繁琐凌乱。书中一部分是日记体的记录,也是干净内敛,收放自如,不是俗常女子日记那樣充斥着情绪的宣泄和零散的表达,既有感性的抒情,也有理性的思考。读着,我们看到的是文字背后一位心性纯朴,率真温雅却又充满智慧的女子,用真性情记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文笔干净,有种素面朝天的明净和妩媚。
这样的文字,没有纯真洒脱的性情和学识,是写不出来的。清少纳言的文字,都是源于她对日常的捕捉和热爱。一个宫中女子,眼里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心机谋算,也不关心朝廷变乱命运沉浮这样的大事,只用自己纯真的目光去捕捉生命的色泽,梳理生活的肌理,然后,用明快清新的文字记录下来。字里行间,逸散着打动人心的温暖和欢喜,溢满日常生活里的小确幸,小美好——这种用积极态度欣赏自然之美,书写明丽之美的审美意识,和当时的王朝审美主流“物之哀”风格迥异,形成另一种明快清丽的审美视野,开创了新的美学范畴。形式多样,行文自由的写作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让这本小册子成为日本文学史上的经典。
掩卷,不由得感叹:这是一个多么与众不同的女子!作为一名侍奉皇后左右的女仕,因其才华性情,一直得到定子皇后的赏识和倚重,成为众人仰慕的对象。她的才华也配得上这样的一个位置,出生世家,家学渊源的她,凭着自身的灵气天赋和深厚的汉学底子,让她能够用超越世俗的眼光来看身边的世界,然后,用素净的笔墨生动记下十年的宫廷生活。如今,穿过这些文字,那些在史学里读不到的宫廷日常细节,皇室贵族们的生活状态和品味素养,大小事情,都有了鲜活的呈现。
皇后病逝后,清少纳言离开宫中,老年托身为尼,在贫苦中离世。 这样一位地位重要的作家,她的生平没有清晰的史料记载,甚至出生时间,“清少纳言”的称谓,《枕草子》的明晰释义,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可是,在阅读者的眼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翻阅书页,那位兰质蕙心的女子就会款款行来,在时光里浅吟低唱,用自己独特的语调向我们讲述着久远的往事……
面对自然的五分钟
假如让你心无旁骛地面对自然五分钟,那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你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一百多年前那个叫德富芦花的日本人,用眼睛和心灵与自然对话,写出了一部经典的传世之作《自然与人生》。他用文字告诉世人,面对自然的五分钟,能获得心的宁静,美的享受。看似闲笔涂抹的文字,经过百年时光的熏染,如今读来,依旧唇齿留香,余韵袅袅。自然之美,万物之韵,在他笔下化作诗样的语言,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让人心驰神往。
“有月亦好,无月亦好,风清露冷之夜,来林边走走吧。有松虫、铃虫、纺织娘、蟋蟀等百虫的唧唧声似细雨声传入耳畔,大自然宛如一只大虫笼,奇妙之极矣!”(《杂木林》)位于东京西郊在别人看来没什么奇异之处的一片片杂木林,却是作者最常去的乐园,那里的每一棵树,他都叫得出名字,栗、栎、榛、栌、红松、黑松……各种树木在四季的变化,每一天不同时刻向世界展示的不一样的美,都被作者细细体察后,用清简的语言向我们一一叙说。
“夕阳从容不迫地一寸一寸、一分一分,顾望着行将别离的世界,悠悠然西沉而去。只剩下一分了。太阳突然下沉,只留下一道柳眉,眉又变成线,线缩成了点——太阳消失了踪迹。”(《相模湾落日》)“午后春阴,午后春雨,温暖悠闲又宁静。梅花浸香,山茶溢红。麦苗的绿滋滋润润,山峦的碧袅袅飘烟。这春雨,催熟了春色。”《初春的雨》)
这样的笔调,这样的内容,便是德富芦花文字的魅力。整本书,就是这样被看似不动声色的文字牵引着将读者引领至纵深处,不知不觉被感染,引发共鸣,感受到无穷的魅力。而作者,却能静观这美好的一切,然后,又用看似安静的,波澜不惊的笔调,克制内敛的语言,寥寥数语,清清明明,就将自然之美呈现于世。
——在我看来,这就是德富芦花最高明之处。看似无感,却是最长情的告白,处处流露出对自然万物真挚的爱。而这样的高超写作,凭借的,不是技巧与手段,而是一颗赤诚之心,一颗对自然万物充满着热爱与敬畏的赤子之心。这样的用心写作,情深意重,却不着痕迹,看上去云淡风轻,实则是文字、作者、自然之间最无距离的对话交流。用作者的话来说,这不是写作,是静观,是写生。芦花用最真实的笔调,用写生的手法,记录下最真实的生活,最真实的自然,呈现给读者的,便是最真实的朴素之美。
所以,这本清雅的散文集,成了我案头、床头常读的经典书籍之一。随手拿到,随意翻到某一页,便可跟随芦花行走于陌上乡野,流连于密林海边,看富士山日出时的壮观,感受立根川秋晓的清明。或是,一起去听高跟山风雨,看锥冰峰谷溪流,到春雨后的上州看农家五月的菖蒲花在碧空中迎风颔首曼舞。那种妙不可言的乐趣,早就超出了“阅读”两字的容量,感觉是和一位性情相投之人,做一次自然之旅,田园之行。一起漫步田间地头,阡陌小径,聊聊四时节气,叙叙乡间节日,说说邻家琐事,谈到兴起,物我两忘,时空无隔。所以,整本书上,到处是一道道用笔划过的线条,有些地方,还画过不止一次,胡乱写下一些读时所感。划线后,还不尽兴,便做摘抄。
摘抄的过程,是一种愉悦的享受。芦花的语言很美,不是那种刻意的繁复华丽的美,而是和日本美学一脉相承的文简意丰,内敛疏淡之美。很多篇章,是可以用小楷抄写在印花信笺上的,像一幅画作。这也是芦花的作品能够在众多自然文学丛书中闪着熠熠光芒的价值所在。这几年读过不少自然文学著作,很多作品的内容很有意思,但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合我的喜好和审美品味。读过一次,便不再有重读的念头。而芦花的语言,却是如此地雅致疏朗,值得反复品味,一读再读。就像一盏不会冲淡的清茶,一直逸散着渺远的香气。 对,芦花的文字,就是清茶,茶香袅袅,余味渺渺,有种意蕴悠远的情趣。细读慢品,自然之气扑面而来,一种清淡,开阔,疏朗的意境将阅读之人慢慢浸润。
“有古寺,寒梅三两株。月光之夜,风景独好。
某年二月,从小田原至汤本游历,参谒早云寺。正值夕阳落在箱根山,一乌鸦掠过天际,苍茫群山,暮色冥冥。寺内空无一人,独寒梅三两株,如白雪般立于黄昏中。徘徊良久,仰望天空,古钟楼上,一弯夕月,淡若梦影。”(《梅》)
这篇百字小文,一直是我的最爱。如古代小品文,有着说不出来的好。像苏轼的《承天寺夜游》,像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简洁淡雅,几抹淡笔,却晕染出深邃阔朗的幽美意境,读来,生动传神,让人不忍释卷。
还有那篇隽秀的《立秋》:
“今日,立秋。
芙蓉花开,知了鸣啭。阳光依旧灿然炽热,秋思却已弥漫天地。”
惜墨如金,句句珠玑。28字,自然天成一幅隽秀雅致的小品,颇有元曲小令之趣。字已尽,意未绝。读着,如品草木香,如闻古琴清音,有种水流花开,月白风清的韵致,让人称绝。
当然,读译文,译者的语感很重要,不同的译文版本,对德富芦花的文字解读也有差异。在网上对比阅读了一些不同的译者版本,还是最爱自己擁有的这本。四川文艺出版社林敏的译文版,文字的感觉极好,应该是把芦花的文字精髓呈现给了读者。用语简洁精炼,表达有空间感,音韵感,疏密有致,余味悠长,和芦花文章所表现的内容相得益彰。
1868年出生于日本熊本贵族家庭的德富芦花原名德富健次郎,以小说成名。因喜爱“天南地北年年客,唯有芦花似故人”,取笔名“芦花”。这本小书里的文章,也写得如芦花飞絮般轻盈雅淡,灵秀隽永。书中的部分文字于1898年发表在日本的《国民新闻》上,1900年结集出版。还有一部分是1906年后,人到中年、功成名就的德富芦花携妻迁居东京郊外的千岁村,过起晴耕雨读的田园生活后写下的。正是有了亲近自然亲近土地的经历,他的文字里,才有了自然万物,人生世相,有了生动的民情风俗和温暖的情怀。这也是芦花作为文学大家的思想高度和作品的价值所在。
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日渐浮躁的心绪被看不见的网络支配,当我们每天可以盯着电脑、手机屏幕无数个五分钟,却鲜有心无杂念面对自然的五分钟,那么,不妨读读德富芦花吧,他会让你顿悟:原来,我们功利之外的世界多么亲切美好。就如书的扉页引用的莎士比亚的诗歌所言:
我们的生活,
可以远离尘嚣。
森林中有树木窃窃私语,
流淌不息的小溪似万卷书籍。
神的教诲寓于路旁之石,
世界万物皆蕴涵着启迪。
阅读真的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它能带你打通遥不可及的世界之门,让万物生灵、天地日月穿过文字与你气息相通,引发共鸣。比如,手里的这本《夏洛的网》,盈盈一握,薄薄一本童话书,却有着迷人的魅力,每读一次,内心就会变得柔软起来,感觉身边万物都是美好的存在。
第一次读,好像是孩子才上幼儿园的时候,距离现在已经十四五年了,那时,每晚睡前是母子的阅读时光,从不会间断。《夏洛的网》就是在那段时间第一次读到的,自己先读,然后用讲故事的形式给孩子讲,过后,大人孩子都感觉意犹未尽——这本书写得实在太好了!就每晚一章原文照读,那时在幼儿园做老师,最擅长的就是绘声绘色读童话故事,书中内容也是以角色对话为主,小猪威尔伯,蜘蛛夏洛,我用不同的语调变换着角色有滋有味地和孩子进入故事情节。读着读着,孩子在我的读书声里慢慢睡去。那真是一段无与伦比的好时光,感觉连窗外的夜色,都溢满温情。
那段温馨的时光转瞬即逝,孩子一天天长大。如今,那些年母子一起读过的很多故事都忘记了,唯有《夏洛的网》一直在心底藏着,如一块美玉,年代愈久,愈发珍贵,仿佛自带包浆,有了温润的光芒。
最近几年读书有个习惯,集中阅读一个门类或一位作家的作品,间或穿插一些轻松的小故事(包括童话),算作调节和休息,就像冥想、瑜伽和打坐一样。这本小书,就是最佳的选择。不记得翻阅过多少次,撇开故事情节不讲,那些语言,真的是太美妙了,读到兴起,就会不由地读出声来——唯有朗读,才能体悟和感受文字的妙不可言。
故事溢满温情:一只最终会被制成烟熏火腿的小猪威尔伯和一只叫夏洛的蜘蛛之间的友情故事。为了让威尔伯不被杀死“成为能看到春雪的猪。”夏洛费尽心思吐丝织网,在网上织出不同的文字,让小猪获得人类的青睐而扭转了命运,有了一个安享生命的未来。而自己却因耗费精力太多,在产下卵之后死于他乡。小猪威尔伯为报答夏洛,口含蛛卵回到故乡,日夜细心呵护,终于让夏洛的孩子见到了阳光,威尔伯也完成了对朋友的承诺和报答。
写出这个故事的美国作家怀特真是了不起,为世界奉献了如此美好的故事,影响一代代孩子的成长。我不止一次向学生和朋友推荐过这本小书,特别是妈妈,如果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一定是美好的回忆。这样一个流淌着爱与温暖的故事,抛开说教的套路,有着动人的力量和无穷的魅力。
和这个故事一样温暖人心的,还有安徒生的《一颗小豌豆》,这篇童话被选入语文出版社三年级的教材,读来,也是温情四溢,有种动人的美好。也是一样的关于友情的故事:一个小女孩生病卧床,连医生和家人都以为她快要不行了,从窗外墙角爬上来一株纤细的小豌豆苗,每天默默陪着小姑娘,有了小豌豆的陪伴,小女孩的病渐渐好转。篇末那句话,写得温暖又纯真:
小豌豆呢,轻轻地点点头,好像在说:“我就是想为别人做点好事嘛。让你看到我粉红色的花,让你跟我一样,长啊,长啊,长得好起来,我就非常高兴了。”
——小豌豆成全了小姑娘,小姑娘也让小豌豆的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它们,在彼此相伴中互相成全,充满着动人的情怀和温暖的力量。
人到中年,再读这样的童话故事,读出了其间关于友情,关于爱之外的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彼此的成全,让生命更加完满。
就像小猪和蜘蛛的对话那样:
“为什么你要为我做这一切?”他问,“我不值得你帮我。我从来也没有为你做过任何事情。”
“你一直是我的朋友,”夏洛回答,“这本身就是你对我最大的帮助。我为你织网,是因为我喜欢你。然而,生命的价值是什么,该怎么说呢?我们出生,我们短暂的活着,我们死亡。一个蜘蛛在一生中只忙碌着捕捉、吞食小飞虫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帮助你,我才可能试着在我的生命里找到一点价值。老天知道,每个人活着时总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才好吧。”
小蜘蛛夏洛像一尊得道的佛,说出如此充满禅意的话。小豌豆和小女孩,夏洛和威尔伯,他们都在互相温暖着对方,成全了彼此生命的价值。
人到中年,看多了世事变幻,人心荒凉,看多了人与人之间的明争暗斗,恶意中伤,这样的纯粹友情,在人的世界几乎不会存在。那么,不妨偶尔读读这样的小故事,用文字唤醒心底原初的温暖和美好,让心不要在凉薄和世故中一天天老去。就像今早读到的那个句子说的一样:
“读书最好的目的在于,你会发现凭借自身阅读构建起来的小世界,能以体恤似的温柔消解自身的苦难。”
回不去的故乡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
……”
读完《呼兰河传》,正是2017年冬至前两天,巍山小城最冷的日子开始到来。书结尾处署明的日期是1940年12月21日,和今天隔着整整77年的光阴。77年前,一个贫病交加的女子,在炮火连天的异乡回忆着故乡的山河岁月,草木云彩,回忆着亲人邻里,小城旧事,然后,趴在病床上心绪宁静地写下来,笔调里,满是淳朴自然的温暖与孩童般的纯真。
写下这些文字的那年,萧红在香港,疾病缠身居无定所,身边只有一个叫骆宾基的青年作家照顾着,而丈夫端木蕻良却不见了踪影。身外是接二连三的炮火轰炸,是病痛的侵蚀,内心却是如此地宁静。想来那时的萧红,心和灵魂应该已经回到了小城呼兰河,回到童年的无忧无虑,回到祖父温暖的怀抱。所以,她用纯真的笔调,散文一般的笔法,安静地,用淡如秋水的语言,向世人叙说着小城呼兰河的春夏秋冬,叙说着一个孩童眼里的世界。这样的笔调,这样的表达方式,与当时的环境、主流价值观大相径庭,可是,那个叫做萧红的女子,有着自己笃定的對文学的理解和信仰,是这样的信念和主张支撑着她在病床上写出了不朽的《呼兰河传》。
——这就是萧红,一个天才作家。不会被外界的凌乱扰了内心的静定,她用自己独特的文字质地和文学见地,编织出与众不同的篇章,形成辨识度极高的叙事风格和语言风格。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出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她的文字,有着抵得住时光淬炼的魅力和风采。 翻阅书页,脑海中总是缠绕着电影里萧红憔悴的面庞,闪现着虚弱的她在病床上一天天写着这些文字的镜头。读完后的一段时间,一直沉浸在那种特别的语言氛围里,她的独特的语言和叙事方式,在云淡风轻的叙说中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和强烈的吸引力。
“严冬一封锁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咧着口。严寒把大地冻裂了。”开篇,就是白茫茫荒凉一片,一幅东北小城小人物的烟火日子,在幼年的萧红眼里,徐徐展开。
呼兰河小城,东二道街,西二道街,城隍庙,农业学校,高等小学,豆腐店,染缸房,扎彩铺,小胡同,卖豆腐的,卖烧饼的,卖凉粉的,放河灯,跳大神,唱大戏,逛庙会,爬上草房采蘑菇……
人们在这个小城里生老病死,日复一日过着卑琐平凡的日子。“呼兰河的人们就是这样,冬天来了就穿棉衣裳,夏天来了就穿单衣裳。就好像太阳出来了就起来,太阳落了就睡觉似的。” “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就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字,被节选出来编入小学语文课本,成为孩子们必读必背的经典篇目之一。还有那篇《我和祖父的园子》:“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也没有人问它。”
整本书,就是在这样絮絮的,貌似琐碎的讲述中,将读者带入旧中国东北的小城,带入小城底层百姓的生活中。读来,让人仿佛看到七月半放河灯时的热闹,秋后野台子戏带来的快乐,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的盛举。还有记忆里祖父的爱,邻居家小团圆媳妇的死,磨房里的冯歪嘴子和他的儿子,性情古怪的有二伯……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愚昧贫苦的群体,在细细碎碎的叙说中出场,重复着旧中国底层小人物的离合悲欢。“他们就是这类人,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得到寒凉就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带来了悲哀。”“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也穿不暖。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
“我家是荒凉的。”
“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
这两句话,在书中反复出现。虽然有祖父的爱,有园子带来的童年乐趣,有园子里的生机勃勃,但是,整个叙述,还是让人感受到了无尽的荒凉——那份深入骨髓的荒凉,来源于小城普通百姓凄苦悲凉的生活,愚昧无知的荒唐,来源于萧红飘摇流离的生活与情感。
写下这些文字的萧红,不过30来岁,回忆着童年的生活,即便有记忆里祖父的温暖,也抵不过人世间接二连三的悲凉和凄苦,抵不过感情一次次被放逐的寒凉。
——荒凉,是她短暂一生的诠释和写照。也是呼兰河小城小人物的人生写照。
萧红用这样的写作,印证了自己的文学观点和主张:“作家的首要任务是对着人类的愚昧。”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这个纤弱的女子,以自己的感受和生命体验,观照她所熟悉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揭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抒写着人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和普泛的人类生命的悲剧,从而使她的作品有了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蕴和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内涵。让她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闪亮的星。
“听说有二伯死了。
老厨子就是活着年纪也不小了。东邻西舍也都不知怎样了。
至于那磨房里的磨倌,至今究竟如何,则完全不晓得了。”
写下这些文字后的两年——1942年1月22日,孤苦的萧红在香港去世,年仅31岁。从19岁离家,她就再也没有回过那个魂牵梦萦的小城呼兰河。
那个北方小城,却因为这个叫萧红的女子,名满天下。
那些日常里的小确幸
“能够发现欣赏细微的美,正是幸福的来源之一。”不记得这是哪位名家所言,但这句话一直在心底默默存储多年。幸福之感,很大程度上源于心之所感,比如那些细微的,简朴的,温煦的,日常里的小小的细节,都能让一个敏感多情的人感知到彼此的关照和美好,从而生出愉悦欢喜之情。日本的清少纳言,就是这样的一位女子。
作为日本平安朝时代两大才女之一的清少纳言(另一位是紫式部),一部随笔集《枕草子》让她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和当时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并称日本古典文学的双璧。
第一次知道《枕草子》是在四五年前。那时,一直在博客追着读一位作家的文字,她在文章中多次提到《枕草子》,提到清少纳言,便循书而去,先在网上阅读了一些片断,一读,就迷上了这位日本才女清丽可人的文字,遂买来林文月的译本,再读,便难以放下。那些简洁清新的文字,那种小女子的自然纯朴、可爱率真,有阅读其他文本所没有的快感。透过文字,仿佛一位率性的女子正和你聊天,说话还带着一些口语“这真是有意思的事”“这有趣得很”“讨厭极了”。我历来喜欢说话直来直去,不爱绕弯子,可这小女子这样的表达,却一点不让人感觉做作矫情,反而有种朴素的亲切与不一样的情味。
你听,她讲《昆虫》的语气:“蝉,挺有趣。磕头虫,则真值得同情。小小虫儿,怎么引发的道心呀?竟这样子磕拜个没完!有时,忽然在阴暗处听到那咯咯的磕头声,委实觉得有意思……蚂蚁,是可恶的家伙,但它轻巧无比,竟然可以在水面上走来走去,有趣得很。”“月亮,以晓月为妙。东山之边端,冒出细弯弯的,才教人感动呢。”(《月亮》)“七月,风吹得紧,雨势亦猛烈之日,大体称得上凉爽,连扇子也忘了用的时分;覆盖一袭微染汗香的薄衣昼眠,是挺饶风情的。”(《七月》)
读这样的文字,是不是让人心情愉悦?文字后面千年前那个日本的宫廷女子,绘声绘色给你讲着自己的所见所感,大到宇宙自然山河日月,小到日常里不被关注的蚊虫跳蚤,从宫中礼仪节庆,到吃喝会友穿衣戴帽的小事,从自然万物到生活里的快乐悲伤,在她眼里,只要是目之所及的,无不可以随手记下。而且行文自由,有些,直接就是名词连起来,形成特有的叙述方式。书中一部分篇章就是这种“类聚式章段”:“岭以鹤羽岭、阿弥陀岭、耶高岭为佳。”(《岭》)“时节以正月,三月,四、五月,七、八月,九、十一月,十二月为佳。实则,各季节都有特色,一年到头皆极可玩赏。”(《时节》)“云,以白色为佳。紫色亦佳。黑色,令人感觉哀伤。风吹时的雨云也好。”(《云》) 读来清简凝炼,言简义丰。开篇的《春曙为最》就是这样,冒首之句,便成千古绝唱: 春,曙为最。逐渐转白的山顶,开始稍露光明,泛紫的细云轻飘其上。
夏则夜。有月的时候自不待言,无月的暗夜,也有群萤交飞。若是下场雨什么的,那就更有情味了。
秋则黄昏,夕日照耀,近映山际,乌鸦返巢……
冬则朝晨……
在她的笔下,此亦佳,彼可赏,那是有趣之人,这是可爱之事……整本书,323篇简洁短小的随笔,记录了天时自然,四季轮回,山川河流,草木花虫,身边琐事,宫中节会,男女之情,赏心悦目之事,个人好恶之情,大事小情都被她用自然清淡的笔调娓娓道来,即便是些细小的事,读来也不觉得繁琐凌乱。书中一部分是日记体的记录,也是干净内敛,收放自如,不是俗常女子日记那樣充斥着情绪的宣泄和零散的表达,既有感性的抒情,也有理性的思考。读着,我们看到的是文字背后一位心性纯朴,率真温雅却又充满智慧的女子,用真性情记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文笔干净,有种素面朝天的明净和妩媚。
这样的文字,没有纯真洒脱的性情和学识,是写不出来的。清少纳言的文字,都是源于她对日常的捕捉和热爱。一个宫中女子,眼里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心机谋算,也不关心朝廷变乱命运沉浮这样的大事,只用自己纯真的目光去捕捉生命的色泽,梳理生活的肌理,然后,用明快清新的文字记录下来。字里行间,逸散着打动人心的温暖和欢喜,溢满日常生活里的小确幸,小美好——这种用积极态度欣赏自然之美,书写明丽之美的审美意识,和当时的王朝审美主流“物之哀”风格迥异,形成另一种明快清丽的审美视野,开创了新的美学范畴。形式多样,行文自由的写作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让这本小册子成为日本文学史上的经典。
掩卷,不由得感叹:这是一个多么与众不同的女子!作为一名侍奉皇后左右的女仕,因其才华性情,一直得到定子皇后的赏识和倚重,成为众人仰慕的对象。她的才华也配得上这样的一个位置,出生世家,家学渊源的她,凭着自身的灵气天赋和深厚的汉学底子,让她能够用超越世俗的眼光来看身边的世界,然后,用素净的笔墨生动记下十年的宫廷生活。如今,穿过这些文字,那些在史学里读不到的宫廷日常细节,皇室贵族们的生活状态和品味素养,大小事情,都有了鲜活的呈现。
皇后病逝后,清少纳言离开宫中,老年托身为尼,在贫苦中离世。 这样一位地位重要的作家,她的生平没有清晰的史料记载,甚至出生时间,“清少纳言”的称谓,《枕草子》的明晰释义,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可是,在阅读者的眼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翻阅书页,那位兰质蕙心的女子就会款款行来,在时光里浅吟低唱,用自己独特的语调向我们讲述着久远的往事……
面对自然的五分钟
假如让你心无旁骛地面对自然五分钟,那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你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一百多年前那个叫德富芦花的日本人,用眼睛和心灵与自然对话,写出了一部经典的传世之作《自然与人生》。他用文字告诉世人,面对自然的五分钟,能获得心的宁静,美的享受。看似闲笔涂抹的文字,经过百年时光的熏染,如今读来,依旧唇齿留香,余韵袅袅。自然之美,万物之韵,在他笔下化作诗样的语言,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让人心驰神往。
“有月亦好,无月亦好,风清露冷之夜,来林边走走吧。有松虫、铃虫、纺织娘、蟋蟀等百虫的唧唧声似细雨声传入耳畔,大自然宛如一只大虫笼,奇妙之极矣!”(《杂木林》)位于东京西郊在别人看来没什么奇异之处的一片片杂木林,却是作者最常去的乐园,那里的每一棵树,他都叫得出名字,栗、栎、榛、栌、红松、黑松……各种树木在四季的变化,每一天不同时刻向世界展示的不一样的美,都被作者细细体察后,用清简的语言向我们一一叙说。
“夕阳从容不迫地一寸一寸、一分一分,顾望着行将别离的世界,悠悠然西沉而去。只剩下一分了。太阳突然下沉,只留下一道柳眉,眉又变成线,线缩成了点——太阳消失了踪迹。”(《相模湾落日》)“午后春阴,午后春雨,温暖悠闲又宁静。梅花浸香,山茶溢红。麦苗的绿滋滋润润,山峦的碧袅袅飘烟。这春雨,催熟了春色。”《初春的雨》)
这样的笔调,这样的内容,便是德富芦花文字的魅力。整本书,就是这样被看似不动声色的文字牵引着将读者引领至纵深处,不知不觉被感染,引发共鸣,感受到无穷的魅力。而作者,却能静观这美好的一切,然后,又用看似安静的,波澜不惊的笔调,克制内敛的语言,寥寥数语,清清明明,就将自然之美呈现于世。
——在我看来,这就是德富芦花最高明之处。看似无感,却是最长情的告白,处处流露出对自然万物真挚的爱。而这样的高超写作,凭借的,不是技巧与手段,而是一颗赤诚之心,一颗对自然万物充满着热爱与敬畏的赤子之心。这样的用心写作,情深意重,却不着痕迹,看上去云淡风轻,实则是文字、作者、自然之间最无距离的对话交流。用作者的话来说,这不是写作,是静观,是写生。芦花用最真实的笔调,用写生的手法,记录下最真实的生活,最真实的自然,呈现给读者的,便是最真实的朴素之美。
所以,这本清雅的散文集,成了我案头、床头常读的经典书籍之一。随手拿到,随意翻到某一页,便可跟随芦花行走于陌上乡野,流连于密林海边,看富士山日出时的壮观,感受立根川秋晓的清明。或是,一起去听高跟山风雨,看锥冰峰谷溪流,到春雨后的上州看农家五月的菖蒲花在碧空中迎风颔首曼舞。那种妙不可言的乐趣,早就超出了“阅读”两字的容量,感觉是和一位性情相投之人,做一次自然之旅,田园之行。一起漫步田间地头,阡陌小径,聊聊四时节气,叙叙乡间节日,说说邻家琐事,谈到兴起,物我两忘,时空无隔。所以,整本书上,到处是一道道用笔划过的线条,有些地方,还画过不止一次,胡乱写下一些读时所感。划线后,还不尽兴,便做摘抄。
摘抄的过程,是一种愉悦的享受。芦花的语言很美,不是那种刻意的繁复华丽的美,而是和日本美学一脉相承的文简意丰,内敛疏淡之美。很多篇章,是可以用小楷抄写在印花信笺上的,像一幅画作。这也是芦花的作品能够在众多自然文学丛书中闪着熠熠光芒的价值所在。这几年读过不少自然文学著作,很多作品的内容很有意思,但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合我的喜好和审美品味。读过一次,便不再有重读的念头。而芦花的语言,却是如此地雅致疏朗,值得反复品味,一读再读。就像一盏不会冲淡的清茶,一直逸散着渺远的香气。 对,芦花的文字,就是清茶,茶香袅袅,余味渺渺,有种意蕴悠远的情趣。细读慢品,自然之气扑面而来,一种清淡,开阔,疏朗的意境将阅读之人慢慢浸润。
“有古寺,寒梅三两株。月光之夜,风景独好。
某年二月,从小田原至汤本游历,参谒早云寺。正值夕阳落在箱根山,一乌鸦掠过天际,苍茫群山,暮色冥冥。寺内空无一人,独寒梅三两株,如白雪般立于黄昏中。徘徊良久,仰望天空,古钟楼上,一弯夕月,淡若梦影。”(《梅》)
这篇百字小文,一直是我的最爱。如古代小品文,有着说不出来的好。像苏轼的《承天寺夜游》,像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简洁淡雅,几抹淡笔,却晕染出深邃阔朗的幽美意境,读来,生动传神,让人不忍释卷。
还有那篇隽秀的《立秋》:
“今日,立秋。
芙蓉花开,知了鸣啭。阳光依旧灿然炽热,秋思却已弥漫天地。”
惜墨如金,句句珠玑。28字,自然天成一幅隽秀雅致的小品,颇有元曲小令之趣。字已尽,意未绝。读着,如品草木香,如闻古琴清音,有种水流花开,月白风清的韵致,让人称绝。
当然,读译文,译者的语感很重要,不同的译文版本,对德富芦花的文字解读也有差异。在网上对比阅读了一些不同的译者版本,还是最爱自己擁有的这本。四川文艺出版社林敏的译文版,文字的感觉极好,应该是把芦花的文字精髓呈现给了读者。用语简洁精炼,表达有空间感,音韵感,疏密有致,余味悠长,和芦花文章所表现的内容相得益彰。
1868年出生于日本熊本贵族家庭的德富芦花原名德富健次郎,以小说成名。因喜爱“天南地北年年客,唯有芦花似故人”,取笔名“芦花”。这本小书里的文章,也写得如芦花飞絮般轻盈雅淡,灵秀隽永。书中的部分文字于1898年发表在日本的《国民新闻》上,1900年结集出版。还有一部分是1906年后,人到中年、功成名就的德富芦花携妻迁居东京郊外的千岁村,过起晴耕雨读的田园生活后写下的。正是有了亲近自然亲近土地的经历,他的文字里,才有了自然万物,人生世相,有了生动的民情风俗和温暖的情怀。这也是芦花作为文学大家的思想高度和作品的价值所在。
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日渐浮躁的心绪被看不见的网络支配,当我们每天可以盯着电脑、手机屏幕无数个五分钟,却鲜有心无杂念面对自然的五分钟,那么,不妨读读德富芦花吧,他会让你顿悟:原来,我们功利之外的世界多么亲切美好。就如书的扉页引用的莎士比亚的诗歌所言:
我们的生活,
可以远离尘嚣。
森林中有树木窃窃私语,
流淌不息的小溪似万卷书籍。
神的教诲寓于路旁之石,
世界万物皆蕴涵着启迪。